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索三仁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3),对照组(n=43),治疗组运用三仁汤合痛泻要方加减,对照组运用匹维溴胺片、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三联活菌片,两组疗程都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仁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痛泻要方与乙酰胆碱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痛泻要方出自《景岳全书》,由白术、白芍、陈皮和防风组成,功效为疏肝利脾,是治痛泻证的主方。临床医家在应用本方时多主要是围绕着“痛、泻”为主证而加减应用。肠易激综合征(IBS)即是以“痛、泻”为主要临床表现,故本方是中医治疗IBS最常用的基本方。有文献报道,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2.2%。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3例朱雄雄苏州市中医院(苏州215003)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以腹痛及排便异常为特征,是常见病之一。目前治疗缺乏特异有效方法,一般常用镇静剂或抗胆碱能药物,疗效不肯定。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53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127例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达到83.33%。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的改善。结论: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张芳 《山西中医》2011,27(4):16-1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以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给予思密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疗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思密达。  相似文献   

7.
朱振友  张增瑞 《河南中医》2014,(10):2051-2052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均给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60例患者,治愈24例,显效18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50例均以中药治疗。痛泻要方加味合甘麦大枣汤。结果: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结论:痛泻要方加味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1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陈立加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全部符合1993年6月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四逆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28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痛泻要方合四逆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为87.80%。结论痛泻要方合四逆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人中医脾胃专科门诊2009年10月-2012年10月诊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95.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便等临床症状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西医治疗,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临床症状改善,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3.
临床采用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4.5%。说明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对于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殷卫东吴桂熙*于华珍*史传来自1994年以来,运用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疗效优于使用心痛定、谷维素组,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57例,全部病例均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为主要症状,均符合1996年全国慢...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16-21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及腹泻便秘交替型(IBS-M),其中以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最常见。近年来内脏高敏机制为其主要发病机制得到逐步认可,痛泻要方可以明显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临床症状,但其机制尚不明确。该文总结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患者内脏高敏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痛泻要方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内脏高敏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痛泻要方载于多部医学古籍中用于治疗痛泻,现今在众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药中应用频率最高。故历数古籍中该方用量的记载,在换算成现代用药剂量的同时指出不同记载的差异,结合近5年间名老中医运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对比分析古今运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的用药剂量因其所治疾病的病机略有差异以及方中药物不同的炮制而有所变动。对痛泻要方用药剂量的研究,有助于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肝脾同治是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特点,以调肝理脾为法的痛泻要方是治疗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其类方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文章综合近5年来痛泻药方及其类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从调节脑肠轴、改善内脏感觉高敏感、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探讨痛泻要方干预肠易激综合征起效的药理学机制。研究表明,与IBS 复杂的发病机制相对应,痛泻要方的起效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且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服用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服用奥体溴铵,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痛泻要方(方药组成:炒白术90g,炒白芍60g,炒陈皮45g,防风30g,山药15g,麦芽15g,枳壳12g,甘草6g)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48例,治愈34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有效率91.67%。对照组48例,治愈9例,好转21例,无效18例。有效率6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的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性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治疗,研究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00%)明显低于研究组(96.00%),两组对比,χ2=10.7143,P=0.0011;两组均无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应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