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建省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的知识、态度、行为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福建省乙肝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1月在乙肝高流行区晋江、南安、安溪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分别选择15~、20~、30~、40~49岁4个年龄组的育龄期妇女共1 863名进行调查,外地育龄妇女(户籍为非福建省)的比例≥25%。结果福建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为29.34%,态度、行为正向率分别为45.57%、31.63%,本地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态度、行为正向率分别为30.42%、51.35%、33.18%,高于外地育龄妇女的26.59%、30.86%、29.94%(P0.01);乙肝疫苗接种率28.30%,本地(29.00%)高于外地(28.29%)(P0.05)。育龄妇女乙肝知识获取途径以医生、广播、电视为主,分别占42.97%、31.25%。结论福建省乙肝高流行区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较低,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福建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的乙肝知识、态度与行为状况,分析乙肝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乙肝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6月,在福建省北部边远山区政和县、武夷山市,抽取784名15~49岁的育龄妇女进行有关乙肝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并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乙肝预防行为的因素。[结果]调查784人,乙肝知识知晓率为84.96%,态度正向率为86.58%,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0.7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引入乙肝知识、态度及个体因素后,乙肝知识、态度、文化程度对乙肝预防行为(乙肝疫苗接种)有影响,OR值分别为2.276、1.403、1.698。[结论]福建省北部边远山区育龄妇女乙肝知识、态度较好,乙肝疫苗接种率不高;乙肝知识、态度有利于乙肝预防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晋江市育龄妇女对乙型肝炎(乙肝)的知识和态度,为开展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15~49岁育龄妇女进行防治知识、态度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730名育龄妇女,乙肝知晓率34.4%,本省户籍(42.4%)、20~29岁(47.5%)、大学文化(100.0%)知晓率较高;251名知晓乙肝者中,乙肝知识知晓率63.8%,72.5%认为乙肝可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70%以上不知道乙肝疫苗的常规接种程序;行为态度中,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仅在结婚怀孕前应检查乙肝认知较一致,有61.7%的调查者愿意与HBV感染者交往。结论晋江市育龄妇女乙肝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对外来流动人员、高年龄和文化程度较低的育龄妇女,以提高其知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HBsAg阳性育龄妇女家庭成员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对乙肝的认知程度,为开展乙肝高危人群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的HBsAg阳性育龄妇女家庭随机抽样,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HBsAg阳性妇女120人,家庭成员285人,其中配偶117人,儿童168人。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7.0%,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83.3%;HBsAg阳性妇女配偶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0.2%。男女配偶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为69.29%,其中对乙肝可通过性传播及安全套预防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9.4%和40.1%;在调查的9个问题项中,男女配偶对于乙肝母婴传播和安全套预防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其他7个问题项的知晓率,HB-sAg阳性妇女均显著高于配偶(P<0.05)。认为配偶需接种疫苗的人数占64.1%(152/237)。结论盐田区HBsAg阳性育龄妇女家庭中儿童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较高,而男性配偶的疫苗接种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建议加强对HBsAg阳性育龄妇女配偶的乙肝疫苗接种与相关防治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宿州市农村育龄妇女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乙肝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宿州市3个县1 200名18~49岁育龄妇女进行乙肝知晓率调查,包括基本情况、乙肝相关知识、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等。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1 200名育龄妇女中乙肝知识总知晓率为63.25%(759/1 200),乙肝知晓率最高的是"输入乙肝病毒血液是否感染乙肝",为80.83%(970/1 200);最低知晓率为"与乙肝患者/携带者共同进餐会不会传染乙肝",为27.75%(333/1 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个人及家庭收入影响乙肝知识知晓率。大专以上文化(OR=0.23,95%CI:0.13~0.38)、个人年收入≥2万元(OR=0.38,95%CI:0.28~0.50)、家庭年收入≥5万元(OR=0.48,95%CI:0.37~0.62)的育龄妇女乙肝知晓率最高(均P0.01)。农村育龄妇女更愿意接受广播电视的宣传方式。结论育龄妇女乙肝知晓率偏低,应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门诊乙肝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与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健康教育提供方向。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内容涉及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共34个问题,对符合条件的272例慢性乙型肝炎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80.51%的乙肝患者想通过医务人员获取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其次是电视、录像,占56.61%。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45.59%~87.87%,积极态度率42.65%~80.88%,正向行为率39.71%~83.82%。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总评分为(66.13±18.87)分。患者对乙肝疾病和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5.07%~88.60%,但对疾病的发展与转归知晓率仅36.40%~67.28%。传播途径中对血液、母婴、污染医疗器械、共用针头等传播知晓率较高(77.57%~87.87%),对日常接触传播、性传播、蚊虫叮咬传播知晓率较低(45.59%~65.44%)。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乙肝防治总评分的独立因素有性别、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病程(P0.05)。结论在开展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中,采取以医务人员为主的多种形式宣传教育,以乙肝的转归、传播途径、母婴阻断等3方面为重点,根据病人特点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福建省各地市居民乙肝基本知识及行为、态度现状,探讨开展乙肝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9地市随机抽取的699名居民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乙肝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2.9%,文化程度越高,乙肝基本知识知晓率、行为正向率、态度正向率越高;乙肝基本知识、行为和态度间存在正向相关性.结论 应针对不同人群设计或选择不同...  相似文献   

8.
