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放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剂量学分布的优劣及对皮肤损害的影响。方法:70例接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依据术后放疗方式分为3D-CRT组(n=35)和IMRT组(n=35),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观察并计算两组靶区剂量学指标,包括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并考察靶区D_(95)(95%靶区体积所受剂量)、V_(105)(接受105%处方剂量靶区照射体积,其他类推)、V_(110),评估两组危及器官受量,包括心脏、患侧肺、健侧肺及皮肤V_(30)、V_(40)、V_(45)、V_(50)、D_(mean)等,并判定两组放疗后10个月内皮肤损害情况。结果:两组靶区剂量学指标、危及器官受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RT组HI、CI值均更接近1,D_(95)显著高于3D-CRT组,V_(105)、V_(110)显著低于3D-CRT组(P0.05);与3D-CRT组相比,IMRT组心脏、患侧肺、健侧肺照射剂量、平均剂量均明显较低(P0.05);IMRT组皮肤V_(30)、V_(40)、V_(45)、V_(50)、D_(mean)均明显低于3D-CRT组(P0.05)。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放射性皮肤损伤0~1级分布例数明显较多,2~4级分布例数明显较少。结论:与3D-CRT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有较好的靶区覆盖率,靶区的适形度、剂量均匀性更突出,且对皮肤损害程度更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与三维适形计划对于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剂量学上的差异。方法:选取10例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图像,分别制定三维适形计划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21.6 Gy/12 Fx,比较正常组织肾脏和肝脏的剂量。同时比较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结果: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两种治疗方式下覆盖靶区95%体积的剂量,靶区的HI以及近似最大剂量D_(2%),近似最小剂量D_(98%)无显著差异,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靶区CI明显优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于正常组织,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脏的V_8和V_(15)分别为40.3%±19.1%和25.7%±16.7%,使用调强放射治疗肝脏的V_8和V_(15)分别为45.5%±17.5%和16.9%±13.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左肾脏的V_(15)和V_(18)分别为37.4%±20.4%和21.6%±12.2%,使用调强放射治疗左侧肾脏的V_(15)和V_(18)分别为15.3%±5.2%和5.7%±3.6%;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右肾脏的V_(15)和V_(18)分别为29.4%±16.4%和20.6%±14%,使用调强放射治疗右肾脏的V_(15)和V_(18)分别为13.3%±7.4%和5.9%±3.9%。两种治疗方式评估肝脏的剂量,无显著差异,评估肾脏的剂量,调强放射治疗明显更好保护了肾脏。结论:使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靶区的剂量更加适形,并可以更好地保护肾脏,但是由于照射范围中低剂量区范围较大,在儿童患者中使用仍然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分布,探讨IMRT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的价值。方法:对10例胸中段食管癌病例分别行3D-CRT和IMRT计划设计,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计划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CI)、不均匀度指数(HI)及正常器官受量。结果:在食管癌根治放疗中,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与3D-CRT各有优劣;IMRT在正常器官的保护上优势明显;肺V5、V10、V20以及全肺平均剂量IMRT均明显优于3D-CRT;心脏V30IMRT低于3D-CRT;脊髓剂量没差别。结论:食管癌根治放疗中IMR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没有明显优势。但可更好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对骨髓进行单独限量调强放疗(BMS-IMRT)3种技术在宫颈癌全盆腔放疗中剂量学上的差异,探讨降低患者急性骨髓抑制程度的放疗方法。方法:选取30例宫颈癌术后全盆腔放疗患者并分为3组,每组10例,分别接受3D-CRT、IMRT及BMS-IMRT照射。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对每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放疗计划设计,比较3组放疗计划患者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并结合每组患者的每周血象检验结果,比较3组患者急性骨髓抑制情况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放疗计划靶区的适形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靶区的均匀性方面,IMRT好于3D-CRT和BMS-IMRT。