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水疗与传统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并以临床痉挛指数评价其疗效.结果 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痉挛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差值为(1.79±1.06),较对照组(1.23±0.84)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能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分布情况.结论 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药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优于传统水疗,宜于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结合传统水浴组(传统组)、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浴组(结合组),每组30例,采用Peabody运动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定,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peabody运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结合组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中药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有缓解、降低作用,能明显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中药水疗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接收的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予以中药水疗,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后,本组患者的肌张力水平与粗大运动功能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予以中药水疗联合护理干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痉挛症状,值得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旨在促进患儿更快康复。方法:选择医院门诊2010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痉挛型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功能训练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疗效、肌张力(采取Ashworth评分)、关节活动度(采用标准人体关节活动度测评量表测评)、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结果:治疗后各组患儿疗效均较好,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达97.50%,高于对照组8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Ashworth评分相当,两组患儿肌张力情况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儿Ashworth评分均改善,较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改善更明显,可见各组患儿肌张力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评分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儿评分均改善,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儿关节活动度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患儿关节活动度均提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功能训练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的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粗大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治疗效果佳,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滋肾活血方治疗POF的疗效和机理。方法:将128例PO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68例服用滋肾活血汤,克龄蒙组60例服用克龄蒙,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kupermann症状积分、血清E2、FSH、LH、TNF-α和IL-2,双侧卵巢PSV、RI和P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24%,克龄蒙组总有效率为48.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upermann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改善失眠症状优于克龄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均显著升高(P<0.05),LH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治疗后FSH显著低于克龄蒙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V均显著升高(P<0.05),RI、PI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治疗后PSV显著高于克龄蒙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活血汤可调节POF患者细胞因子,增加卵巢血流,从而改善卵巢内分泌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张庆  陈冬梅  周丽   唐艳  邢玉  万朝霞 《陕西中医》2021,(10):1458-1461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中药调周法内外同治对肾虚血瘀型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HNB)的影响。方法:选择肾虚血瘀型LUFS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西药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注射hCG)、中药联合组(中药调周+针刺),每组20例。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PS评分、肾气虚症候积分、宫内膜超声评分、AMH水平和IHNB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的排卵状况以及血流动力学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P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HPS评分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中药结合组的HPS评分更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间肾气虚症候积分相比,中药联合组积分更低,中药联合组排卵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单个周期排卵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卵泡直径大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AMH水平均上升(P<0.05),但组间相比,中药联合组AMH水平更高(P<0.05)。两组组间相比IHNB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中药联合组PSV水平更高,RI、PI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肾虚血瘀型LUFS患者应用中药调周法、针刺联合内外同治,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AMH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改变排卵状况。  相似文献   

7.
黄茂  范焕芳  雷树恩 《中国针灸》2007,27(6):395-397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其对骨密度及血微量元素钙、铜、锌、铁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头针加体针配合体疗和作业疗法;对照组只采用体疗和作业疗法。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儿骨密度及血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及血钙、铜、锌、铁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头针加体针配合体疗和作业疗法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骨密度值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石蜡复合中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石蜡治疗,观察组给予石蜡复合中药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个月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M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1.83±0.76)明显优于对照组(2.55±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石蜡复合中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显著,患儿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石蜡治疗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063-1064
目的:评价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对脑瘫患儿头部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组、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组(简称结合组)2组,每组30例,采用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疗效标准、小儿脑瘫的分度及疗效评估自测表进行评定[5],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儿GMFM、小儿脑瘫的分度及疗效评估自测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GMFM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小儿脑瘫的分度及疗效评估自测评分明显高于头穴丛刺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枕后小肌群训练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促进脑瘫患儿抬头和控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家兔枕后急性炎症对椎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枕后软组织急性化学性炎症对椎动脉血流的影响,初步探讨枕后炎症对椎动脉血流影响的机理。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炎症组10只,消炎痛组10只,对照组10只。炎症组家兔左枕后注射多聚甲醛溶液;消炎痛组家兔左枕后注射多聚甲醛溶液后,予喂服消炎痛片剂;对照组家兔左枕后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2h、24h、48h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检测双侧椎动脉血流,记录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局部声像图改变;注射48h后动物处死,切取双侧枕后软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①炎症组和消炎痛组、对照组的左侧椎动脉PI、RI、PSV比较:注射后24h、48h有明显差异(P<0.05);炎症组左右侧椎动脉PI、RI、PSV比较:注射后24h开始有明显差异(P<0.05),并注射后炎症组左侧PI、RI、PSV逐渐增高。②病理学检查(光镜观察):炎症组标本可见肌细胞变性和坏死,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枕后软组织急性化学性炎症可导致椎动脉痉挛,从而影响椎动脉血流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