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治疗方药:细辛、制川乌、南星各10克,蔓荆子、白芷、地龙、菊花、川芎各15克。热盛者加生石膏;头顶痛者加蒿本;后头痛甚加羌活;左侧痛甚加柴胡;右侧痛甚加白芍。治疗结果:服3~6剂愈者30例,服7~12剂愈者25例。病案举例:杨某,男,50岁。1989年7月23日初诊。自诉:头痛3d,左侧呈搏动性跳痛,兼见眩晕、失眠、烦燥、纳差、舌质朱红、苔薄白,脉弦滑.诊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药桂枝、白芍、紫苏叶各10克,山豆根、桔梗、防风各12克,沙参、板蓝根、连翘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每日1剂,2~3 d为1疗程。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者减板蓝根,连翘量,加羌活10克,干姜6克。兼气虚体弱者。加黄芪12克,大枣4枚。高热汗出,咽喉肿痛者。加银花18克,黄芩10克,兼咳嗽、气喘、痰盛者,加杏仁、白前、浙贝各10克。头闷痛、项强,身困重疼痛者,加羌独活、佩兰叶各10克。治疗结果服药后2d 感冒症状全部消失者为痊愈,共296例:服药3 d后感冒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有轻微咽痛、咳嗽症状者为有效,共57例;服药后4 d仍不奏效,诸症依然如故者为无效,共7例,总有效率98%。  相似文献   

3.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2例;30~50岁8例,51~58岁3例。均经X光摄片或B超确诊。属肾结石4例,输尿管结石5例(其中肾、输尿管均有结石者2例),膀胱结石2例。初发者5例,有排石史者4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者14年。治疗方药基本方:金钱草、海金砂、生鸡内金各30克,滑石20克,石苇、通草、甘草梢各10克,玄胡15克,沉香6克(后下),生地黄10克,大黄10克(后下),琥珀10~15克(研末冲服)。加减:湿热盛者,加车前子、瞿麦、扁蓄各10克;疼痛较剧者,加柴胡、枳壳各10克,白芍20克;气虚者加黄芪15克,条参10克,大黄后下易为同煎;肾  相似文献   

4.
顽固性头痛     
<正> 方药:生石膏、石斛各25克,郁金、僵蚕各10克,白芍、菊花、栀子、红花各15克,蔓荆子、炒枣仁各20克,龙骨30克,夜交藤50克.肝胆火盛者加龙胆草;血瘀者加桃仁、赤芍;阴虚内热盛者加知母,重用石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治疗150例(偏头痛27例,双侧头痛  相似文献   

5.
<正> 治疗方法:黄芪30~50克红参10~15克白术15~20克当归阿胶龟版胶鹿角胶各15克熟地白芍各20克棕榈炭30克升麻7.5克陈皮10克。治疗结果:26例中,崩中者8例,经服药3~10剂后皆痊愈;漏下者18例,经服药3~20剂后痊愈14例,有效(出血止,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3月后  相似文献   

6.
医文举要     
本方药物组成为大黄10~20克生白芍30~45克麝香0.2克僵蚕15克?虫6克胆南量10~15克表现为阳亢火盛突出者重用大黄或加羚羊角1克;痰热内盛者加天竺黄15克;瘀血明显者重用?虫;舌体颤动者加龟板20克;舌体短缩阴虚之象明显者重用白芍。水煎两次兑匀,麝香分2次用煎药冲服,每日1剂,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结果基本痊愈36例,占72%,显效6例,占12%,有效5例,占10%,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96%。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自拟“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治疗慢性咽炎二十二例,其中五例咽喉部症状全部消失,十一例明显好转,六例症状减轻。兹介绍如下。药物组成:山豆根9~12克,板兰根、玄参各15~30克,乌梅、桔梗、生甘草各10克,白薇、白蔹各9~12克。一日一剂。加味法:声音嘶哑者加金钗石斛10~15克,木蝴蝶6~9克;咯痰不利者加牛蒡子、马兜铃各10克;热毒较盛者加重楼6~9克,连翘10~20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加浙贝母5~10克,夏枯草、生山楂、川牛膝15~30克。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82年至1989年运用自拟镇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2例,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9岁~64岁.单侧发病者27例,两侧发病者5例.病程1年~10年. 治疗方法口服自拟方镇痛汤:当归10克川芎7.5克僵蚕10克牛膝6克白芷1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细辛5克,每日1剂,水煎服.有风热者加菊花15克,荆芥、防风各10克;肝阳上亢者加钩藤、天麻各10克;寒凝经脉者加羌活、吴茱萸各10克;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百合各20克;痛剧者加珍珠母、天麻、丹参各15克.  相似文献   

