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无窒息及消化道畸形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无妈咪爱联合非营养性吸吮)40例,观察组(妈咪爱联合非营养性吸吮)40例。观察胃肠功能紊乱、生长发育指标等。结果观察组呕吐、腹胀、胃潴留、消化道出血、胎粪性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粪排净时间[(3.20±1.01)d]短于对照组[(6.23±2.56)d],胃管拔除时间[(4.03±2.11)d]短于对照组[(7.10±2.91)d],黄疸消退时间[(11.10±5.36)d]短于对照组[(14.30±6.82)d],住院时间[(15.02±3.12)d]短于对照组[(20.00±5.1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7、14天头围及体重的增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2.5%(5/40)、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0.0%(4/40)、病死率为0(0/40),对照组分别为45.0%(18/40)、37.5%(15/40)、5.0%(2/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咪爱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口腔按摩对非营养性吸吮和腹部按摩为干预基础的早期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义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早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早产儿留置胃管接受胃肠内营养,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和腹部按摩,干预组早产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观察两组早期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效率、喂养不耐受、不良反应及康复时间。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留置胃管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过渡时间及完全经口喂养时间[(12.10±4.23)d、(10.04±3.58)d、(15.05±4.97)d及(21.50±4.75)d]均短于对照组[(15.32±5.10)d、(13.45±3.94)d、(18.32±5.05)d及(25.34±4.9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27、5.044、3.634及4.389,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时的摄入奶量和喂养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呕吐、胃潴留、腹胀及持续3 d实际摄入奶量不增加或减少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9.68...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产儿早期不同的营养方式对出院时体重(宫外发育迟缓)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胃肠内外营养,微量喂养代替禁食,管饲的同时采取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采取晚喂养,喂养不耐受时禁食,喂养过程中未采取非营养性吸吮。监测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和生后2d内、7~9d、13~15d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 1)观察组患儿体重开始增长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7.28±6.25)比(10.8±5.07)d,(11.16±4.32)比(18.43±9.72)d,(8.21±3.72)d比(13.84±5.46)d],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16.82±2.2)d比(19.91±2.3)d,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40.30%比65.38%),生后2d内及7~9d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348.6±177.6)pg/mL比(246.3±95.6)pg/mL,(492.3±235.8)pg/mL比(342.2±141.5)pg/mL],13~15d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75.2±12.9)pg/mL比(58.9±16.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体重增长速度和生后2d内及7~9d测得的胃泌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施胃肠内外营养可有效降低宫外生长迟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李成山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713-2714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经治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儿科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在治疗后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到出生时体重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2.62±0.43)d、(2.21±0.41)d、(2.78±0.19)d、(8.68±2.43)d。而对照组分别为(4.32±0.73)d、(3.21±0.49)d、(3.93±0.37)d、(10.84±2.21)d,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有效地促进胃肠蠕动,对早产儿腹胀、呕吐、胃潴留的消失及体重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降低早产儿NEC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于20 min后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并使用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早产儿营养及生长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开奶时间、2周后平均日增长体重、达全肠道营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EC、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的营养及生长具有较大的有益作用,能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包爱丰 《中国妇幼保健》2023,(23):4592-4595
目的 探讨乳糖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20例早产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接受乳糖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2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早产儿症状缓解及恢复情况(每日进奶量、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体质量恢复时间、初次排便时间、胎粪排空时间)、早期生长发育情况(体质量、身长、头围、腹围增长情况);在干预前和干预2周时,比较两组胃肠激素(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每日进奶量为(103.82±6.69)ml,体质量恢复时间为(9.25±2.59)d,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9.01±1.81)d,胎粪排空时间为(3.46±0.65)d,初次排便时间为(17.49±3.71)h;对照组每日进奶量为(94.44±5.14)ml,体质量恢复时间为(10.37±3.04)d,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10.24±1.95)d,胎粪排空时间为(4...  相似文献   

7.
