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海区2个街道6个镇共17124户中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并进行相关人体测量。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结果体质指数偏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6%、23.8%、34.1%和42.7%;女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3%,24.2%,33.8%和43.5%;除男性体型偏瘦组外,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群(P0.01);调整混杂因素(年龄、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后,与正常腰围人群比较,BMI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别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485(1.319~1.672)、1.827(1.536~2.191)、2.849(1.659~4.893);中心性肥胖女性BMI偏瘦、正常、超重及肥胖组高血压患病OR值分别为1.642(1.112~2.425)、1.530(1.363~1.717)、1.644(1.299~2.080)、3.529(2.001~6.225)。结论 BMI与WC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高血压风险预测价值;应将腹型肥胖尤其是全身性肥胖合并腹型肥胖的人群作为社区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天津市宝坻区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以及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 WHtR)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联。   方法   本研究对2018年4-5月参加天津市宝坻区口东卫生院体检的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分层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BMI与WC(或WHtR)对高血压的联合作用和交互作用。   结果   共邀请1 692人, 1 417人(83.75%)参与本研究。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6.36%、BMI超重和肥胖者占66.50%、WC中心型肥胖者占74.66%、WHtR超重和肥胖者占75.38%。与BMI或WC正常相比, BMI超重(OR=1.65, 95% CI:1.19~2.30)和肥胖(OR=3.41, 95% CI:2.23~5.20)及WC中心型肥胖(OR=1.49, 95% CI:1.00~2.23)均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BMI联合WC超重/肥胖(OR=2.49, 95% CI:1.78~3.46), 或BMI联合WHtR超重/肥胖(WHtR超重: OR=2.05, 95% CI:1.41~2.99;WHtR肥胖: OR=2.37, 95% CI:1.50~3.76)的患病风险高于后者单独作用的风险(WC超重/肥胖: OR=1.39, 95% CI:0.90~2.15;WHtR超重: OR=1.02, 95% CI:0.62~1.66;WHtR肥胖: OR=1.44, 95% CI:0.55~3.81)。   结论   三项指标中, BMI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性最强, 且BMI超重/肥胖增强WC(或WHtR)与高血压的关联, 提示控制BMI相关体重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北京市农村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不同BMI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20 655名18~76岁农村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农村居民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年龄别标化率分别为68.1%,24.2%和7.7%.正常体重、超重、肥胖1~3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4%,27.5%,34.8%,44.3%和50.7%,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9%,5.0%,6.4%,8.1%和11.2%.正常体重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最低(13.8%),肥胖2级最高(35.1%).正常体重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最低(5.6%),肥胖3级居民最高(15.1%).超重和肥胖1~3级分别是正常体重患高血压危险的2.6、3.1、3.8和4.7倍,肥胖3级糖尿病(OR=4.5)和代谢综合征(OR=3.2)患病危险最高,肥胖2级血脂异常(OR=3.4)患病危险最高.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超重和肥胖级别增加而升高,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韩冰  冯石献  周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1887-1889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29.96%,全身性肥胖患病率为12.52%,中心性肥胖患病率33.26%。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7.87%和51.80%,中心性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人群的4.56倍,超重和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体重正常人群的3.17倍和6.76倍,超重且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腰围也正常人群的7.01倍。结论该地区超重和肥胖患病形势严峻,超重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高,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江苏省2010年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60岁老年常住居民的数据,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BMI、WC与血压、血脂和血糖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主要慢性病的关系。结果江苏省老年人肥胖、中心性肥胖和慢性病粗患病率分别为13.5%、54.3%和82.6%,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BMI、WC均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TG和FPG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肥胖、中心性肥胖、BMI和WC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显著相关,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随着BMI和WC的增加而不断升高(P0.05)。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79%(OR=1.79,95%CI:1.61~2.00)、67%(OR=1.67,95%CI:1.52~1.84)和56%(OR=1.56,95%CI:1.38~1.76);WC每增加1个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63%(OR=1.63,95%CI:1.47~1.80)、74%(OR=1.74,95%CI:1.58~1.91)和66%(OR=1.66,95%CI:1.46~1.89)。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江苏省老年人常见主要慢性病。BMI、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北京市顺义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年龄及性别对血压的影响。方法运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顺义区常住居民384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体格测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60岁组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60岁以上组,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BMI值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腰围异常者高血压患病率亦高于腰围正常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大(男性OR=2.329,95%CI:1.912~2.836;女性OR=4.806,95%CI:3.940~5.862);体重指数正常组、超重及肥胖组中,腰围异常者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同组腰围正常者;BMI及腰围是高血压分级的影响因素。结论应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降低高血压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为制定肥胖和糖尿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某区某镇2 969名4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以及血糖等.结果 2 969人中糖尿病患者392人,患病率为13.2%,标化患病率为12.2%.随体质指数(BMI)增高,糖尿病患病率上升,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8%、15.8%、18.8%和14.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者和中心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OR值(95% CI)分别为1.552( 1.216~1.981)、1.914( 1.420~2.579)和3.468(2.248~5.350),经年龄、性别和糖尿病家族史调整后,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仍然存在,其OR值(95% CI)分别为1.410( 1.090~1.824)、1.605(1.172~2.200)和2.559(1.547~4.233).结论 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中老年糖尿病患病有关,超重肥胖者和中心性肥胖者患糖尿病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8.
