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脏腑学说和内分泌理论对糖尿病的阐述对糖尿病的阐述中西医最初都是从人们观察到的突出症状和现象开始的,"消渴"和"糖尿"这两个词在描述上都比较贴切.中医所指脏腑实质上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内脏器被分成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著名的五行学说将人的五脏按"五行归类",建立了相生、相克的模型,并由此产生了五脏疾病传变的理论.大凡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所指脏器又决非西医解剖学上说的具体脏器,这也是中西医最大的不同之处.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显然要追溯到"消渴症"的早期阐述,在<黄帝内经>的<灵枢*五变篇>中就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的说法,后世的大量中医典籍中也从七情、饮食、劳倦、房劳、外感等角度认识消渴的成因,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遗传易感性、过度肥胖、血脂紊乱等易发生糖尿病的观点相一致.但消渴症的"病根"究竟在哪里,怎样认识其病机,仍然比较困难,甚至从中医角度进行分型意见都不好统一.  相似文献   

2.
中医心脾相关的理论是在中医经典理论五行学说以及藏象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学说性理论,其对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以及脏腑辨证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对心系、脾系疾病防治的理论体系.早在<内经><难经>就详细论述心脾两脏互相关系的重要性.<素问·阴阳藏象大论>"心生血,血生脾".<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心主血,脾统血,血成为心脾相关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3.
论脾胃在脏腑学说中的主导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历代医家见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临床病理证候以及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系统论证了脾胃在脏腑学说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了脾胃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具有“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4.
鉴古观今论奇恒之腑甘肃省清水县中医院(741400)任爱民中医藏象学说将人体内在的脏器,分为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在《内经》成书前,对脏腑的概念及划分存有争议,《素问·五藏别论》云“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  相似文献   

5.
人体各脏腑之间的联系是中医基础理论及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心肾二者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 ,是被归纳为阴、阳和水、火的关系。而这其中 ,心肾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特殊 ;从五行依存生克推理 ,肾和心是“克及反侮”的关系 ,就这种关系而言主要是指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那如何理解这种水火既济以及水火失济随之而来的病理变化呢 ?  就阴阳的特性而言 ,阴阳是对立制约也是相互滋长的 ,这就是所谓的“孤阴不具 ,孤阳不存”。经书[1] 有云 :“五行之理……总不出乎阴阳 ;阴阳之用总不离水火。”心肾之关系可见。火性炎上 ,水性润下。《慎斋…  相似文献   

6.
脏腑理论与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代医学知识,探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形成及其实质,对于加快中西医结合步伐,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核心的藏象学说形成的过程,指出藏象学说中存在的藏象分离现象和受魏晋玄风、宋明理学影响的痕迹,直接影响到中医学术的发展。认为藏象学说的研究和完善,应当借鉴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内容,吸收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藏象的新成果。实现藏象统一,建立具有现代水平的新藏象学说是当前中医理论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脾胃学说源于《内经》理论,成熟于东垣时代,是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对脾胃学说颇有研究,牟师从五脏形成说及现代进化论看,脾胃不独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还是脏腑之原本。历代医家十分注重脾胃在诊治上的作用,调节脾胃是中医学独特的治疗大法,在临床诊治上起着核心作用。1《黄帝内经》确立脏腑以脾胃为核心在中医脏腑学说中脾胃是核心。《素问·太阴阳明论》言:"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血瘀证是最常见、最主要,也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深入的中医证型。“心主血脉”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涵盖了心、血、脉三者之间的联系。随着基础医学的日益进步,研究者提出中医理论中的“气”与现代医学中的“线粒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中医血瘀证与血小板血栓形成在病理认识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首先回顾了“心主血脉”的理论渊源,然后基于“心主血脉”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心主之“心”与能量代谢、心主之“血”与血小板血栓形成的关系,探讨冠心病血瘀证形成的机制。这对今后冠心病血瘀证的实验探究、中西医结合精准施治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肠灌洗(给药)药浴。在临床上西医多用于治疗低位肠梗阻.习惯性便秘或用于某些疾病的结肠透析,结肠镜检查,手术前的准备等,目前较盛行的结肠清洗,驻颜、祛斑、减肥亦是美容保健所求达的一种效果。在我国传统中医药理论中,肺与大肠一脏一腑,一空一实,实为脏为阴,空为腑为阳,脏腑学说中总有一阴一阳,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结肠灌洗药浴可达到调节阴阳平衡脏腑,实现阴病阳治脏病腑治,其最具代表的中医传统理论即“肺与大肠相表里”。  相似文献   

