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6月入院的60例新发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8h入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60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颈部及血管彩超、血压、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与同期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60例)比较。结果进展性卒中组既往有糖尿病史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例数及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5或P〈0.01),收缩压水平低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1)。结论血压水平下降,高血糖,大脑中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影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相关因素,发现某些因素与其发生有关,可预测卒中进展的发生。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发热、血管狭窄、脂代谢紊乱等。因此干预这些危险因素可阻止其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70例(进展组)和稳定脑梗死82例(非进展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组患者白细胞、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组。结论白细胞升高、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C反应蛋白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血管狭窄均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力军 《中医药研究》2009,(11):1300-1301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49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展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49例非进展性卒中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白细胞、尿素氮、血钠、头MRI/CT、MRA/CTA、早期发热、肺部感染、意识障碍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进展组的危险因素与急性期高血糖、早期白细胞增高、发热、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P〈0.05或P〈0.01),而与年龄、性别、高血脂等无相关性。结论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具有多种危险因素,高血糖、白细胞升高、发热等是卒中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73例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病例组)与非进展性卒中患者(对照组)空腹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体温、头部MRI、CT,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发热例数、血管狭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压偏低、血管狭窄、血糖异常、高纤维蛋白原、高脂血症、体温增高是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合并糖尿病史、白细胞增多、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卒中与患者的年龄、舒张压、脑卒中家族史及高脂血症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要警惕影响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国内常指发病后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1],它是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状态。其致死率和远期致残率较高,故提高认识,早期预测及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致死率,降低医患纠纷。我们就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1年5月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360例,其中男215例,女145例。入选标准为: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梗死诊断标准。2)发病后24h内入院。排除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完全性卒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组合并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血脂指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SIP)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8月收住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SIP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非SIP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的SIP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421例,其中SIP患者85例占20.2%,单因素分析筛选出16个因素与SIP有关。非条件多因素分析,选出4个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收缩压降低、体温高、三酰甘油高、C反应蛋白高及空腹血糖高。结论 SIP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慎重降压、降低体温、调脂治疗、控制血糖水平等可预防和减少SIP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方法:进展性脑梗塞30例和稳定性脑梗塞30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发热也是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风1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按随机单盲原则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在同等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风1号,14天为1个疗程,测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14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明显改善(P0.05);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90 d的生活能力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风1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有效安全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水平,减少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抗脑血栓注射液抗实验性动脉血栓的作用,用Cattaneo制作动脉血栓动物模型进行观察。结果耳静脉滴注抗脑血栓注射液后,模型动物的血栓重量,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程度,全血粘度降低程度和血栓素B2(TXB2)浓度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所降低,P均<0.05~0.01。认为抗脑血栓注射液的抗血栓作用是通过降低全粘度和TXB2浓度,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综合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常规康复指导,床上翻身、仰卧、俯卧训练,桥式运动,站位、步行、上下楼梯训练等。治疗组39例社区康复管理,生活技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心理干预、音乐疗法、培训指导家属等,日常生活能力锻炼,穿衣、个人卫生、饮食、人际交流及保持患肢体位等,提高患者自理能力。连续干预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连续干预2疗程(60d),判定疗效。[结果]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康复综合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乐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自拟舒乐汤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25%,对照组为84.48%;NIHS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舒乐汤具备活血祛瘀涤痰的功效,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脑动脉硬化症的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福建省直机关老干部这一特定人群脑动脉硬化症(CAS)的危险因素水平。方法:依照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卧位收缩压(OR:2.13)、甘油三酯(OR:2.08)、糖尿病(OR:1.31)、糖基化血红蛋白(OR:1.16)、人像特点回忆(OR:0.89)、肾虚(OR:1.54)和阴虚阳亢(OR:1.59)都与CAS密切相关,其中卧位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用益气活血汤,共治疗1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54%、对照组60.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改善血液循环、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抗血栓形成,具有明显临床疗效,且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按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3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中医药导报》2004,10(5):42-42
运用按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 30例 ,结果痊愈 1 6例 (5 7% ) ,好转 1 1例 (33% ) ,无效 3例 (1 0 % ) ,总有效率 90 %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不同体质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参照王琦的体质分类标准分类体质,通过临床观察和量表测定,了解不同体质类型患者临床特点和发病3个月的预后(NIHSS,BI,MRS)。结果:①气郁质患者危险因素积分显著低于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和瘀血质患者(P0.05);气郁质患者NIHSS显著低于气虚质、阳虚质和痰湿质患者(P0.05),而BI明显高于后者(P0.05)。②3个月后不同体质类型患者NIHSS、MRS、BI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体质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存在差异,但治疗后的近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百草枯中毒的预后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树耘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17-1118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1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66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38人,死亡28人,病死率4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毒量、APACHEⅡ评分有意义。结论服毒量、APACHEⅡ评分是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9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中医药导报》2006,12(2):19-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运用熄风益气法配合西药脱水(依颅内压程度而决定)、扩血管治疗;对照组采用抗凝和血液稀释法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5%,对照组为7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