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髓康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的松组和脊髓康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改进Allen's方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脊髓暴露但未受伤.造模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0ml/(kg·d)灌胃,强的松组大鼠给予强的松溶液60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骶上脊髓损伤所致的神经原性膀胱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12只,剩余大鼠造模.取24只成功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12只。手术造模后第19天起,电针组取"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穴进行电针干预,留针20 min,每日1次,连续7d,其余三组仅捆绑相同时间.干预结束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取损伤部位脊髓组织,Western-blot法检测PACAP-38及PACIR的含量。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膀胱最大容量、漏尿点压力、膀胱顺应性及脊髓组织内PACAP-38、PAC1R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顺应性均较低(均P0.05),漏尿点压力较高(P0.05),PACAP-38及PAC1R的含量较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的膀胱最大容量及膀胱顺应性较高(均P0.05),漏尿点压力较低(P0.05),PACAP-38及PAC1R的含量较高(均P0.05)。结论: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可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大鼠膀胱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受损脊髓组织中PAC AP-38及PACIR蛋白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芒针偶刺秩边与水道穴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芒针治疗组各10只。模型组、芒针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芒针治疗组大鼠手术苏醒后即刻给予芒针秩边和水道穴,用偶刺法针刺大约2 cm深度,捻转1 min,并使同侧秩边、水道组成一回路连接于电针仪上,电针30 min,每日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5日后采用BBB评分法观察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情况,取脊髓组织行组织学观察、计算细胞凋亡指数、检测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降低,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升高,脊髓组织Bax、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或P0.01)。芒针治疗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神经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或P0.01);芒针治疗组脊髓组织Bax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模型组,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芒针偶刺秩边与水道穴可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身痛逐瘀胶囊对慢性坐骨神经损伤(CCI)大鼠疼痛及脊髓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分为3 d、7 d和14 d共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按照Bennett的方法建立CCI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损伤侧环跳、阳陵泉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中药组给予身痛逐瘀胶囊治疗(1.64 g/kg),药物通过灌胃给药,按照15 m L/kg的给药容积,每只大鼠每天灌胃1次;针药组在给予每日1次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GFAP、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TWL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TWL值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 0.05);电针组、中药组及针药组各时间点TWL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5);针药组大鼠各时间点TWL较电针组和中药组显著较高(P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GFAP、p-p38MAPK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 0.05);电针组、中药组及针药组各时间点GFAP、p-p38MAPK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 0.05);针药组大鼠各时间点GFAP、p-p38MAPK蛋白表达较电针组和中药组显著较高(P 0.05)。结论:电针联合身痛逐瘀胶囊能够减轻CCI模型大鼠疼痛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组织中GFAP和p-p38MAP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改良Allen’s造模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模型,观察芒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脊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β)和核转录因子Kβ(NF-K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36只和芒针组36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致伤模型组和芒针组大鼠T9~T11脊髓。芒针组采用芒针刺秩边与水道穴,1次/d,共治疗7d。分别于术后1d,3d,7d行BBB评分测定;术后1d,3d,7d取材,用ELLSA法检测脊髓组织中TNF-α、IL-6、IL-1β、NF-Kβ的含量。结果:实验发现7d时芒针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模型组和芒针治疗组TNF-α、IL-6、IL-1β、NF-Kβ含量显著升高。经治疗,与模型组相比,芒针组受损脊髓组织内TNF-α,IL-6、IL-1β、NF-Kβ的表达均降低,且在1d,3d,7d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芒针治疗可显著抑制脊髓损伤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NF-Kβ的表达,改善局部微环境,促进损伤后期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联合身痛逐瘀胶囊对CCI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以及脊髓组织GFAP表达的影响,以期从抑制脊髓组织胶质细胞活化角度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分为3 d,7 d和14 d三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按照Bennett的方法建立CCI大鼠模型,电针组给予损伤侧环跳、阳陵泉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中药组给予身痛逐瘀胶囊治疗(1.64 g/kg),灌胃给药,给药容积为15 m L/kg,每日1次。针药组给予电针和中药联合治疗,方法及疗程同上。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采用RT-PCR法检测C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GFAP mRNA的表达。结果:MW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MWT从术后3天即显著降低,术后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中药组、针药组CCI大鼠MWT有所上升,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大鼠MWT显著上升,与电针组、中药组相比,疗效更加显著(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GFAP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电针组、中药组、针药组脊髓组织中GFAP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针药组GFAP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电针组、中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电针组、中药组、针药组均能抑制C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GFAP mRNA的表达,尤以针药组疗效更佳。结论:电针联合身痛逐瘀胶囊能够显著改善CCI模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脊髓组织中GFAP mRNA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P2X7R、NLRP3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夹脊电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和夹脊电针组(EA),采用Allen's打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治疗1d、3d、7d、21 d后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损伤轴突再生微环境和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抽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75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的松组及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各治疗组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记录期间各组大鼠活动及死亡情况,于干预后3、7、14 d处死大鼠,颈动脉采血,ELISA检测血清BDNF、NGF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均出现典型的截瘫综合征。术后3 d,BDNF表达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治疗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术后7、14 d,各治疗组和模型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其中强的松组、脊髓康中剂量组高于模型组(P0.05,P0.01)。各治疗组和模型组NGF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术后3、7 d各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组;术后14 d与模型组比较,强的松组和脊髓康中、低剂量组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P0.01)。结论脊髓康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血清BDNF、NGF表达,并在14 d内维持较高水平,从而改善轴突再生微环境,促进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9.
