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温是温病学中重要的疾病之一,对其机理历代医家看法不一。时至今日,《温病学》教材说法亦不尽相同:或曰“发生于春季或冬春之交”的伏邪温病,或曰:“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新感温病。笔者经过反复推敲,认为还应以伏邪论述更为适宜。 首先,从春温的源流来看。春温导源于《内经·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经·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即指出春温是在冬季人体阴精先亏的情况下,感受寒邪,郁而不发,至春阳气升泄,郁热自内外发而成。这也是伏邪温病最早的理论根据。之后,历代医家对春温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以伏邪  相似文献   

2.
漫话伏暑     
“伏暑”这类证候,属于“伏邪”为患的温热病。也就是说,它是先受邪而后发病的一类温病。历来把它与“春温”并列,归属于“伏气”温病的范畴。关于“伏邪”着病的“审因”、“察形”“正名”,元代王安道所著之《医经溯洄集》中,已大体有所论及,虽不能谓为大中至正之论,但可称平正合理之言。然不少医家(包括现代医家),仍对此其说不一。本文仅就“伏  相似文献   

3.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是指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主要包括“六淫”外邪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等[1]。中医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历代医家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复归临床应用的历程。现就温病病因学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春温是发生在春季,由“伏寒化温”引起,病初以里热炽盛症状为主的一种急性热病。关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全国高等医药院校1985年版《温病学》教材(以下简称《教材》)认为“春温是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因而,如何正确认识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是很有必要的。特别作为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其内容必须具备广泛性和权威性,既要尊重祖国医学历史,又要面对临床实  相似文献   

5.
伏气发病学说对中医现代临床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气发病学说是温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学说,始于《内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历来被认为是伏邪发病学说之滥觞。所谓“伏寒”、“伏风”、“伏暑”、“伏湿”等皆属于伏邪范畴。《素问·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王叔和注释认为是冬受寒邪,“邪伏肌肤”,至夏发为温病与暑病。唐宋医家多重视“伏寒”。明末清初吴又可《瘟疫论》倡导杂气致  相似文献   

6.
试论温病病因学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病因是疾病发生的原因。温病的致病原因总体而言是温邪,具体地讲是指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这类病邪主要包括“六淫”外邪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等。温病病因学说是前人长期与外感热病...  相似文献   

7.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和发病本章叙述内容有两方面:①温病的病因;②温病的发病。其中重点内容一是各类温邪的致病特点,二是温病的发病类型。一、温病的病因温病的致病原因是外感温邪。这类病邪除了风热、暑热、湿热、燥热外,还包括“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而疠气、温毒实质也  相似文献   

8.
《内经》关于温病有着丰富的论述,其中“温病乃起”是温病名称的最早论述,《素问》把寒邪作为外感热病的主要原因,“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后世温病伏邪之说的发端,温疫毒邪进犯人体主要是因正虚于内,卫虚于外(表),营虚于血所致,对病机、证候、发展规律、预防等也有论述。关于治疗,提出了“汗”、“泄”两大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伏邪温病,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感受外邪未即发病,伏藏人体,过时而发.其实不然,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管见. 伏邪温病,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溲赤、舌红、苔黄等热郁于里的证候为主要表现.临床上有春温、伏暑、温疟等类型,包括现代医学的“流脑”、“乙脑”、“重型流感”等。《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舂不病温。”可见机体精气充沛,抗病力强,则“邪不可干”.若正气不足,卫外功能低下,或阴精亏虚,内有蕴热,则易感温热毒邪,并可进一步内陷  相似文献   

10.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伏邪温病范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伤于寒"是为少阴阳气受损,阳气亏虚;春季少阳当令,伏邪温病转出于少阳,故称"春必病温"。伏邪传变外出即转出少阳,内陷即陷入少阴。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理论指导治疗春季发热病,辨证结合患者的体质、发病节气,注重"天人合一"的原则,在治疗上寒温并用,对指导临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指导春季发热医案的辨治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春温属于温病范围,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前人对此病因分为外感和伏气。明代汪石山认为:春季发生的温病除了有因“冬伤于寒”而致的伏邪温病外,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春温”。其发病机制分为上、中、下三焦和卫、气、营、血。对传变途径又分顺传和逆传。秦师以外感和顺传为主,将全部病程分作四个时期论治。今简要阐述于下,供诸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温病是指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温病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性分为瘟疫和温病,前人有"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的说法。例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临床特征来看传染性强,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属于中医温病的"瘟疫"范畴,但究其致病性质,仍不出风暑湿燥等病邪的范围。温病根据发病季节分为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根据发病类型不同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相似文献   