潘雪娇  郑敏  涂秋凤  刘玮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03-3605
目的:了解江西省育龄妇女对乙肝的认知水平、态度及行为,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乙肝高发地区18~49岁育龄妇女进行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161名育龄妇女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5.76%,对乙肝的传播途径有一定的了解,但仍存在误区。被调查妇女乙肝防治知识平均得分(11.44±5.10)分,妇女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得分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不到1/3的调查对象愿意与乙肝患者/携带者交往;文化程度和是否注射疫苗是影响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主要因素。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江西省育龄妇女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对乙肝患者/携带者有一定的歧视现象,今后应针对低文化、高年龄、农民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乙肝防治基本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最终控制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9.
城区居民乙肝知识知晓率与乙肝疫苗接种率关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防制知识对接种乙肝疫苗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无锡市城区的3 744名城市居民进行乙肝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乙肝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3.77%,其中,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知晓率为61.04%,无乙肝接种史和接种史不详的知晓率分别为54.34%、49.14%,有接种史知晓率较高(χ2=130.00,P<0.01).结论:城区居民乙肝防制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须将知识转化为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京流动人口乙肝知信行现状及知识、态度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影响。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抽取大兴区3个村,村内采用PPS抽样方法抽取住户,得到16~60岁调查对象1812人,与非流动人口作比较,探讨流动人口乙肝知信行特点,探索性因子分析生成态度因子,拟合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知识和态度对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影响。结果 1812名调查者中,流动人口766例,非流动人口1046人。在乙肝知识得分高分组中,非流动人口占62.7%,高于流动人口3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508,P=0.000);在"接受礼物"和"子女婚姻"方面,2组不存在差异,其余对乙肝病人态度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乙肝疫苗接种行为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96,P=0.000),在完成3针疫苗接种组中,非流动人口占61.1%,而流动人口仅占3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乙肝知识和态度会对流动人口的乙肝疫苗接种行为产生影响,知识得分高分和中分组倾向于接种乙肝疫苗的机会分别是低分组的2.300倍(OR=2.300)和1.523倍(OR=1.523),态度因子1和态度因子2得分越低,即对乙肝病人的态度越害怕越易接种疫苗(OR1=0.686,OR2=0.701)。结论流动人口知信行差于非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知信行水平是乙肝防控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不同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乙肝疫苗接种率,为更好的制定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经济和地理特点分层,抽取天津市5个区(县),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乙肝重点人群;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普通人群作为对照;使用《天津市防治乙肝知识知晓率调查表》,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对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的歧视状况.结果 学生、教师、医务人员、保育员、饮食服务人员、银行职员、HBV家庭密切接触者和静脉吸毒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依次为41.33%、33.88%、70.23%、62.50%、38.16%、41.53%、39.84%和3.57%;乙肝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4.51%、73.47%、89.95%、77.36%、53.61%、64.72%、67.15%和28.72%;对乙肝携带者歧视率分别为52.54%、28.78%、5.85%、20.83%、54.08%、40.68%、22.71%和37.50%;普通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32.82%,知晓率为58.30%,歧视率为31.07%.结论 乙肝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于普通人群,但总体接种率仍不高;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参差不齐;存在乙肝歧视.  相似文献   

12.
