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脾主四时”与唾液免疫球蛋白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同玉  李植延  陈妍  李宇涛 《光明中医》2008,23(10):1423-1424
本研究从一年四时健康成人唾液中免疫球蛋白sIgA和IgG含量的变化着手,探讨中医“脾主四时”与唾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关系,结果显示唾液中sIgA数值在冬季最低,而IgG的含量在冬季最高,表明机体局部的免疫功能在冬季节明显低下或略有紊乱,进而推测中医“脾主四时”理论具有时空性,随着季节更换而有相应的增强和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2.
刘毅  冯晓桃 《中医杂志》2011,52(15):1264-1266
回顾了关于"脾主运化"理论的论述,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明确提出"脾主运"和"脾主化"两个不同概念,从发病的社会背景、证候属性以及治则治法对脾虚失运证和脾虚失化证加以区分,以胰岛素抵抗为切入点,探讨"脾运失司"与"脾化失司"在物质代谢方面的病理生理异同,深入理解传统中医"脾主运化"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胡正芬 《国医论坛》2007,22(3):18-19
脾主时令的观点依据于中国古代的时空观.五行产生以后,时间、空间又归属到五行之中.根据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两种观点的形成渊源,认为脾主四时是从土居五行五方之中央以养万物立论;脾主长夏是从土居五行时序之中央以主运化立论.脾主四时或脾寄旺于四季之末或脾主长夏在《黄帝内经》成书前或成书时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当人体五脏的概念最终确立后,它们之间的配属模式才最终产生.  相似文献   

4.
"脾主四时"是《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整体观念,强调以"脾土"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注重"脾"与四脏的相互关联。肠道菌群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与中医"脾"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通过阐述"脾土"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基于"脾主四时"理论浅析五脏与肠道菌群生理、病理的相关性,以期从肠道菌群方面探析该理论的运用,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鼻鼽发病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脾土为肺金之母,脾与鼻窍关系亦密切,脾不独主一时,作为后天之本,在各个季节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皆有影响,从“脾主四时”角度探讨鼻鼽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明确脾在该病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脏腑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联系,进而充实“脾主四时”的科学内涵,也为临床防治鼻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脾不主时"和"脾主长夏"是中医对脾与季节关系认识的两个观点。"脾不主时"的本质是指脾不独主于一时,寄旺于四时之中而长养四脏,为后天之本,而"脾主长夏"本质则指脾与长夏之湿关系密切,长夏多脾病。虽内涵不同,但二者并不矛盾,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其理论发展,可更好地推动脾胃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水谷精微的运化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病理生理角度,探讨"脾主运化"所涵盖"脾主运"与"脾主化"的理论内涵,及其对机体糖、脂、蛋白质等精微物质化生、转化及其与能量代谢关系,并阐述"脾化失司"的病因病机、分型、治法、用药,为临床运用"脾主运化"理论合理指导疾病诊治,尤其是在消化系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8.
藏象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脾脏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脾脏藏情主要是指脾藏意主思而言,其命题早在《内经》[1,2]中已提出。脾脏在情志的产生、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笔者整理"脾藏意"、"脾主思"、"思伤脾"的相关内容并且结合现代实验研究,旨在对脾与情志相关的藏象理论进行初步解析,以期找到健脾作为中医治疗情志相关疾病主要治法之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藏象学说中,脾是一个大的功能系统。"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传统理论认为"脾主运化"主要指脾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笔者通过"时空观"以及"脾为气机之枢"的理论,认为"脾主运化"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在时空角度以及转运药物方面具有相通性,提出"脾调控药物代谢"的假说,并由此认为临床用药应注重固护脾胃,同时推测健脾类中药或复方通过影响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本理论的提出充实了"脾主运化"的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医"脾主肌肉"是以脾主运化的功能作为生理基础,脾健则肌肉丰满、四肢有力;脾虚则肌肉消瘦、四肢倦怠无力,甚至痿废不用[1]。作为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线粒体,与中医"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文章围绕线粒体生物合成中能量代谢特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中医"脾主肌肉"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心律失常其病变部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而成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从心脾的关系、心律失常的病机、心律失常的治疗浅析从脾论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2.
