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厥证,临床常见,病情凶险,变化迅速,危害较大,倍受古今医家重视.《伤寒论》397条中明确提出厥证者达49条,观其论厥,内容宏丰,独具特色,实为祖国医学中辨证求因、审证论治及同病异治之典范,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现简析如次,以飧读者.1 提纲张目论因机厥证并非一单独疾病,而是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的一种证候,因而,导致厥证产生的病因病机相当复杂,欲全面掌握,确为不易.《伤寒论》则异中求同,同中辨异,既揭其共性,又述其个性,以提纲张目之法阐释该证因机,使其系统化、条理化,更易掌握运用,实为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2.
厥证系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因或因外感,或因内伤。其病性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虚实错杂。其病位有在表在里之分,有在气在血之异,有在脏在腑之殊。究其病机,虽然复杂,但终属阳气不能通达四末而成。《伤寒论》辨治厥证,病机分析颇为透彻,辨证施治极为严谨,堪为厥证之证治准绳。虽厥证症状不一,治法各异,但论中皆有证可凭,临床若能循仲景辨治之原则,详加判析,立法遣方必如鼓应桴。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中厥证的基本病理机制为"阴阳气不相顺接"。但厥证的形成原因不一,有阳虚、热盛、燥矢、气滞、蛔虫、血寒、痰浊、水饮等众多因素,这就要求医者在临证时不仅要抓住基本病机,更要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伤寒论》对厥证的辨治思路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极佳的辨治范例。  相似文献   

4.
1厥证的概念及范畴在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治中第337条提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者是也。”这就说明厥论有寒热虚实之分,其证状无论属寒属热都表现为手足厥冷。白虎汤所主的阳明病脉滑而厥,四逆汤所主的少阴病四肢厥冷都支持这个观点。但是,如果把厥证  相似文献   

5.
阙证以手足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伤寒论》对此论述颇为详尽,现将其有关治法分析如下:1 回阳救逆法 本法适用于少阴病阳衰阴盛之阙证。《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云:“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逆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本条病机为病邪直犯少阴,或它经病变误治、失治,损伤心肾之阳,病从寒化。当此阳衰阴盛之际,非纯阳之品不能破阴寒而复阳气,故主以四逆汤。方中,大辛大热之附子,归经少阴,以温阳祛寒;用干姜之辛辣,助附子以救逆;伍甘温之炙甘草,以补脾胃、调诸药。三药合用,力专效宏,图回阳救逆之功。本条之病机,除亡阳外尚有液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219-1220
文章就《伤寒论》中的心悸一症,根据心悸发生病因病机之不同,进行了详细的症候分类及阐述,从而揭示了张仲景对各种原因所致心悸的不同治则治法,反映仲景辨证施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张跃华 《新中医》1992,24(12):13-15
《伤寒论》中关于“疼痛”的论述颇多,据初步统计,明确提出“疼痛”症状者约有58条条文,且绝大多数均有相应的治疗方剂。这些论述,从“疼痛”的部位上:上有头、项、咽痛,中有胸胁、心下、腹痛,下有腰痛、阴痛及四肢、骨节和全身疼痛等。从“疼痛”的性质上:有满痛、硬痛、烦痛、掣痛、重痛、牵引痛、痛无休止、时痛等。从“疼痛”的病因上,有风、寒、湿、热(火)、痰饮、伤食、蛔虫等,也有误汗、误吐、误下等内伤;有素体脏腑虚弱,复被邪乘,也有外邪传经,或其它病后继发。从辨证上:有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厥证证治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86-1687
  相似文献   

9.
厥主要是指"手足厥冷"的病证.厥的含义有二:一指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如<素问·大奇论篇>指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二指肢体及手足逆冷.论中阐述因寒致厥的条文很多,其病机总属:阴寒内盛,脾肾阳虚不能温暖四肢所致.  相似文献   

