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合并感染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合并感染的T2DM患者,CSII组和MDI组各32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治疗日平均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治疗平均日费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诺和锐+甘精胰岛素多点注射在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治疗有着与胰岛素泵相似的治疗优点,且费用较低,使用方便,可作为胰岛素泵替代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bA1C指标经统计学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与单独使用瑞格列奈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明显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HbA1C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体重增加也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来得时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贾晓炜  栾进 《武警医学》2017,(5):483-486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直接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疗效.方法 选择妊娠糖尿病162例,分为胰岛素泵组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组(注射胰岛素组).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观察两组血糖、胰岛功能、血脂和生存质量分数,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相关指标、C肽、血脂均得到有效控制.但从两组对比可以看出,在C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ean of daily differences,MODD)这些指标上,胰岛素泵组与注射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胰岛素泵组各指标的相对偏差都较注射胰岛素组小.在对血糖漂移率和低血糖发生率控制上,胰岛素泵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注射胰岛素组(P<0.05),但是胰岛素泵组对高血糖率的控制更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胰岛素泵组优于注射胰岛素组(P<0.05).胰岛素泵组对患者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改善明显.结论 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胰岛素泵的疗效更好,且可使GDM患者血糖维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减少对母婴的近期及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上述方案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饭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观察组50例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效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方案进行治疗,显效效果显著、安全,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血管功能,这对提升患者预后,保证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年龄大于60岁得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A组)和胰岛素泵(B组)治疗并对比分析。结果:B组血糖达标时间优于A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各点血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各点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血糖达标时间优于A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极的胰岛素强化,可以有效的稳定血糖,改善自身胰岛细胞功能。其中诺和锐用于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与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相比较,所需时间更短且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6.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巍  陈庆 《西南军医》2008,10(1):27-2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已确诊为T2DM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胰岛素治疗,B组为二甲双胍加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症,血清肌酐水平〈131umol/L,分别记录2组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以及治疗前后的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血糖(FP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间FPG、2HPG、HbAIc及日胰岛素用量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体重改变和HbAIc的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优化降糖,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胰岛素四针强化注射或预混胰岛素治疗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六安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胰岛素四针强化注射或预混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A组,空腹C肽、餐后1 h C肽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胰岛素用量少于A组、缓解率高于A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胰岛素四针强化注射或预混胰岛素治疗比较,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钟玉梅 《西南军医》2016,(5):446-448
目的:观察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例)采用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n=50例)采用家庭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后遵医行为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糖尿病管理理念、控制措施、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措施等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按时服药、低盐饮食、低油饮食、适量运动、合理控制饮食及自我血糖监测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FPG、2hPG、HbAlc等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可明显提高糖尿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并改善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又称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高海拔地区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与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应用。结果:根据CGMS检查结果可针对性制订及调整胰岛素泵治疗方案,可平稳控制血糖实现达标。结论:CGMS所提供的信息对血糖波动特征及变化趋势的认识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对高海拔地区糖尿病患者治疗策略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II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的疗效。方法共收治II型糖尿病患者9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平分两组(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将二甲双胍作为基本治疗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胰岛素,而对照组加用磺脲类药物。结果在空腹血糖( FPG)与餐后2 h血糖(P2hPG)比较中,研究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GHb)比较中,研究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 II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空腹血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01~2010-01收治的T2DM患者54例按空腹血糖浓度分为1组28例(FPG〈10.0mmol/L)、2组12例(10.0mmol/L≤FPG〈13.0mmol/L),3组14例(FPG≥13.0mmol/L)。结果:FINS、2h-INS均为1组〉2组〉3组。其中FINS除1组与2组差异有显著性外(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h-INS3组组差异显著(P〈0.01)。HBCI在T2DM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空腹血糖浓度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和释放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不同空腹血糖浓度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随空腹血糖升高而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依存性。方法 50例初发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进行为期12周临床观察,分别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12周相比,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相比,餐后2h血糖(2hF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相比,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那格列奈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阿卡波糖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那格列奈(120mg,3次/日)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肯定,与阿卡波糖(50mg,3~4次/日)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2hFPG)、HbA1c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依存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7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CSII和连续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SII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DKA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并进行综合护理,能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在我院妇科就诊的PCOS患者80例,其中青春期组34例,育龄期组46例。对比分析两组间的临床差别、性激素和血脂水平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结果(1)青春期组的发病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BMI)均明显少于育龄期,P<0.05;但超重/肥胖的构成比、腰围和血压与育龄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间的月经失调均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其次为闭经,均无统计学差别;青春期组的多毛和痤疮的评分及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育龄期组, P<0.05。(3)青春期组血清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均显著高于育龄期组,P<0.01或P<0.05;性激素其余项无统计学差别P>0.05。(4)两组间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青春期组有胰岛素抵抗构成比和75g葡萄糖试验后,1h、2h和3h血糖和胰岛素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青春期组血脂中仅LDL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余项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与育龄期PCOS患者相比,青春期PCOS患者有更明显的高雄激素血症,较轻的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协同干预模式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协同干预模式.结果 干预前两组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干预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6.
马荣炜  姚媛  刘苔 《武警医学》2014,(5):491-493,496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的影响.方法 2005-05-12选择门诊和住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8例,入组前均未诊治.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丹参组(33例).比较治疗期间UAER变化,并分析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等关系.结果 (1)第5年、7年时对照组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1DL-C)治疗5年后与治疗前比较降低明显(P<0.05).丹参组治疗7年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7年前后的空腹血糖(FPG)、HbA1c、血压及血脂水平同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UAER均逐渐增高,治疗5年、7年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7年后丹参组(22.31±3.14)mg/24 h增高低于对照组(25.81 ±3.83)mg/24 h.(3)治疗7年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33.3%)高于丹参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A组加厄贝沙坦片;治疗B组加厄贝沙坦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疗程3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U-β2 MG)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各组FPG、2 hPG、HbA1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治疗B组U-mAlb、U-β2MG、Scr、TC、TG较治疗前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比较,治疗B组U-mAlb、U-β2MG、Scr、TC、TG较对照组、治疗A组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明显减少U-mAlb、U-β2MG,保护肾脏、减缓糖尿病肾病进程,同时对脂代谢紊乱也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103例(T2DM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为对照组(NDM组)。测定两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胆固醇(LDL—C),并对T2DM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组患者的IMT、AASI、FPG、HCY及hs—CRP与NMD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lc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糖尿病病程、FPG、HbAlc、SBP、PP、TC、LDL-C、HCY、hs—CRP等呈正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lc、PP、HCY、hs—CRP等有独立的相关关系(偏回归系数r分别为0.413、0.362、0.279、0.301、0.322,均为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lc、PP、HCY、hs—CRP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