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防治的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治疗组从饮食,改变生活方式,用药等方面给予健康指导。一年后对比评估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治疗组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显著,整体血压水平下降了15mmHg,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高血压判断标准知晓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饮食,用药,生活方式较好。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让高血压病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促进其改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有上升趋势。通过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调节饮食和规范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护理,将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为控制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0例已确诊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填写"高血压饮食调查表",对收回的调查表进行分类总结。结果血压控制百分率,A组为58.3%、B组为25%、C组为16.7%。结论饮食指导在控制高血压病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饮食指导应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对控制高血压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吕广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21-122
目的:探讨合理的社区高血压健康宣教方法。方法:对患者的护理要注重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方面的指导。结果:患者血压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血压值更接近理想值。健康宣教及护理对高血压的控制,血压水平的保持,预防并发症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结论:系统科学的护理、治疗、宣教,可使患者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北方农村高盐饮食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和血压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北方农村高盐饮食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食盐量对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2004—2005年在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对≥35岁农民(29914名)进行人口统计学调查和体格检查,按照最新标准对高血压诊断、分级。结果该地区高血压人群的食盐量和食盐超标率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人群,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36.2%,血压正常人群中血压正常高值占38.1%,两者都随着食盐量增加而逐渐递增;正常高值和惯血压人群中,随着食盐量的增加,高血压的比率也逐渐递增(P<0.01);高血压人群中,高血压1级比率最大(54.6%),高血压3级最少(19.8%),但食盐量级别与高血压分级无相关性(P=0.584)。结论阜新农村地区为高盐饮食及高血压高发地区,食盐量增加的同时,伴随有正常高值和高血压比率增长的趋势,但食盐摄入量级别和高血压分级之间并无相关性。高盐饮食是高血压患病和影响血压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非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社区16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控制体重、心理护理、建立健康档案等系列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情绪稳定、坚持锻炼、按时服药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提高。说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控制、血压水平的保持、预防并发症都有重要的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进行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使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坤申  刘刚 《家庭医药》2003,(12):58-58
在我国,有1.3亿人正承受着高血压所带来的痛苦。对高血压患者而言,由于血压升高会对心脏、肾脏及脑部带来进行性损害,所以控制血压刻不容缓。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好药物当然十分重要,此外您还必须了解,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合理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与血压的控制密切相关。 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公布了一项血压与饮食习惯的研究结果,459位高血压患者被分配到三个组别,通过三种饮食方式进行干预,然后比较这三种饮食对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饮食干预,观察两组每天的作息时间、饮食规律情况、血糖和血压的平稳度及身体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作息规律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饮食规律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血糖和血压稳定者明显多于对照组,身体感觉舒适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可改善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饮食方式,对稳定患者血糖、血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辖区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实验组(128±12)mm Hg、(82±6)mm Hg;对照组(162±10)mm Hg、舒张压(98±14)mm Hg,实验组的控制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饮食、运动、认知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维持血压在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社区护理模式前景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北片社区高血压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下降,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而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积极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有上升趋势。通过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调节饮食,规范用药,将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从而延长人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额外降压效应。方法将80例总胆固醇>6.24mmol/L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辛伐他汀+依那普利+饮食控制;对照组予依那普利+饮食控制。治疗后比较2组血压及总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16周后,2组收缩压下降幅度相似,但治疗组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总胆固醇水平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加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额外的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正>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水平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夜间血压水平对心、脑损伤较白昼更为严重.我们对36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并口服倍他乐克治疗。旨在观察该药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于迪  李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396-397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饮食控制、体育运动、心理疏导及动态血压监测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管理。结果居民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积极参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满意。结论以基层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社区综合管理是提高高血压人群防治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朱炜  蔡东联 《家庭用药》2010,(12):62-63
有研究表明,血压与膳食钾、尿钾和血清钾呈负相关关系;高钾膳食可降低血压,对轻症高血压以及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正常血压者有降压作用。因此,“限盐补钾”成为防治高血压的基础措施。而且,通常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治疗的时候,增加钾的摄入比限制钠的摄入更容易施行,也更受欢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缬沙坦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56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另设单纯高血压组36例作为对照,3组均低盐低脂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血压不达标者加用氢氯噻嗪12.5 mg,1次/d,口服,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和血浆一氧化氮 (NO)、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 缬沙坦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浆Hcy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3组治疗8周后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缬沙坦组治疗后血浆Hcy、ET显著下降(P<0.05),血浆NO显著上升(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浆Hcy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缬沙坦可降低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浆Hcy、ET水平和升高NO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起源于儿童时期,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的发展呈现年龄趋向性和“轨迹”现象,即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那些在幼年阶段血压处于高百分位的儿童,血压会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可能发展成为成年时期的高血压。因此,对成人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研究应从小儿时期开始。本文就近年来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发病原因、心血管改变、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H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特殊的高血压类型,患者在出现血压异常升高的基础上还会存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lasma homocysteine,Hcy)水平显著上升的情况~([1])。因此,临床对H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有效控制血压,还需要注意积极对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予以控制。依那普利叶酸片是一种新型的复方降压制剂,可以实现对患者血压和Hcy水平的有效治疗。本研究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Hcy水平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6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普及疾病知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临床用药护理等,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血压及血尿酸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和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明显改善,与护理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明显改善了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观察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马来酸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n=70)和B组(n=70),对两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实施马来酸氨氯地平给药治疗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给药治疗。对两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血压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相比,差异较大,统计学意义显现(P <0.05),且B组优于A组。结论相较于实施马来酸氨氯地平给药治疗,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在控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下,降低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使其血压水平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