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方法 :11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成 4组 :正常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 3支病变组 ,各组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 ,颈动脉最大内 中膜的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增加 ,斑块的严重程度也增加。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颈动脉超声检查能较好地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为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对9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结果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和多支组内膜一中膜厚度,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组显著高于单支组(P均<0.05),斑块指数与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收缩压以及高血压病程及程度密切相关,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及无创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筛选冠心病高危人群中的价值.方法 将101例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形成情况,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①冠心病组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2.26±1.55)Vs(1.73±0.94) mmol/L,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1.65±0.54)vs(1.94±0.46) mmoL/L,P <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率(71.1%)和斑块形成率(43.4%)增高,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甘油三酯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并且该无创技术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结合可提高对冠心病的预诊能力.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84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AS)等级积分、Crouse积分和斑块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和P<0.001),冠脉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与非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亦有明显差异(<0.001和P<0.0001);冠脉造影积分和冠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等级积分、Crouse积分和斑块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颈动脉超声的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64.0%,总的诊断符合率为79.8%。结论: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病理分型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运用高分辨率3.0T磁共振成像检测颈动脉斑块的成分,包括纤维帽、脂质核心、出血和钙化等,有助于评估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并指导治疗.文章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8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以B型超声仪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用冠脉病变支数表示冠心病程度。采静脉血检查血脂水平。结果: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共同的危险因子,如增龄、肥胖、血脂异常。比较各组IM T差别发现,颈动脉窦的F值最大(左,右分别为65.64%,63.24%)。颈动脉窦粥样硬化对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告值最大(左、右颈动脉窦分别为89.9%,88.8%)。结论:颈动脉窦IM T与冠心病程度明显相关。颈动脉窦IM T可以作为筛选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和B超检测颈动脉变化.结果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75%;特异性为70.27%;阳性预测值为79.63%;阴性预测值为81.25%.颈动脉内膜中层最大值(IMTm)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积分相关分析成显著正相关(r=0.42,P<0.01).结论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90例;依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13例,双支病变组89例,三支病变组58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分别为(1.37±0.23)、(5.37±3.98)、(23.32±7.3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为79.8%和81.0%,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1±0.21)mm和(1.37±0.27)mm,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 (CAS)与冠心病 (CHD)的相关性。方法 :非脑血管病患者 5 2例分为对照组 (10例 ) ,心绞痛组 (16例 ) ,心肌梗死组 (2 6例 )。冠心病依据心电图 ,运动 -静息 99m Tc- MIBI心肌显像 (SPECT)诊断 ;颈动脉粥样硬化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结果 :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未见狭窄及粥样斑块 ,颈动脉内膜厚度 /腔内径<0 .1。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组其中 1例 (2 ,3% )颈动脉狭窄 >5 0 % ,80 % (34/ 42 )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 ,颈动脉内膜厚度 /腔内径 >0 .1,收缩期颈内动脉血流速 (IC) /颈总动脉血流速 (CC) >0 .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但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上述指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成分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进行颈动脉3.0T MR高分辨扫描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54例,男性95例,女性59例,根据MR扫描结果,对斑块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男、女性的斑块成分差异。结果男性斑块内富脂质坏死核(42.1%vs 20.0%,P=0.005)和薄或破裂纤维帽(59.7%vs39.5%,P=0.046)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斑块内钙化的发生率有高于男性的趋势(74.6%vs 65.3%,P=0.225),男性与女性斑块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2%vs 22.0%,P=0.756)。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中,男性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高于女性,这可能有助于解释脑卒中发病率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3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按照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按照SYNTAX积分,分为0~22分组、23~32分组和≥33分组。超声检测入选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叉处有无斑块形成并进行粥样硬化斑块积分(AS积分),分析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例数及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2、0.751);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7、0.655);与SYNTAX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3、0.597)。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与中度及重度狭窄组比较,单支病变组与双支及三支病变组比较,冠状动脉SYNTAX积分0~22分组与23~32分组及≥33分组比较,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例数及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冠状动脉中度与重度狭窄组比较,双支及三支病变组比较,SYNTAX积分23~32分组比较与≥33分组比较,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例数及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检查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适合临床冠心病的普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 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 S)的影响因素及二者的关系。方法:202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NCHD组,54例,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冠心病组(CHD组,148例,至少一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冠心病组又按其血管病变支数分为三个亚组:单支病变组(30例)、双支病变组(42例)、多支病变组(76例)。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比较各组之间二者的关系,分析CA S与CAA S的影响因素。