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细胞(CEC)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正常对照和47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EC的数量。结果①银屑病患者组CEC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6.199,P〈0.001);其中男性患者组显著高于男性对照组(t=4.570,P〈0.001);女性患者组亦显著高于女性对照组(t:4.161,P〈0.001)。②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899,P〉0.1);患者组,男性与女性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t=0.400,P〉0.5)。结论CEC数量变化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银屑病患者CEC数量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FQ-PCR对本院皮肤性病科及妇产科可疑患者1337例(男404例,女933例)同时检测HPV6/11 DNA和HPV16/18 DNA。结果 1337例患者HPV6/11和HPV16/18感染率分别为20.34%和14.36%(χ2=16.69,P=4.40E-5),其中男性分别为20.05%和13.37%(χ2=6.48,P=0.011),女性分别为20.47%和14.79%(χ2=10.37,P=0.0013);两组病毒载量分别为5.46±1.71和5.20±1.40(t=1.76,P=0.078),男性分别为5.40±1.65和4.94±1.48(t=1.64,P=0.10),女性分别为5.49±1.73和5.30±1.36(t=1.07,P=0.29)。近九年间,两组病毒感染率及病毒载量无统计学变化。年龄均以21~35岁为主要人群,各年龄段两组病毒感染率及载量也无统计学差异。阳性患者HPV6/11病毒载量以5.00-7.99为多见,而HPV16/18病毒载量以4.00-6.99多见。结论 HPV6/11感染率高于HPV16/18,两组病毒载量无统计学差异,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也存在相似特征;阳性患者年龄以21~35岁为主;HPV 6/11以急性感染率多见,HPV16/18以慢性感染率多见;近九年间HPV感染状况较稳定,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未成年乙肝患者HBV DNA定量分析特点及与成年患者之间的区别。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4115例未成年(0~18岁)乙肝患者和17262例成年患者的HBV DNA。结果未成年乙肝患者HBV DNA总阳性率(69.82%)极显著高于成年乙肝患者(57.76%)(P〈0.0001),而小于检测下限阳性率(2.92%)则低于成年乙肝患者(P〈0.0001),病毒载量(6.66±1.45)显著高于成年患者(5.51±1.85)(P〈0.0001)。未成年男性HBV DNA总阳性率(72.39%)极显著高于女性(68.48%),而小于检测下限阳性(男性2.80%,女性3.37%)无性别差异;未成年男性病毒载量(6.66±1.45)与女性患者(6.66±1.46)无统计学差异。未成年患者随年龄增加总阳性率逐渐增高(P〈0.0001),病毒载量也随之增高(P〈0.0001)。结论未成年乙肝患者HBV DNA阳性率极显著高于成年乙肝患者,小于检测下限则低于成年,阳性病毒载量则显著高于成年乙肝患者;未成年男性HBV DNA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女性,而小于检测下限阳性男女无统计学差异,未成年阳性患者病毒载量在男女间也无统计学差异;未成年患者随年龄增加总阳性率逐渐增高,病毒载量也随之增高,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未成年患者乙肝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不同人群女性患者UU DNA和CT DNA感染情况。方法FQPCR方法用于定量检测1875例不育症和2599例宫颈炎及65例有症状围产期患者分泌物中UU DNA和CT DNA。结果不育症患者UU DNA和CT 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8.69%和6.41%(χ2=581.33,P=1.93E-128),阳性样本载量(拷贝对数值)分别为4.35±1.36和4.01±2.14(t=5.99,P=2.30E-9);宫颈炎患者阳性率分别为58.91%和8.79%(χ2=1138.75,P=1.25E-249),阳性样本栽量(拷贝对数值)分别为4.85±1.37和5.29±2.01(t=17.17,P:6.95E-63);有症状围产期妇女患者阳性率分别为61.54%和8.33%(χ2=38.33,P=5.96E-10),阳性样本载量(拷贝对数值)分别为4.85±1.37和5.29±2.01(t=17.17,P=6.95E-63)。合并感染分析显示三组两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率依次分别为4.45%、6.15%和7.02%。结论UU感染阳性率和载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有症状围产期女性、宫颈炎和不育患者;宫颈炎女性CT感染阳性率和载量均高于其它两组。CT和UU合并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近七年来性病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本地性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本院2002年3月14日-2008年7月门诊妇产科和性病科的疑似性病的患者合计12430例(其中包括966例NG、3995例CT、5058例UU、1080例HPV6/11型、1078例HPV16/18、125例TP和632例HSVⅡ)的六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D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病原体总阳性率25.81%(3208/12430)。