9.
<正> 治疗方药:党参、黄芪、白术各30克,当归、焦三仙各15克,陈皮、枳实、郁金、鸡内金各10克,柴胡、升麻、炮姜、甘草各6克。痛甚者加五灵脂;灼痛者加蒲公英、黄连;泛酸者加海螵蛸;兼呕恶吐食、暖气甚者加半夏、丁香;兼大便下坠不畅者加白头翁;若病程日久,兼见胃阴不足,表现有口干咽躁、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者,去炮姜加石斛、白芍、乌梅等。水煎服,每d1剂。治疗结果:服药3剂即觉胃脘部痞满、疼痛、暖气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纳食增加者为显效,共11例;服药3剂上述症状稍有缓解,服药6~9剂上述症状明显缓解,纳食增加者为有效,共20例,服药6~9剂,临床症状无缓解而改用他法治疗者为无效,共3例。总有效率为91%。病案举例:郝某,男,37岁。1989年4月3日诊。胃脘疼痛,痞满,食后尤甚1年余。伴暖气,时或泛  相似文献   

10.
<正> 治疗方药:苍术、厚朴、枳实各10~20克,炒莱菔子、炒山楂、炒神曲、茯苓各30克,陈皮、半夏、木香、草蔻各6~15克,羌活、桂枝、防风各6~12克,黄连3~6克,甘草6克。水煎服。兼呕吐者加生姜、藿香、旋覆花、赭石;湿盛者加车前子;腹胀甚者选加槟榔、大腹皮、莪术;里寒甚者加干姜;若寒湿久郁化热者去桂枝,加黄芩、葛根;体虚者加沙参,去莱菔子;脱水甚者加口服补液剂。治疗结果:全部病例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而愈,服药最少1剂,最多3剂。病案举例:李某,男,27岁。1984年5月18日诊:自述2d 前因淋雨后出现全身不适,腹痛,昨日泄泻水  相似文献   

11.
一般资料男性127例,女性91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4岁。属急性者72人,慢性者149人;病程在5年以上者41人,2~5年者123人,1年以内者54人。方药及疗效基本方:地龙、威灵仙各12克,赤芍、丹皮、桃仁、皂角刺各10克,土茯苓、连翘、地肤子各14克,香附、枳壳、甘草各6克。煎汁日服一剂。痒甚者加刺蒺藜、白芷各10克;风热偏重者加蝉蜕、黄芩各8克;血虚偏重者上方去丹皮,加当归、白芍各12克;湿热偏重者加苦参、滑石各15克。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93例,有效22例,无效3例。病案举例朱××,男,34岁,武警干部。  相似文献   

12.
<正> 治疗方药:川芎40克,柴胡、香附、郁李仁、白芍各10克,牛滕、生姜各9克,白芥子、甘草各6克,白芷6~20克。每日1剂,早晚水煎服,一般3~5剂痊愈.服药期间忌烟酒,避免劳累。若偏于风(?)者加细辛;偏于风热者加石膏.  相似文献   

