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回顾性分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2001年—2013年3月发布的5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梳理涉及中药肾毒性的相关内容。分别从药品种类、中成药肾毒性临床表现及特点、导致肾毒性原因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医生在中药制剂的应用中,应根据中医辨证用药,同时加强用药监督,从而减少或避免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中成药不良反应,结合我国中成药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探讨中成药风险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以期促进我国中成药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品种看药品风险管理(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为背景,结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重点分析被通报品种的监管历程,并从具体实施的行政举措展示药品风险管理的效应。方法以被通报的具体品种为线索,重点采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性阐述。结果对被通报品种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当时社会、政策以及工作背景密切相关。结论药品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和渐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为背景,结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重点分析被通报品种的监管历程,并从具体实施的行政举措展示药品风险管理效应。方法以被通报的具体品种为线索,重点采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性阐述。结果被通报品种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当时社会、政策以及工作背景密切相关。结论药品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和渐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为背景,结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重点分析被通报品种的监管历程,并从具体实施的行政举措展示药品风险管理的效应。方法 以被通报的具体品种为线索,重点采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性阐述。结果 对被通报品种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当时社会、政策以及工作背景密切相关。结论 药品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和渐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为背景,结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重点分析被通报品种的监管历程,并从具体实施的行政举措展示药品风险管理的效应。方法以被通报的具体品种为线索,重点采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性阐述。结果对被通报品种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当时社会、政策以及工作背景密切相关。结论药品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和渐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为背景,结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重点分析被通报品种的监管历程,并从具体实施的行政举措展示药品风险管理的效应。方法被通报的具体品种为线索,重点采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性阐述。结果对被通报品种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当时社会、政策以及工作背景密切相关。结论药品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和渐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为背景,结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重点分析被通报品种的监管历程,并从具体实施的行政举措展示药品风险管理的效应。方法以被通报的具体品种为线索,重点采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性阐述。结果对被通报品种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当时社会、政策以及工作背景密切相关。结论药品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和渐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品种看药品风险管理(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为背景,结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重点分析被通报品种的监管历程,并从具体实施的行政举措展示药品风险管理的效应。方法以被通报的具体品种为线索,重点采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性阐述。结果对被通报品种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当时社会、政策以及工作背景密切相关。结论药品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和渐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陈易新  田春华 《中国药物警戒》2007,4(6):321-324,331
目的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建立为背景,结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阶段特点,重点分析被通报品种的监管历程,并从具体实施的行政举措展示药品风险管理的效应。方法以被通报的具体品种为线索,重点采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性阐述。结果被通报品种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与当时社会、政策以及工作背景密切相关。结论药品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艰巨和渐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闻回放:据新华社2月23日报道,知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最近被北京多家医院肾内科大夫提请患者慎用,原因是这些医院近年内不断接诊因服用龙胆泻肝丸而导致肾损害,甚至发展到尿毒症的病人。医生们认为,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原因是,药中的关木通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是导致肾病的元凶。  相似文献   

12.
13.
张然  刘亚敏 《家庭医药》2021,(1):377-378
目的:本文探讨了含有毒成分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管理,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对60种中成药的毒性成分进行分析.调血药和妇科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结果:对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中成药易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损害.结论:应加强含有毒成分中成药的...  相似文献   

14.
常用的一部分中成药中含殊砂、雄黄、连续应用对人体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为使用药合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笔者综述了含汞、砷类中成药及中毒表现,特别是提醒医生要全面掌握每种药的方剂组成,不能片面地只看说明书上的几味药而使病人延长服用时间,加强含重金属中成药的监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梳理中成药说明书[不良反应]项的标注现状,提出对该项内容修订完善的思考与建议。方法:首先通过实地收集、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获取1 618个中成药示例品种的说明书实物,对说明书[不良反应]项标注率、标注内容进行频次统计和对比分析。继而针对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和含毒性药材中药制剂,对比同品种不同厂家说明书之间的差异。结果:共收集中成药说明书1 618份,所有说明书均设置了[不良反应]项,其中有详细内容者占19.2%,明确表示无不良反应者占0.6%,其他均为“尚不明确”。[不良反应]项标注内容主要包含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出现比例、频次或发生概率,解救、预防方法,特殊人群用药警戒信息,联合用药警戒信息及可能的肇事成分,但仍存在标注信息滞后、内容不易理解、撰写规范性不足等问题。中西药复方制剂和含毒性药材中药制剂共纳入不同厂家说明书3 562份,两者分别有25.6%和20.5%的品种存在差异。[不良反应]项在内容、格式等方面仍需完善,与数据来源不同、撰写模式不一致等有关。结论:中成药说明书[不良反应]项内容更新不及时,且撰写欠规范。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从数据来源、数据转化路径以及撰写模式三方面对该项的修订完善提出了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黄帝内经》中就收载了九个成药。至今广为使用的“五散”、“理中丸”、“肾气丸”等成药可上溯至汉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到了宋朝出现了官办专事制造成药的“和剂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是其生产制造的标准方书 ,近代的同仁堂、胡庆余堂等老字号企业更以其特色成药而闻名遐迩。但直到本世纪中叶 ,中成药工业在生产形态上还是手工业作坊式的“前店后厂”。新中国成立以后 ,出现了一些初具规模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的这 2 0多年 ,是中成药工业发生巨大变化 ,全面实现机械化、工业化的 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成药说明书安全性信息,结合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地收集获取410个中成药品种的说明书,对安全性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检索浙江省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选取重点品种对比说明书与监测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中成药说明书410份,302个品种[不良反应]项为尚不明确(占73.66%);262个品种[禁忌]项为尚不明确(占63.90%);仅3个品种[特殊人群]项有相关规定。重点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并不少见,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结论 中成药的安全监测成果还没有彻底落实在说明书安全性信息的修订与完善中。药品生产企业应充分发挥药品安全主体责任,主动补充更新说明书安全性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万古霉素是治疗G+球菌感染最重要的抗生素,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由药物引起的肾毒性是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分析1例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做完肺部增强CT后的第2天给予万古霉素治疗,使用万古霉素第5天时出现急性肾毒性,后经积极治疗,肾功能恢复.提示我们,使用造影剂后的患者在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时,一定要注意做好肾功能评估,重点检测.  相似文献   

19.
我国药品风险管理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勇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6):119-121
结合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阐述了药品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表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贯穿于药品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为加强中国药品风险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2006—2014年我院上报的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报发生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的155例病例中,女性96例,男性59例;60岁以上老人45例,15岁以下儿童4例,其他年龄段109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最多,用药途径主要以口服给药为主,且大多为首次发生的不良反应。结论:尽管中成药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规范、谨慎使用注射剂型,注意口服给药的合理性,加强对医护人员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教育,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