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小燕  宋绪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72-1372,1411
目的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方法发现检眼镜下未发现病变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提高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确诊率.方法 对101例(202眼)检眼镜下未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其中46例(92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变包括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毛细血管扩张及黄斑水肿.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更早发现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DP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DPN早期存在小神经/无髓神经纤维受损,对其进行形态学以及功能评估有助于早期诊断DPN。目前临床上出现的感觉定量检测、泌汗神经功能检测、皮肤活检、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等,偏重于小神经/无髓神经纤维功能的检测,具有早期诊断DPN的潜力。合理使用这些诊断技术可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DPN,降低足部溃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方  曾霞  彭清华 《中外医疗》2009,28(7):148-149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代谢性疾病群,它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血糖代谢紊乱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欧美各国四大致盲病中占前列的眼底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经颅多普勒对糖尿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尼莫地平,阿司匹林对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和尼莫地平,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糖尿病组各支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PI值升高,治疗后能恢复接近正常。结论 经颅多普勒检查对于诊断早期无症状性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尼莫地平,职权司匹林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5.
吕高萍  陆慧慧  苏涵 《医学综述》2012,18(11):1784-1785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和皮肤交感反射(SSR)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与36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NCV和SSR测定。比较两组NCV、SSR及DM组上下肢NCV和SSR异常。结果 DM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及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的SC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M组上肢与下肢的起始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两组上肢与下肢的波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NCV和SSR下肢异常率均明显高于上肢(P<0.05),SSR总异常率明显高于NCV(P<0.01)。结论 NCV和SSR都是早期诊断DNP的客观指标,尤其是SSR能更早发现周围神经损害,对早期诊断和治疗DNP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根据分期情况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结果 40例患者(共80只患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后,有38例患者(76只患眼)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5.00%.38例确诊患者中,Ⅰ期患者10例,Ⅱ期患者9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6例,Ⅴ期患者4例,Ⅵ期患者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眼部毛细血管发生不同程度黄斑囊样水肿以及扩张、微动脉血管瘤.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价值高,可有效提高其早期检出率,并根据检出的分期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的危害性不在于病变本身,而在于并发症,约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占糖尿病死亡原因的首位[1],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随机对 60例疑似大血管病变的糖尿病人经心电图、脑CT、下肢动脉血流图和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检查。结果 :IMT法阳性 45例 (IMT值 1.3 70± 0 .64mm) ,其它方法阳性共 2 2例 (IMT值1.673± 0 .5 5 0mm)。IMT法与其它方法的分布构成比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心电图、脑CT和下肢动脉血流图偏重于中、重度病变的确诊 ,对轻度和正常人群的判断灵敏性低 ,IMT法对正常及轻、中、重度病变的确定都有极高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08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直、间接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直、间接检眼镜检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7例,诊断率为2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9例,诊断率为54.63%,两组诊断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与糖尿病神经系统的病变的关系,为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42例糖尿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行双侧胫后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测定,对两组SEP各波潜伏期及波幅的均值行t检验,并对SEP结果与病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SEP的P30,P38潜伏期差异显著(P<0.001),N9波幅,P30波幅差异显著(P<0.05,P<0.001),SEP异常与病程相关(P<0.05),结论:SEP为糖尿病性神经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可发现糖尿病的早期神经系统病变,尤其中枢神经感觉通路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诊断在检眼镜下未发现病变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价值。方法:对101例(202眼)检眼镜下未发现DR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FFA检查。结果:45例(90眼)FFA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早期DR,病变包括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毛细血管扩张及黄斑水肿。结论:FFA能更早发现早期DR。  相似文献   

12.
淋病 (Gonorrhea)是由淋病奈瑟菌 (Neisseriagonorrhe de)即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绝大多数经性交直接传染 ,非性交接触传染者也有存在。目前是我国最常见的性病之一。1 淋病的流行情况及传播途径1 1 流行情况 :通过性接触引起的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 ,其常见病原菌约 10余种 ,每年新感染患者达 30 0万左右。自 80~ 90年代受全球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性传播疾病迅速进展 ,淋病的发病率已居各性病之首 ,且不少为衣原体、支原体混合感染 ,产生青霉酶 (即 β -丙酰胺酶 ,DPNG)的耐药菌株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检查及时诊断,给予早期治疗。方法:电诊断以针刺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为主研究。结果:不同的临床表现所测得相应的肌电图和传导速度的变化。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减少患者病痛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诱发电位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糖尿病患者应用WD4000型神经电位诊断仪行SEP检查,同时均行临床神经系统物理检查。结果:经SEP检查神经病变阳性率为75%,而物理检查方法仅为214%。结论:SEP可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做到早期诊断,从而得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120例,分段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几率与对照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相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利于患者血供的改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对照组的下肢动脉(股动脉、胭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管壁有无斑块,管腔有无狭窄,血流有无充盈缺损情况,并测量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血管内径较对照组减小,内中膜厚度较对照组增高,阻力指数较对照组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较同龄人增高,彩超对糖尿病动脉硬化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63-65+75
目的探讨眼底照相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分期的一致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325例(650眼)为研究对象,散瞳后对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和FFA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在DR检出率以及DR分期中的差异。结果 FFA检出率(71.23%)与眼底照相检出率(66.1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照相检查在DRⅥ期中的检出率显著低于FFA检查(P0.05),而在两种检查方法在DR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和Ⅴ期中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此外,FFA检查对眼底照相检查诊断DR修正率为22.00%。结论眼底照相检查可作为DR筛查和早期诊断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而FFA检查能更加敏感、准确地诊断出DR并进行分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DR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很多 ,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P)、白内障、屈光度变化、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其中DRP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内近来资料表明 ,约 1%的人群患糖尿病。幼年Ⅰ型糖尿病患者约10 %在起病后 5~ 9年左右便可发生视网膜病变 ,15年后约 5 0 %的人发生 ,2 5年后有 80~ 90 %的人出现视网膜病变。成年型或Ⅱ型糖尿病患者的DRP发病情况与此相似 ,但因不少患者发病日期较难确定 ,病程也较难估计。一般说来 ,约四分之一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性…  相似文献   

19.
黄建芳 《铁道医学》2002,30(1):37-3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93列糖尿病患下肢血管,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糖尿病患下肢狭窄率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下肢血管血流最大流速及流量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引起下肢血管病变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导致坏疽。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病较早、发展较快、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