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7大类623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济南市的各型超市和商品零售点,现场调查或购买符合调查条件的预包装食品,将营养标签等相关信息输入调查表中,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7大类623种预包装食品中,营养标签的标示率为94.1%,标示规范率为95.7%;进行营养声称的有58份,占9.31%;进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有71份,占11.40%;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频次较高的营养素均为钙。豆制品的强制性标示规范率为100.0%;谷类制品的营养标签强制性标示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济南市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和规范性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标示不规范、可选择标示率较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教育监管,扩大营养标签在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况及广州市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对广州大型超市907种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状况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对570名消费者进行营养标签认知调查。结果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为93.82%。消费者中知晓食品营养标签的为66.1%,关注率为61.5%。女性对于营养标签知晓度和关注度都高于男性(χ2=8.012,P=0.005;χ2=5.767 P=0.016);文化程度越高,对食品营养标签信息理解度越高(χ2=34.475,P=0.000)。结论与《通则》发布前相比,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率显著增加,但营养标签标示尚存在不规范,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食品营养标签的监督检查;同时尚需加强宣教,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少年高消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状,并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的钠含量与实际检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超市与网店销售的薯片、曲奇、饼干预调查,包括进口与国产,选取销量较高的81种预包装食品,记录营养标签标示值信息,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钠含量检测。结果 81种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都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66种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标示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结论在高消费预包装食品调查中,三类国产食品钠含量标示值的中位数均高于同类进口食品;实验室检测发现,18.5%的样品检测值大于标示值的120%,不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关于钠含量标示值的规定,其营养标签钠标示值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市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现状。方法对营养标签进行拍照,采集农村市场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内容,并评价其是否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简称《通则》)的规定。结果共调查275种预包装食品,其中标有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食品百分比分别为100.00%(275/275)、10.91%(30/275)和1.82%(5/275)。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主要涵盖维生素、钙、碳水化合物(糖),但是标示的食品种数较少,且部分声称不符合《通则》规定。结论四川省农村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强制性标示内容标示情况较好,可选择标示内容标示情况极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普陀区便利店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率与合格率。方法调查区内两家便利店内现场在售的全部预包装食品。结果共调查预包装食品15类合计1,043种,标示营养标签、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分别为1,039(99.6%)、1,039(99.6%)、103(9.9%)和11(1.1%)。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标示率均达到了100%,其中,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的标示合格率分别为96.3%、72.8%和63.6%。结论两家便利店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标示率较高,但标示的规范性,特别是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的规范性还有待改善。执法部门需要加强食品包装的管理,制止部分企业以广告语诱导消费者混淆为营养声称或功能声称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3年本地预包装传统食品的营养标签标识现况。方法在河南省18个市的大型超市和食品零售点统一购买满足调查对象纳入范围的本地产预包装传统食品,拍照记录后将商品名称、营养标签等信息输入调查表中,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样品565份,分为5大类13小类,营养标签整体标识率为91.9%。强制标识成分标识齐全的占98.8%。营养标签强制标识内容的错误有7类。可选择标识的营养素标识率普遍很低。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标识率不到4%。结论河南省本地传统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标识呈现强制性内容标识情况良好,可选择标识内容普遍不予重视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中营养声称的标示情况,为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各地大中型超市采样或拍照,收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信息并录入Excel,对各类食品及各营养成分的营养声称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5348个样本,营养声称总体标示率为15.22%,标示合格率为100%。