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Ras依赖型的MAPK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岩  黄文秀  吴春福 《医学综述》2007,13(3):189-191
不同的细胞外刺激通过不同的细胞内信息传递通路,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本文重点介绍Ras依赖型的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与其他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并对此转导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中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异常激活与乳腺癌细胞浸润性生长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435S中磷酸化ERK/MAPK(P-ERK)蛋白表达,以及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ERK/MAPK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两种细胞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磷酸化的调节。结果:雌激素受体ER(-)的浸润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中,p-ERK表达明显高于ER( )的非浸润性乳腺癌细胞系MCF-7;EGF可刺激两种细胞p-ERK的表达增加,但这种刺激作用在MDA-MB-435S细胞中更加明显;IGF-1则仅能刺激MCF-7细胞中p-ERK的表达。PD98059能有效阻滞EGF、IGF-1对p-ERK的激活。结论: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与乳腺癌的浸润性生长有关,而EGF可能是异常激活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刺激ER(-)的乳腺癌细胞浸润性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毅鑫  苏文利 《医学综述》2008,14(10):1470-1473
创伤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其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有待深入研究。创伤后各种有害因素通过一系列信号途径将信息转导至细胞核,启动有关基因表达,引发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创伤后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创伤程度、预后的关系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外信号引起细胞核反应的重要通路,其在不同的水平和方式中对于创伤起着重要作用。现就临床研究方面从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创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创伤程度、预后关系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创伤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各种各样信号。细胞感知这些信号后,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的逐级传递作用,最终诱导产生一系列的细胞质、细胞核内事件和各种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表明,细胞内信号转导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并且是高度网络的过程。目前研究最多的  相似文献   

5.
心肌肥厚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亚娥  吴扬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1):106-108,111
心肌肥厚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尽管经历几十年的研究 ,左心室心肌肥厚(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 VH)目前仍是临床研究和实验心脏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1 ]。肥厚心肌基因表达的变化、在生长过程中许多非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参与以及 L VH和 L VH逆转两个方面并存等问题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因此探讨心肌肥厚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心肌肥厚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1 诱导心肌肥厚的因素心肌肥厚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的肥大和间质成分的改变(或称心脏重构 ) ,心脏顺应性和循环泵功能降低。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6.
佘巍巍  曾锦荣  王昌明  蔡双启 《重庆医学》2011,40(2):108-110,100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介导哮喘大鼠神经源性气道炎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机制,探讨防治哮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卵清蛋白致敏哮喘大鼠下呼吸道肺组织NGF、TNF-α的表达及抗NGF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1)哮喘组大鼠肺组织NGF蛋白、NGF mRNA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5±7、128±7;对照组分别为189±7、191±6;抗NGF干预组分别为156±6、139±8;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哮喘组大鼠TNF-α蛋白及TNF-αmRNA的灰度值分别为141±7、127±7;对照组分别为175±8、179±9;抗NGF干预组分别为164±8、155±6;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F促进合成和释放TNF-α可能是NGF参与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的机制之一,抗NGF干预能够有效地将其抑制。  相似文献   

7.
p38 MAPK 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细胞内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存在于大多数细胞内,是真核细胞转导细胞外信号到细胞内引起细胞反应的一类重要信号系统。它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调控,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及凋亡等。研究发现,其中的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发育及细胞问功能同步等多种生理过程,并与炎症、应激反应的调控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细胞信息传递的交汇点和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8.
三氧化二砷(As_2O_3)抗肿瘤作用明显,能够明显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其作用与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密切相关。通过概述MAPK通路的3条途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蛋白激酶和c-Jun N-末端激酶)在As_2O_3诱导胃癌、肺癌、骨髓癌、白血病等肿瘤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为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及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爱霞  卢晶  吴饶平 《西部医学》2021,33(11):1591-1595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觉的改善作用及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CCI模型,将40只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魏酸钠组、p38MAPK抑制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疼痛行为学、脊髓背角5-HT、GABA浓度及p38MAPK、p-p38MAPK、CREB、p-CREB蛋白变化。结果 阿魏酸钠组及p38MAPK抑制组建模后MWT及脊髓背角5-HT、GABA浓度均低于假手术组而高于模型组,TWL短于假手术组而长于模型组,p-p38MAPK/p38MAPK、p-CREB/CREB均高于假手术组而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魏酸钠组及p38MAPK抑制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钠能抑制大鼠神经病理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闫妙娥  张华 《北京医学》2011,33(12):1004-1006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为HBV感染的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60万新生儿出生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约20万儿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而成为乙肝携带者。  相似文献   

11.
