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2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措施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后除10例患者分别发生腹泻、腹胀、营养液返流等并发症予以及时处置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抗生素和肠外营养的需要量,降低全身炎症反应,降低住院费用。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良好的护理可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方法简单、安全性高、经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三腔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分为三腔胃肠管组和普通胃管组,术后24 h开始给予EN。对比两组病人的置管成功率、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耐受情况的比例和感染发生率等,并在第8天复查肝、肾功能,评价三腔胃肠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采用三腔胃肠管进行空肠EN的同时进行胃内减压,显著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采用三腔胃肠管行EN安全可靠,耐受性好,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效果,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52例,其中术后行肠内营养组与行肠外营养组各26例,肠内营养组术后第1天应用葡萄糖注射液,第2天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液,并逐渐增加营养液的量;肠外营养组术中即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1d开始利用静脉营养混合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直至患者恢复口腔进食;分别于术后第1、3、8天检测患者肝功能情况,术后第1、8天检测患者血中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浓度水平.结果 术后第8天患者肝功能状况较术前明显恢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8天与术前比较,血中内毒素和(1-3)-β-D葡聚糖浓度水平无明显变化,而肠外营养组患者此两者浓度术后第8天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肠内营养组的腹腔内感染及腹腔外感染率分别为3.84%和7.69%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的19.23%和46.15% (P<0.05),两组间发生肺部感染及切口感染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保持患者肠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有效减少腹腔内外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EN)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肠内外营养(治疗组),与同期行手术治疗后给予单独肠外静脉营养的2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针对术前术后体重变化,总蛋白、白蛋白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体重变化及总蛋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肠内外营养有其显著的优点,临床医生应更加重视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后给予PN和EN支持。结果PN中位时间为8天(5~24天),EN中位时间为21天(5~69天),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72.5±19.8)小时,术后住院的中位时间为24天(17~74天)。57例患者中,1例于围手术期死亡,2例因严重腹胀、腹泻中止EN;41例出现腹胀,17例发生腹泻;中心静脉导管脱出和堵塞各2例,空肠造瘘未出现导管并发症;29例出现糖代谢严重异常,2例伤口裂开,19例次发生术后感染。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需要联合PN和EN,治疗中应坚持无菌配液、严格管路护理、注意血糖变化和加强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3)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感染的影响,以期为预防及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60例,依据数字表格法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0例,在24h内分别接受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时间7d,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7d谷氨酸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IB)变化,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浓度水平变化,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7d肠内营养组患者ALT(31.74±9.03)U/L、TBIL(19.39±7.13)μmol/L,肠外营养组患者分别为(47.27±11.02)U/L、(25.48±13.09)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肠内营养组内毒素浓度(60.38±10.34)pg/ml、(1-3)-β-D葡聚糖浓度(194.22±26.48)pg/ml,肠外营养组患者分别为(104.63±32.47)、(284.67±42.58)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率肠内营养组患者为16.67%、肠外营养组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徐成云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6-76,7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中置入鼻肠管,术后行肠内营养。结果:通过妥善固定鼻肠管,保持鼻肠管的通畅,控制经鼻肠管输入肠内营养液的量、方法、速度,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是经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的方法,有效的护理对于确保手术的成功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病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在我院接受PD的病人随机分为EN组(n=36)和PN组(n=35).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肝功能相关指标、营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费用的差异. 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2天降低更加明显(P<0.01).而在术后第8和12天,EN组病人ALT、AST、TBil、DBil较PN组明显降低(P<0.05),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均升高(P<0.05);术后第12天EN组的血淋巴细胞计数(LY)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病人较PN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营养支持费用少(P<0.05). 结论:PD术后EN支持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方法:鼻空肠管组病人采用美国CORPAK公司CORFLO导管置入行鼻空肠营养29例.鼻胃管组采用普通胃管置入行EN支持30例.观察鼻空肠管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对比观察两组病人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APACHEⅡ评分、入住ICU时间、置管费用和ICU总费用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反流、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床旁经鼻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成功率为93.1%,置管时间为(19.3-6.8) min,无不良反应.鼻空肠管组病人营养指标和APACHEⅡ评分改善明显,且入住ICU时间、ICU总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EN支持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病人营养状况改善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的效果. 方法: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全肠内营养(T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组,每组各30例.手术前3 d开始给予营养支持,TEN组口服百普素,术后24 h内开始经空肠造口管输注;TPN组术前3 d开始经腔静脉置管行PN支持,术后24 h恢复TPN支持,两组营养支持时间均为14 d. 结果:两组病人均完成营养支持计划,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两组病人术后的体质量、体质指数、上臂周径均较术前略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血清蛋白水平在手术后均有明显下降,TPN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TPN组术后谷酰转肽酶和乳酸脱氢酶高于TEN组.术后监测氮平衡1周,两组均表现为负氮平衡.TEN、TP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5±0.5) d和(3.0±0.5) d(P<0.05).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4.0±1.0) d和(6.0±1.0) d(P<0.01).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EN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TPN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药物费用TEN、TPN组分别为11 206/4 502元、15 430/7 500元(P<0.05). 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术前3 d及术后早期行EN,可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蛋白质分解,促进肠功能恢复,符合生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保留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术后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42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常规放置空肠营养管,将所有病例按术后病理分期及肿瘤部位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1例,A组保留空肠营养管并在化疗期间经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B组不保留空肠营养管在化疗期间按日常进食,分别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营养及免疫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呕吐的发生率.