对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的保护,BMS-IMRT与IMRT相似且均显著优于3D-CRT。对于骨髓V_(10)、V_(20),BMS-IMRT比IMRT分别低了13.6%和26%,比3D-CRT分别低了6.4%和18.5%(P均小于0.05)。结论:BMS-IMRT技术在保证靶区剂量、保护危及器官的同时,降低了骨髓受照剂量,减轻了患者急性骨髓抑制程度,该技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放疗(Con-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3种放疗计划模式的剂量分布,探讨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理想计划模式。方法:选取10例直肠癌术前患者,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例患者分别行3野Con-RT、3野三维适形(3DCRT3)、5野三维适形(3DCRT5)、5野调强放疗(IMRT5)和7野调强放疗(IMRT7)计划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5种照射技术下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体积剂量分布,处方剂量为50 Gy。结果:Con-RT计划中肿瘤靶区(GTV)的最小剂量为(4991.5±69.1)c Gy,靶区内有冷点。计划靶区(PTV)的适形指数(CI):IMRT7IMRT53DCRTCon-RT;PTV的剂量不均匀指数(HI):Con-RT3DCRT33DCRT5IMRT5IMRT7。相比3DCRT计划,IMRT计划减少了小肠、膀胱、股骨头的V40、V50体积(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放疗中Con-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不均,适形度差;相比于3DCRT计划,IMRT计划剂量分布均匀,适形度优,危及器官高剂量照射体积明显减少;在剂量分布和适形度方面,IMRT7计划优于IMRT5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叶准直器(MLC)角度为0°时调强放射治疗(IMRT)与MLC为最优角度(MLC角度调整至叶片运行方向与靶区长轴垂直)时IMRT的放射治疗参数,为中心型肺癌最优放射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1例分期为T3N3M3较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40岁以上,平均年龄57岁。针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MLC为0°时的IMRT计划组A和MLC角度为最优的IMRT计划组B,处方总剂量均为66 Gy(33次),主要分析两种放射治疗计划的射野机器跳数(MU)、肿瘤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剂量等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种计划中计划靶区的体积被95%等剂量曲线包绕情况相似,对应为(99.06±0.37)%和(99.31±0.43)%(P0.05)。两组计划中V_(105)、V_(110)、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值也非常相近(P0.05)。计划组B中全肺V_(30)、V_(20)、V_5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2.11%、6.77%、12.40%(P0.05),同时肺平均剂量(MLD)由11.25 Gy下降至8.31 Gy(P0.05);计划组B心脏V_(40)、V_(30)、V_5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71%、2.80%、7.24%(P0.05);计划组B放射治疗MU平均减少幅度(143±37)(P0.05)。结论计划组A与计划组B相比,肿瘤靶区覆盖率、减少高剂量的照射、改善肿瘤靶区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几乎相近;而计划组B主要降低了肺、心脏、脊髓等危及器官的放射治疗剂量,使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明显的改善,且计划组B放射治疗MU都有所减少,即患者放射治疗时间也会有所缩短,对提高放射治疗效率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放射治疗探寻合适的物理计划设计方案。方法随机选择10例接受保乳术后的左侧乳腺癌患者,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2.5岁。在pinnacle TPS中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持续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c VMA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f IMRT)2种物理计划。比较和分析2种物理计划中体内的计划靶区(PTVin)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以及同侧肺、心脏、对侧肺、对侧乳腺的剂量。结果c VMAT计划靶区的CI平均值为0.90(统计值0.90±0.02),HI平均值为0.12(统计值0.12±0.01),优于f IMRT计划靶区的CI平均值[0.85(统计值0.85±0.05)]、HI平均值[0.13(统计值0.13±0.01)];两种计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06)。当剂量2 000 c Gy时,c VMAT的GI值始终小于f IMRT。