以UU阳性率最高(46.99%),其它依次为HSV-2(32.12%)、HPV6/11(20.09%)、HPV16/18(14.29%)、CT(8.09%)、NG(6.31%)和TP(4.00%)。近七年总流行趋势为2008年总感染率最高(29.43%),高于2004年(24.01%)(P=0.0047)和2002年(24.91%)(P=0.002),其它年份间总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其中NG和UU阳性率近七年来无统计学差异;CT总阳性率2002年最高(11.13%)高于最低的2007年(5.34%)(P=0.0003)和2006年(5.69%)(P=0.001)及2005年(6.51%)(P=0.005);HPV6/11总阳性率2003年最高(32.12%)高于2006年(P〈0.001)、2004年(P〈0.001)、2008年(P=0.007)、2007年(P=0.0019)、2005年(P=0.022);HPV16/18总阳性率2002年最高(30.4%)与2008年有差异(P=0.006),极显著高于其它年份(P〈0.001);HSVⅡ总阳性率2006年最高(42.72%)极显著高于2002年(P〈0.001)、2004年(P=0.017)和2008年(P=0.0055)。NG和HSVⅡ载量高于其它病原体,而以UU载量最低,CT载量也比较低。男女两性间UU阳性率(女性和男性分别为56.42%和25.34%,χ2=413.95,P〈0.001)和病原体载量(女性4.92±1.47,男性4.61±1.37,t=3.68,P=0.00012)均高于男性,HSVⅡDNA(女性和男性分别为25.38%和37.36%,χ2=10.05,P=0.0015)则显示出男性更加易感性。其它病原体及载量由在两性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UU总感染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病原体,其它病原体从高到低依次为HSVⅡ、HPV6/11、HPV16/18、CT、NG和TP;近七年间本地区每一种性病病原体流行状况较稳定,无明显一致的增减趋势,病原体载量亦无统计学差异。NG和HSVⅡ病原体载量显著高于其它病原体载量,以引起泌尿生殖道急性感染为主,而UU和CT载量较低,多表现为慢性感染。女性UU阳性率和病原体载量均高于男性,HSVⅡDNA则显示出男性更加易感性。其它病原体及载量在两性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正常人进入老年期后,性别和年龄对事件相关电位的交互作用影响是否仍然持续。方法:应用神经心理学测试和MRI检查筛选日本冲绳县年龄在60岁以上的正常老年人40名。其中男性17名,平均年龄是72.2±8.6岁;女性23名,平均年龄是75.7±8.2岁。应用听觉“oddball”范式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分析Fz和Pz部位记录到的事件相关电位内源性成分P300和N2b。结果:P300潜伏期、P300波幅和N2b潜伏期的组间差异不显著。于Fz部位,男性组的N2b波幅低于女性组(F=4.59,P=0.039)。P300潜伏期和P300波幅与年龄的相关性,仅见于男性组(Fz-P300潜伏期:r=0.584,P=0.014;Fz-P300波幅:r=-0.782,P〈0.001;Pz—P300潜伏期:r=0.587,P=0.013;Pz—P300波幅:r=-0.657,P=0.004)。P300潜伏期和P300波幅对年龄的线性回归坡度,在两组闾均有显著性差异,在男性组更为陡峭(Fz—P300潜伏期:t=2.11,P=0.042;Fz-P300波幅:t=2.55,P=0.015;Pz-P300潜伏期:t:2.70,P=0.011:Pz-P300波幅:t=3.00,P=0.005)。结论:性别因素对老年期神经系统变性过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终前HBeAg状态与HBVDNA载量和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分值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20例乙型肝炎ACLF患者临终前0~14d,15~28d和29~90d时段血清HBeAg状态、HBVDNA载量和MELD值。结果51例HBeAg阳性患者上述三时段的HBVDNA载量依次是(5.25±1.99),(5.45±1.47)和(6.06±1.77)log10拷贝/ml,MELD值分别为(30.33±5.25),(26.36±6.43)和(20.13±6.47)。而69例HBeAg阴性患者上述三时段的HBVDNA载量顺次是(5.14±1.84),(5.49±1.75)和(4.62±1.65)logl0拷贝/ml,MELD值按序为(32.38±9.95),(28.17±6.82)和(26.19.4-5.56)。同一时间段比较,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间HBVDNA载量和MELD值均仅在临终前29~90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时段间比较,不论HBeAg阳/阴性,HBVDNA载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ELD值随着病情进展呈持续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启动乙型肝炎ACLF,HBeAg阳性患者的HBVDNA水平高于HBeAg阴性者。一旦ACLF启动,无论HBeAg状态如何,持续高HBVDNA载量可促进病情向终末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了解丙型肝炎病毒载量在两性间的流行状况.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男性患者阳性率为20.27%(30/148),病毒拷贝对数值为4.18±1.04;而女性分别为29.29%(29/99),4.28±1.07.结论男女HCV阳性病人的阳性率(P=0.103,χ2=2.656)和病毒量(P=0.487 ,t=0.699)在男女两性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乙肝患者HBVDNA载量分布特征。