王广生  王菲  强辉  强杰 《陕西中医》2011,32(1):111-11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干预组,每组16只。术后6h、12h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检测脊髓组织MDA、SOD的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及IL-6表达。结果:术后6h、12h白藜芦醇治疗组神经功能较模型组显著提高。模型组脊髓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SOD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6h、12h模型组TNF-α及IL-6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白藜芦醇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SOD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白藜芦醇治疗组TNF-α及IL-6水平显著降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降低急性脊髓损伤后的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脊髓炎症程度而发挥对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SD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节段HIF-1α、VEGF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YHWT组、模型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单纯去除T10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及BYHWT组均采用Allen’s垂直打击法制备T10节段SCI大鼠模型,评价各组大鼠于造模前、造模后1 d及1周后的行为学BBB功能评分,于造模后1周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通过ELISA、免疫印迹检测HIF-1α、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YHWT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损伤节段组织中HIF-1α、VEGF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脊髓损伤后SD大鼠脊髓损伤节段HIF-1α、VEGF表达,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环境,减轻因脊髓损伤缺血缺氧时对脊髓造成的损伤,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改良Allen’s造模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模型,观察芒针(elongated needle)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促炎性因子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与NF-κB信号通路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芒针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肿瘤环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含量和核转录因子(NF-κB)含量的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7 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受损脊髓组织中NF-κB和促炎性因子含量显著升高,且TUNEL凋亡率增加,芒针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中NF-κB和促炎性因子含量及TUNEL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芒针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降低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针刺神庭、百会穴是否减轻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大鼠脑病理损伤. 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3组,各组10只.其中假手术组置于普通笼中饲养,只给予同等条件抓取,不给予任何治疗;模型组造模后回笼饲养,只给予同等条件抓取,不给予任何治疗;电针组取大鼠神庭和百会穴,应用GM101电针仪,电压峰值6V,以针体轻轻抖动为度,疏密波频率1~20 Hz,每次30 min,每天1次.干预完成后取材、制样,透射电镜观察3组脑神经元及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 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神经元及血管超微结构有病理性改变,但针刺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病理轻,与假手术组接近. 结论 针刺神庭、百会可有效减轻MCAO大鼠脑神经元及脑内血管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脊髓损伤SD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采用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打开脊椎后进行缝合。造模后24 h,人参皂苷Rg1组给予人参皂苷Rg1溶液10 mg/kg进行腹腔注射,1次/d,连续7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大鼠血清MDA、SOD、IL-1β、IL-10水平。结果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大鼠血清MDA、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 05),SOD、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 05),但人参皂苷Rg1组大鼠血清MDA、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SOD、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 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调节MDA、SOD、IL-1β及IL-10的表达对大鼠脊髓起到保护作用,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的影响,探析针刺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常规驯养3 d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20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接受线栓法进行脑缺血模型制备,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皮肤切开及血管剥离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术后回笼继续饲养,每日模拟捉拿、穴位点触一次。针刺组接受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1次/d,30 min/次,连续干预7 d。治疗前后记录大鼠catwalk系统动静态指标的变化,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GF-β1浓度的差异。结果:1)Catwalk系统参数分析:造模组大鼠步行速度明显慢于假手术组,步行时间明显较针刺组长,其中针刺组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TC及其图像软件分析:造模组大鼠存在明显脑梗死区域,针刺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3)透射电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神经元细胞结构受破坏,包括细胞膜不完整、细胞核肿胀、内质网减少等,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具有较为完整的细胞膜及细胞核结构,线粒体空泡病变现象亦有明显改善。4)Western blot:假手术大鼠脑组织的TGF-β1浓度明显高于2组造模大鼠,经过针刺干预后2组造模大鼠脑组织TGF-β1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针刺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可通过上调TGF-β1浓度实现神经细胞增殖及结构修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电针“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流动力学及脊髓组织ERK/CREB/Bcl-2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选取24只分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其余36只采用脊髓横断法造模,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电针组取单侧“次髎”“中极”“三阴交”“大椎”进行电针刺激,每次30 min,1次/d,连续7 d。