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用临时起搏器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安装临时起搏器主要用于心动过缓的治疗,包括窦房结功能不全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原因是由于手术损伤窦房结或其他传导束。常见于修补膜周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及Fontan术。2001年7月-2004年4月,我院共行各类先心手术524例,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应用起搏器11例,现将临床观察要点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申杰  叶武  黄兆铨  刘强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2):1328-1328
从 199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院共植入或更换永久心脏起搏器 2 0 0例次 ,其中 2 4例发生了术后并发症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同期本院行起搏器植入或更换术 2 0 0例次 ,发生永久起搏器术后并发症 2 4例 (占 12 %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13例。年龄 5 0~ 80岁 ,平均 (60 2± 17 3)岁。心律失常类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19例 ,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5例。电极导管经头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植入。起搏器型号 :VVI(R ) 18例 ,DDD(R) 6例。1 2 并发症1 2 1 心律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侧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指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78例经右侧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13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2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11例,三房心矫治术5例,其他畸形手术5例;本组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8例,其中术后出血行开胸止血6例,迟发心包积液经心包引流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2mm的残余分流19例,行二次气管插管1例。结论右侧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切口隐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儿心理影响较小,在熟练掌握常规手术技术及特殊手术技巧的基础上,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4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 ,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封堵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我院于 2 0 0 4年 9月在大型C臂机和VV—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监视下 ,应用镍钛合金封堵器治疗心房间隔缺损患儿 8例 ,室间隔缺损患儿 2 6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 1例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 13例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 4 8例 ,男 2 6例 ,女 2 2例 ,年龄 3~16岁 ,平均年龄 8.9岁。均为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的病例。其中房间隔缺损 8例 ,室间隔缺损 2 6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 1例 ,动脉导…  相似文献   

5.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们对63例低体重先心病患儿行心内直视手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先心病患儿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4个月~2岁,平均(1.5±7.0)个月;平均体重(4.5±6.6)kg.所有患儿均经查体、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室间隔缺损18例,11例合并肺动脉高压,9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7例,法洛四联症15例,动脉导管未闭1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术后引流液多者3例.均行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5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右腋下外侧第4肋间处进胸,体外循环下采取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体外循环时间20~4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30 min,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患者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发生活动性出血,3例右胸腔中等量积液,经治疗后均痊愈。其他患者未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返流,住院时间6~10d。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行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具有操作简单、相对安全,有效减少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快、疼痛轻、近期临床疗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外科的手术特别是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对血管活性药物的输入量要求十分精确,常采用微量泵控制滴速[1 ] ,为此,我们特设计了常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专用输入卡[2 ] ,2 0 0 1年3月~2 0 0 2年3月用于心脏外科病房监护室,方法简便,计算准确,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1年3月~2 0 0 2年3月,心脏术后病人2 0 2例,男10 6例,女96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年龄2 .7岁。其中室间隔缺损10 7例,房间隔缺损4 8例,法洛四联症34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完全性房室通道7例。术后均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 制作方法2 .…  相似文献   

8.
梁清 《临床医学》2014,(4):63-64
目的对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43例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出现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不完全性左柬支传导阻滞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非阵发性交接性心动过速1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0、13.9%、4.6%,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均在2周内经治疗痊愈。结论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术易出现传导阻滞,经过治疗大部分都可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房间隔缺损 (ASD)并发症为心包填塞、脑出血、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呕吐 ,本文对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 ,对术中、术后病人加强心电监护 ,生命体征观察 ,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处理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1月~ 2 0 0 2年 8月住进我院行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患者共2 6 2例 ,其中男 93例 ,女 16 9例 ,年龄 1~ 73岁。合并肺动脉瓣狭窄 5例 ,二尖瓣狭窄 2例 ,动脉导管未闭 2例 ,多孔房间隔缺损 10例。 1例为外科修补术后再缺损 ,1例合并石骨症、贫血。房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10.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华  王霞 《齐鲁护理杂志》2002,8(7):499-500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我院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49例 ,2例术中死亡 ,47例痊愈出院 ,现将术中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9例 ,男 2 6例 ,女 2 3例 ,10 5个月~ 12岁 ,体重 5~ 42kg。 47例顺利完成手术 ,2例术中死亡 ,其中 1例因畸形严重 ,难以矫正 ,另 1例因肺动脉高压、巨大心脏 ,复跳困难死亡。其心脏疾病种类见表 1。表 1 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  病  种n室间隔缺损 2 8房间隔缺损 7法乐四联症 4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 3右位心合并室间隔缺损 1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  相似文献   