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HBVDNA,选取HBVDNA阳性患者22638例进行分析,根据病毒载量(copies/ml的对数值)依次分为八组(分别为〈3、3—3.99、4—4.99、5—5.99、6—6.99、7—7.99、8—8.99、〉9)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和女性比例最高均为〈3.00载量的患者(分别为25.69%,3908/15215;29.83%,2214/7423)(X^2=43.36,P=4.55E—11),其次比例较高为7.00-7.99载量患者(分别为18.41%,2801/15215;18.90%,1403/7423)(X^2=0.80,P=0.37);病毒载量与年龄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性(r=-0.87,P=0.0048)和女性(r=-0.86,P=0.006)年龄均与病毒栽量负相关。结论HBVDNA载量以〈3.00和7.00—7.99比例较多;男性和女性均显示随年龄增加病毒载量逐渐降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HBs阳性HBV感染者五年前后生化、超声影像变化。方法57例抗-HBs阳性HBV感染者根据HBV DNA定量,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前瞻性随访五年生化,超声影像变化。结果抗-HBs低水平组五年后超声积分增加,门静脉内径增宽,平均流速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1,P〈0.05);HBV DNA高、低载量组五年后超声积分均增高(P〈0.01,P〈0.05),HBV DNA高载量组五年后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门静脉平均流速增加(P〈0.05)。结论抗HBs阳性的HBV感染者抗-HBs水平和HBV DNA载量是预后预测指标,抗-HBs愈低,HBV DNA载量愈高,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11.
荧光定量PCR检测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调查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9例男性和40例女性生殖器溃疡和疱疹患者进行HSVⅡDNA检测.结果男性平均年龄35.07±10.77,女性29.35±5.91,t=2.55,p=0.014;男性HSVⅡDNA阳性率为27.12%,定量拷贝对数为7.725±1.474,女性HSVⅡDNA阳性率为17.5%,定量拷贝时数为6.927±1.842(χ2=1.237,P=0.266;t=1.101,P=0.280).结论男性年龄高于女性年龄,男性和女性间感染阳性率无差异,急性感染的发生率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功能、HBV DNA定量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38例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平均年龄为32±8岁;58例为HBeAg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5±8岁,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546,P=0.125).两组患者在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56,P =0.81).HBeAg阴性组HBVDNA水平为4.28±0.97 copies/mL,HBeAg阳性组HBV DNA水平为6.12±1.16 copies/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0.32,P <0.001).45例患者进行了肝组织病理穿刺检查术,HBeAg阴性组11例,HBeAg阳性组34例.两组患者在炎症程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3.053,P=0.238),在纤维化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 =6.000,P=0.048).结论 HBeAg阴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与HBeAg阳性者没有统计学差异,HBV DNA载量低于HBeAg阳性组,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较HBeAg阳性组严重.HBeAg阴性组ALT水平和肝脏组织炎症程度与HBeAg阳性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病人定量动态负荷前后膝关节软骨T2时间变化情况,分析MRIT2mapping序列反映软骨基质生物力学变化的灵敏度.并验证高磁场条件下人体关节负荷装置的有效性。方法10例膝关节OA病人,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4l~66岁.平均年龄57-3岁。依托人体下肢关节力学负荷装置,对其施加膝关节动态负荷。负荷前后行膝关节MRIT2maDping成像,将膝关节轴向负荷区软骨分为4个部位:胫骨平台内、外侧软骨区及股骨内、外侧髁软骨区.分别测量各部位软骨负荷前后的T,时间。对负荷前膝关节内、外侧软骨分级评估进行卡方检验,对同一软骨区动态负荷前后的T2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负荷前膝关节内外侧软骨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A病人负荷前后T2值,胫骨平台内侧软骨区分别为(39.59±4.17)ms、(40.14±4.49)ms(f=0.426,P=0.680);胫骨平台外侧软骨区(38.85±6.72)ms、(41.25±6.54)ms(t=1.704,P=0.123):股骨内侧髁软骨区(36.44±5.72)ms、(40.63±4.90)ms(t=1.783,P=0.108);股骨外侧髁软骨区(39.30±5.78)ms、(46.14±5.03)ms(t=2.826,P=0.020)。结论OA病人负荷后膝关节局部区域软骨区T2时间延长.