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51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1例患者术前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进行分析,行后路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管、侧隐窝扩大、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人手术前,出院时和随访的结果均参考JOA治疗评价标准,对其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为:优39例(76.46%),良8例(15.64%),可3例(5.88%),差1例(1.96%),总优良率为(92.10%)。结论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减压,植骨融合和内固定三方面的问题,忽略神经根管、侧隐窝的处理将导致手术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提出预防腰椎管狭窄症的措施。方法根据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成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7例;全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引起的多节段继发性腰椎狭窄共12例: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11例;半椎板切除和(或)交叉半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8例;椎板开窗成形减压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20例。同时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38例,合并腰椎不稳者行椎间、椎旁植骨融合或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内固定11例)。结果本组58例.平均随访3年9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862%。结论针对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刘泽军  方松清 《现代保健》2012,(19):112-113
目的:总结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2005年3月-2010年3月手术治疗的118例60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参照日本N′NAKANO和T′NAKANO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改良评定。结果: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伴有小关节增生内聚、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黄韧带肥厚以及腰椎不稳或腰椎退行性滑脱等病理特点。本组11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优74例,良32例,可11例,差1例,优良率89.8%。结论:对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开窗椎间盘摘除可能疗效不佳,只有对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充分减压、肥厚的盘一黄韧带切除和腰椎不稳的植骨融合固定方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提出预防腰椎管狭窄症的措施。方法根据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成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7例;全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引起的多节段继发性腰椎狭窄共12例;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11例;半椎板切除和(或)交叉半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8例;椎板开窗成形减压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20例。同时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38例,合并腰椎不稳者行椎间、椎旁植骨融合或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内固定11例)。结果本组58例,平均随访3年9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86.2%。结论针对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85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患者85例行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获得随访4个月至5年,平均(3.2±1.4)个月.参照<实用骨科学>评定疗效,优52例,良19例,可11例,差3例,优良率为83.53%(71/85).结论 全椎板及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摘除腰椎间盘及扩大侧隐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史赛克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经椎板间隙入路对228例腰椎间盘突出或/和侧隐窝狭窄的患者手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手术优良率95.6%。结论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能达到常规手术摘除髓核、扩大侧隐窝、神经根减压的目的,手术创伤小,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对多节段仍可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48例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参照日本NNAKANO和TNAKANO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改良评定。结果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以椎间盘突出为主,常伴有小关节增生内聚、椎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黄韧带肥厚以及腰椎不稳或腰椎退行性滑脱等病理特点。本组4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36个月,优3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有效97.9%,优良率达87.5%。结论老年人退行性腰椎病变手术,单纯小开窗椎间盘摘除可能导致疗效不佳,对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的充分减压、肥厚的盘-黄韧带切除和腰椎不稳的植骨融合固定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机理,侧隐窝松解手术疗效的影响,探讨临床操作技巧,增进对侧隐窝狭窄的认识,提高手术疗效的稳定性和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160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常规采用椎板间开窗术式,术中注意对侧隐窝的探查和神经根的彻底松解,灵活掌握术式,兼顾脊柱稳定性。结果1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良113例,好转11例,无效3例,优良率达90.4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手术统计出现率为51.11%,术中注意侧隐窝的检查和松解,同时,兼顾脊柱稳定性,取得稳定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后路显微内窥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同时扩大侧隐窝,部分病人需要同时扩大神经根管,对受压神经根充分减压。结果本组经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合并椎管狭窄56例,术后随访50例,优43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6.0%。结论应用MED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野图像清晰、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患者42例。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进而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腰背痛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脑脊液漏,无神经根、马尾神经损伤,植骨均已融合,均无内固定松动、断钉情况。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术前与术后6个月、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优24例,良13例,可5例,无差例,优良率88.1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治疗神经功能评分较高,融合率较好,临床效果明显,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腰椎间融合单侧及双侧内固定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探究更为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将其分为单侧组及双侧组,每组56例,分别采取腰椎间融合单侧或双侧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低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7,t=9.620,t=12.338;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显著下降(t=28.223,t=24.899,t=25.013,t=20.475;P〈0.05),其治疗前后VAS及ODI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单侧组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为89.3%,双侧组椎间融合率为92.9%;单侧组随访未见明显并发症,双侧组随访发现1例椎间融合器内植骨部分吸收,1例出现突出对侧根性症状。结论:腰椎间单侧及双侧内固定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症状,且具有良好的椎间融合度,安全性较高;而单侧内固定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患者负担更小,对于需手术治疗的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使用腰椎间融合单侧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腰椎侧隐窝神经阻滞结合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采用腰椎侧隐窝神经阻滞结合三维正脊治疗,1月后判断临床疗效,2年后判断远期疗效。结果230例患者,优120例,良58例,可38例,差14例,优良率77.39%。随访150例,优90例,良38例,可18例,差4例,优良率85.3%。结论腰椎侧隐窝神经阻滞结合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并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265例,通过回顾分析治疗过程,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Nakano改良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术后7d、术后30d和术后180d的VAS评分分别为(7.27±1.34)分、(2.95±1.16)分、(1.52±1.04)分、(1.49±0.76)分,术后7、30、180d与术前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7.2±7.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8d。经治疗,优、良、可和差例数分别为209、45、11和0例,治疗优良率为95.85%。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过性下肢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7~14d后得以恢复。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术后复发再手术、未发生神经根损伤,未出现术中大出血。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避免创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潘杰  王勇 《现代保健》2012,(16):117-118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不稳伴继发性椎管狭窄的手术要点及滑脱钉棒系统在术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2002 年8月-2011年7月采用滑脱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不稳伴继发性椎管狭窄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3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 例随访6~24 月,平均12.5月.术后跛行改善者32 例(100%),下肢肌力障碍恢复22 例(68.75%),10 例肌萎缩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6 例感觉障碍术后均有恢复,6 例完全恢复,10 例部分恢复.结论 在腰椎滑脱患者中,滑脱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术对腰椎滑脱的患者可起到使滑脱椎体复位或部分复位,相邻椎体间稳定的作用,并可使摘除椎间盘后的相关间隙高度得到维持,减少残余或变性的组织向椎管内脱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1:2、小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1例,进行侧小切口、小开窗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结果:显效57例(70.4%),有效19例(23.5%),总有效率为93.9%:腰腿及下肢疼痛复发6例。结论:小切口、小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管储备间隙减少的颈髓过伸性损伤的受伤特征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外科于2004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MRI提示为原有椎管储备间隙减少,其中所有病例均有颈间盘突出,27例患者存在椎管狭窄,根据对25例对于致压物主要在间盘水平的病例,将病变间隙突出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块植骨或带有自体骨颗粒的钛网或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对于27例存在明显椎管狭窄者,单纯间盘切除不能彻底减压,行椎体次全切除钛笼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对临床结果进行JOA评分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颈椎融合情况,比较手术前、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9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外地患者失访,时间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是10个月.按JOA评分术前患者JOA评分为(8.55±1.52)分,半年随访时JOA评分为(12.87±1.68)分,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随访时JO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α=0.05),其中将手术改善率为(56.37±5.58)%.术后随访平均5个月X线片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 对于椎管储备间隙减少基础上造成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患者,颈前路减压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个月疗效较平稳,疼痛及麻木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显示:术前(6.45±0.41)分,术后即刻(2.22±0.65)分,术后14d(2.49±0.81)分,术后2月(2.33±0.70)分,术后半年(2.42±0.67)分。术后半年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94.9%。术前R值(0.256±0.002),术后14d(0.252±0.00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毁损的程度可控、无手术切口、术后疼痛轻微甚至无疼痛感觉,术后卧床休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