观察长期保留空肠营养管的并发症.结果 化疗后A组营养及免疫指标较B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呕吐发生率为18.3%,显著低于B组发生率(35.7%)(X2=9.75,P<0.01).长期保留空肠营养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保留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术后化疗期间行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X线监视下,将带有金属导丝的营养管自鼻腔经胃、十二指肠,置入空肠,拔出导丝,注入造影剂,确认营养管前端已进入Treitz韧带后30 cm以远.结果:X线下可将营养管放置至Treitz韧带30 cm以远的空肠部位,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时间为10~40(平均20)min.置管后营养管在位良好,喂养过程顺利.结论: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置管技术,为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更有效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Nishiwaki S Iwashita M Goto N Hayashi M Takada J Asano T Tagami A Hatakeyama H Hayashi T Maeda T Saito K 《Clinical nutrition (Edinburgh, Scotland)》2011,30(5):585-589
Background & aims
Trace element deficiencies are known to occur during long-term enteral nutrition feeding. We compared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between patients treated with gastrostomy and those treated with jejunostomy.Methods
Our subjects were 3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group) and 2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 (PEJ group) and were maintained with enteral tube feeding for more than one year.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copper, zinc, selenium, and iron were measured in the two group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plementation therapy against copper deficiency were also investigated.Results
From 6 months after the onset of enteral feeding, the copper concentration of the PEJ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PEG group (p < 0.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zinc, selenium, or ir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evere copper deficiency was observed in 6 patients of the PEJ group and was accompanied with neutropenia and anemia. The copper deficiency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in all of these patients by supplementation with 10–40 g of cocoa powder a day which was equivalent to a total daily dose of 1.36–2.56 mg of copper.Conclusions
Prolonged PEJ tube nutrition tends to result in copper deficiency, and cocoa supplementation is effective for treating such copper deficiency. 相似文献16.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构脂肪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本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MOJ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接受肠外营养(PN),根据PN使用脂肪乳的不同分为结构脂肪乳组(7例)和中/长链脂肪乳组(MCT/LCT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白蛋白(ALB)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结构脂肪乳组的三酰甘油水平在术后第3和7天均显著低于MCT/LCT组[第3天:(1.85±0.90)mmol/L比(2.18±1.41)mmol/L;第7天:(1.62±0.78)mmol/L比(2.46±1.62)mmol/L ;P均=0.04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术后第7天显著高于MCT/LCT组[(0.67±0.64)mmol/L比(0.45±0.15)mmol/L, P=0.046],ALB在术后第3天恢复正常,明显优于MCT/LCT组[(35.50±2.91)g/L比(30.66±5.08)g/L,P=0.048],两组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感染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构脂肪乳作为PN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脂类代谢干扰较MCT/LCT更少,且能快速提高ALB水平,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和营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和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106例需放置空肠营养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此外,选择同期行鼻胃管肠内营养病人43例作为鼻胃管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鼻胃管组采取常规鼻胃管肠内营养。比较三组病人手术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人置管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鼻胃管组病人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以及前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置管前后营养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鼻胃管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内镜下鼻空肠管置管术能有效缩短置管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病人置管手术的痛苦。置管后病人营养支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问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行全胃根治性切除加空肠造口术后给予辅助静脉化疗的86例胃癌患者按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分成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EN组延期留置空肠造口管至6个化疗疗程结束,每个疗程经空肠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7d。对照组于化疗前拔除空肠造口管,每个化疗疗程自由饮食,不予营养支持。检测两组第1次化疗前1d和第6次化疗结束后1d的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EN组3例因导管堵塞或导管脱落、对照组2例因化疗副反应或经济原因未能完成研究,81例进入统计分析。第6次化疗结束后两组体重均有所下降,EN组体重下降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6.9%±0.95%比11.2%±1.32%,P=0.0000)。与第1次化疗前比较,第6次化疗结束后两组预后营养指数(PNI)均下降,但EN组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4),对照组化疗后PNI显著低于化疗前(P=0.0000),且EN组化疗后PN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0)。第6次化疗结束后,EN组IgG、自然杀伤细胞、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3、P=0.0143、P=0.0000、P:0.0000)。结论术后辅助化疗期间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全胃根治性切除胃癌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由于病例数少,两组入量控制存在不可控制因素,需要更严格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经鼻胃管和经胃造瘘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在ICU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完成效率.方法 以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住的6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经鼻胃管和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预期每日热卡供给完成率、每日营养液输注完成率、营养液反流情况和管道通畅情况.结果 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预期每日热卡完成天数(P=0.002)和营养液总量输注完成天数(P=0.008)明显长于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出现营养液反流天数(P=0.011)和营养管道堵塞天数(P=0.021)明显短于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结论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更易完成营养支持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