自行设计的动态加压装置适合在高磁场条件下完成加压及MRI检查,有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解近期本地区淋球菌DNA定量检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本院2002年3月14日~2008年12月31日门诊妇产科和皮肤性病科的疑似淋病患者966例进行了NG DNA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了分析.结果 966患者中,男性患者阳性率5.71%(14/245)、女性患者阳性率6.52%(47/721)(x2=0.20,P=0.65),检测人群总阳性率6.31%(61/966).男性NG DNA定量结果 为6.49±1.34,女性NG DNA定量结果 为6.03±1.45(t=0.84,P=0.40),所有检测人群NG DNA载量为6.13±1.43.近7年结果 中,除了2002年外,近7年NG DNA阳性率较稳定(P>0.05).NG病原体裁量最高的2003年(6.82±0.93)与最低的2007年(5.15±1.33)拷贝数有差异(t=2.97,P=0.01),其它年间数量无差异.结论 淋球菌DNA在本地区男女两性间流行特点相同,近7年来感染率较为稳定,病原体载量也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胸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T—AIS)患者和单腰弯AIS(L—AIS)患者的腰椎前凸(LL)在平卧位下的改变,量化评估平卧位对LL的影响,并评估站立位冠状面腰弯是否影响平卧位LL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女性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AIS50例,L—AIS44例。T—AIS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4.95±2.82)岁,术前平均Cobb角为47.19°±10.43°;L—AIS患者的平均年龄(15.22±2.28)岁,术前平均Cobb角为48.12°±9.29°,两组患者的年龄及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6、P=0.614及t=0.439、P=0.661)。脊柱侧凸患者存在支具治疗史,神经肌源性疾病、内分泌紊乱、骨骼发育不良、神经系统异常、结缔组织病或智力异常均被排除。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摄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及平卧位腰椎侧位X线片。在站立位及平卧位侧位X线片上测量LL。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别分析T—AIS和L—AIS患者站立位和平卧位LL的相关性;分别对T—AIS和L—AIS患者站立位和平卧位LL的差值(△LL)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两组患者站立位LL、平卧位LL及ALL之间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AIS患者的站立位LL为50.49°±8.73°,显著大于平卧位状态下的40.79°±9.89°(t=5.199,P〈0.01);L—AIS患者的站立位LL(51.95°±13.49°)和平卧位LL(36.37°±11.8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2,P〈0.01)。虽然两组患者问站立位LL的差异(t’=-0.614)和平卧位LL(t=1.97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是L-AIS患者的ALL(9.70°±9.34°)大于T—AIS患者的ALL(15.58°±1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3,P=0.011)。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AIS和L?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汉族男女性眼、鼻、口、耳廓外形的解剖学观测,为男女性颅面外科的整形美容与假体制作提供表面解剖数据。方法i对各30具汉族男女性成尸眼睑、外鼻、口唇、耳廓的外形进行表面观测。结果:①睑裂长男性(35.0±5.6)mm,女性(34.7±4.1)mm;睑裂中部高男性(14.3±4.7)mm,女性(10.1±3.9)mm;上睑睫毛数男性(108.6±31.5)根,女性(103.1±28.7)根,下睑睫毛数男性(74.0±31.5)根、女性(61.1±28.2)根。②鼻背长男性(41.4±5.2)mm,女性(41.6±4.0)mm;鼻尖高男性(12.6±3.0)mm,女性(16.6±3.5)mm;鼻底宽男性(37.3±7.8)mm,女性(37.1±3.9)mm。③121裂长男性(52.8±9.9)mm,女性(50.0±11.1)mm;上唇中点厚男性(5.9±2.2)mm,女性(6.8±2.0)mm;下唇中点厚男性(6.0±1.6)mm,女性(7.8±1.9)mm。④耳廓高男性(59.7±6.2)mm,女性(62.7±5.9)mm;耳廓宽男性(33.4±6.3)mm,女性(32.1±5.1)mm,耳垂厚男性(6.0±2.3)mm,女性(6.7±2.1)mm。结论:根据汉族男女性成尸眼、鼻、口、耳廓的外形测量数据,为临床颅面外科、整形美容和遗体整容及再造假体提供形态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4~6岁幼儿执行功能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性。方法以4~6周岁男女不同性别幼儿共143人为被试,分年龄组应用数字工作记忆测验、斯楚普字色干扰测验、连线测验以及汉诺塔测验等,从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及认知灵活性3个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进行男女性别差异性检验。