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灸大成·医案》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著明针灸学家杨继洲 ,所著的《针灸大成》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 ,是我们学习针灸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其中的医案 ,跨越了 1555~ 1580年间 ,是杨氏从事临床经验的总结 ,蕴含了深刻的理论 ,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 ,至今仍对我们的临床有所启示和借鉴。1 针灸药物并重  在《针灸大成·医案》中共存有杨氏验案 33个 :包括针灸配合 13个、单纯针治 9个、专用药物治疗3个、针药结合 3个、针灸药并施 1个、单灸法 1个 ,灸药结合 1个 ,以指代针结合药物 1个 ,机理分析 1个。这些医案体现杨氏针灸药并重的思想。  从医案看 ,杨氏对急重症…  相似文献   

2.
正杨继洲,为明代著名针灸医家,他在其家传之学《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总结明以前针灸经典著作,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著成《针灸大成》~([1])一书,对后世针灸学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书内涵丰富,其所记载的针灸医案突出体现了杨氏治病辨证准确,用穴精炼的特点。笔者发现在诸多医案中,三阴交穴应用较为常见,因此本文就杨氏临证运用三阴交穴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如下。1腧穴定位关于三阴交的定位,《针灸大成》中有四处记载,取  相似文献   

3.
卓春萍  邓伟  李瑞 《中国针灸》2008,28(10):773
《针灸大成》的29则针灸医案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通过分析这些医案的特点以吸取前人经验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医案具有针灸药并用、取穴精少和重手法补泻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杨氏在临证时的针灸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共计33案,其中涉及灸法运用的共16则。本文通过对灸法医案进行分析归纳,发现其具有选穴精简、辨势施灸、重视灸后调护的特点,对现在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继洲医案是《针灸大成》的重要内容。31则医案里除了4则单纯用药物治疗外,其余27则均用针或针药并用。这27则医案中,有两则各包括两个病例,所以实际有29个病例,它们记录了杨氏运用针灸方法治疗24种疾病的临证经验。从这些医案中可以看出杨氏治疗疾病着重辨证施治。兹分析于下:一、辨证施治原则的具体应用1.标本兼顾、选穴精当:杨继洲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疗时不仅从病变局部(邪之所在)考虑祛除邪气,同时根据病理变化的关键所在,从整体出发,扶助正气  相似文献   

6.
倪夕期 《针灸临床杂志》1997,13(9):56-56,F003
《针灸大成·医案》证治特色探讨225800江苏省宝应县中医医院倪夕朗《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在其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又汇集了诸家的针灸资料而编成,其《医案》篇集中记载了杨氏本人的临证验案33则,本文就其证治特色探讨如下:1.擅用...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明代医学杨继洲撰著《针灸大成》刊行400周年,简介该书主要内容和特色。书中节录诸多针灸著作原文和针灸歌赋而加以注解释义,并汇集杨氏针灸医案等;对针灸药三者的治疗作用,强调合力为治,又主张各取所长;对透穴针法承先启后力求创新,并讲究针刺手法,根据不同穴位轻重深浅有别,对灸治壮数多寡不拘泥古法等,均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8.
我国针灸学术界对《针灸大成》一书的作者项存在颇多争议,运用传统中医文献学的方法,根据史料记载对该书作者项进行考证。经过考察、分析,认为《针灸大成》得以面世是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赵文炳是《针灸大成》刊印的投资者;靳贤是受赵文炳之托,在杨氏的策划和指导下担任《针灸大成》的选集校正工作,类似于职业编辑。《针灸大成》体现了杨氏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观点,从针灸学术层面来看,杨继洲对《针灸大成》一书的贡献最大,相当于该书原作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杨继洲《针灸大成》治疗痰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阅读及整理《针灸大成》等,对杨继洲治疗痰证的辨治原则、取穴思路及临床经验的独特之处加以归纳总结。结果:杨氏认为针、灸、药三法各有所长,审机施治,发挥三法优势。治疗中注重健脾为本,理气为要。取穴少而精,配伍精当,从肺论治取肺俞穴,痰在脾胃取中脘穴和足三里穴,病位在手臂取曲池穴和肩髃穴,善抓要穴,对当今临证治疗痰证具有参考意义。结论:杨氏在痰证治疗中发挥针、灸、药所长,注重健脾与理气的原则,选穴颇有深意,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灸大成》中记载了大量针灸医案,涉及多种病症,更有论治肿瘤医案多篇。《针灸大成》医案指出肿瘤为有形之邪,其病理因素常为痰作祟,宜早诊治,若拖延则易发危候。针灸治疗时要以治其瘤为治本,兼顾固本培元,治疗时应分清病情缓急、注重针刺时机、讲究针刺补泻手法、强调运用艾灸法等。《针灸大成》医案论治肿瘤的学术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今日指导临床针灸治疗肿瘤病症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