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T PSA 比值和PSA密度对PSA灰区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和PSA密度对诊断灰区中前列腺癌的意义。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并计算比值(F/T)、PSA密度 (PSAD)。结果 :33例前列腺癌患者组与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T -PSA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F -PSA、PSAD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F/T值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当F/T<0.16时 ,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正确率分别为72 7 % (24/33)和86 7 % (26/30)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当PSAD<0.15ng/ml/cm3 时 ,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正确率分别为69 7 %(23/33)和56 7% (17/30)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清F/TPSA比值和PSAD对PSA灰区中前列腺癌诊断具有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百分率在血清总PSA为4~10 ng/ml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98例总PSA为4~10 ng/ml的未治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游离PSA(f-PSA),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80例,前列腺癌18例,并计算其游离PSA百分率(f/t-PSA).结果总PSA为4~10 ng/ml时,前列腺癌组f/t-PSA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以f/t-PSA0.18和0.22为界值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83.3%和94.4%,特异度为75.0%和63.8%,阳性预测值为42.8%和37.0%,阴性预测值为95.2%和98.1%.结论总PSA为4~10 ng/ml诊断盲区时,f/t-PSA对诊断前列腺癌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以0.22为界值的敏感度达94.4%,阴性预测值达98.1%.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前列腺癌患者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47例血清PSA、FPSA和FPSA/TPSA在各组中的改变情况及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F/T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在诊断灰区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T值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值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如果以血清PSA值4 ng/ml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2.6%,如果以血清PSA 4 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6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而特异性为87.5%。结论:PSA与FPS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f/tPSA和PSAD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it 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不同PSA水平的诊断意义,及f/t PSA和PSAD诊断前列腺癌(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2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和138例前列腺癌患者(Pca组)血清PSA检测结果.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计算f/t PSA、PSAD.结果 PSA<4ng/ml时,tPSA、fit PSA、PSAD在BPH组和Pc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SA为4-10ng/ml时,tPSA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itPSA、PSA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SA>10 ng/ml时,tPSA、fit PSA、PSAD在两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fit比值和PSAD分别取值0.12和0.22时,其诊断Pc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3%和75.6%、83.3%和63.8%.结论 f/t比值和PSAD在辅助诊断前列腺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嵘 《实用全科医学》2006,4(4):403-404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抗原(tPSA)的比值(f/t)对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免微粒子捕捉法同时检测28例前列腺癌(PCa)和32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tPSA、fPAS,计算其f/t比值。结果PCa组和BPH组血清,当tPSA在4.0~10.0ng/ml区间时,两组患者血清tPSA无显著差异(P>0.05),但PCa患者组的f/t比值却明显低于BPH(P<0.01)。结论f/t比值对PSA水平在4.0~10.0ng/ml之间的PCa和BPH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中度升高时(4.0~10.0 ng/ml),游离PSA(PSSA)与总PSA(tPSA)比值(f/tPSA)和结合PSA(c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及区分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方法,在28例PCa患者和33例BPH患者中,选择tPSA值在4.0~10.0 ng/ml范围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计算fPSA和cPSA,分析tPSA、f/tPSA、cPSA的临床意义.结果当血清tPSA在4.0~10.0 ng/ml时,f/tPSA比值在PCa和BPH两组患者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明显地提高了PCa诊断的特异性;而cPSA在PCa和BPH两组患者中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当血清tPSA在4.0~10.0 ng/ml时,在区分、诊断PCa和BPH上,f/tPSA比值明显优于tPSA,而cPSA并不优于tPS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PSAD)、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率 (f P-SA/ PSA)在前列腺癌 (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 35例 Pca和 56例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血清的 PSA、f PSA值 ,并计算 PSAD值。结果 Pca患者的 PSA、PSAD值高于 BPH,f PSA/ PSA比值低于 BPH患者 ,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P<0 .0 1 ) ;以 PSA>4ng/ ml,PSAD>0 .2。 f PSA/ PSA<0 .1 5为临界值 ,PSA诊断准确性低于 PSAD、f PSA/ PSA;在 4ng/ ml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PSA,并与200例正常者作对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PSA(64.25±0.61)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1.12±0.16) ng/ml.前列腺增生患者PSA(8.83±0.48) ng/ml也高于正常对照.结论血清PSA含量是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其比值(f/tPSA)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PSA与tPSA并计算两者比值f/tPSA;计算不同f/tPSA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虽然各指标在PCa与BPH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4~10 ng/ml的诊断灰区,tPSA的PCa组(7.93±1.38)与BPH组(7.12±1.59)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fPSA的PCa组(1.12±0.39)与BPH组(1.36±0.48)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tPSA的PCa组(0.11±0.04)和BPH组(0.27±0.07)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诊断灰区,用f/tPSA比值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比tPSA更有价值,以f/tPSA<0.16为诊断鉴别点比较适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PSA灰区(tPSA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PSA mRN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男性前列腺癌患者53例作为受试对象,同时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SA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总PSA小于10 ng/ml,而前列腺癌患者总PSA大于10 ng/ml.当PSA小于4 ng/ml和大于10ng/ml时,PSA和PSAmRN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金标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SA在诊断灰区4-10 ng/ml之间时,PSA mRNA与金标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而PSA低于金标准(P<0.05).