中国成人腰围、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关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中国18~69岁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 利用2004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数,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成年人30686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结果 体质指数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6.1%,32.0%和49.2%;女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5%,28.2%和41.5%;除男性肥胖组外,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数(P<0.01);调整混杂因素(年龄、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和锻炼等)后,与正常腰围人群比较,各BMI组别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9(95%CI=1.6~2.3),1.6(95%CI=1.3~1.9),1.6(95%CI=0.7~3.7);女性患高血压患病OR值分别为1.5(95%CI=1.3~1.8),1.4(95%CI=1.2~1.6),2.5(95%CI=1.2~5.2)。结论 中心性肥胖者与正常腰围者比较具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刘卫华  孙义兰  梁凌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3):4573-4574
[目的]了解桂林市15~18岁中学生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的关系. [方法]对桂林市某学校15~18岁共880名中学生进行血压、身高、腰围测量. [结果]血压≥140/90mmHg的17例,患病率为1.93%.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9.44%、25.92%,与体重正常者(患病率为0.36%)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腰围大于80 cm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与小于80 cm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 [结论]桂林市区在校15~18岁中学生可能存在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腰围越大高血压患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张海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92-2094
目的了解肥胖村民的血压、血糖、血脂的指标现状,为下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北京市怀柔区某村民,以亚洲成年人体重指数(BMI)为标准,随机抽取肥胖者,将38.0~65.3岁的村民共101人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其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结果调查人群血压、血糖、血脂检测率均为100%。其中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4.4%、5.8%、60.2%,男性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6.3%、12.5%、62.5%,均高于女性患病率的54.0%、4.6%、59.8%。随着年龄的增加(〈35~45岁组),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血脂异常患病率逐年增加。调查对象对中国成人肥胖BMI值、女性腰围、男性腰围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0%、27.7%、15.8%。结论村民肥胖者血压、血糖、血脂异常患病率高,对肥胖知识知晓率低。应从做好社区监测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入手,这对疾病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人腰围(WC)和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检查或治疗的386例老年人,分析其WC、BMI指标的分布情况,探讨与高血压患病的相关性。结果:386例老年人BMI平均为(22.98±6.23),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24%、6.74%;除腰围、收缩压外,其余各测量指标的男女性别差异并不显著;超重、肥胖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患者,尤其中心性肥胖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非中心性肥胖患者明显要高,可见BMI、WC与高血压患病密切相关(P0.05),并随着BMI升高,高血压患病率升高。结论:BMI、MC与高血压成正相关,超重与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探讨血压与血脂、血糖、超重肥胖等因素的关系. [方法]整群抽取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群1 503例,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量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 [结果]1 503名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410人,高血压患病率27.3%.1、2、3级高血压分别占76.8%、19.3%、3.9%.高血压患病率男性(39.5%)高于女性(14.6%).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χ2=324.988,P<0.01).收缩压(119.5±19.5)mmHg,舒张压,77.8±10.9,mmHg,男性高于女性;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者(χ2值分别为36.220,128.746,12.953,37.254,均P<0.01).超重胆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者(χ2值分别为49.924,47.284,P<0.01),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正常高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考(χ2值分别为190.539,184.546,P<0.01). [结论]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高血压患病率较高,TC、TG、IFG、糖尿病、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应加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天津市社区成年人超重、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7年9月—2009年7月抽取天津市内18岁及以上23 533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有随BMI增高而增高的趋势,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1%,37.5%和52.2%,青年人中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风险更大(男性OR值分别为2.737和5.236;女性OR值分别为3.744和7.360),大于中年组(男性OR值分别为1.913和4.090;女性OR值分别为2.099和3.942)和老年组(男性OR值分别为1.671和2.848;女性OR值分别为1.674和2.685)。结论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危险增加。控制青年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对于降低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超  苏清香  曹玮  简友平  高平  杨宏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184-2187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居民腰围(WC)、体重指数(BMI)概况,探讨WC、BMI对人群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居民,对调查人群进行询问调查、膳食调查、医学体检,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腹部肥胖发生率为66.18%,由BMI计算的超重发生率为45.23%,肥胖发生率为18.67%。