结果:①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P<0.05),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病变分级呈正相关(P<0.05);②与NCHD组比较,CHD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率和斑块形成率增高(P<0.05);CHD组各亚组之间比较,多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多发斑块发生率高于单支组和双支组(P均<0.05);③颈动脉粥样斑块中软斑和混合斑比例:CHD组的高于NCHD组的(P<0.05);CHD组中多支组高于单支组和双支组(P<0.05);④CAA S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SS)与CA S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积分(A S)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①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③CHD组患者颈动脉动脉硬化病变甚于NCHD组患者;而CHD多支病变组患者的又甚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同时行非选择性颈、肾、骼动脉造影,从而研究冠状动脉与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103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颈、肾及髂动脉非选择性造影的病人,分析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检出率、危险因素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4.6%(15/103)、21.4%(22/103)、20.4%(21/103);冠心病患者中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的发生率随之增加(P〈0.05)。结论:颈、肾及髂动脉粥样病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对于有脑血管病症状、顽固性高血压、下肢缺血性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冠脉造影后行颈、肾及髂动脉造影,除外周围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329例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及病变程度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并分组,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LSD检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钙化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单支(n=53)、双支(n=63)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n=58)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3.26±4.93)、(13.56±4.50)、(14.49±4.16)μmol/L,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15,P=0.151)。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增加而升高,1~99分组、100~399分组、≥400分组分别为(12.94±4.64)、(14.29±4.50)、(14.29±4.5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1,P=0.030)。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与同型半胱氨酸有相关性(r=0.230,95%CI 0.150~0.349;P<0.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发生及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有关,提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冠状动脉钙化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高血压患者脑部症状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60例高血压患者及30例非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情况和颈动脉壁的内膜-中层厚度,同时测量高血压患者及对照组血脂、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高年龄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较低年龄组高(检出率分别是<40岁14.29%,40~49岁20.00%,50~59岁33.33%,60~69岁40.07%,≥70岁56.78%);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浆CRP和HCY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HCY为(21.89±11.08)μmol/L,CRP为(15.23±3.25)mg/L,TG为(3.9±1.7)mmol/L,CHOL为(6.78±2.6)mmol/L,颈动脉内膜厚度为(1.9±0.31)mm].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增高,血浆中脂质代谢异常和CRP、HCY等升高均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因此导致了与之相关的脑部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皮素1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具有冠状动脉造影和CT结果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24例,按照是否存在CAC分为钙化组(353例)与非钙化组(71例),分析内皮素1与CAC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显著增多(P=0.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升高(P=0.002,P=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内皮素1、高血压、高脂血症和HbA1c与CAC独立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OC曲线下,CAC的最佳内皮素1界值为0.59(曲线下面积为0.65,95%CI:0.582012年2月具有冠状动脉造影和CT结果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24例,按照是否存在CAC分为钙化组(353例)与非钙化组(71例),分析内皮素1与CAC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显著增多(P=0.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和内皮素1升高(P=0.002,P=0.0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内皮素1、高血压、高脂血症和HbA1c与CAC独立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OC曲线下,CAC的最佳内皮素1界值为0.59(曲线下面积为0.65,95%CI:0.580.72),敏感性为50.1%,特异性为76.1%。结论内皮素1与CAC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认为是CAC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01例病人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再根据受累血管数将冠心病组又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所有病例双侧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左颈动脉的平均IMT为(0.91±0.13)mm,平均内中膜横切面面积(IMCSA)为(22.13±3.21)mm2,而对照组的左颈动脉的平均IMT为(0.84±0.06)mm,平均IMCSA为(18.06±1.15)mm2,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为63.7%,对照组的斑块发生率为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左颈总动脉IMT0.845mm为界限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8.8%,特异性为67.3%;以左颈总动脉IMCSA19mm2为界限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4.6%。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90例冠心病患的颈动脉,其中20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1)各组冠心病患颈动脉管壁内-中膜厚度,斑块指数均显增高,其中心肌梗死患伴有明显的血流参数异常;(2)20例患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符合率为75%而且冠状动脉病变越重,颈动脉硬化发生率越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01例病人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再根据受累血管数将冠心病组又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所有病例双侧颈总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进行分析. 结果:冠心病组的左颈动脉的平均IMT为(0.91±0.13)mm,平均内中膜横切面面积(IMCSA)为(22.13±3.21)mm2,而对照组的左颈动脉的平均IMT为(0.84±0.06)mm,平均IMCSA为(18.06±1.15)mm2,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为63.7%,对照组的斑块发生率为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左颈总动脉IMT0.845 mm为界限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8.8%,特异性为67.3%;以左颈总动脉IMCSA19 mm2为界限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4.6%. 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 94例老年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结果 单支组及多支组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多支组显著高于单支组 (P<0 .0 5 )。斑块指数与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收缩压以及高血压病程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