13.
<正> 基本方:生石膏35克,丹皮、青皮、荆芥、防风各10克,生地15克,升麻7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加减法:肿痛甚者,加黄连6~10克,川大黄5~8克;牙龈化脓者,加穿山甲6~10克,皂角刺15~30克,白芷10克;门牙痛甚者,加白芷、黄连各7~10克;一侧痛甚者,加柴胡、栀子、胆草各7~10克。该方是本地区一民间验方,适用于胃火及风火牙痛。笔者用之治疗牙痛患者42例,其中属胃火者34例,风火者8例。结果:治愈32例,显效8例,好转2例。服药最少的1剂,最多的6剂。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81~1984年运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肠炎,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4岁,其中35~58岁者20例,占57.4%;病史:1~2年者5例,3~10年者12例,11~15年者8例。治疗方法基本方:炒白芍20~30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加味法:久泻者加升麻6克;腹痛甚者重用白芍加木瓜、广木香各6克;肛门堕胀,疲乏无力者加党参10克。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自拟“抗荨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24例,其中女18例,男6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6月;风团型22例,丘疹型2例。治疗后,均痊愈。其中服药6剂者4例,4剂者14例,2剂者6例。抗荨汤组成:秦艽、乌梢蛇、蝉蜕各6~10克,柴胡、银花各12~15克,五味子、乌梅各10~15克,生地、白鲜皮、地肤子、防风各  相似文献   

16.
<正> 治疗方药:防风、川芎、天麻各10~20克,白芷、菊花、羌活各10~15克,地龙10克,枳壳18克。伴恶寒无汗者加桂枝、荆芥;伴发热口苦者加银花、黄芩;伴呕吐胸闷者加砂仁、半夏;伴呃逆嗳气者加白芍、木香;伴头晕目眩者加钩藤、牛膝;伴气虚少言者加党参、黄芪;伴血瘀者加当归、红花。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效果:以头脑清晰,精神佳,食欲旺为标准。治愈28例;明显好转2例。用药最少1剂,最多30剂。病案举例:张某,男,45岁。1988年5月2日诊。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76~1983年间,用自拟补阳敛风汤治疗阳虚眩晕15例,其中痊愈10例,好转5例;服药最多者15剂,最少者5剂,平均10剂。补阳敛风汤的药物组成及加减法: 白术15克、茯苓20克、附片(先煎)20克、淫羊藿20克、京半夏15克、荆芥10克、炙草5克、川芎12克、龙骨24克、牡蛎24克。阳虚湿阻者加藿香、菖蒲、泽泻;阳虚饮逆者加桂枝、旋复花、代赭石;虚阳上越者加肉桂、川牛膝、磁石;阴阳俱损,上盛下虚加女贞子、白芍、龟板、珍珠母、磁石。典型病例病例一,杨××,女,50岁,工人。1979年5月诊。患者眩晕反复发作三年。刻诊:眩晕,站立不稳,喜闭目静卧,伴喜暖畏寒,恶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药:生首乌、黄芪、瓜萎仁各15克,枳壳、陈皮各6克,生地、当归各10克。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甘草等;阴虚明显者,加玄参、麦冬等;血虚明显者,加熟地、枸杞等。每日1剂,水煎服,15天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显效41例(服药1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大便1日或2日1次),有效10例(症状改善,大便3日或4日1次),无效5剂(用药二疗程,症状无改善)。病案举例:章某,男,71岁,1984年2月16日诊。  相似文献   

19.
<正> 方药组成黄芪30克滑石15克银花9克穿心莲6克荷叶3克甘草3克。水煎频服,加白糖少许。感受外邪者加藿香、防风;湿邪盛者加苍术、厚朴、茯苓;食滞肠胃者加山楂、莱菔子、连翘;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加附子、吴萸;久泻不止,加赤石脂、粟壳。疗效观察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3—22岁为多,最大65岁。病程3—16天,大多在7天左右。服药2—4剂而愈者39例,服5—7剂而愈者7例,服8剂以上面痊愈者2例。  相似文献   

20.
急性额窦炎尚无特殊疗法 ,笔者应用苍耳子散加味治疗本病 5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中 ,男 37例 ,女 1 3例 ;1 0~ 2 0岁 6例 ,2 1~ 30岁 30例 ,31~ 40例 9例 ,41岁以上者 5例 ;病程最长 3年余 ,最短 5天。全部病例经X线摄片确诊。2 治疗方法基本方 :苍耳子 1 5g,辛夷花、白芷、薄荷、羌活、川芎各 1 2g,甘草 6g。每日 1剂 ,水煎 3服。热盛者加桑叶、菊花、银花 ;寒盛者加细辛、吴茱萸 ;湿盛者加藿香、苍术。3 治疗结果本组 5 0例中 ,服药最多者 1 2剂 ,最少者3剂 ,平均 6剂。结果 42例治愈 (临床症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