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高校学生干部的含义、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高校学生干部等方面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干部评价现状,分析得到客观、准确评价结果的难度和出现偏差的原因,并结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对高校学生干部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结果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蔡珍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471-1472
学校管理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党、政、工、团各部门的齐抓共管。然而,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和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是因为,学生干部来自学生,生活在学生当中,他们熟知学生,因此,他们的特殊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4.
陈春容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49-49,52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最基层执行者,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联系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当前社会不断变革、生活方式不断改变、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就业模式迅速转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一些学生干部政治敏感性不强、认知能力较低,功利思想严重、奉献意识缺乏, 相似文献
5.
6.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提高,直接反映出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素质,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辅助者,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先进表率。创新高校学生干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的的理念,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学生干部培训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层次、培训日期、培训方法、培训成效评估等七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构建新时期学生干部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甘肃省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着学生社团干部分布不均衡,管理松散,社团经费收支不透明,经费使用缺少监督等问题.笔者探讨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措施,以期为甘肃省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白雅芬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6):100-103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及快速发展,学校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多,培养一支作风正、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已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通过理论指导、价值引导及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干部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高校的医德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医德学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作者认为把握时代性、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是当前教学中应很好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清朝张志聪总结前人的成就,发挥集体的力量,深刻而又全面地注释了<黄帝内经>一书.从他的注释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不同于前人的创见.本文试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借此来系统地探讨张志聪继承发展<黄帝内经>系统理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太成熟,缺乏稳定性,易冲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给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加上学业的成败、职业生涯的规划、社会交往的拓展及与异性的关系等,都给他们带来压力,使其产生心理困惑。目前,在高校中,大学生心理疾患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生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占24%,90年代占25%,近年来已达30%,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人数还在递增。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的职能作用与素质要求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培训机制进行了探索,以期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制度,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9.
蔡德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1,3(2):147-147
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约束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经常性思想教育,使教员的政治觉悟和军人素质明显提高。严格执行行政管理和教学规章制度,建立了“授课考勤制度”和“集体预实验”制度。教研室的行政管理井然有序,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在一些大型活动和重要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的各项活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尤其是高校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好地推广这项活动,首先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志愿者文化,这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是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能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