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说起"酒驾",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很危险的,但是你知道吗?有些药吃了也不能开车!"药驾"和"酒驾"一样危险.  相似文献   

2.
正近来发现,开车与服药也有密切关系。有的文章还指出"药驾赛酒驾,量小危害大"。对于开车需要服药者,提请注意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有必要的,但两者的防治措施不宜等量齐观。药驾与酒驾不能相提并论从严谨的科学态度来讲,药驾与酒驾相比,其特点、危害还是不应相提并论的。开车不喝酒不但对身体无害,而且对健康有益,所以严禁酒后驾车已列入了交通法规。而服药则是治疗疾病所必需,开车者患了病需要服  相似文献   

3.
“醉驾入刑”以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深入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药驾”同样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群中,有两成是因为“药驾”造成的。专家提醒,“药驾”危险程度堪比“酒驾”,所以在驾车前服药时,需详读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周一海 《现代养生》2012,(15):66-67
"醉驾入刑"以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深入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药驾"同样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群中,有两成是因为"药驾"造成的。专家提醒,"药驾"危险程度堪比"酒驾",所以在驾车前服药时,需详读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武星户  钱虹 《健康》2010,(8):52-52
"酒驾"是指酒后驾车的意思。因为由"酒驾"引起的悲痛事件不断在媒体上曝光,以及对不要"酒驾"的反复宣传普及,加上交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司机朋友和广大群众对"酒驾"已有所了解,而标题上所说的"药驾"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所谓"药驾"是指服用某些药物后驾驶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肇事获刑,让公众更清楚了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是引起车祸的重要原因,但诱发车祸的另一隐患——"药驾"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么"药驾"的危害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规避?所谓"药驾",是指开车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有关资料表明,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服用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剂后驾车造成的事故率高达97%,可见"药驾"很危险。  相似文献   

7.
"酒驾"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了,然而"药驾"你是否听说过呢?举个例说:盛夏,如果您喝了藿香正气水后被查出酒驾,不要喊冤,因为药品说明书中有"辅料为干姜汁、乙醇"的标注。在注意事项一栏中也有明确提醒:"本品含乙醇(酒精)至,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这就是"药驾"引起酒驾症状的典型案例。当然,本文要说的药驾所涉及  相似文献   

8.
江岚 《健康博览》2012,(6):18-19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肇事获刑,让公众更清楚了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是引起车祸的重要原因,但诱发车祸的另一隐患——"药驾"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么"药驾"的危害有哪些?吃过哪些药后不能开车? 所谓"药驾",是指开车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国外一份有关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服用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剂后驾车造成的事故率高达97%,而饮酒后驾车的事故率是87%.  相似文献   

9.
喝酒不能开车上路,实施的酒驾新规之严厉,让很多酒司机们有所顾忌和收敛。可是有些食物和药物中也含有酒精,食用这些东西会不会造成酒驾呢?  相似文献   

10.
君兰 《自我保健》2011,(8):57-57
醉驾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但其实导致司机驾车失控的不仅是酒。还包括药物。近年来,因药后驾驶而致的交通意外屡见不鲜:有人服药后不适在路上翻车,有人吃药后犯困开车撞伤5人,还有人药驾撞死两名乘客……  相似文献   

11.
所谓“药驾”,就是指开车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后患。  相似文献   

12.
<正>生病期间开车,司机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都会降低。所以对于司机来说,开车前一定要注意服用药物的时间与剂量。像有些药不适合在开车前吃,那具体是哪些药物呢?这些药物又是怎样影响司机的安全驾驶呢?"Above 5 to drive!"这是澳大利亚的一个交通标示,这不是限速,5是指血糖值。原来,由于低血糖驾车事件频发,2016年澳大利亚新版驾驶法规规定,血糖超过5毫摩尔/升才能驾车。此前,日本、美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酒驾”一词已不陌生,然而“药驾”你是否听说过呢?临床上,有不少药物由于含有抑制中枢神经的成分,人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困倦、疲劳、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会严重影响驾驶人的行车安全。从药理学角度看,这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程度甚至超过酒精。  相似文献   

14.
危险药驾!     
方健 《家庭医生》2011,(1):50-50
近段时间,醉驾查得特别严,许多好饮之人都不敢以身试法。但另一种危险性堪比醉驾的驾驶,却没有被查,也没有引起驾驶者足够的警惕,那就是“药驾”,指的是在服用一些会引起嗜睡的药物期间开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淮安市城区居民酒后驾驶(酒驾)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淮安市区常住居民1 05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的被调查者承认有过酒驾行为,16.2%的居民明知驾驶员酒驾仍然乘坐,20.2%的居民明知对方开车仍然对其劝酒,88.9%的有劝阻过试图酒驾行为,58.8%的成功劝阻酒驾。2.5%的经常饮酒者选择饮酒后驾车离开,酒驾行为主要发生在亲友聚会(38.2%)和商务应酬活动(32.3%)中,酒驾发生主要原因是酒驾者自认为没喝很多酒,头脑清晰。居民获得酒驾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结论淮安市城区居民酒驾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6.
<正>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释义:在道路交通碰撞中,佩戴安全头盔可有效减轻摩托车驾驶员的头部伤害,使驾驶员的死亡风险减少20%~45%;系安全带可使汽车驾乘人员的致命伤害降低40%~60%。驾驶时,速度每增加1 000米/小时,伤害危险增加3%,严重或致命伤亡危险增加5%。  相似文献   

17.
姚蒙 《家庭保健》2014,(5):47-47
在法国,药驾事故率接近10%。为此,法国医药卫生局规定,药盒上必须说明服药可能带来的危险。 第一等级的标志为黄色,提醒服药者“请当心”,并提示“未阅读本药品说明书,请不要驾车”。这样的药物一般对驾驶者来说风险较小。说明书中还警告人们,一旦觉得服药后有副作用,就不要再开车了。  相似文献   

18.
正有车的人越来越多,开车前,药剂师请你看看,如果服用了这些药,就不要开车了。一些药物会有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困乏和精神不振、视物模糊、辨色困难、多尿、平衡力下降等副作用,影响人的反应能力。驾驶员,包括驾驶飞机、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轮船,以及操作机械、农机具和高空作业人员,服药后会影响正常反应。可引起嗜睡的药物1.抗感冒药多见于复方制剂,其中有解热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因药后驾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令人们切实感受到"药驾"危害之大,不可小觑。有的药物服用后可引起头晕、嗜睡、倦怠、大脑思维迟钝,使反应能力显著降低;有的药物服用后会出现共济失调,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明显延长,动作  相似文献   

20.
欲晓 《药物与人》2010,(3):24-24
社会上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叫“酒驾”或“醉驾”,是指酒后驾车的意思。其所以流行是因为一桩桩.一件件,由“酒驾”引起血淋淋的车毁人亡的悲痛事件不断曝光在各媒体上,以及对不要“酒驾”的反复宣传普及,加上交管部站加强监督、管理,使司机朋友对“酒驾”已有所认知。这无疑有利于交通安全。而标题上所说的“药驾”就没有这种幸运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