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健脾益肾、活血利湿法对家兔膜性肾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益肾口服液对家兔膜性肾炎细胞因子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设空白组、模型组、益肾口服液组。观察选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所致的动物肾炎模型,测定其对家兔细胞因子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益肾口服液有明显抑制家兔C-BSA膜性肾炎血浆中IL-1、TNF-α水平、血清ET的含量和升高血浆NO水平。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廊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现将我院1996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钟艳芝 《吉林医学》2010,(34):6317-6318
目的:探讨及时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的方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针对肺心病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及特点进行心理输导与保健,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是引起慢性肺心病的常见原因。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慢性肺心病的认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使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心脏病。本病除有胸肺疾病的各种症状如长期咳嗽,咯痰或哮喘外,主要是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并可有心前区疼痛和不同程度的现象发生。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预后差、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使病情逐年加重,常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或多器官损伤.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肺部感染,如能及时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肺心病的发展、转归、延长生命、减少死亡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06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肺心病6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晓玲 《中外医疗》2010,29(5):85-85
目的观察对2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6.9%,死亡率23%。结论积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抢救肺性脑病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阳强心方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家兔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抽取10只作为对照组,另30只建立CHF模型,按照心功能分层随机分为CHF模型组、轻剂量和重剂量温阳强心方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轻剂量和重剂量温阳强心方组分别给予煎煮方10mL/kg(含原药材2.3g)、10mL/kg(含原药材3.5g)。比较各组家兔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情况。结果:CHF模型组、轻剂量和重剂量温阳强心方组的IL-10、TNF-α和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剂量组的TNF-α水平低于轻剂量组,IL-10高于轻剂组。结论:温阳强心方可降低CHF家兔的TNF-α和ET-1水平,促使IL-10升高,其中重剂量组的疗效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阳强心方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家兔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抽取10只作为对照组,另30只建立CHF模型,按照心功能分层随机分为CHF模型组、轻剂量和重剂量温阳强心方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轻剂量和重剂量温阳强心方组分别给予煎煮方10m L/kg(含原药材2.3g)、10m L/kg(含原药材3.5g)。比较各组家兔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情况。结果:CHF模型组、轻剂量和重剂量温阳强心方组的IL-10、TNF-α和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剂量组的TNF-α水平低于轻剂量组,IL-10高于轻剂组。结论:温阳强心方可降低CHF家兔的TNF-α和ET-1水平,促使IL-10升高,其中重剂量组的疗效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占住院心脏病患者的4.6%~38.5%.为观察影响慢性肺心病预后的因素,现将本院148例该病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肺活血颗粒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CPH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108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老年CPHD患者,随机分为益肺活血颗粒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治疗14 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评价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优于对照组78.8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且药物治疗安全性好。结论益肺活血颗粒治疗老年CPHD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血气分析、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命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职业、生存环境、生活习惯、躯体情况、症状等,其治疗方法也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包括药物、氧疗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1月在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内一科住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冠心病(CHD)患者88例和单纯COPD老年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吸烟率、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体重指数(BMI)、C反应蛋白、血小板与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 COPD并发CHD组老年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与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单纯COPD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糖尿病患病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并发CHD组老年患者的BMI与高血压患病率较单纯COPD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并发CHD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心脏变时性指数与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高血压、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纤维蛋白原含量、C反应蛋白水平及BMI大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及BMI是老年COPD并发CHD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38例COPD患者(单纯组)及38例COPD并发CHD患者(合并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老年COPD患者并发CHD的相关因素。结果合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单纯组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数、纤维蛋白原、CRP及FEV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合并组与单纯组比较,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RP及FEV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COPD合并CHD患者FEV1%与纤维蛋白原、CRP、白细胞总数、血小板呈负相关(r=-0.662、-0.718、-0.396、-0.345,P约0.01或P约0.05)。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纤维蛋白原水平、CRP水平是影响合并组患者FEV1%的不利因素。结论气流受限是CHD的危险因素,全身炎症与CHD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应加强对COPD患者相关心功能的监测,密切关注全身炎症相关指标,便于及时治疗,以减少致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益肺活血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随机研究.将128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肺活血颗粒.分别于治疗前1d、第12周末,行肺功能检查,通过6 min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FEV1、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GRQ呼吸症状评分、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活动能力评分下降(P<0.05);治疗组SGRQ呼吸症状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MWT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间6MWT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益肺活血颗粒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表明该药对COPD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心病 (PHD)患者血浆内皮素 (ET)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 2 8例COPD和 40例PHD的血浆ET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COPD、PHD患者血浆ET浓度随病情加重升高明显。结论 血浆ET浓度可作为判断COPD、PHD病情轻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先天性心脏病(CHD)肺动脉高压形成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并比较50例CHD患儿[其中无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30mmHg)15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30~49mmHg)19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50mmHg)16例]和18例健康患儿的血清VEGF.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VEGF[(104.54±30.55)pg/ml]明显高于无肺动脉高压组[(28.23±13.47)pg/ml];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89.24±43.89)pg/ml]明显高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104.54±30.55)pg/ml];无肺动脉高压组[(28.23±13.47)pg/ml]与正常对照组[(25.56±10.67)pg/m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ⅥGFF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0.783).结论:ⅦGF在CHD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建中起重要作用,CHD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ⅦGF浓度升高,提示VEGF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有关.  相似文献   

18.
潘建新 《西部医学》2011,23(12):2345-2346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1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治疗可提高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嫚  刘洁云  秦雷 《中原医刊》2014,(24):71-73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和病因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收集开封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93例进行24 h 心电监护或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并发心律失常120例,未并发心律失常7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心律失常类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19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有120例并发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52例,房室早搏26例,房性心动过速11例,心房颤动10例,室性早搏 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扑动5例;心律失常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发生率均高于未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比例较高,以窦性心律过速和房室早搏较多,其常见诱因为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给予相应治疗可有效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率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白藜芦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SD大鼠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中的作用。 方法用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白藜芦醇组、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各15只。白藜芦醇组给予白藜芦醇灌胃治疗28 d,糖皮质激素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28 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8 d。比较3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肺顺应性(compliance of lung, CL)、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 MMF)、0.3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0.3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0.3/FVC)]和心脏功能结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和室间隔质量,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ight ventricle/(left ventricular+interventricular septum,RV/LV+S)],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3组CL、PEF 、MMF水平均低于干预前,FEV0.3/FVC水平高于干预前;白藜芦醇组CL、PEF 、MMF、FEV0.3/FVC水平高于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CL、PEF 、MMF、FEV0.3/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LVEF、LVEDD、IVST、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室间隔质量、RV/(LV+S)均高于干预前,白藜芦醇组LVEF高于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LVEDD、IVST、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室间隔质量、RV/(LV+S)低于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IVST、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室间隔质量、RV/(LV+S)低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白藜芦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糖皮质激素,白藜芦醇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SD大鼠的肺功能、延缓心脏功能及结构恶化速度,改善预后,可避免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高血糖、骨质疏松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白藜芦醇的上述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