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表现,提高MR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67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征象。结果:4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位于单侧25例,双侧21例;共计67个囊肿,其中单房囊肿13个,双房囊肿17个,多房囊肿37个。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MRI表现为长T1长T2为主的混合性囊实性包块,囊壁不清35个,壁清楚32个;囊肿合并亚急性慢性出血49个,合并急性出血8个。增强后嚢壁轻度强化37个,中度强化24个,明显强化6个,囊液及出血成份未见强化。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表现复杂多样,混合性囊实性包块合并不同时期的出血信号是其MR影像学特征,MRI是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卵巢转移瘤与原发性卵巢癌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探讨MRI诊断卵巢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卵巢转移瘤的MRI表现,同期59例原发性卵巢癌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肿瘤的分布、边缘、大小、形态、囊/实性、分房、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信号、强化程度、腹膜种植灶、转移等征象的差异.结果:25例卵巢转移瘤MRI共发现41个卵巢肿块,16例(64.0%)累及双侧卵巢;59例原发性卵巢癌MRI共发现84个卵巢肿块,25例(42.4%)累及双侧卵巢,双侧卵巢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光滑的边缘、分叶形肿块、T1WI抑脂不均匀等和低信号、实性成分T2WI等信号及实性成分内边界清晰的囊肿样信号5个征象在转移瘤中(29/41、21/41、29/41、10/38、15/28)较原发性癌多见(26/84、27/84、39/84、6/84、6/65)(P值分别为0.000、0.040、0.010,0.004、0.000);不规则形肿块、囊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T1WI抑脂含高信号及实性区T2WI高信号4个征象在原发性癌中(35/84、16/19、30/84、78/84)较转移瘤多见(5/41、6/13、6/41、28/38)(P值分别为0.001、0.049、0.015、0.004).结论:MRI可显示卵巢转移瘤与原发性卵巢癌不同的MRI表现,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囊性畸胎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畸胎瘤的MRI表现。结果5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囊性畸胎瘤,其中单侧43例,双侧9例,瘤体61个,瘤体直径最大12.8cm,最小2.7cm。MRI表现以囊性为主,囊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光整;部分区域含有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而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的脂肪信号影,呈囊性或实性混杂信号病灶;增强扫描囊壁可强化。MRI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卵巢囊性畸胎瘤有MRI特征性表现,MRI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卵巢勃勒纳瘤的CT表现:附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卵巢勃勒纳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卵巢勃勒纳瘤的CT表现,对肿块的位置、大小、结构、增强程度、钙化及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共7个病灶,单侧3例,双侧2例,其中左侧3个病灶,右侧4个病灶,肿瘤大小为1.52~16.25 cm,平均7.36 cm;4例5个病灶为良性,1例双侧病灶为恶性;CT扫描4例5个病灶(71.43%)表现为实性肿块,病灶边界均较清晰,并见钙化,1例两个病灶(28.57%)表现为囊实性,以囊性为主,病变内部可见分隔;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性中等程度强化.其中1例良性伴有大量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结论 卵巢勃勒纳瘤CT多表现为实性肿块,内有钙化,CT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患者年龄、病变部位、病灶大小CT特点及MRI信号特征。结果:24例患者中,共27个病灶,发病平均年龄55岁,11例左侧,10例右侧,3例双侧发病,肿块最大径2.9-20.0cm,平均值9.9cm,病灶实性为主22例,囊性为主5例。瘤内伴出血2例,钙化2例,瘤内小囊变2例。CT扫描多数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平扫等密度,囊变低密度,伴出血高密度。MRI实性部分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内可见囊变信号。结论: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多发生于绝经期女性,单侧发病多见,偶有双侧。需依据病理明确诊断,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原发性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13例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9例为粘液囊腺癌。结果:13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单侧10例,双侧3例。10个成熟囊性畸胎瘤肿块内可见脂肪、水样密度,3例见钙化。6个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肿块为囊实性,其内见“浮球征”。9例粘液性囊腺癌,均为单侧性,6例呈多房性分隔状肿块,4例有囊壁结节。3例呈实性肿块,其内见低密度坏死区。3例并腹膜内转移。囊性多见于卵巢良性肿瘤,实性多见于卵巢恶性肿瘤,囊实性可见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结论:CT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影像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单侧病变9例,双侧病变3例。实性病变5例,均为良性,瘤体内伴大量无定形钙化,增强扫描呈轻或中度持续强化。囊实性病变6例,4例为交界性Brenner瘤,2例为混合型肿瘤(交界性Brenner瘤合并黏液性囊腺瘤);5例以囊性为主,可见壁结节,1例以实性为主。各例实性部分均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呈中度或明显持续渐进性强化。另有1例双侧交界性Brenner瘤表现为一侧实性、一侧囊实性合并黏液性囊腺瘤。实性病变和囊实性病变实性部分T2WI呈低信号。结论 卵巢Brenner瘤的CT表现具有较高特异性,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8.
