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37岁,因发热15个月伴盗汗、乏力、关节疼痛,一过性皮疹而入院。发病前因“上呼吸道感染”行“扁桃体摘除术”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9℃~41℃,伴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在当地医院查胸片、B超示脾大,血沉快,按风湿治疗,关节疼痛、肿胀好转,但体温未降。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骨髓穿刺三次均未见异常,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体温未降反而更高,  相似文献   

2.
杨楠 《临床医学》2001,21(11):59-60
以周期性高热为主要表现,误诊达3年之久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1例。 1 病历摘要 某男,25岁,民办教师。因周期性发热3年,持续发热伴腹胀、鼻衄2周于1999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自1996年9月以来,每年9月至12月间不明诱因出现发热,以弛张热型为主,最高时达41℃。三年来先后在省、市各级医院多次住院诊治,经抗炎、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出院。诊断不明确,先后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可能,肺外结核可能;风湿性肺炎;巨幼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合并原发性腹膜炎。二周来持续发热、自测体温40.  相似文献   

3.
女,25岁。因间断性发热2年入院。患者2年前因受凉后出现高热、咽痛,当时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体温无明显下降,并相继出现结膜充血、上眼睑水肿。在当地医院查血、尿、粪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自身免疫性抗体均阴性,腹部B超示肝脾大,诊断为舍格伦综合征。给予地塞米松治疗,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结膜充血、上眼睑水肿明显减轻,改为泼尼松口服,后逐渐减量。3个月后结膜充血、眼痛、眼睑肿胀再次加重,在北京同仁医院查眼部CT示炎性假瘤,眼病理检查未见异常,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女 ,30岁。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皮肤瘙痒 3个月于1992 - 12 - 2 5收治 ,患者于 3个月前发现左颈部有肿物如蚕豆大小 ,伴有午后低热、乏力、心悸 ,1个月前开始全身瘙痒 ,后又发现颈前部肿大 ,盗汗、消瘦、手抖 ,在外院查 T3、T4增高诊为甲亢 ,颈部淋巴结活检诊为淋巴结炎 ,近月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增多来诊 ,查体 :T37.5℃ ,P10 8次 / min,BP12 0 / 70 mm Hg,R2 4次 / min,消瘦 ,头颅五官无异常 ,甲状腺 °肿大 ,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如黄豆到蚕豆大 ,活动有触痛 ,手震颤( ) ,双肺无异常 ,HR10 0次 / min,心…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3岁,1个月前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半月前出现咽部不适,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体检:T 39℃,两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可,有压痛.淋巴结病理活检:考虑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胸部CT扫描:两肺下叶肺纹理增粗,部分肺中外带见小结节影及网状影(图1).两侧胸腔见积液.  相似文献   

6.
【病例】 女,3 4岁。自述于1996年12月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有一包块,无红肿、疼痛;无午后低热、咳嗽、咳痰及咯血。就诊于当地医院,予手术切除肿物,术后病理报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术后一直未服用抗结核药物。1998年11月,患者左侧颈部又有一包块,轻度触痛,自觉全身乏力,仍无  相似文献   

7.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是一种免疫功能异常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文综述了最近10年细胞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分析,为AILD诊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LD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确诊靠淋巴结活检,AILD联合疗效尚可。结论AILD必须靠淋巴结活检确诊,目前已被划为恶性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应该采取联合化疗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时培瑞  汪洪毅 《临床荟萃》1996,11(7):303-303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1974年由Ftizura等提出(Lanut,1:1070),近几年才被国内临床及病理学家所重视,少量病例也陆续被报道。现将我院1986年~1994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是一种免疫功能异常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文综述了最近10年细胞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其病因、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伴有浆膜腔积液一例报道陈忠(苏州医学院附一院,江苏苏州215006)关键词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浆膜腔积液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Immunoblasticlym-phadenopathy,IBL)又称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n...  相似文献   

14.
张秋红  王雅格 《现代护理》2005,11(13):1082-1082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以下简称AIL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淋巴结病,有人认为可能是AILD型T细胞淋巴瘤的早期,临床上少见。主要特征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肝脾肿大、消瘦、皮疹及瘙痒等。我科于2003年8月6日收治1例AILD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洪英  王瑾 《临床荟萃》2001,16(14):663-664
患者 ,男 ,62岁 ,反复高热、寒颤、伴多个关节酸痛、无红肿、腹痛、腹胀半年 ,1999年 7月 17日入院。查体 :T 3 7.5℃ ,神清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最大直径 2 .7cm ,光滑、无压痛 ,活动良好。双肺呼吸音粗 ,右下肺呼吸音低。心脏查体正常。腹软、无压痛、肝未触及 ,脾肋下 2cm ,质韧 ,无触痛 ,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常规示 :WBC 2 .9× 10 9/L ,中性 0 .68,淋巴 0 .183 ,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正常 ,血沉 90mm/1h ,A/G =3 1∶3 3 (g/L) ,IgA2 .5 5 g/L ,IgG18.8g/L ,IgM 3 .83 g/L ,AKP 13 2U (金氏 ) ,γ球蛋…  相似文献   

16.
贺欣  金普乐  刘朝辉 《临床荟萃》2008,23(6):384-384
患者,男,49岁,工人.主因间断发热半年,咳嗽20天入院.近半年来患者间断发热,体温37.5~39℃,伴畏寒、寒战,病因不明,抗感冒药物有效,抗生素治疗无效.近2个月精神抑郁,肤色逐渐变黑发红,盗汗,腹泻,体质量减轻约15kg.近1个月症状加重,咳嗽,咳白色黏痰,偶带血丝.10年前有外出打工史.  相似文献   

17.
病例资料【例1】女性,59岁。因间断发热、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咳嗽2年,加重20天,以肺部感染、肺癌、药疹收入院。2年来曾5次淋巴结活检,4次考虑慢性炎症,1次考虑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炎;2次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考虑为慢性炎症;2次骨髓穿刺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s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astleman′s病,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思路。结果:10例患者均因无痛性颈淋巴结肿大就诊,误诊误治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颈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症。随访至今均长期生存,其中1例多中心性PC型患者术后2 a复发,接受二次手术切除+化疗。结论:Castle-man′s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易于误诊,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9.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necrotizinghy per plasticlymphadenopathy ,NHL)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 ,临床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为三大主症。近年来国内虽多有报道[1,2 ] ,但由于NHL临床表现多样 ,极易误诊。本文总结我院 1990年 1月~ 1999年 6月收治的 10例经淋巴结活检证实为坏死性淋巴结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7例 ,年龄 14~ 45岁 ,平均 2 3岁。发病季节 :冬春季 6例 ,夏季 4例。 8例发病前 1~ 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测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中常见的 3和 X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以及含有上述二种畸变的畸变细胞率,运用间斯细胞遗传学技术对经过染色体分析的36例AILD德国病人进行了重新检查。原位杂交采用生物素标记的第3号和X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随体DNA探针。实验发现在28例(77.8%)和12例(33.4%)AILD中分别含有 3及 X畸变,染色体分析中发现的单个细胞性 3大多数来源于异常克隆。含有 3和 X的畸变细胞率分别为4.5%和8.2%,远较染色体分析结果为低。结合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分析结果,实验发现在32例(89%)AILD中存在染色体畸变,其中17例(47%)有多达4个克隆的多克隆畸变。实验结果充分显示间期细胞遗传学技术在检测染色体数目畸变方面比传统的染色体分析敏感; 3和 X是AILD的极为特征性的染色体畸变,而含有 3和 X的恶性肿瘤细胞仅占极少数,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