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预处理后,给予1、10、100 μmol/Gen,利用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基质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ro)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成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体积浓度的Andro溶液作用于HUVECs,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半数致死量(IC50)的Andro溶液作用于HUVECs,采用Matrigel胶使 HUVECs成管,通过计算成管率来评估Andro溶液对HUVECs成管能力的影响。此外,将A549细胞分泌物与Andro溶液 同时处理HUVECs,检测其成管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Andro溶液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Andro溶液可抑制HUVECs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Andro溶液对HUVECs的IC50为 20 μmol/L。选取20 μmol/L的Andro溶液作用于HUVECs 24 h,发现Andro溶液显著抑制HUVECs的成管能力。另外, A549细胞分泌物促进HUVECs成管作用,而Andro溶液拮抗肿瘤细胞分泌物对HUVECs成管的促进作用,降低MMP-9的表 达。结论:Andro能够抑制HUVECs成管,而且能够拮抗肿瘤细胞分泌物对HUVECs成管的促进作用,从而抑制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3.
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LOX-1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作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特异性受体在摄取ox-LDL后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表达LOX-1的影响以及LOX-1在ox-LDL诱导其自身表达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LOX-1的受体阻断剂聚肌苷酸[poly(I)]250μg/mL和爱兰苔胶(carrageenan)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ox-LDL(0,10,20,50,100 μg/mL)与HUVECs作用于不同的时间(0,6,12,24,36 h),用Realtime RT-PCR测定LOX-1 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测定LOX-1蛋白表达水平,并比较加入LOX-1阻断剂前后LOX-1表达的变化.[结果]在HUVECs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ox-LDL(0,10,20,50,100μg/mL),各组剂量的ox-LDL都可以增加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在10~50 μg/mL的剂量范围内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n-LDL对LOX-1的表达无影响.随着ox-LDL与HUVECs作用时间的延长,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在6~24 h内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P<0.01).HUVECs预先与250 μg/mL的poly(I)或carrageenan作用2 h,然后再加入50 μg/mL的ox-LDL作用24 h.poly(I)和carrageenan都可以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Ox-LDL可以诱导HUVECs LOX-1的表达,该诱导作用可被LOX-1的阻断剂部分拮抗.表明LOX-1不仅特异性地结合ox-LDL,而且介导ox-LDL对LOX-1表达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l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损伤和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表达变化及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LiCl)的干预效应。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LiCl 5、10 mmol/L组。MTT法测定HUVECs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凋亡率,免疫细胞荧光技术检测HUVECs的FKN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HUVECs的FKN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HUVECs存活率显著降低但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且FKN mRNA和蛋白质表达也显著增高(P<0.01);与缺氧复氧组比较,LiCl 5、10 mmol/L组HUVECs存活率显著增高但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且FKNmRNA和蛋白质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氧复氧上调FKN表达诱导HUVECs损伤(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LiCl预处理能够下调FKN表达,显著减轻缺氧复氧导致的HUVECs损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前荷叶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 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s)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HUVEC s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 s细胞系ECV 304,以10μm o l/L卡托普利或10、1、0.1、0.01μm o l/L前荷叶碱作用于HUVEC s,30 m in后再加入A ngⅡ1μm o l/L,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 TT法观察前荷叶碱对HUVECs活性的影响,比色法测定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能明显诱导HUVECs的凋亡(P<0.01),10μmol/L卡托普利及0.01~10μmol/L前荷叶碱可明显改善内皮细胞形态,组织活性明显升高(P<0.05),能增加HUVECs释放NO及生成tNOS(P<0.05),但对iNOS影响不大,使Ang诱导的HUVECs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前荷叶碱通过增加NO生成而抑制Ang诱导的HUVECs凋亡,从而发挥可能的内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7.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和释放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及内皮NO生成的影响,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粘附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riees反应原理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HUVECs未活化时不表达VCAM-1而ICAM-1呈低表达状态;AngⅡ在生理浓度时(10-9 mol/L)即可刺激HUVECs表达ICAM-1和VCAM-1 mRNA,随浓度增加表达增强;10-7 mol/L AngⅡ在不同时间点刺激HUVECs 6 h即有ICAM-1 mRNA和VCAM-1 mRNA较高表达,但高峰有所不同,前者在10 h左右,后者为12 h.在AngⅡ刺激下两种粘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趋势与mRNA相似;并随浓度增加而明显抑制NO生成.结论AngⅡ明显增强HUVECs表达粘附分子,并抑制其NO生成,具有显著的促炎和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IL-6下调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抑制物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IL-6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方法:应用胰酶消化HUVECs并进行传代培养,用生长良好的第2、3代细胞进行试验.同时应用CCK-8测定不同浓度的IL-6(0.125~2.0 ng/ml,实验组)刺激后细胞活性变化,对照组给予培养液;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内TFPI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6(0.125~0.5 ng/ml)对细胞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IL-6增加到1 ng/ml后,作用12 h后细胞活力开始下降.IL-6(0.5 ng/ml)作用6~24 h显著下调细胞TFPI mRNA表达(P<0.05),6 h时抑制效果最强(TFPI mRNA/GAPDH mRNA均值仅为0.191),以后抑制效应渐减弱,48 h达到正常水平(TFPI mRNA/GAPDH mRNA均值为0.399).结论:提示IL-6(0.5 ng/ml)对HUVECs的活性不造成直接的影响,同时IL-6(0.5 ng/ml)在6~24 h内可抑制HUVECs的TFPI mRNA表达而诱发凝血系统失衡,这可能与急性炎性反应时相的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上清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s)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单独培养HUVECs为对照组,以HUVECs加HL-60细胞培养上清为实验组.采用MTT比色法分别在24h、48h、72h检测两组中HUVECs的吸光值;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中HUVECs周期蛋白E(cyclinE )mRN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HUVECs增殖速度加快,72小时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72小时后,实验组中HUVECs CyclinE mRNA及VEGF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能够增强HUVECs的血管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腺肽(thymosinαl,Tα1)对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vessel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的影响以及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合成情况。