脾气论     
脾气即脾藏之气,是构成和维持脾藏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脾禀长夏之气而生,长夏之气具有升腾、温暖、湿润的特点,因此脾气也具有上升、温煦、滋润的特点;长夏在五行属土,脾藏在五行亦属土。脾气之所以具有运化和统血的功能,根本原因就在于脾气禀承了长夏之气的各种属性,因此具有了滋润、温煦、生长、承载、变化、升腾等能力。脾气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病理过程中的变化机制均是基于上述属性的失常;同时正确认识脾气属性特点,对于临床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的确立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脾气论     
脾气即脾藏之气,是构成和维持脾藏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脾禀长夏之气而生,长夏之气具有升腾、温暖、湿润的特点,因此脾气也具有上升、温煦、滋润的特点;长夏在五行属土,脾藏在五行亦属土。脾气之所以具有运化和统血的功能,根本原因就在于脾气禀承了长夏之气的各种属性,因此具有了滋润、温煦、生长、承载、变化、升腾等能力。脾气在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病理过程中的变化机制均是基于上述属性的失常;同时正确认识脾气属性特点,对于临床脾气虚证诊断标准的确立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中医脾系病位特征及脾系相关疾病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脾系不是单纯的解剖学概念,它是关于人体物质代谢、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的综合性系统。正确把握中医脾系病位特征及相关疾病,是中医脾系基础证规范化研究的前提,是现代实验室检查结果合理运用的基础,是中医药现代化向前推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滋脾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华  胡峻彰  陈达 《新中医》2020,52(2):173-175
脾阴虚证是临床多种疾病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常见中医证型,常以或单纯、或兼夹、或为主、或为次的形式,广泛存在于临床,滋脾疗法因之可以或单纯、或兼投、或为主、或为次地广泛用于内、妇、儿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其辨证宜从病理认识入手,分清其机理差异及兼证之不同,并随气候、禀赋、病情深浅,予以不同加减。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之范畴,是一种较难彻底治愈的疾病,并且还并发某些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17.
从脾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筠 《江西中医药》2009,40(1):18-20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等方面来论述脾脏在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相关的理论探讨依据和临床实践研究,认为脾脏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无论在COPD的急性加重期或稳定期,调理脾脏在COPD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血平所致脾虚大鼠脾阳虚证和脾气虚证的证候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利血平所致脾虚大鼠的脾阳虚证和脾气虚证的证候属性.方法 SD大鼠8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腹腔注射利血平造成脾虚模型,选用分别代表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的四君子汤和理中丸作为治疗药物,检测各项指标,并将检测结果作为多元统计分析对象,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样本及指标的区分度,以探讨不同指标与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的相关性.结果 12项指标在正常组和模型组有较好的区分度;从白细胞介素1(IL-1)及血管活性肠肽含量和动物体重等指标看,二者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从脾T细胞增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指标看,理中丸组高于四君子汤组;从胃泌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 /CD8-的比值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等指标看,理中丸组低于四君子汤组.结论 模型组与正常组有很好的区分度,利血平脾虚证模型成功;理中丸和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的作用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与中医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26-2527
脾主升清在脾运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化生气血使脾气充足而能统血。在脾病的辨证中以食积蕴脾、痰湿困脾和瘀血积脾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为实证。该文试从脾失升清导致食积实证、痰湿实证、瘀血实证3个方面来分析脾失升清与脾实证的关系,这对于脾实证的病机认识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行健脾清胃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注意饮食,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及其他影响研究的药物。对照组42例胶体果胶铋,150mg/次,4次/d;兰索拉唑,30mg/次,1次/d。治疗组42例健脾清胃汤(薏苡仁30g,生黄芪、海螵蛸各20g,党参、茯苓、蒲公英、芙蓉叶各15g,白术炒12g,姜半夏、黄芩、白及各10g,失笑散9g,川连6g),1剂/d,水煎400m L,早晚分服。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胃黏膜状况、体征(便溏、尿黄、口苦、胸闷、泛酸、舌苔)、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体征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健脾清胃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