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术后第7、14d分别观察梗阻侧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BMP7、Smad2、Smad6、TGFβ1,Ⅰ、Ⅲ型胶原及FN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FN、Smad2、TGFβ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但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而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蛋白表达则相反,以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且BMP7、Smad6与TGFβ1呈明显负相关;Smad2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肾衰泄浊汤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Smad6蛋白表达,抑制Smad2蛋白表达,调节BMP7/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TGFβ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Ⅰ、Ⅲ型胶原及FN等ECM的过度沉积,减轻肾间质的纤维化。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苯那普利。 相似文献
2.
活化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过与其受体及胞质蛋白Smads结合转入细胞核内,调节应答基因的转录,TGF-β/Smads信号通路能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凋亡。该信号通路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双重作用,在生理状态下,TGF-β/Smads信号通路具有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作用;在肿瘤的进展期,反而会促进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小鼠肝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表达与HF进展的关系,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10a对于HF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9周龄健康雄性小鼠(C57 BL6/J) 40只,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F模型组(观察组),对照组生理盐水5μl/g腹腔注射,每周2次,注射8周;观察组10% CCL4橄榄油5 μl/g腹腔注射,每周2次,注射8周,制作小鼠HF模型.RT-PCR法检测HF细胞中miRNA-10a表达后,将观察组HF细胞进行培养及miRNA-10a模拟物转染(转染组),CCK-8法检测HF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HF细胞中TGFβ1、Smad7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iRNA-10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肝细胞miRNA-10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表达miRNA-10a明显降低观察组TGFβ1的表达水平,提高Smad7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 小鼠HF细胞中低表达miRNA-10a,转染miRNA-10a模拟物可明显促进小鼠HF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miRNA-10a调控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促进小鼠HF. 相似文献
4.
TGF—β1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规律,初步探讨TGF-β1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克,皮下注射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CCl4后1,4,8周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TGF-β1主要表达于肝脏间质组织中。CCl4注射诱导后,大鼠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强(P<0.01)。且CCl4注射1、4、8周组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强度呈明显的逐级递增的趋势(P<0.01)。结论:TGF-β1的表达水平与大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显正相关,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muc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mucl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86例乳腺癌及4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MUC1的表达水平. 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MUC1的强阳性表达率为56%,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8%)(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MUC1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MUC1的强阳性表达率为65%,而在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中其强阳性表达率为44%,二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MU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是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指标,并可作为乳腺癌治疗预后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1)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ⅡR)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2)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大肠癌术后标本及癌旁组织中TGF-βⅡR表达情况。(3)结果 癌旁组织中TGF-βⅡR表达阳性率为96.64%,原发癌组织表达阳性率为44.64%,差异有显著性(x^2=30.78,P〈0.01);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72.00%,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22.58% 相似文献
7.
组织器官纤维化是多种细胞因子、多条信号通路共同作用的产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几乎参与了纤维化发生进展的全过程,是当前最强促纤维化细胞因子之一.TGF-β1主要通过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发挥促纤维化作用,近年来关于该信号通路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中医药因其成分复杂、靶点多样、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被广泛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次跨膜蛋白1(TM4SF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探索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190例人乳腺癌组织、110例癌旁组织和110例正常乳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mRNA的表达水平,检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TM4SF1阳性表达率。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M4SF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 < 0.05),癌旁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TM4SF1表达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联,与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有密切关联(P < 0.05);基底样型乳腺癌组织中TM4SF1阳性表达率高于其他3种病理类型(P < 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M4SF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 < 0.05),癌旁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M4SF1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 < 0.01);癌旁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TM4SF1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TM4SF1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TM4SF1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提示TM4SF1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D9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6例乳腺癌中CD9的表达.结果 39.6%(42/106)乳腺癌CD9呈阳性表达;31.1%(33/106)病例呈不同程度表达降低;29.3%(31/106)病例CD9表达阴性.CD9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显著相关(分别P<0.05,P<0.01).对62例随访病例统计发现,存活组病人CD9表达率和强度略高于死亡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接受过系统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的病例中,CD9阳性病人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或表达下降病人(P<0.05).结论 CD9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阴性表达或表达降低的病人预后差,可作为术后病人进行化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细丝蛋白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中细丝蛋白A( FL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FLNa与判断预后指标的关联性及作为评价乳腺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FLNa的表达情况,分析FLNa的表达与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FL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54%。乳腺癌组织中FLNa的表达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脉管浸润、月经状态、危险分层有关联(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分型、组织学类型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乳腺癌癌基因(C-erbB-2)无关联(P>0.05)。结论:FLNa表达与乳腺癌评价预后的指标有关联,提示FLNa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判定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用抗TGF-β1抗体检测7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其中良性21例,交界性7例,恶性49例)中TGF-β1的表达及定位,并以正常卵巢组织14例作对照。