干预结束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测,HE染色观察大鼠膀胱逼尿肌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测定脊髓组织p-ERK1/2、p-CREB、p-p90Rsk、CRE、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及漏尿点压明显增加(P<0.01),膀胱最大容量及顺应性明显降低(P<0.01);膀胱平滑肌细胞结构严重破坏、排列紊乱,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脊髓组织p-ERK1/2、p-p90Rsk、p-CREB、CRE、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针刺干预神经病理性镜像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弱刺激手针组、强刺激手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L 5脊神经结扎(SNL)法制备神经病理性镜像痛模型;弱刺激手针组于SNL术后3~11d隔日以细针(0.22mm×13mm)对双侧"环跳"穴进行针刺干预,幅度180°,频率60次/min,持续捻转2min后留针,15min时以相同强度再刺激1次,30min时出针;强刺激手针组以粗针(0.3mm×13mm)进行幅度360°、频率180次/min的针刺干预,其它操作与弱刺激手针组相同。于SNL前,SNL后3、7、12d时检测双侧后足机械痛阈。SNL后12d,各组随机取4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双侧脊髓背角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SNL后3、7、12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同侧痛阈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7、12d时强刺激手针组同侧痛阈升高(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NL后7、12d时模型组对侧痛阈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SNL后7、12d时强刺激手针组对侧痛阈升高(P0.01)。模型组双侧脊髓背角p-ERK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强刺激手针组双侧脊髓背角p-ERK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强刺激手针缓解神经病理性镜像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双侧脊髓背角p-ER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注射剂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细胞的作用效应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肾动脉分支点下阻断腹主动脉的方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90只SD大鼠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n=30)、缺血再灌注组(B组,n=30)、黄芪注射液预处理组(C组,n=30)。其中假手术组开腹后只暴露腹主动脉不阻断腹主动脉,然后关闭腹腔;缺血再灌注组阻断腹主动脉30min后,放开腹主动脉进行缺血再灌注;黄芪注射液预处理组开腹前,经大鼠尾静脉注射黄芪注射液(10mL/kg),然后开腹阻断腹主动脉30min后,放开腹主动脉进行缺血再灌注。造模完成后,各组动物分别于缺血再灌注12h、1d、2d、3d、7d后用Tarlor法评价大鼠双后肢神经功能,然后取出L2-4段脊髓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结果: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双后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可以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神经细胞中凋亡细胞数量(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推拿联合脊髓电刺激(SCS)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凋亡调控及 B 淋巴细胞瘤-2(Bcl-2)、B 淋巴细胞瘤-2 相关蛋白 X(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24 只清洁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 8 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 16 只大鼠均建立坐骨神经损伤(SNI)模型,造模后 7 d 开始干预。造模后 21 d 取材,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及神经纤维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 L4~L6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形态及 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TUNEL检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数目。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大鼠均出现神经纤维肿胀变形及功能受损。造模后 21 d,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大鼠均出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治疗组脊髓前角神经元凋亡数目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 Bcl-2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火针对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靶点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火针组,每组分为1 d、3 d、7 d和14 d共4个时点。采用电动颅脑脊髓损伤撞击仪制备SCI模型,对火针组采用相应的干预方法,相应时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BBB)、TUNEL检测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BBB行为学评分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火针组在1 d、3 d、7 d及14 d神经运动功能情况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在1 d、3 d、7 d及14 d神经运动功能情况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CI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凋亡指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火针组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凋亡细胞减少,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火针组凋亡指数14 d时最低。DAP12、p-PI3K及TGF-β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AP12蛋白相对...  相似文献   

20.
李忍  叶宇旋  周蔚华 《陕西中医》2023,(9):1173-1178
目的:研究头针针刺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及海马体胆碱能抗炎通路(CAP)的影响。方法:将9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和造模组70只,大鼠VD模型的建立使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在造模后第4周随机将造模成功的48只VD大鼠分为模型组、美金刚组、头针组及联合组各12只,美金刚组按体重给予美金刚灌胃,头针组采用针刺百会穴和四神聪治疗,联合组采用头针和美金刚联合治疗,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将美金刚组用药量换算为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比较各组大鼠治疗8周时行为学评价结果。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造模前比较,造模4周时,模型组、美金刚组、头针组和联合组VD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升高(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均显著下降(P<0.05);相比于造模4周,治疗8周时各组以上指标显著改善(P<0.05),头针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