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测定HUVECs的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VEGF在HUVECs的合成。结果浓度为2.5、5、10μg/ml的Tα1作用于HUVECs后,其对应的D(492)值、增殖率分别为(0.498±0.027)、(96.2±4.5)%,(0.737±0.018)、(182.0±5.8)%,(0.745±0.021)、(185.0±6.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S期细胞增多。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VEGF条带灰度值/内参灰度值(0.29±0.01)与对照组(0.12±0.06)相比,显著上升(P<0.05)。结论Tα1能促进HUVECs的增殖及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内VEGF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缺氧对培养人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干预性影响。方法 (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及鉴定。(2)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模型,TUNEL法观测不同缺氧时间(0、12、24、48h)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干预作用。结果 随缺氧时间延长,NUVECs凋亡率显著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缺氧导致的内皮细胞凋亡。结论 内皮细胞的过渡凋亡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而具有内皮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况炜  陈慧玲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3):256-257,267
目的研究羊栖菜多糖(SFPS)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SPC-A-1、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观检测羊栖菜多糖对人肺癌细胞SPC-A-1、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的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300及1000 mg/L浓度SFPS可明显抑制SPC-A-1细胞的增殖活性;30及100 mg/L浓度SFPS对人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但明显抑制SPC-A-1诱导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的增殖活性。结论高浓度SFPS可抑制人肺癌细胞SPC-A-1增殖活性,并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从甘肃陇西产黄芪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CG)、毛蕊异黄酮和2’-OH-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DG)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芒柄花素、CG、毛蕊异黄酮和DG分别与1 μ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哈巴苷及哈巴俄苷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将生长良好的3代~5代细胞用于实验。实验分四组:对照组、H2O2组、哈巴苷干预组及哈巴俄苷干预组,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取细胞上清液,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哈巴苷及哈巴俄苷干预均使H2O2损伤的HUVECS形态趋于正常,活力增强,细胞膜损伤减轻,减少细胞LDH及MDA产生。结论哈巴苷及哈巴俄苷能对抗H2O2引起的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高脂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AGEs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联合作用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通过hochest 33258染色,观察不同浓度丹酚酸B(10-4、2×10^-4mol/L)作用不同时间(12、24、36、48、72h),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丹酚酸B能够明显抑制AGEs诱导高脂内皮细胞凋亡,并有一定剂量效应性和时间效应性。结论:提示丹酚酸B对防治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羟异黄酮对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影响与VEGFR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genistein)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羟异黄酮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沉淀和激酶活性分析方法检测ECV304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receptor,VEGFR)磷酸化水平和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活性.结果VEGF单独处理能使ECV304细胞增殖,VEGFR磷酸化水平和PTK活性升高,而三羟异黄酮单独处理能抑制ECV304细胞生长,细胞周期主要被阻止在G2/M期,并出现细胞凋亡现象,VEGFR磷酸化水平和PTK活性降低(P<0.01),三羟异黄酮和VEGF同时处理时,细胞周期主要仍被阻止在G2/M期,但凋亡率下降,VEGFR磷酸化水平和PTK活性与VEGF单独处理组相比降低.结论三羟异黄酮能下调ECV304细胞VEGFR的磷酸化水平及PTK活性,从而阻断胞外生长刺激信号向胞内转导的级联反应,阻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没食子酸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没食子酸对HUVECs增殖的抑制作用;用AO/EB荧光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没食子酸对F-actin和细胞核的影响.结果 浓度为40、60、80和100 μg/mL的没食子酸明显抑制了HUVECs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双染色法结果显示没食子酸诱导HUVECs发生凋亡和坏死,且随没食子酸浓度的增加,死亡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多;荧光染色显示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细丝发生断裂或重排,细胞核发生边集.结论 没食子酸具有显著抑制HUVECs增殖,诱导其凋亡和坏死的作用;此外,没食子酸还能破坏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这与抑制细胞迁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杭白菊黄酮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分析杭白菊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HUVEC分正常对照组、高糖组(22mol/L)及低、中、高浓度杭白菊黄酮组(100、200、400mg/mL),作用24~72h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不同浓度杭白菊黄酮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P0.01),尤以400mg/mL高浓度杭白菊黄酮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杭白菊黄酮对高糖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干预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后愈合、血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和相关血管化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AGES-BSA,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高糖组(30mmol/LD-葡萄糖)、AGEs组(150mg/LAGE-BSA)、高糖+AGEs组(30mmol/LD-葡萄糖+150mg/LAGE-BSA)和正常组(5mmol/LD-葡萄糖),另设甘露醇组(30mmol/L甘露醇),电子细胞基质阻抗判断法(ECIS)测定HUVECs损伤模型增殖曲线,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s在Matrigel基质中血管样结构的形成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UVECs中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的表达。结果ECIS法测定结果显示:各组HUVECs增殖曲线形态相似,反映愈合率的斜率无明显差别。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高糖组、AGEs组和高糖+AGEs组形成血管样结构的长度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或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AGEs组和高糖+AGEs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2水平显著升高,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Tie-2受体在正常组HUVECs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在AGEs组的HUVECs中仅表达于细胞核中。结论在高糖和(或)AGEs环境下,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受到抑制,其机制可能与Ang-2表达上调、VEGF表达下调以及Tie-2受体在细胞内不同部位的差异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