两种物理计划在同侧肺的V_5、V_(10)、V_(20)、V_(30)、V_(40)、肺的平均剂量(MLD)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物理计划在心脏的V_5、V_(10)、心脏的平均剂量(MHD)上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 VMAT中对侧肺的V_5、V_(10)、V_(20)、MLD均高于f 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 VMAT中对侧乳腺的乳腺平均剂量(MBD)也高于f IMRT计划,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 VMAT能实现更好的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度及更快的剂量跌落,虽然增加了对侧乳腺和对侧肺的剂量,但仍然远低于2个危及器官的剂量阈值。所以,c VMAT仍然是全乳腺放射治疗一种可供选择的放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析胸上段食管癌调强适形(IMRT)放疗和三维适形(3D-CRT)放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为每例患者设计2种治疗计划(A:调强适形放疗;B:三维适形放疗),在规定PTV至少达到95%处方剂量前提下根据体积直方图(DVH)比较2种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脊髓、肺、心脏等正常组织受量的差异。结果:2种计划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处方剂量覆盖PTV百分比均以IM-RT计划为好,IMRT同时减少了脊髓最大所受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计划的双肺受照剂量V20、心脏平均剂量均在可耐受的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上段食管癌采用IMRT优于3DCRT放疗,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形放疗(CRT)+容积旋转调强(ARC)在肺癌"T"形靶区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使用瓦里安计划系统(Eclipse 10.0)对随机选取的15例已行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FF-IMRT)治疗的肺癌"T"形靶区的患者,采用CRT和ARC设计CRT+ARC计划,采用CRT和FF-IMRT设计CRT+IMRT计划。在满足相同处方剂量要求的情况下,评价和比较两种治疗计划中计划靶区(PTV)的最小剂量(D_(min))、最大剂量(D_(max))、中位剂量、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受量(正常肺的V_5、V_(10)、V_(13)、V_(20)、V_(30)和平均剂量,脊髓D_(max),心脏V_(20)、V_(30)、V_(40)、V_(45)和平均剂量,食管V50、D_(max)),并比较两种治疗计划正常组织B-P受量和总机器跳数。结果:(1)PTV剂量学指标。CRT+ARC计划与CRT+IMRT计划相比,靶区中位值和V107略有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3),其它剂量学指标(PTV的D_(min)、D_(max)、CI、HI)均无统计学意义。(2)危及器官受量。CRT+ARC计划与CRT+IMRT计划相比,脊髓D_(max)有所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正常肺的V13有所升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肺的V_5、V_(10)、V_(20)、V_(30)和平均剂量有所降低,且V_(20)、V_(30)和平均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0、0.006);其它危及器官受量,食管V50和D_(max),心脏V_(20)、V_(30)、V_(40)、V_(45)和平均剂量,均无统计学意义。(3)正常组织B-P受量。CRT+ARC计划与CRT+IMRT计划相比,V10略有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V_(15)、V_(20)、V_(25)和V_(30)有所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1);其它剂量学指标(V_5、V_(35)、V_(40)、V_(45)和V_(50))无统计学意义。(4)机器跳数。CRT+ARC计划和CRT+IMRT计划单次计划中各射野机器跳数累加之和分别为460±59、1 561±180,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对于局部晚期或晚期具有"T"形(或"Y"形)靶区的肺癌患者,CRT+ARC计划比CRT+IMRT计划,在靶区剂量分布、保护肺和脊髓方面表现出了优势,明显减少了机器跳数,且肺和正常组织的低剂量受照体积受量未增加,还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对于CRT+ARC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高级别脑胶质瘤(HGG)术后采用不同拉弧数量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和不同照射野数量逆向调强放疗(IMRT)在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及效率的高低。方法:收集HGG病例资料10例,采用Oncentra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个病例分别设计5、7、9野IMRT计划和单弧、双弧VMAT(VMAT1、VMAT2)计划,处方剂量为计划靶区(PTV):60 Gy/30 f。(1)比较5、7、9野IMRT计划间PTV和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2)研究5野IMRT、VMAT1和VMAT2计划间PTV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和危及器官受照量等剂量学差异,比较机器跳数、优化时间和治疗时间等效率参数的差异。