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分子成像系统的发展,图像融合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灰度结构图像与彩色功能图像的融合对蛋白质定位和功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融合方法平衡结构信息和功能信息的难点,提出一种适用于生物图像融合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非降采样轮廓波变换,得到源图像亮度分量的高低频分量,计算融合所需的权重矩阵,并由直方图变换对其做必要的调整,系数融合后经反变换得到融合的亮度分量,继而采用广义亮度-色调-饱和度法的快速实现算法,得到最终的融合结果。实验对117组来自约翰英纳中心的拟南芥细胞图像进行测试,采用视觉信息保真度,量化评估了荧光区和非荧光区中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新方法受荧光图像黑色背景影响较少,并保留了荧光图像中大量的细节信息,相比传统方法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2.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医学图像融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滤波器组合及图像融合规则性能的研究,比较了不同条件得到的融合结果,全面分析了各种融合规则对融合性能的影响。提出低通子带区域能量取大,高频子带方差加权取大和绝对值取大相结合的融合算法。相比基于传统规则的NSCT算法,所提出算法的融合质量及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表明,选取合适的滤波器组合和融合规则,即使分解层数较少,方向数不大,也能够获得理想的融合效果,同时还可有效减少融合算法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小波变换分解的尺度和融合策略对图像融合效果的影响。我们选择已配准后的多聚焦医学图像以及MRI/CT灰度图像,在提取图像的低频和高频小波系数时,分别进行单尺度和多尺度分解,融合时采取了基于独立像素点和基于邻域窗口的多种融合策略,深入对比分析各种融合规则对医学图像融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和性能评价表明:使用局部滤波的操作可以明显改善图像融合的效果,使图像的细节信息更加丰富,而多尺度融合能明显提高融合图像的亮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已配准后的多聚焦医学图像以及MRI/CT灰度图像为实验素材,以探究不同的融合策略对图像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对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时,低频融合分别采取了加权平均、取极大值法、区域能量以及区域方差的对比实验。高频融合分别采取了区域能量、区域方差以及滤波后基于邻域窗口的一致性检验的对比实验。结果通过对融合图像主观(融合效果)与客观(灰度直方图、边缘提取、性能评价)对比分析,找到了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的最优融合策略。结论当低频选择局部区域方差融合,融合后的图像轮廓清晰、边缘较完整;而高频选择滤波后基于邻域窗口的一致性检验,融合后的图像更好地保留和加强了源图像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5.
剪切波变换是一种新颖的多尺度几何分析工具,具有多分辨率、多方向性、效率较高等优点,比小波变换、曲波变换、轮廓波变换等图像表示方法有独特有的优势.基于剪切波变换提出一种医学图像融合算法,先将原始图像通过剪切波变换分解为低频子带图像和高频方向子带图像,然后采用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融合低频子带系数,再通过深入研究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提出最大视觉能量对比度方法,利用局部对比度和局部区域的能量和进行高频方向子带系数的融合,最后通过剪切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两组实验均显示所提出的融合方法在与其余3种融合方法的比较中,采用的5项客观评价指标均有4项指标达到最优值,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获取的融合图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医学图像融合方法可以将有用的信息整合到一张图上,提高单张图像的信息量。对多模态医学图像进行融合时,如何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变换,提取到不同图像中独有的特征,并施以适当的融合规则是医学图像融合领域研究的重点。近年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领域,代替传统方法中的一些人工操作,并在图像表示、图像特征提取以及融合规则的选择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本文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融合进展予以探讨,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稀疏表示、深度自编码和深度信念网络这些常用于医学图像融合的框架,对一些应用于融合过程不同步骤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分析了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法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眼底图像是眼科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有效诊断依据,对现代医学有着很重要的价值。但是由于眼睛结构的限制,眼底图像具有对比度差、背景亮度不均的特点,给医生诊断和视网膜血管提取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主分量分析增强方法,并应用于眼底图像的增强处理。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获得多尺度多方向的分解系数矩阵,然后利用主分量分析方法直接估计各尺度各方向的噪声能量,根据噪声能量估计值对变换系数矩阵进行处理,最后对修正后的系数矩阵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逆变换得到增强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去噪增强效果,和其他方法相比,眼底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峰值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
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是影像学技术在医学上极具特色的应用,它将解剖影像与功能影像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从单一的形态学诊断进入到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综合影像诊断。重点介绍了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的意义、融合技术的分类以及各实现方法的原理,主要包括加权平均法、多分辨金字塔法、小波变换法等常用技术,并分析了当前该领域存在的技术难点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由变形法的多模态医学图像的配准与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自动识别颈部PET-CT图像特征点的算法,它应用自由变形(FFD)方法以CT图像的特征点为参考使PET图像产生变形,再结合最大互信息法对颈部PET与CT图像进行非刚体配准,最后用改进的小波图像融合法把两者进行融合得出视觉效果比较理想的融合图像。经实际计算得出的变形PET图像与对应CT图像的互信息量大于原始PET图像,并且最后用改进的小波图像融合法得出的融合图像的信息量比一般小波融合大,由此证明本研究所用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实现了功能图像与解剖图像的优势整合,本文对特征级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予以探讨,首先阐述了特征级医学图像融合的原理,然后对模糊集、粗糙集、D-S证据理论、人工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等融合方法在医学图像融合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指出特征级医学图像融合方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大多数医学图像分割方法难以对多模态图像进行特征融合进而完成精确分割任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编码器-解码器总体架构的多模态脑瘤图像特征融合策略。