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王云卿  余建明 《新中医》2015,47(5):161-162
目的:观察祛痹镇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喋呤(MTX)、柳氮磺吡啶片及美洛昔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祛痹镇痛方治疗,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ESR、CRP、RF、抗CCP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痹镇痛方加西药治疗RA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程超 《光明中医》2023,(4):710-712
目的 观察热敏灸联合穴位敷贴对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就诊的85例OA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热敏灸联合穴位敷贴护理,护理周期均为1个月。比较2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结果 2组护理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1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1个月WHOQOL-BREF量表心理、躯体、环境、社会、综合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患者采用热敏灸联合穴位敷贴护理利于减轻膝骨性关节类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模型一氧化氮(NO)、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Ⅱ型胶原、蛋白多糖(PG)的影响,探讨热敏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雄性日本长耳兔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模型组(6只)、艾灸组(24只)、假手术组(6只)。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与艾灸组采用木瓜蛋白酶注射膝关节腔建立KOA模型,每日强迫活动30 min,造模15 d。假手术组腔内注射0.9%Na Cl溶液。造模结束后,艾灸组艾灸"犊鼻"穴,每日1次,每次40 min,共14 d,根据兔艾灸过程中温度变化分为热敏灸组和非热敏灸组,两组各随机抽取6只;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饲养,不予任何刺激。观察各组兔体质量、行为学变化;干预结束后,采用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NO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软骨ADAMTS-4、Ⅱ型胶原、PG含量。结果:(1)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假手术组兔体质量均下降,Lequesne MG评分升高(P0.05,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假手术组兔体质量仍下降,Lequesne MG评分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假手术组干预后兔体质量升高,Lequesne MG评分降低(P0.05,P0.01);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兔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但Lequesne M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假手术组NO、ADAMTS-4表达均升高,Ⅱ型胶原、PG表达均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假手术组干预后NO、ADAMTS-4表达均明显降低,Ⅱ型胶原、PG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干预后NO、ADAMTS-4表达明显降低,Ⅱ型胶原、PG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热敏灸可能通过抑制NO和ADAMTS-4表达,减少炎性反应、保护关节软骨从而达到治疗KOA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热敏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灸法。笔者通过总结近10年来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分别从临床疗效、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方面进行概述,分析了影响灸效的相关因素,为热敏灸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了思路。进一步肯定了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但目前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盲法的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临床中尚存在具体操作不够规范、不够简化等缺点,影响了评价的客观可靠性,是今后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6):802-803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NO及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灸量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热敏灸,3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晨僵及畏寒肢冷等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后患者关节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升高,观察组SOD治疗后水平为(126.49±31.46)nU/ml,对照组则为(93.65±12.89)nU/ml,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治疗后患者关节炎中一氧化氮(NO)均降低,观察组NO治疗后水平为(7.71±1.28)μmol/L,对照组则为(11.86±3.34)μmol/L,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治疗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升高,X线评分则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28/38),观察组95.00%(38/40)。结论: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关节液中NO及SOD水平,促进膝关节炎症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仿艾光谱治疗仪热敏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进行热敏化腧穴探查,并根据热敏穴优选原则确定2个最佳热敏化腧穴,对照组给予手持悬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治疗仪悬灸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治疗10次后,观察2组患者热敏灸感激发情况、灸感强度积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膝关节积液深度、股关节面软骨厚度、髌下脂肪垫炎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失访1例。最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纳入疗效统计。(2)观察组与对照组热敏灸感激发阳性率均为100.00%(26/26)。2组热敏灸感激发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灸感强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膝关节积液深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膝关节积液深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股关节面软骨厚度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6)治疗后,对照组髌下脂肪垫炎症阴性率为92.31%(24/26),观察组阴性率为88.46%(23/26),2组髌下脂肪垫炎症阴性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髌下脂肪垫炎症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组的显效率为38.46%(10/26),对照组为80.77%(21/26)。观察组的显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有效率为50.00%(13/26),对照组为 15.38%(4/2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8.46%(23/26),对照组为 96.15%(25/26),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烫伤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2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仪热敏灸同样可激发艾灸感传效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但与手工热敏灸相比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热敏灸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疼痛及TNF-α、I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艾灸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热敏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统计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肿胀与功能评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 00%(46/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 00%(3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与功能评分、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均下降(P 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 0. 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00%(3/5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 00%(10/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热敏灸可有效缓解KOA患者临床症状,降低TNF-α、IL-1和IL-6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且疗效优于常规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壮肾活血汤联合热敏灸治疗风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就诊风寒湿型KOA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单纯热敏灸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加味壮肾活血汤。比较血清炎性因子,膝关节功能评分与VAS评分,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降低,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VAS评分下降,观察组两项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高于对照组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风寒湿型KOA患者,应用加味壮肾活血汤联合热敏灸的疗效较好,可减轻疼痛,提升膝关节功能,值得一定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对风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结果:实施护理干预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30.0%,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治愈率为20.0%,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一般健康状态、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7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症状、关节功能障碍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可促进风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局部选穴与辨证选穴原则指导热敏灸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不同证型KOA患者实施局部选穴和辨证选穴原则下进行热敏灸治疗,每个穴位灸10~15 min,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热敏灸总有效率85.53%,肾虚髓亏型、阳虚寒凝型、瘀血阻滞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0%、92.59%、79.41%(P0.05),治疗后116例KOA患者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关节疼痛、关节僵硬感、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辨证选穴下热敏灸疗法治疗KOA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旋转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使用旋转手法治疗。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磁共振数据,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双侧枕上回、左侧枕中回、双侧楔叶、左侧踞状回的低频振荡振幅(ALF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次治疗前的VAS评分与每次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持续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次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次治疗前与第1次治疗后、第3次治疗前与第2次治疗后以及第4次治疗前与第3次治疗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果明显,可能通过激活部分脑区实现。  相似文献   