核结合因子促进骨髓间质细胞MBA-1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核结合因子(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 1,cbfa1)的2种亚型Cbfa1/P56和Cbfa1/P57对骨髓间质细胞MBA-1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促进MBA-1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带有cbfa1/P56或cbfa1/P57全长cDNA的质粒瞬时转染到骨髓间质细胞MBA-1,72h后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并抽提蛋白进行Cbfa1及相关凋亡蛋白Bax,Bc1-2,cytochrome-C,caspase-3,caspase-9和TNF-α的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查发现,转染Cbfa1/P56或Cbfa1/P57质粒后,MBA-1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Western b1ot显示,Cbfa1/P56或Cbfa1/P57能增加Bax蛋白表达和Bax/Bc1-2比值,并增加cytochrome-C,caspase-3,caspase-9,TNF-α蛋白的表达。结论:Cbfa1/P56和Cbfa1/P57能诱导骨髓间质细胞MBA-1凋亡。Cbfa1促进MBA-1凋亡的机制包括线粒体途径和膜受体途径2种,凋亡相关蛋白Bax,Bc1-2,cytochrome-C,caspase-9和caspase-3组成的信号级联反应构成了Cbfa1促进MBA-1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TNF-α也参加了该凋亡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脑肿瘤患者尿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20例脑肿瘤患者尿中EGF的含量,其中脑星形细胞瘤15例(WHO分级1~2级6例,3~4级9例)和脑膜瘤患者5例,手术前后各检测1次,以健康正常人(n=5)作对照。结果:手术前,与脑膜瘤患者和健康人相比,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尿EGF含量明显增高(P〈0.01),且WHO分级3~4级患者尿EGF含量较1~2级者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尿EGF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脑膜瘤患者尿EGF含量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星形细胞瘤患者尿EGF水平与病理级别相关,且其纵向变化与手术治疗前后同步,提示尿EGF含量的检测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VEGF-C介导的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介导的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定位。方法: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C mRNA基因在8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对乳腺癌肿瘤淋巴管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标记。结果:在8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49例表达VEGF-C mRNA,表达率为55.06%。VEGF-C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VEGF-CmRNA阴性组相比,VEGF-C mRNA阳性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大、腋淋巴结转移率高(均P〈0.05);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管生成,但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癌巢中未见到明显的成形淋巴管。肿瘤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临床分期越晚,肿瘤淋巴管密度越高(P〈0.05);腋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原发性乳腺癌组织VEGF-C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C介导的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主要发生在肿瘤间质组织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对兔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及其对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普罗布考组、科素亚组和联合用药组。1周后进行髂动脉球囊拉伤术,术后4周进行弹力纤维染色,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 receptor,IGF-IR)和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结果:与高胆固醇组相比,普罗布考组、科素亚组和联合用药组管腔面积明显扩大(P〈0.01),内膜面积明显减少(P〈0.05),IGF-IR和VEGF表达明显减少(P〈0.01),但3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和科素亚可以显著减轻兔髂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抑制IGF—IR和VEGF的表达。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C表达与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表达与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将72例PTC根据侵袭程度分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组、甲状腺内型乳头状癌组和甲状腺外型乳头状癌组;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无转移组。免疫组化SP法对PTC进行VEGF-C,CD1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标记,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VEGF-C,计算出其阳性指数(positive index,PI)、显微镜下计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vessel density,LVD)。