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高于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织;TGF-β1的表达,粘液性癌高于浆液性癌,病理分级1级高于3级,临床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均P<0.05)。结论:TGF-β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TGF-β1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明胶酶 ( MMP- 9)及其抑制物 ( TIMP- 1 )与转化生长因子 ( TGF)β1及其 I型受体 ( TGFβRI)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 40例乳腺癌标本共 1 2 0个微组织的组织芯片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 MMP- 9、TIMP- 1与 TGFβ1、TGFβRI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中 MMP- 9和 TIMP- 1阳性率分别为 65 .7%、45 .0 % ;TGFβ1、TGFβRI在乳腺癌中均有表达 ,两者过表达率分别为 80 %、65 % ;MMP- 9的表达与 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受累呈正相关 ( P<0 .0 5 ,P<0 .0 1和 P<0 .0 5 ) ,TIMP- 1的表达与腋淋巴结受累呈负相关 ( P<0 .0 5 ) ;MMP- 9和 TGFβ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 P<0 .0 1 ) ,MMP- 9与 TIMP- 1和 TGFβRI的表达均呈负相关 ( P<0 .0 5 )。结论 :MMP- 9和 TIMP- 1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MMP- 9的表达与 TGFβ1、TGFβRI关系密切。 MMP- 9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 TGFβ1及其受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半胱氨酸的分泌性酸性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蛋白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探讨SPARC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随机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标本122例以及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SPARC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法、Log-rank 检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SPAR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上皮细胞的阳性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4.6% vs. 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质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54.9%、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肿瘤组织中上皮细胞的着色定义为阳性。乳腺癌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物直径、淋巴结状态、TNM分期、脉管瘤栓、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状态等均不具有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相关(P<0.05)。SPARC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RC蛋白表达不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P=0.052,HR=0.142(0.019~1.060)]。
结论 SPARC在乳腺癌组织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与病理类型和PR状态相关。SPARC蛋白的表达与患者OS相关,可能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一氧化碳(CO)中毒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果蝇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Smads)蛋白家族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张家口市第二医院2018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CO中毒患者336例,并发肺部感染患者80例设为感染组;无肺部感染的患者25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检测血清Smad 2/3/6/7、TGF-β1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GF-β1预测CO中毒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能。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CO中毒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mad2、Smad3、Smad6、Smad7及TGF-β1与IL-8、TNF-α、CRP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共80例,送检痰液标本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1株(72.45%),革兰阳性菌20株(20.41%),真菌7株(7.14%)。革兰阴性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占27.55%,其次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KAI1/CD82及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乳腺癌组织和11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KAI1/CD82及C-erbB-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57例乳腺癌组织和11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KAI1/CD82、C-erbB-2阳性率分别为31.58%和81.82%、71.93%和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未转移、雌激素受体(ER)阴性者的KAI1/CD82阳性率高于淋巴结转移、ER阳性者(P <0.05);ER阳性患者C-erbB-2的阳性率低于ER阴性者(P < 0.05)。KAI1/CD82与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P >0.05)。结论: KAI1/CD82和C-erbB-2均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及预后评估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耐药相关蛋白和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临床乳腺癌的多药耐药问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糖蛋白(P-gp)、抗凋亡因子(Bcl-2)、拓扑异构酶Ⅱ(Topo Ⅱ)、谷胱甘肽转移酶pi(GST-π)及雌激素、孕激素受体(ER、PR)在乳腺正常组织、纤维腺瘤、原位癌及浸润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并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作定量分析。结果:P-gp在乳腺正常组织及良、恶性肿瘤中均呈低水平表达;GST-π、Bcl-2在乳腺浸润性癌中呈较低水平表达,且与ER、PR呈正相关;TopoⅡ在乳腺浸润性癌中呈较高水平表达。结论:P-gp、Bcl-2、Topo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提示原发乳腺癌对化疗药物较敏感,Bcl-2可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9例胃癌、48例不典型增生、59例胃良性病变及21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TGFβ1和NF-κB的表达.[结果]在胃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TGFβ1和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TGFβ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而NF-κB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有相关性;TGFβ1和NF-κB的表达均与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相关性.在胃癌组织中TGFβ1表达与NF-κB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TGFβ1和NF-κB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且与胃癌的侵袭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胃癌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TGF-β1的表达与胃癌的关系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胃癌,20例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腺化生及1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进行了TGF-β1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增强,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对照组有萎缩性胃炎组织,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检测Twis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wist1蛋白在199例胃癌、2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6例肠上皮化生、1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Twist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Twis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组织中Twist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4 cm 组明显高于肿瘤直径< 4 cm 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死亡组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但Twist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类型、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T分级、肿瘤分化、临床分期和肿瘤组织学类型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Twis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大小、转移情况和患者预后有关,其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33^INC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乳腺癌标本中P33^INC1蛋白的表达。结果P33^INC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8.89%(35/90),在癌旁组织为75.56%(68/90),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P33^INC1蛋白的低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有明显关系(P〈0.05或0.01),与年龄、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无明显关系。结论P33^INC1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它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