结果①4岁年龄组中Stroop测验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508,df=42,P〉0.05;连线测验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1.126,df=45,P〉0.05;数字广度的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1.414,df=53,P〉0.05;汉诺塔问题的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2.086,df=35,0.01〈P〈0.05。②5岁年龄组中Stroop测验的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667,df=40,P〉0.05;连线测验的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1.320,dr=42,P〉0.05;数字广度的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1.875,df=43,P〉0.05;汉诺塔问题的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007,df=29,P〉0.05。⑧6岁年龄组中Stroop测验的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1.277,df=37,P〉0.05;连线测验的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1.167,df=37,P〉0.05;数字广度的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112,df=37,P〉0.05;汉诺塔问题的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335,dr=31,P〉0.05。结论除4岁幼儿在执行功能综合水平上女性发展优于男性外,其余无论是执行功能的综合水平还是其主要成分男女发展基本均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G7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以及是否有混合家族史的抑郁症其G72基因多态性有无区别。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100例元混合家族史抑郁症、50例有混合家族史抑郁症、86名正常对照的G7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947267、rs2181953,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女性无混合家族史抑郁症组与对照组rs94726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8),基因型A/A、等位基因A、C的OR值分别为0.300(P=0.010)、0.456(P=0.008)、2.195(P=0.008),而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性别无混合家族史抑郁症组与对照组rs218195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性别有混合家族史抑郁症组与对照组rs947267、rs218195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7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女性无混合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存在关联,其中rs947267的C等位基因是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测量高一重点生、非重点生和贫困资助生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水平。结果表明,三类学生内隐自尊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资助生t=-12.855,P〈0.01;重点生t=-7.911,P〈0.01;非重点生t=-7.622,P〈0.01),但三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95,P〉0.05);三类学生的外显自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90,P〈0.01),且两两比较发现,重点生的外显自尊水平低于其他两类学生;三类学生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之间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东莞市无偿献血HIV感染流行趋势及人群特征,为安全输血和献血招募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2年东莞市无偿献血者121例HIV抗体阳性情况,利用SPSSl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东莞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率分别为15/10万、21/10万、32/10万、45/10万和51/10万,平均感染率为34/10万,各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9,P〈0.05)。男性感染率为44/10万,女性感染率为9/10万,男性高于女性(X2=27.31,P〈0.05)。36-岁组感染率为49/10万,为各年龄组最高(X2=12.94,P〈0.05)。初中以下学历感染率为43/10万,与高中/中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7,P〈0.05)。再次献血者感染率低于首次献血者(X2=17.47,P〈0.05)。集体组织献血与个人献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4,P〉0.05)。结论东莞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采供血机构在严格进行抗-HIV筛查时,还应加强献血者特别是低学历青壮年男性的献血前健康征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