结论 血清PSA及PSA mRNA的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检测PSA的同时进行PSA mRNA的检测,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尤其对PSA在诊断灰区的前列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转移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89例PCA、45例前列腺增生(BPH)和30例正常人群血清VEGF的浓度,并将三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CA组患者血清VEGF、t-PSA、f-PSA浓度显著高于BPH组、正常对照组(P<0.05);PCA组患者f/t PSA比值显著低于BPH组、正常对照组(P<0.05);BPH组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PH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GF、f/t PSA比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高、中、低分化组间血清VEGF、t-PSA、f-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期PCA血清VEGF、t-PSA、f-PSA表达显著高于A+B期(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血清VEGF、t-PSA、f-PSA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t PSA比值与分化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VEGF、PSA的检测有助于PCA的诊断;血清VEGF、PSA浓度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分化分级、临床分期和浸润转移相关,其检测对PCA术前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t)在tPSA为4~10ng/ml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对83例血清tPSA为4~10ng/ml的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行分析。均经由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组织学验证。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血清中tPSA与fPSA。结果:本组中32例(38%)为前列腺癌,51例(62%)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tPSA的平均值分别为6.63ng/ml和6.99ng/ml,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f/t值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0.16vs0.23,P<0.01)。以f/t比值0.16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临界值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78%。结论:f/t值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鉴别有重要意义,以0.16作为诊断临界值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50例正常人,25例前列腺癌和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f-PSA和t-PSA,并求得f-PSA/t-PSA比值.以f-PSA/t-PSA比值<0.01作为对PCa的诊断指标,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f-PSA和t-PSA(P<0.001).结论 f-PSA/t-PSA比值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提高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A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B组,120例健康男性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3组患者的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A组fPSA、t-PSA含量低于研究B组,而高于对照组,f/t比值高于研究B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B组fPSA、t-PSA含量高于研究A组和对照组,f/t比值低于研究A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t比值对前列腺癌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fPSA、t-P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PSA效果较好,可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PSA、F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40例前列腺增生 (BPH)和26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PSA、PSAD、FPSA/PSA.利用ROC曲线评价它们在PC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Ca患者血清的PSA、PSAD明显高于BPH组,FPSA/PSA明显低于BPH组,以PSA>4.0ng/ml,PSAD>0.15,FPSA/PSA<0.19为临界值,可明显提高对PCa的诊断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病理穿刺.结论PSA单项检测对PCa的诊断是一项较敏感的指标,而联合测定FPSA和计算PSAD、FPSA/PSA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85例,检测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及PSAD,探讨穿刺诊断前列腺癌(PCa)最佳的PSA、F/T值与PSAD值。结果:以PSA>15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68.5%,阳性预测值为58.6%;在PSA<15ng/ml区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与PCa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018,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137、3.158,P<0.01)。F/T值取0.16,PSAD取0.35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PSA>15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15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穿刺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62例前列腺癌患者、5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及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gA水平,并同步测定血清PSA、F-PSA含量并计算F/T比值。结果:①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CgA(125.37±64.73)ng/ml水平与前列腺增生组(45.18±36.86)ng/ml和健康对照组(36.38±25.63)ng/ml相比,均明显增高(P均<0.01);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62.45±34.76)ng/ml与BPH组(5.96±3.42)ng/ml和对照组(1.35±0.95)ng/ml相比,亦均明显增高(P均<0.01),而F/T比值则明显降低(P均<0.05);BPH组和对照组相比,CgA水平差异不大(P>0.05),而PSA水平则差异显著(P<0.05)。②伴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组CgA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而PSA水平及F/T比值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清CgA PSA联合检测前列腺癌,平行试验的敏感性为86.7%,阴性预测值为78.3%;系列试验特异性为96.2%,阳性预测值为89.5%。结论:CgA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尤其是伴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判断及疗效监测。联合测定CgA和PSA可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坤 《吉林医学》2014,(16):89-90
目的:为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F/T比值四个参数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和19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分别采用Roche Cobas 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TPSA、FPSA、FPSA/TPSA比值,深圳新产业MAGLUMI 1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PAP。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TPSA(69.09±47.97)ng/ml、FPSA(22.71±23.76)ng/ml、PAP(16.03±36.42)ng/ml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的TPSA(8.88±21.5)ng/ml、FPSA(2.08±5.40)ng/ml、PAP(1.20±0.49)ng/ml,F/T比值前列腺癌患者(0.10±0.07)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0.22±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指标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两项指标的诊断效率。结论: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F/T比值四个参数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非常高,诊断效率达95%,明显优于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前列腺癌患者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47例血清PSA、FPSA和FPSA/TPSA在各组中的改变情况及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胛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在诊断灰区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T值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值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如果以血清PSA值4ng/ml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2.6%,如果以血清PSA4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6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而特异性为87.5%。结论:PSA与FPS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