刘彩 《中国健康教育》2014,(10):870-873
目的了解保定农村育龄妇女的乙肝知识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保定市3个县共9个村的3958个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关注其中的育龄妇女(15~49周岁)2228例,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结果有85.3%知晓乙肝,82.6%知晓乙肝疫苗;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育龄妇女乙肝和乙肝疫苗知晓率分别为91.3%和86.8%,高于其他组;学生和工人在90%左右,高于在80%左右的农民和打工组;无任何医疗保障组知晓率高于90%,好于有医疗保障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0.54%育龄妇女对乙肝症状的认知得到满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均对其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知晓具有影响,15~25岁年龄组知晓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概率分别是25~35岁和35~49岁年龄组概率的1.139(OR=0.878)和1.387倍(OR=0.721),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组分别是不识字/少识字、小学和初中组的1.629(OR=0.614)、1.391(OR=0.719)和1.186倍(OR=0.843);而职业为打工者、学生和工人及其他组分别是农民育龄妇女的0.876(OR)、1.419(OR)和1.798(OR)倍。结论保定农村育龄妇女乙肝和乙肝疫苗知晓率较高,但对乙肝症状和乙肝病毒传播渠道知识知晓程度较低,需结合农村实际和育龄妇女特点,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陕西省山阳县医务人员及非医务人员对乙肝知识态度行为的认知情况,为探讨基于乡镇卫生院的乙肝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山阳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及来乡镇卫生院的群众开展乙肝相关知识的调查,采用基于微信的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山阳县调查对象"乙肝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23.34%(81/347),其中医务人员知晓率26.47%(63/238),非医务人员知晓率为16.51%(18/109),(χ~2=4.13,P=0.042)。医务人员对乙肝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非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对于乙肝患者或乙肝及其携带者的态度行为方面,无显著差异。调查对象最喜欢和最信任的获取乙肝相关知识的途径分别为"亲戚朋友"(97.98%)、"父母亲"(94.24%)、"老师"(93.08%)等。结论山阳县医务人员、非医务人员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存在差异,需要制定针对医务人员与非医务人员的乙肝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监护人乙型肝炎(乙肝)与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影响。 【方法】 选取杭州市流动人口数量较多,接种率较低的3~5个城区作为抽取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现场进行调查。 【结果】 流动儿童监护人乙肝与乙肝疫苗知识缺乏,84.3%的人不知道2002年后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仅有64.3%的人知道乙肝疫苗的作用,对乙肝疫苗接种次数的知晓率也只有23.8%。调查得出的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为70.28%,远远低于同期城市儿童97%的比例。 【结论】 要通过多渠道向流动人员开展乙肝与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将有利于提高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计划免疫接种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620名流动儿童监护人和635名本地儿童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14.7%~96.6%和66.8%~99.1%,除了“接种疫苗后在接种地点的观察时间”和“出生24小时内接种的疫苗”外,本地儿童监护人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流动儿童监护人(P<0.001)。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接种的态度分别为89.8%和10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接种的行为分别为74.5%和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流动儿童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肯定情况均低于本地儿童监护人,社区管理人员应根据流动儿童监护人的具体情况,加强疫苗重要性的普及,提高监护人对计划免疫的认知,提高行为践行率,从而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沂水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便指导今后的工作。方法对2012—2013年沂水县辖区内医疗机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各医疗机构2012—2013年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6.22%,及时接种率为95.58%。其中本地户籍新生儿接种率为96.58%,外地户籍新生儿为87.00%;本地及时接种率为95.94%,外地为86.43%,本地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外地户籍(P<0.01)。结论各级医疗机构预防接种人员要科学地掌握乙肝疫苗接种禁忌症,并做好预防接种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乙型肝炎的危害和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与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情况,探讨防病知识与所持态度间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文献,设计乙肝、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分层整群抽取某高校1 48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该校学生对乙肝防治信息知晓率偏低,乙肝知识总知晓率为62.8%,低于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76.8%).学生对乙肝可以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知晓率仅为57.2%,对艾滋病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知晓率仅为51.2%.对待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的正向态度持有率大多低于65%.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乙肝和艾滋病基本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以及预防知识的丰富,学生更趋向于采取正向态度.结论 该高校大学生对乙肝和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还有待改善,仍需要大力宣传乙肝、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方面知识.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知识、态度、行为基线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乙肝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在当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统一的调查问卷,在4个乙肝防治现场对3815名18~59岁人群进行乙肝知识、态度、行为(KAP)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的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平均为47.02%,对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结局,乙肝的治疗转归,日常感染途径等了解得不太全面,且不同学历、年龄段、职业间知识得分、态度、行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的乙肝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对乙肝患者/携带者接受程度较差,提示应加大对乙肝防治知识尤其是传播途径的宣传力度,且特别要注重对农村地区、年长人群、低学历人群、农民和工人等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兴县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预防行为,为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对长兴县中小学生、本地常住居民和来自湖南、湖北、江西等7省尚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的务工人员进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水平和防治行为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1 246名对象,其中中小学生398人,本地常住居民436人,外来务工人员412人。小学生、中学生、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8.62%、47.25%、52.06%和21.27%,不同人群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人群(包括本地居民和中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外来务工人员(P0.01);预防行为意愿率分别为69.05%、71.65%、70.93%和61.89%,小学生与中学生、中小学生与本地居民行为意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人群与外来务工人员行为意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兴县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需开展多种形式的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福建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乙肝表面抗原(下称HBsAg)携带情况及与乙肝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关系.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利用ELISA法对其进行HBsAg检测.结果 该省边远山区育龄妇女HBsAg为7.14%,乙肝知识合格、积极的乙肝态度的育龄妇女HBsAg携带率分别低于乙肝知识不合格、负向乙肝态度者;多因素分析表明,掌握一定的乙肝知识会降低HBsAg阳性的危险,OR为0.472 (95%Cl:0.249~0.896).结论 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乙肝健康教育策略,使人群掌握乙肝知识,转变乙肝态度及行为,从而降低人群的HBsAg携带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