各类食品中乳与乳制品中营养声称标示率最高,为26.57%;蛋制品、茶叶及其相关制品标示率为0%。各营养成分中,钙、膳食纤维和铁的实际含量声称标示率最高,高达30%,部分营养成分如生物素、铜和氟的实际标示率为0%。比较声称使用频次较少,主要集中在"减少脂肪"、"增加蛋白质"和"减少钠(盐)"方面。结论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声称使用较为规范,但企业实际使用率相对较低,且关注的营养成分比较集中。建议在标准修订时考虑营养声称的实用性并进一步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和消费者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我国《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实施后上海市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现状,为制定进一步的管理法规和技术规范提供依据,实施本调查。方法:选定辖区内供应食品种类齐全、预包装食品数量最多的卖场为抽样场所,场所内符合调查要求的预包装食品整群抽样。对抽样食品的营养标签拍照取像,输入电脑,使用SPSS13.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结果: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符合率32.8%,较《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实施前的8.9%明显提高(p〈0.05)。其中预包装饮料营养标签的符合率最高(41.7%),预包装普通食品次之(32.9%)。普通食品中以“儿童食品、乳与乳制品、食用油、饼干”四类食品营养标签符合率较高。结论:《规范》实施后上海市售食品营养标签符合率明显提高。建议:①加大营养标签制度落实的推动力度。②重视保健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③建议将“能量及核心营养素”制定为强制标示项目,建立以标示强制项目为主,企业添加宜标示的营养成分或者食品特有营养成分为辅的营养标签管理体系。④建议将食品营养标签规范纳入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型超市销售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识情况,为识别营养标签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常见的国产饼干、乳制品、饮料类包装食品和进口原装饼干、饮料类包装食品进行基本状况调查和营养标识状况调查.结果 240种国内生产的包装食品上食品标签强制标示内容均予以标识,营养标签总体标识率为61.25%;58种国外进口原装食品的食品标签对我国规定的强制标示内容均予以标识,营养标签标识率为63.8%.国内外饼干类食品营养标签在营养素种类标识方面存在差异,营养标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目前国内食品标签的标识尚不规范,需加强对营养标签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营养成分含量值与实际检测值的差异是否符合《通则》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以及符合率。方法在郑州超市内随机采集60种预包装食品,对标示的营养成分进行含量检测,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依据《通则》判定符合性。结果共调查并检验了60种预包装食品,全部标示营养标签,73.33%的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标示值与检测值的差异不符合《通则》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检测了384个指标,307个指标符合,符合率为79.95%。能量和核心营养素中蛋白质符合率最高,为96.67%;钠的符合率最低,为66.67%。结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还不能完全符合《通则》要求,首先标示规范性还不够,另外营养成分含量标示值和实际检测值的符合率还不够,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营养标签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售食用植物油标签对《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符合情况。方法通过超市、市场和网上购买的方式采集食用植物油样品,对标签通则规定的条款逐项调查,并对全部样品检测油脂抗氧化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根据国家标准对标示情况进行符合性判断。结果共调查了91个食用植物油,其中10个产品检出TBHQ,其标签均标示添加了该抗氧化剂。91个标签应标示内容的标示情况基本符合规定,90个标签标示了营养成分表,标示符合率为97.8%。17个标签(涉及6个品牌)有营养声称,标示率18.9%,但植物甾醇等有营养声称却在营养成分表中无相应数值标示。1个标签有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但功能声称用语不是标准规定的用语。结论建议监督部门对生产企业要加大监督力度,技术部门要提供一定技术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预包装食品钠含量现状及消费者低盐饮食认知情况。方法 抽取广州市4间连锁超市,记录783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的钠含量标示情况;随机抽取超市消费者271名,通过问卷调查其低盐饮食认知情况。结果 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总标示率为99.36%,各类预包装食品的钠含量范围和中位值均有较大的差异,榨菜、方便面和肉制品的钠含量中位数分别为2360 mg/100 g、1988 mg/100 g和1703 mg/100 g。关于低盐饮食,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在接受低盐饮食的宣传渠道上有差异(χ2=14.20,P=0.048),消费者教育接受率为41.7%,态度正向选择率为89.50%,行为选择率为56.28%,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9.31%。结论 随着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预包装食品的钠含量标示率大幅度增加。然而,消费者的低盐饮食认知程度仍然较低,相关部门还应加强低盐饮食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预包装休闲食品份量值标示基本情况。方法于2012-2013年选择北京、河南、浙江和广西四省大型超市对休闲类预包装食品份量标示情况进行调查。拍照采集样本营养标签,Epidata3.1建立食品份量值数据库,并计算分析谷物类、肉制食品类、坚果类及糖果类4大类休闲食品份量值的P25、P50、P75百分位数。结果四省总共收集预包装休闲食品的食物份量标示率为49.7%(680/1367)。其中北京收集样本标示有份量值的为54.8%,河南为10.7%,浙江为40.9%,广西为72.4%。谷物类份量值标示率最高,为58.1%,坚果类最低,为30.8%,糖果类为50.5%,肉制食品类33.3%。除坚果外其他类食品份量的P25~P75较为合理,符合日常消费习惯,与加拿大推荐的份量范围较一致。坚果类份量中位数为155 g,高于习惯食用量。结论中国预包装休闲食品份量标示率不高,除坚果类外,各类食品份量值基本符合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及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实施初和实施1年后营养标签标识情况的变化。