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管切开的目的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防止肺部感染。但若护理不当,反而会造成呼吸道感染引起肺部炎症。甚至成为主要死亡原因。自1995~1997年收治74例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通过我们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重病人实施气管切开术,是迅速解除患者喉部梗阻、建立有效通气、方便清除气道分泌物及行机械通气的最可靠、最安全的人工气道手段之一。它的应用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在应用过程中,护理不当,反而会引起继发性气管内大出血,其预后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其直接死亡原因是气道梗阻和急性失血。我院ICU自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对185例危重病人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长期带管病人发生气管内大出血7例,占3.7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雪梅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508-1509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诊手术,也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发生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影响康复,因此,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往往对患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外科病人多有昏迷、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于造成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误吸或坠积于肺部引起肺炎,现将对30例气管切开病例人的护理中,认真履行操作流程,有效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崔海梅 《武警医学》2001,12(7):439-439
气管切开术后 ,观察病人呼吸极为重要 ,内套管被分泌物或痂皮堵塞 ,套管选择不当 ,或病人头部后仰致套管远端与气管前壁抵触 ,下呼吸道被分泌物、血液、假膜或脱落的粘膜阻塞、纵隔气肿、气胸和肺部并发症等 ,均可引起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必须立即找到原因 ,迅速处理[1] 。1 994年以来 ,就我院出现的气管切开术后并发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4例 ,占同期气管切开术病例 4 2 %。其中气管套管被堵塞 2例 ,胸腔积液 1例 ,气管切开后呼吸状况及紫绀不改善 1例。2 原因和护理对策2 1 气管套管堵…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比较常见的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段,但并非绝对安全,该手术在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对这些并发症有充分了解,同时对并发症的护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要全面掌握,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伤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6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38例,其中昏迷患者(GCS计分为3~8分)226例,此类患者咳嗽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吞咽反射抑制,呼吸道内分泌物不易及时排出,口咽部分泌物不能经口吐出或咽下,容易导致呼吸道梗阻,危及患者生命。在急救中通常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病情的转归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现将我们对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位于海拔 2 80 8m青藏高原 ,气候寒冷、干燥 ,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困难较多 ,我科护理了 6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患儿 ,年龄最小 6个月 ,最大 5岁 ,均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气管切开术后变化1 )改变了空气进入肺的通路 ,空气不经过鼻腔、喉腔而直接入肺 ,故临床上要尽量以人工措施补救失去的鼻部的生理功能。2 )气管套管是患者有效通路 ,必须保持其通畅无阻。3 )患儿的发音与语言功能受到很大限制 ,不能表达意见、要求 ,故必须密切观察 ,随时满足其需要 ,在饮食护理上必须按时、定量给予热量补充 ,避免发生营养不良及呛咳。2…  相似文献   

9.
吴奎玲  侯军华  李兰  张阳 《武警医学》2012,(11):930-933
目的分析喉切除并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痰痂形成的原因,探讨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4例下呼吸道痰痂形成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加强的护理干预。结果 4例患者未再发生痰痂形成现象。结论正确的评估痰液,及时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增加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依从性;人工鼻的持续佩带;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培训护士掌握吸痰技巧;严格交接班环节管理等可有效预防痰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出血原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5例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出血原因,主要有吸痰管选择不当、气道湿化不够、吸痰技术不熟练、病人躁动、术中止血不完善、切口感染、气管内壁糜烂或溃疡等,针对不同出血原因进行处理取得明显效果.结果:治愈15例,好转7例,非气道出血死亡3例.结论:气道出血的病人其出原因有其共性和个性,只有认真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LRTI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试验,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治疗30例LRTIs患者,1~2次/d,静脉滴注,4~6d,序贯以0.2g,2次/d,口服,5~9d。结果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3.33%,86.67%,89.29%,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安全、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2.
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年来下呼吸道感染者痰病原学的变化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12例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735份,用普通痰培养法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做药敏分析。结果培养出21种病原菌,共检出189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9.84%,革兰阳性球菌占26.46%,真菌占3.7%。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各种细菌的敏感性较强。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青霉素类、红霉素、头孢唑林对一般细菌的耐药率都较高,亚胺培南对各种细菌的耐药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病人下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状况。方法对90例ICU病房气管切开患者的360份样本按照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进行检测。结果360份样本中共检出292份阳性标本、376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为主要优势菌种。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敏感,对一、二代头孢及氨基糖苷类有较高耐药率。结论根据药敏结果及针对病原菌选用抗菌药是治疗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则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患者痰培养物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效指导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方法:应用VITEK2-compact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及抗生素药敏检测。结果:共分离出528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G+)133株,占25.2%,革兰氏阴性菌(G-)283株,占53.6%。真菌检出112株占21.2%。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万古霉素及利福平为最有效的治疗药物。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亚胺培南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而真菌则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本组下呼吸道患者的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且由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变化,需要对细菌的耐药性进行评估,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心外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收治的78例胸心外科手术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年龄≥60岁、女性、手术时间≥3 h、使用抑酸药物、气管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4 d发生呼吸道感染明显高于相对应组。结论心胸外科下呼吸道感染与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抑酸药物使用情况、气管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密切相关,应当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张泽花 《西南军医》2010,12(2):227-230
目的以阿米卡星为对照评价奈替米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入选病例132例,可评价疗效者102例,其中试验组(奈替米星)与对照组(阿米卡星)分别为52例与50例。安全性评价入选病例113例,两组分别为56例与57例。给药方法试验组每次200mg,每日1次,对照组每次200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14天。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61%与64.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91%与66.67%,敏感茵百分率分别为93.18%与71.43%,听力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79%与15.79%。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奈替米星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近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对 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咽拭子进行常规细菌培养 ,分离菌株 ,再用微量稀释法测定 398株致病菌 (真菌 15 3株除外 )对 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398株分离菌中以G-杆菌为主 ,占 5 8.3% ,真菌占 38.4 % ,G+ 球菌占 3.3%。对临床常用的 12种抗生素 ,抗菌作用最强的是丁胺卡那霉素 ,敏感率 6 9.4 % ;其次是复方新诺明 ,敏感率 2 4 .1% ;抗菌作用最差的是氨苄青霉素 ,敏感率 6 .1%。结论 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 ,真菌感染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抗生素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 ,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8.
19.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倩 《西南军医》2010,12(3):415-416
目的探讨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4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免疫功能、所处的气候环境,父母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儿童血微量元素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父母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儿童血铅、微量元素等项目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患儿免疫功能、所处的气候环境,父母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儿童血微量元素等项目对其影响较大。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及导管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下消化道出血原因及止血治疗。材料与方法:对21例不明原因下消化造出血病人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并经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明胶海绵条栓塞。结果:血管造影诊断阳性率为76%,16例病人治疗后均止血。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垂体后叶素灌注短期(1周)止血效果显著,但易复发,栓塞治疗更重要的在于确定病变部位以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