包权  赵燕飞 《中国妇幼保健》2022,(23):4409-4412
目的 分析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和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在兰溪市人民医院住院的87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NIPPV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NIPPV使用时间、呼吸暂停缓解时间、血气分析及氧合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31.83±1.23)d]、NIPPV使用时间[(4.72±1.23)d]及呼吸暂停缓解时间[(64.72±10.92)h]均短于对照组[(36.64±3.15)d、(6.64±1.75)d及(73.31±11.1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00、5.952及3.634,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DI(94.22±3.87)、MDI(93.64±3.91)均高于对照组[(85.27±2...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并探讨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合适的喂养方式。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研究。对照组采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喂养情况及喂养并发症方面的差异,以明确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效果。结果经t检验,除血糖值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低血糖、腹胀、胃出血、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的例数及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经2检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改善了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的营养状态,促进其生长发育,并降低发生喂养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胃肠道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经鼻胃管喂养健康早产儿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早产儿常规喂养,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吮吸,分析两组早产儿胃肠道运转时间、营养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无明显差异(t=0.254,P>0.05),两组早产儿开始喂养时间无明显差异(t=0.252,P>0.05),观察组鼻饲管留置时间(16.0±1.5)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6±2.7)d、胃肠道营养达标时间(18.4 ±2.6)d、排尽胎粪时间(5.6±1.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鼻饲管留置时间(17.8±1.5)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11.1±2.6)d、胃肠道营养达标时间(21.9±2.3)d、排尽胎粪时间(7.8±1.8)d,(t值分别为5.091、4.002、6.050、5.945,均P<0.05);观察组患者胃残留(16.7%)、喂养不耐受发生率(27.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胃残留(38.9%)、喂养不耐受发生率(61.1%),(x2值分别为0.035、0.004,均P<0.05).结论 早产儿在常规喂养基础上采用非营养性吸吮能够缩短胃肠道运转时间,降低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者作为研究对象,再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50例接受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50例接受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干预,比较早产儿体质量变化状况、喂养不耐受状况。结果:观察组完全喂养时候、出院时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残奶量低于对照组,摄入耐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摄入耐量比、完全经口喂养矫正胎龄高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起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不良反应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10%,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产儿接受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口腔按摩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喂养不耐受的状况,改善其吞咽和吸吮功能,进而增高体质量,且不会加大喂养不良反应,可确保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早产儿胎龄30~31周52例和胎龄32~34周68例,分别在两个胎龄内各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均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其中用药组于生后第2天常规给予红霉素3 mg/(kg·d),1次/d,共10 d;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3 ml/(kg·d).结果 在胎龄30~31周早产儿用药组和对照组达全肠内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胎龄32~34周早产儿用药组与对照组达全肠内喂养时间[分别为(13.8±4.5)、(17.2±4.2)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分别为(10.5±1.6)、(13.8±1.5)d]、住院时间[分别为(28.5±6.8)、(35.5±7.2)d]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7.6%(6/34)、35.3%(1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对胎龄32~34周的早产儿是安全有效的,但对胎龄30~31周的早产儿效果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樊亚慧 《中国校医》2022,36(5):379-382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儿常规护理上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前后生长发育情况、肠胃功能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出暖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头围、身高、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1,P=0.704、t=0.211,P=0.833、t=1.472,P=0.144);护理后2周,观察组头围(28.44±1.35)cm、身高(44.86±2.05)cm、体质量(2 336.93±12.47)g,高于对照组的(27.76±1.87)cm、(42.46±2.43)cm、(2 310.14±13.5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1,P=0.046、t=5.175,P<0.001、t=9.970,P<0.001);观察组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分别为(21.7...  相似文献   