结果:(1)5、7、9野IMRT计划:3组计划PTV的CI、HI及各危及器官的最高受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5野IMRT、VMAT1和VMAT2计划:靶区CI分别为0.617±0.076、0.715±0.084和0.731±0.806,有统计学差异(P=0.007),VMAT1和VMAT2组相当,均好于5野IMRT组;靶区HI、最高剂量、最小剂量和D95%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危及器官的最高剂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3组计划的机器跳数有统计学差异(P=0.004);计划的优化时间:5野IMRT最快,但VMAT技术耗时;治疗时间:VMAT1最快,只需(3.7±0.5)min,3组计划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HGG术后放疗中,射野数≥5的IMRT计划在PTV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差异不显著;与5野IMRT计划相比,尽管VMAT计划优化时间稍长,但显著提高PTV的CI,且VMAT1计划还具有机器跳数少、治疗时间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入射角度的食管癌放射治疗计划间的剂量学差异,从而选取一种既能最优化靶区剂量又能使危及器官损伤最小的计划。方法:选择11例食管癌患者,为每例患者制定4套放疗计划,包括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4野调强放射治疗(4F-IMRT)、7野调强放射治疗(7F-IMRT)和9野调强放射治疗(9F-IMRT)。PTVg和计划靶区(PTV)的处方剂量分别为60 Gy/27 F和50 Gy/27 F。比较不同计划中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4F-IMRT计划中PTVg的CI和PTV的HI、CI优于3D-CRT计划,4F-IMRT计划中PTV的CI优于7F-IM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的受照剂量中,4F-IMRT计划中V20低于3D-CRT计划,V20、V30低于7F-IMRT计划,V5低于9F-IMRT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计划中的脊髓Dmax45 Gy,心脏V3346%,均达到计划要求。结论:4F-IMRT计划与7F-IMRT、9F-IMRT计划相比,心脏、脊髓剂量差异不显著,但是肺的受量明显降低且患者接受照射的时间较7F-IMRT、9F-IMRT计划减少2~3倍。4F-IMRT计划能提高靶区适形度,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显著减少肺低剂量区体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种常见的放射治疗方式在剂量学上的优劣。方法:选择33例接受保乳手术的T1N0M0 I期乳腺癌病例,其中左侧乳腺癌25例,右侧乳腺癌8例,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为每例患者设计常规切线野(CR),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野(3D-CRT)以及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野(IMRT)三种全乳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DT50 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来比较3种计划中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volume,PTV)、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s,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在三种计划靶区覆盖度的比较中,CR计划的PTV接受处方剂量的95%的体积要明显小于3D-CRT和IMRT,三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三种计划剂量均匀性的统计中,IMRT明显优于CR和3D-CRT,三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作为一种目前较为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其在Ⅰ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辅助放射治疗中在靶区覆盖率以及靶区内剂量的均匀性上均体现出了剂量学的优势,并且对于同侧肺以及心脏的照射体积也显著低于常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脑转移瘤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简化调强放疗(sIMRT)技术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适形度,危及器官受照体积、剂量,以及实施治疗的机器跳数,对比三者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探讨sIMRT应用于脑转移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针对10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设计3种放疗计划: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简化调强放疗。保证靶区和危及器官满足临床要求前提下,分别比较3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靶区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机器跳数(MU)等,探讨其剂量学差异。结果:3种照射技术均满足临床要求,靶区(PGTV)均匀指数三者没有差异。靶区(PTV)均匀指数sIMRT逊于IMRT,但与3D-CRT无差异。靶区(PGTV、PTV)适形指数sIMRT逊于IMRT而强于3D-CRT。危及器官的保护例如左、右晶体和脑干,sIMRT优于3D-CRT但与IMRT无区别,对左、右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保护,IMRT最好,sIMRT和3D-CRT差异不大。机器跳数(MU)以IMRT最多,sIMRT居中,3D-CRT最少,但3D-CRT二程计划增加照射次数,提示实际治疗时间以sIMRT最优。