10.
何新慧 《河南中医》2012,32(8):949-951
《伤寒论》中所述蓄血证或发于太阳病阶段,或发于阳明病阶段,均因外邪化热入里,与血互结而成.临证时可将蓄血证分为太阳蓄血轻证、太阳蓄血重证和阳明蓄血证.太阳蓄血轻证者,治疗当先解表,表邪外散后再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下瘀热;太阳蓄血重证者,当先治里,用抵当汤破血逐瘀,通下瘀热;阳明蓄血证的治疗应以祛邪为主,方用抵当汤破血逐瘀.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将心悸的诊治纳入六经病的整体辨治当中,文章根据六经的生理特点、六经与心脏的联系、他脏与心脏的联系,从六经角度深入探讨心悸的成因及治疗。太阳心悸多因太阳病误汗、误下等原因导致,治当扶养正气、阴阳双补、补气养血、温阳散水;阳明心悸多因阳明病津气耗伤、阴不敛阳、心神被扰所致,治当清邪热、益气阴;少阳心悸多因少阳枢机不利,治当和解少阳;太阴心悸多为伤寒里虚、中焦虚寒、心脾不足、心无所主所致,治当温中补虚、调和气血;少阴心悸多责之阳虚水盛,治当温阳利水;厥阴水厥所致之心悸,治当温化水饮。从六经角度深入探讨心悸的成因及治疗,可为经方治疗心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讨《伤寒论》有关心悸的辨证规律。《伤寒论》不仅首次提出心悸病名,而且从心阳不足、心阴阳两虚、气血亏虚、水饮内停、阳郁气滞、枢机不利、误治等方面分别论述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所治处方,灵活多变,至今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13.
厥证辨治     
厥证是指突然昏仆,不知人事,四肢厥冷为主的危急病证,轻者,逐渐苏醒,而无后遗症;严重者,一厥不返,导致死亡。故《类经·厥逆》张介宾按云:“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浙苏,重则即死,最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具有"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视当前之象徵,投药石以祛疾"的质朴学术思想[1]。仲景论及厥证者共46条,其论述言简精辟,辨证准确,对于临床实践很有指导作用,现就《伤寒论》有关厥证的条文浅析如下。1厥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对于血分病证的论述内容详尽,理法方药俱全。张仲景从血分病证与六经传变的关系上,揭示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特点。出血是血分病证的主症,针对邪热亢盛与虚寒不固的不同病机,张仲景确立了大力祛邪、温补里虚或正邪兼顾的治疗原则,对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炳英 《河北中医》2004,26(1):64-65
后汉张仲景,多闻博识,勤求古训,广采众方,所著《伤寒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所载397法,“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现对《伤寒论》有关厥证的论述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厥证,历代医家均有不少论述。朱丹溪曰:“厥证乃手足因气血逆而冷也。厥者,甚也,短也,逆也,手足厥冷也。”既讲病机,又云病证。《内经》把气血阴阳逆乱而出现的四肢厥冷或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之证,均称为厥。如《厥论》的“寒厥”,《生气通天论》的“煎厥”、“薄厥”,《调经论》的“大厥”等,在病机上《内经》强调“下虚”,如  相似文献   

18.
江伟  皮兴文 《河南中医》2022,(10):1467-1471
厥证属于六经病,厥热胜复是厥证的一种急性临床表现,各经病均可发展至此阶段,预后视正邪斗争情况而定。由各经病而来的厥证有其本经的特点,热厥主要是因邪热深伏于内,阳气被遏,不能外达四肢所致,其外在表现似寒,实为真热,包含太阳厥证、少阳厥证、阳明厥证,方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柴胡汤、白虎汤、承气汤等。寒厥为阴寒内盛,阳气哀微,机体失其温养所致,是一种虚寒性疾病,包含太阴厥证、少阴厥证、厥阴厥证,治疗上以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为主,方用理中丸、附子汤、四逆汤、白通汤等。除六经厥证,还包括各类杂厥,病机为阳气不能敷布四末,包括气厥、血厥、水厥、蛔厥、痰食厥、脏厥、浊厥、关元冷厥等。各类厥证虽然形成病因不尽相同,然总不离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在临床中见外象厥逆,应注意审证求因,识其内在病机而治,并及时在经截断,防厥逆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一、寒厥:1.阳衰阴盛之寒厥:“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第353条)据阳衰阴盛之理,临床且可见恶寒踡卧、四肢不温、呕吐下利、舌淡苔白,脉沉微或微而欲绝等症。治当四逆汤回阳救逆,阳回则噘逆止。如成无己曰:“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也。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不足,阴寒加之,阳气不相顺接,是致手足不温而成四逆也。此汤申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  相似文献   

20.
<正>《伤寒论》具有"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视当前之象徵,投药石以祛疾"的质朴学术思想[1]。仲景论及厥证者共46条,其论述言简精辟,辨证准确,对于临床实践很有指导作用,现就《伤寒论》有关厥证的条文浅析如下。1厥证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