11.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在置入过程中起搏器本身故障和并发症的发生是再所难免的。我院心内科 2 0 0 2年 8月~ 2 0 0 4年 5月置入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 1 5 6例 ,经心电监护结果显示 ,起搏完全成功 ,致命性心律失常所致的病状缓解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我院心内科 2 0 0 2年 8月~ 2 0 0 4年 5月置入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 1 5 6例 ,男 1 2 5例 ,女 31例 ,年龄 37~ 76岁。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6 2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81例 ,双支传导阻滞中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上分支阻滞 ,心…  相似文献   

12.
婴儿心脏手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心病术后婴儿哭闹、躁动是常见现象。若不及时找出原因 ,给予相应处理 ,可导致不良后果。我中心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行婴儿心脏手术 2 5 8例 ,其中术后出现躁动的患儿有 83例 ,占 32 .2 %。针对患儿躁动原因提出处理对策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收到了较好效果 ,显著提高了ICU护理质量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3例中男 47例 ,女 36例 ,年龄 3天至 11.5个月 ;体重2 .6~ 8.5kg。所施手术 :室间隔缺损修复术 2 5例 ,房间隔缺损修复术 11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修复术 2例 ,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修复术 6例 ,右室双出口修复…  相似文献   

13.
高龄患者27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龄老年患者27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75~93岁,其中85岁以上1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噩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QT间期延长5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伴智能低下患儿11例,经加强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5例,4~18岁,体重13~48kg。房间隔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6例,房室间隔联合缺损1例,先天愚型特殊面容5例。均有生长发育迟缓,体力和智力发育障碍,语言表  相似文献   

15.
心脏起搏器采用电子技术 ,模拟心电脉冲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 ,用低能量脉冲暂时或长期(永久 )刺激心脏跳动治疗某些严重心律失常应用于临床已有 4 0余年的历史 ,是心脏病介入治疗起步最早且发展迅速 ,独具功能的高精技术。作者自2 0 0 1年在我院主持开展了永久起搏器治疗缓慢心律失常共 5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 ,其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5 0~ 76岁 (6 2± 2岁 )。心动过缓病程 0 5~ 2年。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3例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ⅡAVB) 1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6.
减少起搏输出 ,延长起搏器寿命 ,这是起搏工程技术人员和临床医师一直所努力追求的。 90年代以来 ,一种可自动测试起搏阈值并根据起搏阈值自动调节输出能量的起搏器问世并应用于临床。现将我们植入的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起搏器2 0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7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共植入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起搏器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34~ 78岁 ,平均 (5 9± 18)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2例 ,房颤伴长RR间歇 4例 ,高度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例。起搏器为Pacesetter公司产品 ,其中RegencySC +2 4 0 2…  相似文献   

17.
2003年2月~2007年7月,我们共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76例,术后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效果满意。现将CVP监测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37例,女39例,4~56岁,平均22岁。其中房间隔缺损14例,室间隔缺损25例,二尖瓣置换14例,主动脉瓣置换3例,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置换12例,法洛三联症1例,法洛四联症7例。经上腔静脉插管,保留时间1~4d,平均2d。  相似文献   

18.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我科共进行婴幼儿法洛四联症 (TOF)手术 6 4例 ,占同期婴幼儿手术的 8 1% ,由于婴幼儿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等发育尚未成熟 ,术后极易产生严重的心、肺、脑、肾等脏器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 ,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特殊性。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 4例中 ,男 4 1例 ,女 2 3例 ,年龄 3~ 36个月 ,平均年龄 2 0 2个月 ,体重 3~ 15kg ,平均体重 9.2kg ;合并房间隔缺损 8例 ,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完全心内膜垫缺损 2例 ,肺动脉闭锁和左肺动脉缺如各 1例 ,永存左上腔 4例。症状为口唇发绀 ,活动后喜蹲踞休息 ,11…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12月,我们将自体输血应用于30例行体外循环(ECC)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随机选择30例采用自体输血的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26.20±10.73岁,体重46.31±9.26kg,心胸比例0.60±0.13.其中行瓣膜置换术1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9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4例.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脑损害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7—10~2005—10共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2000例,发生脑损害11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1~27(平均10.6)岁。发生脑气体栓塞5例,上腔静脉引流不畅致脑淤血缺氧5例,脑出血1例。其中脑气体栓塞5例发生于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因上腔静脉阻断而上腔管道阻断钳没松开致体外循环时脑淤血缺氧26min;二尖瓣置换术和法乐氏四联症矫治术各1例、室间隔缺损2例上腔插管过深体外循环中引流不畅,脑淤血缺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