13.
温病的治法,主要有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固脱等。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怎样应用这些治疗原则达到驱除病邪、调整气机、辅助正气,使病人恢复健康呢?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病因审病因,即是在治疗之前弄清引起温病发生的病邪性质,针对病邪性质,确立治疗原则,以驱邪外出。温病的致病主因是温邪,按其性质又可分为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戾气、温毒等。这些致病因素,既体现温病的特点,又各具特色。首先,有一定的季节性。风热病邪多发生在春季及应寒反暖的冬季(初冬),其致病初起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柳宝诒医案》、《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医论医话》的系统学习研究,发掘出柳宝诒治温特色:善用“疏”邪之法治疗外感温热病;善用“透”邪之法治疗湿热类温病;运用“托”邪的方法治疗春温病。其对外感温热病的治疗不仅对前人的治疗经验兼收井蓄,而且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治疗特色,值得后人学习、仿效。  相似文献   

15.
伏气温病和新感温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邪感于外而伏藏于体内,过一个季节而发病,称为伏气温病。感受温热之邪,随感随发,称为新感温病。伏气温病的理论根据,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还有《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关于邪伏部位的争论,有邪伏肌肤说、邪伏少阴说、邪伏营分说,以及邪伏募原说。邪伏募原说,首先由吴又可提出,但吴氏原指瘟疫而言。所谓邪伏募原,其含义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潜伏期,与伏气温病是  相似文献   

16.
浅谈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自《内经》到《温热论》时期温热病的病因和发病的认识进行了总结。此由最初的以“伤寒”总称各种热病,逐步发展至“外感六淫化火说”、“非时之气,戾气说”、“伏邪之说”、“新感学说”,至清代产生了“温热毒邪学说”,从病因和发病上根本区别了温病与伤寒,同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理论,形成了《温热论》。  相似文献   

17.
从阐发伏邪病因特点,揭示伏气温病证候规律,明确伏气温病治疗要略等三个方面对柳宝诒《温热逢源》中伏气温病的病因及辨治内容进行探讨。《温热逢源》强调冬寒内伏为邪伏外因,少阴肾虚为邪伏内因,久伏化温为邪伏关键;伏气温病证候演变由内而发,自里外达,由少阴外达三阳,伏温化热郁于少阴不达于阳;治疗上注重泄热逐邪,强调温阳扶正,步步顾其阴液。其关于温病伏邪的医学思想和论治思路不仅对于提高现今传染性和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水平,且对于拓展临床疑难杂症的证治思路,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温病学中对下法的应用是极为重视的。本文从理论原则上予以论述,使温病下法在应用上扫除不必要的顾虑,从而提高疗效,有益于医学的探讨。温病是在一定的季节,由一定的温热病邪而引起的急性外感热性病的总称。有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冬温和湿温之分。温病发展转变一般经过卫→气→营→血四个不同病理阶段。在气分阶段温热病邪与正气急骤相争,邪气里盛但正气未衰,因此  相似文献   

19.
湿温之名,始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将湿温列在外感热病之中。历代医学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有专著论述,这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温病大致可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温热病类,主要包括风温、春温、暑温、  相似文献   

20.
感受外邪当时没有发病,邪气伏藏于体内,过时才出现症状的叫作伏邪,亦称伏气。据《温热逢源》上记载,“伏邪”之名,始见于蒋问斋《医略》。柳宝诒认为:“伏邪之名,从前未经道及,自蒋问斋煌煌然著伏邪之名,而伏温一证,始昭然大白于天下。”吴又可《温疫论》虽先已提及“伏邪”,然其所指乃是“温疫之邪”,若以外因来讲,应属新感范畴,与“伏邪温病”之伏邪,名同实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