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崔学东 《中外医疗》2011,30(20):52-53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125例胃溃疡患者手术治疗的资料,并分析结果。结果单纯缝合修补86例,病灶局部切除缝合12例,胃大部切除27例。复查胃镜溃疡愈合112例,未愈1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手术死亡,无肠瘘和腹腔脓肿形成,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9%。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手术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在治疗中应给予重视,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瘘管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低位肛瘘患者采用瘘管切除缝合术,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治疗有效率达100%,未发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瘘管切除缝合术是治疗低位肛瘘的有效方法,具有疗程短、能保持肛门外形及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胃溃疡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住院的反复发作胃溃疡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联合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5例(69.44%)有效,10例(27.78%)显效,1例(2.78%)无效,总有效率为97.22%;并发症发生分别为:1例出血,3例上腹胀,2例感染,1例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反复发作胃溃疡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胃溃疡穿孔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征、并发症及方法。方法随机选取4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探究治疗,汇总分析其临床诊治过程。结果胃溃疡单纯修补缝合术26例、胃大部切除术9例、腹腔置引流管5例。经治疗后,26例痊愈,5N出现并发症,9N复发。结论胃溃疡穿孔发病原因多为胃溃疡,及早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9月至2007年10月间行外科手术的胃溃疡41例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与同期39例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与保守组相比,手术组溃疡复发率、疼痛、腹胀、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内科治疗不佳时,早期手术治疗能降低患者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38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8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给予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并对所有患者手术效果等相关内容进行观察与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0.00±20.00)min、手术出血量(170.00±15.00)mL且38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其中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方案术后恢复良好,Ⅱ期吻合手术方案发生2例并发症、占5.26%.结论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积极处理合并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9月收治的6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采用治疗方法的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穿孔缝合手术组,工作36例患者,以及胃部分切除手术组,共有3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胃部分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穿孔缝合组患者的,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缝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胃部分切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这两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概率分别是13.9%和3.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穿孔患者的直接发病原因就是胃溃疡,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穿孔缝合以及胃大部分切除,两者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在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00例胃溃疡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肛瘘Ⅰ期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科治疗的76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采取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切除开放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愈后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切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肛瘘Ⅰ期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其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宝怀 《吉林医学》2014,(10):2113-2114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和对比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手段的优劣。方法:将就诊的54例胃溃疡伴出血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取手术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上给予内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而治疗后的并发症显著少于观察组,且两组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溃疡并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案不仅临床效果明显,而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王瑞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34-2935
目的 探讨胃溃疡穿孔行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9 年1 月-2011 年9 月收治单纯胃溃疡穿孔患者3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 例.治疗组行溃疡切除修补术,同时联合应用奥美拉唑规范治疗;对照组行胃大部切除术及药物治疗.观察2 组患者实际症状改善情况,统计2 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17 例患者治愈9 例,有效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17例患者治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2%.结论 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效果与胃大部切除术疗效相当,且病情恢复更快、手术更简单.  相似文献   

12.
肖本萍  雷雄  荣军 《中外医疗》2012,31(14):87-87
目的分析探讨胃溃疡穿孔行溃疡切除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的基本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所收治的4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并保证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联合溃疡切除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方法,而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局部胃切除手术治疗方法,分析对比两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两组患者的胃溃疡症状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完全治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患者中完全治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奥美拉唑联合溃疡切除穿孔修补术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胃溃疡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局部胃切除手术治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和分析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进行胃溃疡治疗的92例患者的治疗资料。采取双盲法将所有的92例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则使用手术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胃溃疡患者治疗过程之中,手术治疗因其发生并发症概率小,疗效好等等特点逐渐成为胃溃疡治疗的主要方式,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和分析手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取132例胃溃疡手术者,其中采取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45例)、Billroth Ⅱ式胃空肠吻合术(40例)、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37例),且将其分别视为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同时观察三组手术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和胃延迟排空时间及并发症且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症状评分、胃延迟排空时间方面,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观察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观察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的手术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方能适合临床所需,从而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消化性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将我科91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行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手术,治疗组45例行腹腔镜下穿孔缝合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胃溃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缝合修补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单、腹壁损伤轻、脏器干扰少、术后并发症低和胃溃疡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雷适  肖飞跃 《吉林医学》2011,32(27):5656-5656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100例,按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予患者常规胃溃疡内科治疗,B组给予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相关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组胃溃疡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胃溃疡患者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手术属于有创治疗,在治疗过程要进行密切关注,最大限度的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2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出现梗阻、穿孔、疼痛、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对于胃溃疡患者而言采用手术治疗比传统的保守治疗疗效更显著,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胃溃疡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2011年收治的9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70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解痉镇痛后症状没有缓解而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共55例,肠造瘘二期吻合术共15例.手术时间为190~230min,出血量为155~205ml,术后禁食时间为4~7d.手术中没有死亡病例.因为腹腔感染而出现休克,3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对于肠梗阻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效果较好的方式,临床上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比较包皮自动切除环和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小儿包茎的疗效。方法收集1000例小儿包茎患者,分别使用包皮自动切除环和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切除手术,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月随访,包皮自动切除环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器械脱落时间均少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P<0.05)。结论采用包皮自动切除环治疗小儿包茎,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40例,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方式分别为:2例患者采用全肺切除,27例采用肺叶切除,11例采用楔形切除。总结和分析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7.5%;24个月后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0%;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