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双极电极单极模式和双极模式急性期起搏和感知功能是否存在差别。方法:我院2004-06/2005-07收治住院患者30例,因病窦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起搏器植入时电极固定后分别测定单、双极起搏阈值,起搏阻抗及心房P波,心室R波振幅。结果:心房双极电极单极起搏阈值低于双极起搏阈值。心房单极感知P波振幅和双极感知P波振幅无差异。心室双极电极单极起搏阈值和双极起搏阈值差异无显著性,单极感知R波振幅和双极感知R波振幅亦无差异。结论:双极电极单极起搏阈值略低于双极起搏阈值,而单极感知和双极感知P波或R波振幅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 1999年 1月 2 4日为 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安置了VDD起搏器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5 8岁 ,因活动后胸闷、头昏半年 ,加重半月 ,昏厥一次于 1999年 1月 2 3日急诊入院。心电图示Ⅲ°AVB ,P波频率 90次 /分 ,示窦房结功能佳。于 1999年 1月 2 4日植入BiotronirActrosSLR型VDD起搏器 ,电板为长 5 3cm的三极电极 ,心室起搏为单极 (阳性在起搏器壳上 ) ,心房感知为双极 ,心室电极尖端距心房感知电极的距离为 13cm。放置电极的方法与VVI起搏相同 ,心房电极部分置于右房上、中 1/3交…  相似文献   

3.
张育君 《新医学》1997,28(11):582-583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与治疗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0080)张育君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是指所有心房冲动均因房室传导阻滞而不能到达心室,形成完全性房室分离,而心房通常由窦房结控制,心室由阻滞部位以下的异位起搏点控制。是常见的缓慢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窦起搏电极行双心房起搏的有效性、安全性,并观察双心房同步起搏对伴房内/房间传导阻滞的 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为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房颤伴房内/房间传导阻滞的患植入冠状窦起搏电极、常规右心耳及右心尖电极,行双心房同步起搏。结果 冠状窦起搏电极均成功植入,术后双房同步起搏可使P波时限缩短,寻预防房颤发作。本组术后3月脱位1例,予成功复位。结论 应用冠状窦起搏电  相似文献   

5.
延长起搏电极导线经大隐静脉通路安置心脏起搏器1例司良毅舒茂琴何国祥王敏中1病历简介患者男,61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2次/分,昏厥频繁发作。1988年经右锁骨下静脉安置VVI型心脏起搏器。1994年起出现起搏器安置处皮肤溃疡,起搏器电极导线...  相似文献   

6.
多普勒组织成像在监测人工起搏心脏功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opplertissueimaging ,DTI)技术检测 11例人工起搏心脏患者 ,以探讨该技术在监测人工起搏心脏功效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 11例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47~ 78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4例 ,病态窦房结功能低下 3例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例。因气急、胸闷、一过性晕厥史而置入右心室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1个月至 5 .5年。其中国产起搏器 3只 ,进口起搏器 8只。采用美国AcusonAspen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2 .0~ 4.0MHz可调 ,同步记录…  相似文献   

7.
l 生理性起搏概念与类型 生理性心脏起搏,是相对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而言。传统概念是指起搏时保持房室顺序收缩,和(或)随机体代谢需要而改变起搏频率的起搏方式。近年来,更完善的生理性起搏还包括双心房或双心室同步起搏。使心肌激动顺序更接近自身生理活动。生理性心脏起搏主要包括:心房按需起搏(AAI,AAT),心房同步心室起搏(VAT,VDD),全自动起搏(DDD),频率自适应型起搏(rate responsive pace)。2 各类生理性心脏起搏适应证、禁忌证及进展2.1 心房生理性起搏 心房按需起搏是最简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模式下病人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选取均能进行日常活动且植入全自动双腔起搏(DDD)型或全自动双腔起搏频率适应(DDDR)型起搏器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且窦房结功能正常(32例)和病窦综合征(心房、心室感知均≤10%)(51例)病人83例,进行前瞻性、随机、交叉、双盲对照研究,对起搏器随机程控为不同模式各1个月,在每种模式末,所有病人均填写Hacetepe生活质量问卷和Karolinska生活质量问卷中心血管症状学问题问卷。[结果]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且窦房结功能正常的病人,与心室起搏感知频率适应(VVIR)模式相比,DDD起搏模式下,心血管症状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病窦综合征病人,与DDD模式相比,DDDR、VVIR起搏模式时,心血管症状和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与VVIR模式相比,DDDR起搏模式时,心血管症状和生活质量总分显著改善,但心血管症状和生活质量各维度的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且窦房结功能正常的病人,DDD模式是较佳的起搏模式;病窦综合征(心房、心室感知均≤10%)病人,DDDR模式是最佳的起搏模式。  相似文献   

9.
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抑制型起搏器(AAI),其特点是电极置于心房,刺激心房起搏,又能感知心房的自身激动而抑制起搏器发放脉冲.适合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人.由于它能保持房室顺序收缩,属于生理性起搏.故近年来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自1989年~1990年10月我院成功地对7例SSS患者安置了AAI起搏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男4例,女3列,年龄52~67岁,平均57岁,7例患者经临床、电生理检查均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均有不同程度黑朦或晕厥等症状,病程平均6.1年.2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史,电生理检查房室传导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房室(AV)间期自动搜索功能(Search AV)打开与固定长AV间期起搏,对右心室起搏比例的影响。方法入选6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间歇性Ⅱ度或Ⅲ度AV传导阻滞患者,均安装双腔起搏器。程控首先关闭Search AV功能,固定长AV间期(起搏房室间期220ms,感知房室间期200ms)起搏3个月,后程控打开Search AV 3个月,自身对照,比较其心房起搏比例、心室起搏比例及高频心房事件次数。再根据患者是否1:1房室传导分为2个亚组,自身对照分别比较其心房起搏比例、心室起搏比例及高频心房时间次数。结果58倒患者完成随访,固定长AV间期起搏时比Search AV(+)自动搜索功能打开时的心室起搏比例、高频心房事件次数都高,分别为(70.5±12.4)%vs(22.4±8.3)%,(86±16)次VS(31±11)次(P=0.007,P=0.006);而心房起搏比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1房室传导组(33例)及非1:1房室传导组(25例)两亚组比较中,均得出相同结果。结论Search AV功能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减少高频心房事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维度得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女性配偶GQOLI总分及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得分较男性配偶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下降,其中女性配偶生活质量下降更明显,需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