11.
<正>五脏相关理论是中医经典理论,其理论渊源甚古,《素问·玉机真脏论》~([1])有云:"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即提出脏腑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按照相克次序传变。肝脾相关理论,是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肝脾两大功能系统在生理功能、病理传变等方面均存在着密切关系。中医肝病是指各种外感、内伤等致病因素引发的  相似文献   

12.
春季养养眼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在中医五脏学说中,春季应的是肝,肝又开窍于目,所以“糖友”在春季更要重视养眼明目,以延缓眼睛的衰老,减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食物与人体健康的话题,古今谈论甚众。中医早将各种食物分为"寒凉平温热"之"五性"和"酸苦甘辛咸"之"五味"。当然,也将食物分为"青赤黄白黑"之"五色"。并从"五行学说"的角度,指出五色食物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之"五行",以及分别归入于"肝心脾肺肾"之"五脏"。从而,开启了五色食物如何能养身防病、与人体健康关系之论述。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医学从最新营养学和最  相似文献   

14.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口眼歪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疾病,重者中脏腑而见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甚至危及生命,急性期过后又多遗留后遗症。为中医四大难症之一。关于中风病机的认识,是随着对脑的病理生理的不断深化和广泛临床实践基础上而逐步发展的。其认识过程经历了由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金元以后的“内风”立论,再到现阶段的“气”“瘀”“毒”等病理因素致中风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中医理论认为,“肺乃娇脏”.千百年来,这一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为“肺”(即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亦有学者及中医工作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本文通过系统地收集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肺”病相对于其他脏腑疾病的高发病率,以及预后情况更差等方面加以整理,籍以证明该理论的正确性.随着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我们将用基础医学进一步深刻理解“肺乃娇脏”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6.
<正>脾在五行属土,为中州之脏。脾胃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因而脾胃被认为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于中医学"重道轻器"的特点,导致对五脏的认识上,中西医之间出现了很多分歧。这一点,在脾的脏象理论上尤为明显。不过,随着中西医学的深入发展和融通,经过很多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在脾的认识上,中西医学达成了很多共识。中医的脾,从解剖实体上来说,主要指现代医学中的胰腺和脾脏~([1]),也有专家认  相似文献   

17.
胸痹从肝论治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心肝的生理病理联系论述胸痹可以从肝论治,并阐述胸痹从肝论治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是对胸痹治疗方法的一种扩充。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是具有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医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心胸内关谋”突出了内关穴在心胸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中医的经络、脏腑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神经、体液等调节机制,从多角度、多层面为“心胸内关谋”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内关穴位疗法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手段众多、安全便捷、疗效突出、预后良好的特点。笔者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基于“心胸内关谋”探讨了中西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内关穴位疗法治疗冠心病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内关穴位疗法治疗冠心病提供思路及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肾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的核心,“肝肾同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它揭示了肝肾之间相互滋生、依存、制约、协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重视整体观念,认为五脏作为有机整体,在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病位虽在脑,但其发病与五脏均相关,其中心、肾乃病机之关键,肝、脾、肺三脏亦与之密切相关。为了弥补西医疗法的不足、改善PSCI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基于“五脏一体观”理论,分别从五脏的角度探讨了PSCI的病机及辨证论治,并指出心脉失养者应养心调血以安神、肾精虚衰者应补肾填精以益智、肝气郁结者应疏肝解郁以开结、肺虚痰阻者应益肺化痰以降浊、脾虚湿困者应健脾祛湿以充五脏,五脏和则气血调达、髓充神明、认知功能得以恢复。这为临床防治PSCI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