结论:sIMRT可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治疗时间,节省资源,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放疗技术,适用于脑转移瘤放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逆向三维适形(inverse3D-CRT)和调强适形(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计划。方法:随机选择10例NSCLC患者,采用6MV X射线对每例NSCLC进行逆向3D-CRT和3组IMRT的治疗计划设计,处方剂量为60Gy/2Gy/30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并用ADACPinnacle3计划系统提供的卷积/迭加(convolution/superposition)算法对两种放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比较靶区及正常肺组织的剂量分布(PTV95/V20比值)以及Dmax-Dmin等指标。结果:3组IMRT放疗计划的PTV95/V20比值分别比逆向3D-CRT增加1.08(P=0.014)、0.72(P=0.089)和0.42(P=0.318)。结论:与3D-CRT放疗技术相比较,IMRT技术在提高靶区适形度的同时降低了正常肺组织的受照体积,可在NSCLC的放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拟利用双射野中心及固定钨门限定射野范围方式分别设计双侧乳腺癌的容积弧形旋转调强及三维静态调强放疗计划,并对两者放射治疗计划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此放疗技术在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例确诊且进行放疗的双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Ray Station v4.5系统,基于Trilogy加速器参数分别设计两种固定射野的调强计划:双射野中心容积旋转调强(D-VMAT)、双射野中心三维静态调强(D-sIMRT)。肿瘤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 000 cGy/25 f,要求双侧乳腺靶区PTV-L、PTV-R均至少95%以上的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及计划系统的Clincal goal工具比较两者剂量分布、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及适形性和心脏、双肺、肝脏、脊髓等重要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结果:两种双中心固定射野的调强计划均可以满足双侧乳腺肿瘤靶区的处方剂量,同时重要器官的剂量满足临床放疗医师限定标准。D-VMAT计划在剂量均匀性指数(HI)及靶区适形度指数(CI)方面均优于D-s IMRT计划(P0.05)。两者在心脏V_(20)、肝脏V_5和D_(mean)以及脊髓D_(max)保护上并无明显差异。D-s IMRT与D-VMAT计划在全肺的剂量上相比较,后者可以显著降低全肺区域的剂量受量,V5(47.9%±4.6%vs 42.2%±3.9%, P=0.001)、V20(22.9%±6.7%vs 17.5%±4.3%, P=0.021)、V_(30)(15.7%±5.8%vs 11.7%±3.6%, P=0.031)、D_(mean)[(1 222.5±246.7)cGy vs(1 009.5±161.3)cGy, P=0.009],且能更好降低心脏的平均剂量(P0.05);机器跳数MU为(1 177±311 vs 908±130, P=0.036)。结论:双射野中心及限定射野钨门技术的调强计划均可以满足双侧乳腺癌的临床放疗实施,同时D-VMAT计划可给予靶区更好的剂量均匀性及适形性,降低心脏和肺放疗损伤剂量以及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不同治疗技术下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8例接受根治或者改良根治手术后的双侧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适形调强治疗系统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放疗方案。IMRT方案:设计10个野照射;VMAT方案:双侧胸壁同时进行两个Arc双弧照射。根据DVH图得出PTV的D_(mean)、V_(95)%、V_(107)%、V110%,靶区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及正常组织(肺和心脏)受量体积差异来比较两种治疗技术。结果:两种治疗技术均能满足处方需求。靶区覆盖率都归至95%时,IMRT计划中PTV的Dmean优于VMAT计划中靶区的Dmean(P=0.04)。但是VMAT计划的V95%比IMRT提高了2.7 cm3(P=0.02),而V107%和V110%分别减少了2.93和0.05 cm~3,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 0.03)。而且,在计划HI和CI方面,VMAT计划比IMRT计划更好(P=0.03, 0.05)。危及器官肺的参数:相较于VMAT计划,除了V5高于IMRT计划以外,其余参数均低于IMRT计划;而心脏的参数VMAT除了V_(40)以外其他的所有参数均高于IMRT计划,但是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IMRT技术,VMAT计划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靶区和肺等受量优于IMRT计划,心脏的受量差于IMRT技术,但是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对于根治术后的双侧乳腺癌患者,使用VMAT双弧计划设计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收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断层径照技术(TD)和静态调强(IMRT)技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差异,评估TD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已接受IMRT治疗的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原IMRT计划照射野角度设计TD计划。