1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是一种非介入式的神经功能影像学动态检测技术,为中医药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利用rs-fMRI技术可以观察脑中枢功能变化,揭示人脑复杂活动。文章综述了近10年的研究文献,分析了rs-fMRI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研究应用进展,从rs-fMRI技术概述、rs-fMRI技术与中医药结合的可能性、腧穴特异性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rs-fMRI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现状分析及展望。发现rs-fMRI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靶向作用脑区及脑中枢作用机制,同时中医药与rs-fMRI技术的结合具有广阔前景,但研究策略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及完善。  相似文献   

13.
《光明中医》2021,36(13)
目的 研究独活寄生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 从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64例,选例时间控制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2组均以7 d为一个治疗周期,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MMP-1)水平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5. 00%)较试验组(93. 75%)明显低;治疗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疼痛、僵硬)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MMP-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均低(均P 0. 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能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且可显著缓解其临床症状,同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炎症因子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44例。对照组予超短波、红外线理疗、口服消炎镇痛药塞来昔布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配方独活寄生汤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观察2组患者炎症因子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IL-1和TN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 <0. 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但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而且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可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钟治平  刘波  吴珊珊  叶泳松 《新中医》2014,46(4):174-177
目的:应用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局部一致性探讨足三里穴的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名青年健康志愿者,于针刺足三里前及针刺足三里拔针后25 min分别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脑功能成像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方法处理功能磁共振(fMRI)成像数据。结果:针刺拔针后25 min后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颞上回、后扣带回、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苍白球、右侧枕中回、左侧额内侧回等脑区的ReHo值较针刺前增高;双侧中央后回、左侧枕中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左侧梭状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额内侧回等脑区的ReHo值较针刺前减低(P0.05,K值≥10)。结论:针刺足三里后额叶、颞叶、枕叶、扣带回相关脑区局部一致性发生改变,提示足三里的认知影响、镇痛及胃肠功能调节的中枢神经网络作用机制存在。  相似文献   

16.
郑晓捷  傅秀珍 《新中医》2019,51(7):264-266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敷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KOA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子散热敷患膝关节。比较2组术后疼痛、肿胀程度、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结果:术后3天、7天及14天,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天、14天和1个月,观察组膝上和膝下10 cm的肿胀程度均小于对照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子散热敷干预行TKA治疗的KOA患者,可缓解疼痛,减轻肿胀,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壮肾活血汤结合热敏灸治疗风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选取60例风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壮肾活血汤结合热敏灸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VA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明显比对照组低,2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后,Lv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67%,2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肾活血汤结合热敏灸治疗风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KOA)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热敏化腧穴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探索一种新的有效疗法。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给予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两组均为3星期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包括不足1个疗程痊愈者)。结果:两组组间分别在治疗1星期、2星期时肿胀值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值、总积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3星期肿胀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总积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在治疗1星期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星期、3星期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热敏化腧穴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有很好的疗效,能在早期快速有效的缓解各种症状,有望成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一种全新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的影响,探讨针刺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纳入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10例。治疗组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营养脑细胞治疗。同时行针刺,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丰隆、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平补平泻,留针30 min,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每周5次,休针2 d,连续治疗30 d。健康组不进行治疗。采用BOLD-fMRI成像技术,基于RSET1.8软件,使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脑区活动参数,并与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左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ALFF值较健康组降低,双侧中央前后回、左侧额上回、额中回、颞中回、楔叶ALFF值较健康组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尾状核、壳核、苍白球ALF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左侧额上回、额中回、楔叶ALFF值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损害的主要脑区为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针刺对上述脑区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为治疗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287-1291
目的:以健康受试者和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为研究载体,从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角度揭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枢机制,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可视化依据。方法:采用BOLD-fMRI成像技术,以10例健康被试者(A组)和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比较B组中风患者治疗前后与A组健康受试者ReHo的异同。结果:B组中风患者治疗前与A组健康者相比,多个脑功能区ReHo存在差异;治疗后基底节区、脑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顶下小叶等区域ReHo发生动态变化。结论:静息状态下缺血性中风患者存在脑功能区异常,基底节区是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损害的主要脑区;脑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顶下小叶是中风患者静息态脑功能重组及代偿的关键区域,是针刺治疗中风患者重要的调制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