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彩颖  赵龙现  关红艳  顾凤莲 《陕西中医》2005,26(12):1324-1325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葛根素加入葡萄糖静滴治疗本病10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1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滋阴补血,活血祛瘀,息风止眩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高学清 《陕西中医》2006,27(4):415-416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熄风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络愈眩汤(葛根、丹参、赤芍、泽泻、蜈蚣、地龙、川芎、天麻、九节菖蒲、三七粉等)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熄风化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益气定眩汤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3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自拟益气定眩汤 (炙黄芪、人参、葛根、当归、川芎、三七粉等 )治疗本病 83例 ;另设西药眩晕停等对照观察组 3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77% ,对照组总有效率 73.33%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 )。提示 :益气活血法有解除血管痉挛 ,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洁 《陕西中医》2009,30(6):675-675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祛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汤(红景天、黄芪、赤芍、丹参、葛根、川芎、白术、天麻、半夏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并设对照组采用眩晕停口服治疗5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活血补气,祛痰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3,34(3):298-299
目的:观察健脾养胃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予以健脾养胃活血汤(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木香、陈皮、麦冬、薏苡仁、川芎等),并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62例,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并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31%,对照组为82.2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血平均流速、基底动脉血平均流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法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量,对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刘建吉  季聚良 《中医研究》2007,20(10):27-2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耳聋及行走不稳等,眩晕可表现为持续性或一过性。2005-09—2007.02,我们采用眩晕汤治疗VBI20例,并与尼莫地平20例做对照,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峻  夏韵 《陕西中医》2006,27(2):169-171
目的:观察益气升阳,活血通窍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益气聪明汤(黄芪、党参、细辛、升麻、葛根、川芎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更好的降粘作用。提示益气升阳,活血通窍法优于单纯活血祛瘀法。  相似文献   

8.
王静怡  王晓燕 《陕西中医》1998,19(9):405-406
采用镇眩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32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有涤痰化瘀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止眩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0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海菊  李黎莉 《陕西中医》2008,29(4):429-430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类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止眩煎(半夏、钩藤、牛膝、茯苓、天麻、白术、丹参、川芎、菖蒲、红花、山楂等)治疗本病10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血循环,有益气化痰,祛瘀止眩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痰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荣培红  余洪刚 《陕西中医》2008,29(2):166-167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痰汤(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半夏、白术、陈皮等)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8例和对照组采用眩晕停口服治疗本病6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5%,对照组总有效率80.88%。提示:本方具有活血化痰定眩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友军 《中医研究》1999,12(1):37-37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是临床上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自1993年以来,我们用自拟益肾通络汤治疗该病64例,结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所选96例均符合游氏标准[1]所确诊的VBI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  相似文献   

12.
刘汉玉  刘瑶  康珊萍 《陕西中医》2012,33(4):431-433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气血两虚型)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八珍汤加减(熟地、党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丹参、水蛭、天麻、葛根、鸡血藤、泽泻、威灵仙等)治疗本病48例。结果:治愈18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缓解眩晕,改善血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小艾  白雪利 《陕西中医》2005,26(7):647-648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益气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葛根、天麻、半夏、陈皮、茯苓、泽泻等)配合西药常规治疗32例。结果:总有效率93.75%。提示:化痰健脾,升清降浊法,是治疗脾气虚,痰浊内阻型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1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孟小丽 《陕西中医》2007,28(4):429-43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窍定眩类中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功效。方法:采用通窍活血汤(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大枣、大葱、麝香、丹参、菖蒲)加味治疗本病31例,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通窍定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春林 《陕西中医》2008,29(5):521-52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行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运用自拟抑眩活血汤(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等)治疗75例眩晕患者,并设置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方具有健脾益气,行气活血,通畅经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芪葛止晕汤治疗颈性眩晕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新营  郭跃来 《陕西中医》2007,28(12):1629-1630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安神定眩类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芪葛止晕汤(黄芪、丹参、葛根、白芍、泽泻、茯苓、白术、石菖蒲、川芎、鸡血藤等)配合黄芪注射液、葛根素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组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安神定眩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郭洪祥 《陕西中医》2009,30(10):1297-1298
目的:观察半天定眩汤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32例用自拟半天定眩汤(半夏、天麻、钩藤、丹参、川芎、当归、黄芪、白术、泽泻等)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药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半天定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症较西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益气化瘀通脉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德仁  韦性坪 《陕西中医》2010,31(8):1001-100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瘀通脉类中药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益气化瘀通脉汤(党参、白术、丹参、川芎、天麻、钩藤等)治疗本病41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8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祛瘀通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李清泉  张百胜 《陕西中医》2007,28(10):1301-1302
目的:观察滋肾平肝、益气活血、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拟晕宁汤(石决明、枸杞、菊花、黄芪、制半夏、川芎等)治疗眩晕患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提示:本方法治疗眩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痰熄风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同予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加用以化痰熄风为法的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半夏、茯苓、钩藤、白术、陈皮、葛根、当归、川芎、白芍、杜仲、牛膝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疗效、血液流变学及TC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TCD血液速度测定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也表明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痰熄风法是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