评估两组计划靶区以及危及器官剂量参数,比较治疗时间和机器跳数(MU)的差异。结果:两组计划中计划肿瘤靶区和计划靶区剂量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患者健侧肺受量V_5、V_(10)、V_(15)、V_(20)、V_(30)以及D_(mean)等参数TD组计划均优于IMRT组,其中V_5、V_(10)具有统计学意义(t=3.728,6.250;P=0.004,0.001);对于患者患侧肺受量无统计学差异。在患者心脏、脊髓和食管受量方面,TD组计划均略优于IMRT组。TD组计划与IMRT组计划出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TD组计划的MU跳数远高于IMRT组计划。结论:TD可以实现较好地符合靶区临床剂量要求,在未增加额外的治疗时间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患者健侧肺、食管、心脏和脊髓等重要器官。TD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肺癌放射治疗,可作为肺癌放疗的优选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颈胸段脊椎骨转移癌的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参数,研究靶区形状对临床方案选择的影响。方法:选择颈胸段脊椎骨转移癌患者10例,分为两类:椎体3例(A组)和椎体+附件7例(B组)。在靶区剂量60Gy,脊髓Dmax≤50Gy且D1(1%体积的剂量)≤45Gy的限制条件下,每病例以4野箱式加上颈段两侧补野设计3DCRT计划一个,5、7、9野共面等机架角静态(Step and shoot)IMRT计划3个。比较和评估DVH、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及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等。结果:(1)A组靶区,3DCRT的CI比IMRT小,但是靶区HI优于IMRT;IMRT以5野为佳。(2)B组靶区,IMRT PTV的D80、Dmean均高于3DCRT。5、7、9野IMRT脊髓Dmax分别为50Gy、49Gy-51Gy、和50Gy,PTV的CI均值5、7、9野IMRT分别为0.69、0.66、0.69,3DCRT为0.53,IMRT的CI好于3DCRT(P0.05);5、7、9野IMRT的子野均值分别为83、104、160,总Mu数均值分别为727、755、953。结论:与3DCRT相比,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和CI更好,对OAR的保护也更优。综合来看,5野IMRT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中分别采取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技术的剂量学特点,并进一步指导胸腺瘤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10例行放射治疗的胸腺瘤术后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8~63岁,中位年龄56岁。分别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上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临床肿瘤靶区(CTV)和计划肿瘤靶区(PTV)。术后胸腺瘤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5 000 cGy,分别采取IMRT和VMAT技术设计治疗计划,由TPS得到正常组织、危及器官的受累剂量和靶区与处方剂量分布的一致性,并列表比较。结果 IMRT的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78和1.11,VMAT计划的CI和HI为0.87和1.07。VMAT相比较IMRT在靶区剂量的适形性和不均匀性均稍优于IMRT(P=0.012,P=0.047)。在并型器官如肺组织的低剂量体积(V5、V10)上,VMAT比IMRT对肺组织产生更大的损伤,分别为69.26%和64.68%(P0.05)、47.52%和44.93%(P0.05)。对于脊髓的最大剂量,VMAT为20.51 Gy,IMRT为31.66 Gy;心脏的V40和V50,VMAT和IMRT相应的值为10.64%和15.08%、4.39%和8.15%;食管的最大剂量,VMAT和IMRT相应的值为38.67Gy和44.30 Gy。可以看出VMAT在保护正常器官方面均优于IMRT。结论对于肿瘤靶区偏中心、体积较小、压迫正常肺组织较小的患者,采取IMRT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和危及器官;但是对于肿瘤靶区体积较大、中心型、压迫正常肺组织较大的患者,采取照射范围较大的VMAT更加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VMAT)规避扇区功能在中央型肺癌放疗中降低肺部受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近期16例中央型肺癌病例,利用规避扇区制作部分弧形照射(P-VMAT)计划,以及全弧VMAT计划和5野均分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比较靶区的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正常组织比较双肺V_5、V_(20)、V_(30)、平均肺剂量,以及心脏、脊髓和食管受量。评价每种计划执行效率。结果:3种计划均能很好满足临床需要。P-VMAT计划与全弧VMAT计划相比,靶区适形度指数有所下降,其他剂量学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双肺受量有所下降,尤其V_5下降明显,其他危及器官无明显差别。P-VMAT计划与IMRT计划相比,靶区剂量学指标有所提高,双肺高剂量区下降明显,V_5指标稍有升高,治疗时间缩短。结论:利用规避扇区制作P-VMAT计划能降低双肺低剂量区域,保留VMAT的其他优点,能够适用于中央型肺癌的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