卵巢良性肿瘤性病变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良性肿瘤性病变的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8例卵巢病变中单侧卵巢病变43例,双侧卵巢病变5例。MRI检出48例53个卵巢良性肿块中的51个,其中囊性肿块43个,囊实性肿块6个,实质性肿块2个。MRI检出率达96.2%,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7%。结论:MRI对卵巢良性肿瘤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s)的MRI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46例病灶MRI特征,包括形态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4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依据MRI表现分为5型:扩张导管伴导管内小结节型、实性结节/肿块型、囊实性肿块型、非肿块性异常强化型和隐匿型病灶。各型分别具有相应的MRI特征:在扩张的导管内或导管截断处见小结节;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结节或肿块,边缘多不光整,长轴多与导管平行;囊性病灶伴囊内实性结节;以叶段样分布多见的非肿块性异常强化;单纯的导管扩张。40例行时间-信号(TIC)曲线分析的病灶中,32例病灶于2 min内达强化高峰(32/40),24例病灶曲线为平台型(24/40),16例为流出型(16/40)。结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差异较大,部分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可类似于恶性病灶而被高估。扩张导管伴导管内小结节、囊实性肿块是其MRI图像上非常典型的表现,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把握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的CT、MRI资料。结果:1 10例单发,其中左侧7例,右侧3例;1例双侧多发。8例圆形,边界清晰,3例分叶状,边界模糊。2 CT表现:5例不均匀实性肿块,伴小囊状或片状低密度区,分界清晰,1例呈蜂窝状;3例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3例为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和分隔厚薄不均,明显强化。3 MRI表现:5例囊实性肿块,呈蜂窝状,囊壁及分隔厚薄不一,明显强化。3例实性肿块,不均匀中度强化。1例囊性肿块,分隔及囊壁明显强化。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综合分析其影像特征,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在术前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卵巢肿瘤的MRI诊断(附38例MRI、超声和病理对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的MRI资料,包括良性肿瘤20例,恶性肿瘤18例,并与超声及病理学结果对照。结果:38例卵巢肿瘤中单侧性卵巢肿瘤21例,双侧卵巢肿瘤17例。卵巢病灶共计55个,其中囊性肿瘤33个,实质性肿瘤22个。MRI和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2.7%,87.2%和81.8%,72.7%。结论:MRI对卵巢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较超声优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卵巢表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SSPBT)的超声及MRI特点,探讨超声和MRI诊断SSPB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SSPBT患者的病史,总结其临床特征、超声表现及MRI特征,以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为标准,比较超声与MRI诊断SSPBT的价值。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0.3±5.3)岁(25~44岁),7例(87.5%)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2例(25.0%)血清CA19-9升高,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范围。双侧肿块8例,其中5例为双侧SSPBT;2例一侧为SSPBT,对侧为卵巢浆液性交界性乳头状瘤;1例一侧为SSPBT,对侧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SSPBT患者卵巢表面赘生物多呈菜花样、乳头状、粟粒样等表现。术前B超均提示单侧或双侧肿块,其中5枚SSPBT(38.5%,5/13)在肿块内或肿块旁见卵巢或卵巢样组织,1枚提示卵巢边界不清,2枚漏诊,2枚误诊为输卵管来源肿瘤。肿瘤最大径线平均值为(96.1±22.7)mm,多表现为中低、中等或混合回声,6枚提示星点状或条索状血流信号。术前MRI提示肿块以囊实性为主,多见分隔和乳头。囊性成分T1WI低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成分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结论:SSPBT发病年龄轻,双侧多发,超声诊断早期SSPBT可能比MRI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本组24例患者18例单发,6例多发,共计36个病灶,小脑半球22个,小脑蚓部4个,小脑扁桃体2个,延髓2个,桥小脑角区2个,脊髓4个;MR表现囊性型22例,其中囊伴结节型21个,单纯囊肿型1个,实质型14个,单纯实性肿块型1例,肿块伴囊变1例,实性结节型12个,实性结节型1例单发,5例多发;肿瘤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无强化,实性部分或壁结节呈等长T1等长T2信号,增强均呈明显强化;6例患者行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影,实性部分呈等低信号影;2例Von-Hipple-Lindau综合征。结论: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增强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为术前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结合DWI序列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的cT或MRI表现。结果10例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13个肿块.7例为单侧(左侧4例,右侧3例),3例为双侧(左右各一)。