方法 2013年5月和2014年5月,选择在广州市4家大、中、小型的连锁超市现场进行营养标签拍照调查,并判断其规范性。结果 2013 年预包装食品中标示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分别为973种(93.7%),160种(15.4%),89种(8.6%),2014 年分别为854种(96.2%)、47种(5.3%)、26种(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61,51.225,27.234,P=0.022,P<0.001,P<0.001)。被调查预包装食品,符合《通则》标准的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的前三位营养素均为钙及其他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结论 《通则》实施后,广州超市食品营养标签总体标示率显著提高,《通则》的实施有利于引导消费者选择更为健康的食品,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监督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郑州市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认知和消费情况。方法在郑州市选择2个城市社区,随机对18岁以上成年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知晓情况、过去12个月预包装食品的食用频次、连续7 d预包装食品消费情况等。结果随着年龄增加,知晓率下降,不同年龄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教育程度提高,知晓率上升,不同教育程度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6%的郑州市成年居民消费了预包装食品。方便食品消费率最高(71.6%),其次为奶类消费率(66.2%),二者消费人群每人每日消费量分别为42.2 g、95.5 g。结论应继续开展营养标签宣传工作,指导居民读懂营养标签,并合理运用营养标签选择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郑州铁路局站车销售预包装食品标签营养声称现况,为开展预包装食品标签网络识别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式,现场对郑州铁路局站车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标签进行拍照,组织专人依据国家标准对营养声称进行判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识别12类649个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营养声称总体标示率为7.24%,标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金山区居民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660名居民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认知与应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预包装食品上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和认可率为62.0%和76.8%,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居民知晓和信任营养标签的比例越高;仅41.5%的居民能正确理解营养成分表的含义,选购食品时营养标签的应用率为35.0%;不用营养标签的主要原因为看不懂营养标签(35.9%)和品牌选择习惯(27.7%),其中低学历、高年龄、以及有慢性病史的调查对象以看不懂标签为主(分别为42.6%,42.5%和42.2%),而高学历、低年龄、无慢性病的调查对象则以习惯品牌而不关注标签为主(分别为41.3%,37.9%和32.7%)。【结论】我区居民对营养标签的实际应用率低于认知率,不同人群不用营养标签的原因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宣教和指导,引导居民科学使用营养标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预包装食品营养声称现状及营养声称与营养素和能量的关系,为营养声称能否反映预包装食品的营养价值,指导人们合理选择食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3—9月,在南京市4家大型超市(苏果、沃尔玛、金鹰及大润发)以及3家网络超市(天猫超市、苏宁易购以及京东商城)从营养声称、营养素、配料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搜集食品标签,将信息录入Excel,分析食品中营养声称标示情况,并分析比较有无营养声称的同类食品中能量和营养素的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纳入8大类共计4 473份预包装食品标签样本,含有营养声称的食品数占调查食品总数的17.24%。谷类制品及乳制品的营养声称标示率最高,分别为226和152份,声称标示率分别为35.48%和33.70%;调味品、饮料和糖果制品次之,分别为215、117和31份,声称标示率分别为24.52%、21.59%和14.35%;肉类水产及蛋制品、果蔬类、豆类制品及坚果类营养声称使用普遍缺乏,分别为11、8和6份,声称标示率分别为1.15%、1.69%和1.86%。谷物制品主要对脂肪和膳食纤维进行营养声称;乳制品主要对钙、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声称。对碳水化合物声称标示时,以“...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简称《通则》)已成为媒体及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根据《通则》的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应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什么叫预包装食品?哪些食品需要标示营养标签?营养标签该怎么看?其中的英文缩写如NRV%到底有什么作用?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以下为大家就这些问题进行释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河南省内预包装食品的钠含量标示状况,为制订控盐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在河南省7个地市的超市、食品零售店、农贸市场采集预包装食品图片信息,包括商品名称、配料、营养标签、净含量、生产日期、厂家地址、食用方法、生产批号等信息,筛选掉重复样品、豁免食品以及过期食品,建立数据库。结果共调查25类预包装食品961份,钠标示率为94.2%,其中有6类为高钠食品,9类为中钠食品,10类为低钠食品;其中胡辣汤、调味品、方便面的钠含量中位数最高,分别为5 070 mg/100 g、4 700 mg/100 g、1 689 mg/100 g。不同类别预包装食品钠标示含量范围差异较大,调味品的钠标示含量差异(18 mg/100 g~24 068 mg/100 g)最大,其次是方便面(15 mg/100 g~5 464 mg/100 g)、胡辣汤(2 868 mg/100 g~7 215 mg/100 g)。结论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标示率大幅度提高,但消费者对钠的认知较低,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选择低钠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