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笔者认为,感冒病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方面仍存在一定误区,现列举如下. 1 病因误区 风寒二因实为一邪,和风无寒,不为邪风.外感六淫说,感冒病因主是感受风邪为主.其实,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火实际只是寒热燥湿四因,即温度和湿度异常.中医之外因中不考虑致病微生物,环境气候影响于人体只有温度和湿度.温度异常即寒和热,湿度异常即燥和湿.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认为,脏腑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脏腑在临床上可因六淫侵袭、七情所伤、饮食失节以及脏腑本虚等原因引起相关病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趋避引起脏腑病证的常见病因,对维护健康、减少疾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红斑、丘疹、并覆有多少不等鳞屑,病程长,慢性反复发作的顽固皮肤病。1中医学的认识我们通过临床辩证诊断,银屑病血分有热是主要病因,是发病的主要依据。而血热的形成可有多种原因,可以因外感六淫之邪入肌肤,留于腠理,入里化热;也可因过食辛辣鱼虾厚味、脾胃失和、久  相似文献   

4.
<正> 厥逆证是六淫之邪侵犯三阴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的危证,如不依法急救,生者少,死者多。笔者翻阅三十余年的医案记录,举其一、二,试作理论探讨,以供同道商榷。一、太阴厥逆证病因及治法太阴厥逆多因误下。《伤寒论》说:“本先发汗而先下之,此为逆也。”  相似文献   

5.
李璐瑒 《首都医药》2010,17(13):32-33
疠气与六淫同属于外感病因,是一种毒性与传染性极强的致病因素,由疠气导致的传染病即为疫疠。“疫”有“役使”之义;“疠”有“乖戾”、“严重”之义。疫与疠一般相互兼指,故合称“疫疠”。  相似文献   

6.
金静 《北方药学》2013,(9):181-182
中医治疗及护理冠心病失眠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明显的疗效。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乎年老体衰、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而致胸阳不振、心脉痹阻而发病。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常由七情、六淫、内伤、饮食等因素引起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形成。胸痹的"阳微阴弦"与失眠之阴阳不交、心神失养和心神不安是相互影响的。中医理论根据心主神明、形神合一、七情理论和藏象理论、内病外治等,治疗护理原则以"调和"为主,调整阴阳平衡以宁心安神。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是临床常用的传统“无毒”补益类中药,但近年来淫羊藿相关制剂致肝损伤报道频发,更有单味淫羊藿诱发肝损伤的临床病例报道,为淫羊藿临床安全合理应用带来极大挑战。本文基于古今文献,从品种、炮制方法、临床不良反应、药理作用、毒性机制等角度对淫羊藿安全应用进行较为系统的汇总分析,并结合本课题组工作基础,提出构建淫羊藿临床安全合理应用的“人-药-用”综合防控体系,以期全面实现淫羊藿毒性的可防可控,保证淫羊藿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泄泻是婴幼儿期(出生后~2周岁)发生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致。常年都可发生,夏秋两季较为多见。此病属于现代医学消化不良、肠炎的范畴。如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可因营养不良而成疳疾。根据泄泻证候特点、病因、  相似文献   

9.
胸痹心痛病是正气内虚,外邪(主指六淫)入侵,或是饮食不节,情绪过激,劳逸失度等病因导致心脉痹阻不畅,心脏阴阳气血失调,以膻中或胸部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笔者经数年的临床实践,在胸痹心痛的辨证治疗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系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秋季秋高气爽,气候燥热,常常久旱无雨,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水分蒸发加快,所以人会感觉很干燥,这是一年一度的自然现象。如果人体免疫功能降低,燥邪就会乘虚而入导致一系列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口唇开裂,皮肤瘙痒、干燥脱屑;重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脘闷呕吐、大便干结等一系列症状。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也就是临床  相似文献   

11.
从外感热病角度探讨小儿高热持续不退的辨治。应用伤寒六经,或温病卫气营血理论,细心辨证施治小儿高热持续不退,在治病过程中症情变化,治法也随之而变,而能迅即热退症和,如匙开锁,显示了中医药治疗高热久热重症的优势特色。  相似文献   