首先,编码阶段利用孪生网络对不同模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孪生网络结构参数和权值共享的特性可有效减少网络参数量;其次,在进行特征提取的编码阶段加入级间融合,保留不同模态的共性特征的同时强调其互补特征;然后,在解码阶段引入密集跳跃连接思想,最大程度结合不同尺度特征图的低级细节和高级语义信息;最后,设计混合损失函数,在网络生成的预测图受真值图监督的同时让最高级特征融合图也受同倍下采样真值图的监督。所提方法在公开数据集BraTS2019上进行实验,并用图像分割常用的5种指标进行评估。在脑瘤及水肿区域分割任务中得到平均Dice系数为0.884,阳性预测率为0.870,灵敏度为0.898,豪斯多夫距离为3.917,平均交并比达到79.1%,与较先进的算法U-Net和PA-Net相比多项指标均有提升。实验结果说明,级间融合和层间跳跃连接的加入对多模态医学图像的分割效果有所提升,在医学上对脑肿瘤磁共振图像进行病变区域分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是目前医学图像处理中的研究热点,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图像配准的过程,然后根据待配准图像的特征,包括图像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系统且详细地介绍了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的常用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方法来融合多模医学图像。采用改进的FCM算法分割图像,用自动模糊重分布的算法确定隶属度。在融合步骤中考虑到了16种不同图像组织的交混情况和16种上下文关系,总共256种模糊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强的抗配准偏差能力和抗分割干扰能力,并具有稳健、快速、精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配准开源平台ITK和开源计算机显示视觉库OpenCV开发刚性配准程序,并集成到DeepPlan计划系统中,实现快速准确的多模态刚性配准。方法:基于形态学开运算初步去除图像中无需关注的细小区域和部分扫描床,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突出感兴趣的图像部位,Canny算子用于提取富含信息区域的边界信息。使用像素填充技术得到图像配准需要的掩膜,并采用OpenMP并行技术加速掩膜计算过程。最终在配准过程中将掩膜作用于参考图像或浮动图像。结果:测试了多组不同模态和部位的算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掩膜优化的多模态医学图像刚性配准方法可以自动去除绝大部分背景图像和扫描床板,节约图像配准中一半以上时间,且图像配准质量并无下降;在1 min内可以完成两组100张左右的图像配准。且本方法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成功集成在治疗计划系统DeepPlan中。结论:在保证配准结果准确的基础上,基于掩膜优化的多模态医学图像刚性配准方法显著提高了图像配准速度,且算法稳定性能高,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CT和PET图像进行配准实验,得出CT和PET配准的最优插值搜索方法以及粗配准对二者配准结果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力矩与主轴法对CT和PET图像进行粗配准,得到CT图像的平移量与旋转量。然后针对不同的插值和搜索方法实现互信息配准,并将所得平移量与旋转量作为Powell优化初值进行实验,与使用默认值的Powell优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双线性插值算法时,两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采用部分体积插值法时,基于粗配准的Powell优化配准效果优于基于默认值的方法;而使用立方卷积插值法时二者配准效果差别不大,但基于粗配准的方法时间更短。结论:基于粗配准的Powell优化方法(部分体积插值与Brent搜索)有更好的配准速度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满足医学图像临床辅助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将小波包变换和自适应算子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算法首先对已配准的医学图像进行小波包分解,并采用自适应算子对小波系数及分解子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小波包重建,获得高质量的医学融合图像.该方法克服了小波变换不能兼顾图像高频成分的缺陷,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医学图像自动调整融合规则的权重系数,有效避免了设置固定权重系数造成的融合误差.实例融合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图像融合是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其目的为了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多模态信息综合体现在一张高质量的图像上,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航空遥感、军事等领域。不同的融合算法会得到不同的融合结果,融合算法的选择直接决定融合的结果。方法:本文主要调研了当前比较热门的基于小波变换方法的融合方法。根据小波变换的流程,我们知道影响融合后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变换分类及变换基,另一个是变换域的系数融合规则。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对基于小波变换的各种融合方法进行总结。文中算法的选取原则为:融合实验效果好、被引用次数较多的文献中的使用的算法。另外,本文对经典的融合算法也进行了较系统的描述。结论:经过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我们就变换种类与融合规则方法分别进行了汇总:在变换种类上有传统Haar小波、性能经过提升的小波、与小波变换交叉使用的变换方法三个子类;在融合规则上,有单个像素法、区域法、多种决策算法参与的系数融合规则三个子类。最后本文叙述了几种对于融合后图像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医学图像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模医学图像融合在医学图像分析和诊断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对人脑MRI PET图像进行了融合。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充分有效地将解剖信息与功能信息集成在一起 ,并保留原始图像的边缘和纹理特征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小波变换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波变换融合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融合规则的选取直接影响着融合效果。为了获得医学临床上实用的小波融合算法,选择标准CT/MRI图像,通过调整和组合各种小波变换低频及高频融合规则进行仿真实验,深入对比分析各种融合规则对医学图像融合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低频能量取大与高频系数绝对值取大相结合的融合改进算法,比目前基于传统小波融合规则的融合质量及各项客观评价指标都有明显提高,在各种算法比较中最优。采用多聚焦图像和临床实际的CT/MRI图像进行对比验证,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选取合适的融合规则对融合结果影响很大,本研究提出的算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多小波变换的医学影像融合的算法。方法:对已配准的PET图像和CT图像进行预滤波后进行多小波分解,对分解后的图像低频分量采用平均梯度法及高频分量采用自适应加权法的融合规则进行图像融合,经过多小波重构及后滤波得到融合图像。结果:融合图像通过结合源图像的信息,增加了更多的细节和纹理信息,从而得到了良好的融合效果。结论:实验证明,基于该算法,可以得到图像的最佳融合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