结果:PTC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PI值(23.15±3.7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4.54±2.93)(P<0.01);PTC微癌、腺内型、腺外型的MVD分别为35.25±2.06,41.75±5.46和52.58±4.16,随癌侵袭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PTC微癌、腺内型、腺外型LVD分别为6.00±0.81,13.80±1.81和19.17±2.96,随癌侵袭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LVD(19.56±2.4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2.48±2.84)(P<0.05);VEGF-C表达与MVD和LVD计数呈正相关(r=0.743,0.90,均P<0.01)。结论:VEGF-C,LVD与PT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MVD,LVD与PTC侵袭有关;VEGF-C可能参与了血管、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内调节肽对嗜酸性粒细胞(EOS)与支气管上皮细胞(BEC)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表皮生长因子(EGF)两种调节肽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们对BEC白细胞介素(ILs)分泌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VIP、EGF可使O3应激的BEC分泌ILs能力下降,并下调气道上皮ICAM-1的表达。结论:VIP、EGF抑制BEC与EOS的黏附。对气道炎症起负性调节作用,有利于减轻局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AAV2)载体能否有效转导人骨髓CD34 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方法:构建、包装、纯化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2/GFP),转染骨髓CD34 造血干/祖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转导后48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并比较羟基脲(HU)处理前后rAAV2/GFP对CD34 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rAAV2/GFP对CD34 细胞的转染效率为5.3%±1.7%。经羟基脲预处理后达13.2%±2.8%,rAAV2/GFP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为23%±3.6%。结论:rAAV2对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高于骨髓CD34 细胞,羟基脲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rAAV2对CD34 细胞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双侧牙槽嵴裂大动物模型,研究其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8只1 2周龄的同窝实验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动物模型组,对实验组的动物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建立裂隙程度一致的双侧上颌牙槽嵴裂,术后1 2周处死动物,通过实体标本、三维CT等对两组动物行头颅测量。结果:实验模型组牙槽嵴裂裂隙为(1 0.8 1±0.4 1)mm,其上颌骨长度、前部宽度和前部高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小(P<0.0 5)。结论:牙槽嵴裂对上颌骨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造血刺激因子对巨核系成熟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按(2,4,6,8,1 0)×1 05个/mL浓度加入半固体培养体系,体外培养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 eg),观察BMNC数与CFU-M eg生成数之间的关系;将BMNC分别加入含rmSCF rmTPO rm IL-3(3HSFs),rmSCF rm IL-3 rmTPO rm IL-6(4HSFs)或骨髓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F-CM)的液体培养体系中持续培养,从培养的第1 d开始每两天观察巨核系成熟细胞的生成情况。结果:当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按(2,4,6,8,1 0)×1 05个/mL浓度种入CFU-M eg培养体系时,CFU-M eg生成数随细胞种入数增加而增多;种入细胞浓度对CFU-M eg产率有影响,种入细胞浓度为1×1 06个/mL时,与种入细胞浓度为2×1 05个/mL,每2×1 05个骨髓单个核细胞生成的CFU-M eg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3HSFs,4HSFs和F-CM均对巨核系成熟细胞体外扩增有促进作用。3HSFs和4HSFs的扩增作用明显优于F-CM,4HSFs的扩增效果优于3HSFs;3HSFs和4HSFs扩增体系扩增7 d效果最好,F-CM扩增体系扩增5 d效果最好。结论:3HSFs,4HSFs和F-CM均对巨核系成熟细胞体外扩增有促进作用;4HSFs扩增成熟巨核细胞效果优于3HSFs和F-CM;不同扩增体系扩增巨核细胞的最佳效果所需的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体内对树突状细胞(DC)增殖和活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GM-CSF处理组和对照组,致死量γ射线照射后移植入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HSC),GM-CSF处理组隔天皮下注射0.1μg直至处死,对照组隔天皮下注射PBS。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和比较两组移植后1,2,3及4周小鼠脾脏内DC的数目、活化状态和随时间变化的DC动力学。结果:移植后各时间点GM-CSF处理组小鼠脾脏内DC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最大高出倍数为5倍;GM-CSF处理组DC的CD40,CD80和CD86均高于处理组;骨髓移植后第1周,小鼠脾脏内即出现HSC来源的DC,第2周数目开始上升,至第3周达到高峰,第4周开始下降。结论:GM-CSF对体内HSC分化为DC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促进体内DC的成熟与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