12.
杜克宽教授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疾病主观症状并不多,小儿疾病宜从趋势的角度入手辨病机,执两端而和其中,使治疗的方向不失偏颇.八纲中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就是趋势辨证.杜教授临床从五脏三层辨证法论治儿科疾病,即五脏辨证主要是症状的辨证,运用脏腑学说,通过辨析望闻问切四诊信息,用变异和正常征象比较,以诊断测知...  相似文献   

13.
从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2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近5年中医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研究进展。本病的病理因素以风、痰、瘀为主,病机为以风邪为主的六淫之邪束于肌表,遇诱因内外合邪而发。治法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宗旨,治疗当分缓急或分期辨证,以祛风为主,兼以治痰、防瘀、调体。此外,中医专方、中成药及外治法亦体现了中医药独有的特点。最后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神经退行性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种以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但一些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在脑部的异常聚集和沉积与其病因密切相关,且其往往是P糖蛋白的底物.近年来研究表明血脑屏障的p-糖蛋白在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发展过程中表达会减少,这可能导致致病性内外源性物质的进一步聚集和沉积,恶化病情.本文对近年来有关P-糖蛋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杨道文教授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及小儿CARAS的临床特征,认为主要病机是风邪致病、正气亏虚和气机失调,其中强调风邪致病需注意外风与内风并重,正气亏虚主要表现在脾肺两脏。从治风、补虚、调气三方面组方化裁论治。治风时以辛散治外风,以镇敛治内风;补虚时注重肺脾两脏,且补脾之中兼顾运脾;调气时强调肺胃同降,以降为主,降中寓宣。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6.
小儿外感发热伴便秘在临床较多见,其外感发热多见六经辨证中的三阳证,即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与三阳并病证。三阳证引发便秘的病机为表邪犯里,扰乱气机与津液代谢,内结成实。太阳便秘为邪犯太阳,肺治节失司,宜宣通解表,选用银翘散等加减。少阳便秘为肝-肺气机循环障碍,三焦水、气代谢失常,宜和解清热,选用小柴胡汤等加减。阳明便秘为经热蒸腾,内结腑实。阳明经热便秘宜清经泻热,选用栀子汤等加减;阳明腑实便秘宜用下法,选用调胃承气汤等加减。少阳并病便秘宜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配伍,选用大柴胡汤等加减。由于小儿脾胃软脆,一融之气易伤,故健脾消食化滞应贯穿治疗的始终,且小儿气血未定,忌以误下。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7.
Finding an effective therapy to treat chronic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still represents an unmet and elusive goal, mainly because so many pathogenic variables come into play in these diseases. Recent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the role of neurotrophic factors in the aetiology of such disorders because of their role in the survival of different cell phenotypes under various adverse conditions, including neurodegeneration.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he efforts to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by the exogenous administration of neurotrophic factors in an attempt to replenish trophic supply, the paucity of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llness. Although promising results have been seen in animal models, this approach still meets disparate and often insurmountable problems in clinical settings, presumably related to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 human being.  相似文献   

18.
柴葛银翘散由清代吴鞠通的银翘散和明代陶华的柴葛解肌汤加减而命名,具有清热而不苦寒、解肌透热而不伤正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外感发热初期,邪犯肺卫,热势较盛,病情稳定而无传变者,临床应用疗效满意。举2则验案以资说明。  相似文献   

19.
分析总结常克教授辨治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常克教授在诊法方面重视舌诊、咽诊,细辨邪气属性。同时针对邪气具有体质从化的特点,结合小儿"阳常有余""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重视截断疗法的应用,阻隔传变,安"未受邪之地"。用药方面,以证为先,细审药性,灵活使用药对,提高了处方的疗效性。附典型医案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头孢吡肟使用强度与医院内病原菌耐药率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病原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2010年头孢吡肟的使用强度和同期6种病原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用SPSS软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头孢吡肟的用药强度与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有相关性(P <0.05),与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显著相关(P <0.01).结论:头孢吡肟的高使用强度和病原菌的高耐药率,反映出目前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