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中医》2016,(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40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B组40例给予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止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减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止疱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及减轻时间等均低于A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治疗后第2周、3周、4周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显著减轻疼痛症状、缩短疼痛缓解及消失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内服益气活血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发生后遗神经痛2例,对照组有效率为91.1%,发生后遗神经痛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均无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阿昔洛韦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较单一的西医治疗更有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诊治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疼痛发生率,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止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15 d、30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采用两种药物配合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出现几率,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所遭受的痛苦以及疾病的治愈时间,并且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张辰  郭姗姗  谢川  黄建辉  阮中迪 《陕西中医》2021,(3):376-378/382
目的:探讨梅花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梅花针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VAS、DLQL、PSQI评分,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PSQI积分、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PSQI积分、DLQI评分降低,且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梅花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彭武斌  蔡宇浩 《新中医》2022,54(9):126-129
目的:观察参芪银花扶正解毒汤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带状疱疹老年患者(60岁以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银花扶正解毒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后,治疗组神经痛2例,神经痛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神经痛4例,神经痛发生率为22.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银花扶正解毒汤联合阿昔洛韦片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加快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止痛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联合针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2组均采用针灸及拔罐治疗,1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治疗,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0天。结果: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2%,观察组为9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对照组为18.8%,观察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联合针刺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且止痛效果明显,可快速解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1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付槟梵  蒋士卿 《新中医》2018,50(8):192-195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拔罐疗法联合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 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口服+软膏外涂治疗,观察组采用刺络放血拔罐疗法联合予龙胆泻肝汤合瓜蒌红花甘草汤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者结痂时间和止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 2.5%,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止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5%、5.0%,对照组分别为15.0%、2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放血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徐展琼  孟珍珍 《新中医》2016,48(6):186-188
目的:研究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疗效及体征改善情况。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症状、体征、临床总疗效、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疱疹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9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止疱、结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脱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持续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改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带状疱疹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3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常规药物联合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痊愈、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痊愈、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降低后遗神经痛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阿昔洛韦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辨证分型及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1例(3.33%)、对照组6例(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带痛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片治疗,观察组口服带痛方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9.0%,对照组7 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0%,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痛方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沈海容 《新中医》2015,47(4):220-22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脉滴联合维生素B1口服治疗;治疗组在甲钴胺静脉滴的基础上联合芍药甘草汤内服、生山药捣烂外敷治疗,均治疗2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痛的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许慧文  宋欣  陈战巧  钟柳美  陈尚懿 《新中医》2016,48(10):143-145
目的:探讨桐油外用防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眼部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桐油外敷,观察比较2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时效性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眼部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12%、10.64%,对照组分别为10.63%、38.2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87%,对照组为87.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桐油对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眼部并发症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王浩悦  席欢欢  贾颖 《光明中医》2022,(23):4271-4273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7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2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医治,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进行加味。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利用疼痛评估表(NRS)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对2组的疼痛情况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NRS疼痛评分及AI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及改善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燕 《河南中医》2009,29(12):1209-1210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探寻缩短带状疱疹病程、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纽各6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并联合围刺、隔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止痛、结痂、后遗神经痛发生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止疱时间、疼痛明显减轻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2.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围刺、隔蒜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提高,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PHN患者痛疼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周巧英 《内蒙古中医药》2022,(5):129-130+168
目的:评价急性期带状疱疹治疗中火针、拔罐、艾灸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入院的7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局部挑疱、湿敷,研究组行火针、拔罐、艾灸;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总有效率、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7.42±1.31)分、(1.73±0.89)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7.45±1.26)分、(2.56±1.28)分;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疼痛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14%(34/3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2.86%(1/3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1%(2/3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7.14%(27/3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22.86%(8/3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57%(3/3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更低,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接收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将入选患者依照硬币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与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7.5%,对照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神经阻滞疗法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