10例中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7例;恶性Maller混合瘤2例(1例为双侧,1例合并子宫内膜腺癌);卵巢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平扫示肿瘤多为类圆形、分叶状实性为主肿块,囊变多见,增强扫描后肿瘤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部分病例边缘明显强化,呈多囊状环形强化6例。结论恶性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或MR可明确定性,对病理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9例患者年龄26~47岁,中位年龄36岁,均为卵巢单发多房囊实性肿块,左侧3例,右侧6例,呈不规则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直径5.0~13.5cm,平均8.4cm;CT平扫2例患者均可见高密度囊腔,CT值55-90Hu;9例患者MRI平扫T2WI和脂肪抑制T2WI肿块各囊腔信号多样,均可见极低信号灶为其特征表现;增强扫描肿块囊壁和分隔强化,分隔厚薄不均,实性成分呈甲状腺样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未见强化。1例伴左侧卵巢成熟型畸胎瘤,1例伴肿瘤蒂扭转。术前考虑为卵巢囊肿1例,巧克力囊肿1例,卵巢囊腺瘤1例。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即附件区边界清晰、体积较大,CT病灶内含高密度囊腔,MRIT2WI序列见极低信号病灶的多房囊实性肿块。误诊主要原因是对卵巢甲状腺肿的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SO)的CT表现,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术后病理探讨其CT成像基础,总结其CT表现。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94.4%)单侧发病,1例(5.6%)双侧发病;19个病灶中多房囊性9个(47.4%),囊实性7个(36.8%),实性3个(15.8%),所有病灶边界清楚。囊性及囊实性病灶囊液CT值25~70 HU,平均45 HU,3个实性病灶均明显强化;含脂肪组织病灶6个(31.6%),含钙化者9个(47.4%);2例患者(11.1%)出现少量腹水。结论 SO的CT特征为单侧,多房囊性、囊实性肿块,边界清,囊内液较稠,实性病灶明显强化,常合并有脂肪及钙化,部分患者合并腹水。结合B超、MRI及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纯型卵巢无性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纯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总结其MRI表现。结果 6例肿块均位于单侧,肿块平均长径15 cm,呈类圆形、类椭圆形及哑铃状,包膜完整、边界清楚。4例为实性肿块伴坏死或囊变,2例为实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坏死及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WI上见低信号纤维间隔将肿块分隔成多发小叶样改变。4例见流空血管影。DWI见实性部分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呈中度强化,平衡期呈持续中度强化,纤维间隔及包膜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单纯型卵巢无性细胞瘤的MRI典型表现为低信号纤维间隔将肿块分隔成多发小叶样改变,结合患者年龄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之一,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发生于单侧,双侧卵巢同时发生者很少。我院2007年收治1例双侧卵巢同时发生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患者,现将该患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超声诊断双侧卵巢畸胎瘤的意义,以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35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以手术及病检结果为对照,评价CT与MRI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盆腔炎:CT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灶边缘模糊不清,少数有多囊性病灶;MRI显示界限不清的囊性肿块,T1W1上被膜最内层可见环状高信号带,T2W1囊性病灶背侧可见低信号。异位妊娠:CT显示为密度不均匀的混合型肿块,以实性包块为主;MRI显示为囊实性的混杂信号。卵子宫内膜异位症:CT显示以多囊性病变为主,囊内密度不均,单囊病变密度较高;MIR显示囊内信号不一,囊壁厚度不均。巢肿瘤蒂扭转:CT显示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多数边界光滑,实性肿块为条索状或片状;MRI显示囊性部分信号较薄弱,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卵巢黄体破裂:CT与MRI均显示附件囊性病变,多数囊内密度不均匀;MRI囊内积液及腹腔积液者可见T2W1高信号。CT与MRI对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和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符合率以及总体诊断符合率高于CT(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妇科急腹症的CT与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可为妇科急腹症的诊断提客观的依据,MIR的诊断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诊断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114例卵巢肿瘤患者,其中恶性卵巢肿瘤37例(恶性组),良性卵巢肿瘤77例(良性组),分析两组临床特征、血清CA125水平及MRI表现差异,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MRI联合血清CA125检测对卵巢肿瘤定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结果恶性卵巢肿瘤MRI表现:多数出现双侧病灶,成分为囊实性或实性,形状多不规则,边界多不清楚,均呈明显强化;良性卵巢肿瘤MRI表现:主要为单侧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楚,无强化或呈轻度强化。两组病灶分布、边界、形态、成分、强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MRI联合血清CA125检测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明显优于单一MRI检查或CA125水平检测(P0.05)。结论 MRI联合血清CA125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优于单一MRI检查或血清CA125水平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