13.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营养、生长发育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经鼻胃管喂养(INGF)的健康早产适于胎龄儿,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成单纯鼻胃管喂养组和非营养性吸吮组,均用瑞士雀巢公司提供的雀巢早产儿配方奶,记录喂养2周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变化及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达自行吮母乳时间、喂养相关并发症。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8±1.8)天,较单纯鼻胃管喂养组(10.1±1.3)天,显著缩短(P<0.01);达自行吮母乳时间(8.1±0.9)天,较单纯鼻胃管喂养组(9.5±1.3)天,显著缩短(P<0.01);喂养2周后两组的体重、身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围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胃残留、呕吐、腹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单纯鼻胃管喂养组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胃肠道的发育和功能成熟、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促进体质量增长、有利于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于灌云县中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9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4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2.19±3.27)h]、下床活动时间[(51.45±6.76)h]、住院时间[(9.89±2.17)d]、术中出血量[(307.82±87.96)m L]、术后盆腹腔引流量[(478.94±65.43)m L]及并发症发生率(6.67%)均少于对照组[(52.34±5.47)h、(92.29±12.34)h、(13.23±2.89)d、(594.37±125.68)m L、(795.66±78.32)m L、26.67%],(P0.05)。两组患者术前性功能评分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功能评分与术前相近(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性功能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患者术后性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节甘脂(GM-1)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82例发生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PVH-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损伤的早产儿分为GM-1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GM-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主要症状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吸吮-吞咽能力,并分别于校正胎龄40周和41周时予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GM-1组两次测查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临床主要症状吸吮-吞咽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M-1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药物,对脑损伤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近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质量提升项目(QI)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病房(NICU)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为改善早产儿临床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出生后30 min内入住聊城市人民医院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 500 g)为研究对象,低体温的诊断标准为入院时肛温低于36.5℃。其中,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早产儿为对照组(128例),采用常规的体温管理措施;2018年2月1日-2019年1月31日为干预组(120例),通过QI采用综合性体温管理措施,对围生期相关情况、低体温、颅内出血和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入院体温为(36.6±0.7)℃,明显高于对照组(35.9±0.8)℃(t=4.54,P<0.01),低体温发生率从92.5%降低至40.5%,干预组早产儿入院后低血压(43.4%)、颅内出血发生率(43.3%)、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26.1%)、脓毒血症发生率(2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5%、32.9%、65.6%、41.0%,χ2=3.56、5.99、7.56、12.15,P<0.05)。结论 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QI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入院时的体温过低,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熊若男 《中国校医》2022,36(10):767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益生菌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早期微量喂养治疗,观察组加用益生菌治疗,持续14 d。比较2组肠道菌群变化、血清学指标、治疗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结果 出生14 d时,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定量分别为(7.94±1.23)CFU/g、(8.25±1.27)CFU/g,高于对照组的(7.05±1.19)CFU/g、(7.16±1.22)CFU/g(P<0.01);观察组尿素氮、血糖、总胆红素及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8.12±1.16)mmol/L、(4.89±0.76)mmol/L、(80.96±6.13)mmol/L、(61.25±5.37)mg/L,高于对照组的(6.89±1.12)mmol/L、(4.08±0.71)mmol/L、(75.42±5.87)mmol/L、(56.33±5.24)mg/L(P<0.01)。观察组胎便排完时间、足量全肠道内营养所需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4.12±0.79)d、(8.31±1.26)d、(7.12±1.05)d,短于对照组的(5.18±1.03)d、(10.12±1.67)d、(9.04±1.23)d(P<0.01);观察组纠正胎龄40周时体质量、身长分别为(2 586.96±134.58)g、(45.86±2.57)cm,高于对照组的(2 356.94±128.76)g、(44.12±2.46)cm(P<0.01)。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益生菌能加快早产儿肠道微生态建立,改善血清学指标,缩短足量全肠道内营养所需时间,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质量提升项目(QI)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病房(NICU)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为改善早产儿临床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出生后30 min内入住聊城市人民医院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 500 g)为研究对象,低体温的诊断标准为入院时肛温低于36.5℃。其中,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早产儿为对照组(128例),采用常规的体温管理措施;2018年2月1日-2019年1月31日为干预组(120例),通过QI采用综合性体温管理措施,对围生期相关情况、低体温、颅内出血和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入院体温为(36.6±0.7)℃,明显高于对照组(35.9±0.8)℃(t=4.54,P<0.01),低体温发生率从92.5%降低至40.5%,干预组早产儿入院后低血压(43.4%)、颅内出血发生率(43.3%)、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26.1%)、脓毒血症发生率(2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9.5%、32.9%、65.6%、41.0%,χ2=3.56、5.99、7.56、12.15,P<0.05)。结论 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QI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入院时的体温过低,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