简单线性相关分析,WC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相关关系。BMI与SBP、DBP、FPG、总胆固醇(TC)、TG,HDL-C有相关关系。结论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所以保持健康体重,防止超重肥胖的发生,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合理可行的手段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淮安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收集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等数据,分析体质指数、腰围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淮安市居民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8.73%和28.08%,标化率为20.22%和19.39%。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性别(OR=0.88,95%CI:0.815~0.952)、年龄(OR=1.55,95%CI:1.503~1.601)、腰围(OR=1.40,95%CI:1.294~1.518)、体质指数(OR=1.50,95%CI:1.417~1.578)。结论BMI、WC与高血压存在统计关联,控制BMI和WC有利于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DM)、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山东省中西部农村居民16 388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间复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析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间的关系.结果 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5.28%,15.31%,40.63%,DM患病率为4.27%,高血压患病率为43.8%.DM和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和腰围的增加而升高,经X2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层分析,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和腰围增加而升高,DM患病率随腰围增加而升高(P<0.05),随BMI增加,DM患病率并无上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高血压患病危险性与BMI和腰围相关(P<0.05),而DM仅与腰围有关(P<0.05),与BMI无关(P>0.05).结论 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关系密切.必须加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干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田县农村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血脂的相关性,为当地居民慢性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8月在和田县巴格其镇开展的膳食营养与肥胖相关性研究的现况调查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一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生化指标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成人体重判定》(2013版),根据体质指数,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生化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调查473人,男性171名(36.15%),女性302名(63.85%);年龄为30~65岁;超重、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9.81%、37.63%和58.99%;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6.58%,且随BMI和腰围的增加而增加。血脂水平分析,超重、肥胖组TG高于正常组(P0.01)。与腰围正常者比较,腹型肥胖者TG和LDL-C水平较高,而HDL-C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和田县农村居民BMI、腰围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且高BMI与腰围超标是血脂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腰围、体质指数综合评价成人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按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12个县(市/区)18岁及以上9280名常驻居民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有随BMI增高而增高的趋势,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37%、36.59%和51.73%,青年人中肥胖人群患高血压风险最大男性OR=4.171(95%CI=2.872~6.058),女性OR=5.071(95%CI=3.402~7.560),而在超重人群中则以老年组患高血压风险最大,男性OR=1.983(95%CI=1.339~2.937),女性OR=2.503(95%CI=1.801~3.479)。结论: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肥胖人群患高血压危险逐步增加,控制青年人肥胖和老年人群超重对于降低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光勇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303-3303
目的 了解遵义市遵义县人口人群的血压、肥胖、血糖与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本地人口35-60岁人员为调查对象,进行包括病史询问、血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量、血糖、血脂检测等项目检查.结果 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患病率为12.62%.血脂异常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肥胖(BMI≥25kg/m2)发生率均比正常组高(P<0.001),而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及高脂血症均比非肥胖者(BMI<25kg/m2)高(P<0.001).结论 当地人口高血压患病率、血脂异常率、肥胖率、高血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尽早采取适当防治措施,以期能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综合评价上海35岁及以上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糖尿病患病风险。方法 利用2013年上海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数,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35岁及以上成年人20 991人,采用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的OR值。结果 体质指数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9.68%、21.89%和27.03%;女性中心性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7.78%、19.32%和26.73%;不同体质指数分组中心性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风险情况,男女性正常体重组和女性超重组,调整混杂因素前后,中心性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数(P<0.01),OR值分别为男性正常体重组未调整OR值1.62(95%CI:1.16~2.28),调整后OR值1.65(95%CI:1.16~2.33);女性正常体重组未调整OR值2.28(95%CI:1.71~3.04),调整后OR值1.93(95%CI:1.49~2.50);女性超重组未调整OR值2.31(95%CI:1.66~3.22),调整后OR值2.01(95%CI:1.44~2.80)。结论 中心性肥胖者与正常腰围者比较具有更高的糖尿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