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组成的新认识及其在肾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系统体液调节机制之一,最近发现了这一系统的许多新成员,包括AngⅡ受体、ACE2、Ang(1~7),这些物质的发现和对其生理意义的研究让我们对RAS有了许多新的认识。RAS对肾脏作用的研究也日益增多,RAS对肾脏的非血流动力学作用,AngⅡ受体、ACE2和Ang(1-7)在肾脏中的作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主要是由肾素(RA)、血管紧张素I(Ang I)、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以及血管紧张素1-7(Ang 1-7)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等组成的具有多元生物活性的系统.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已表明,RAS过度激活是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RAS阻断剂的应用可明显改善DN蛋白尿和肾功能进展.近年来随着局部RAS概念的逐渐形成,发现肾脏局部几乎可以合成RAS中所有成分,且肾脏组织中RAS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循环中的RAS.足细胞损伤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但DN时局部RAS与肾脏足细胞损伤之间的具体机制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慢性肾脏疾病(CKD)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Ang II对肾脏具有多重的非血流动力学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包括促炎症反应和促纤维化的作用。已经鉴定出不同的Ang II产生系统,其中包括特定的局部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阻断RAS途径从而起到控制血压、保护肾脏的作用。尽管这些药物成功地用于减少尿蛋白、提高肾的生存率,但仍有众多患者持续进展至终末期肾衰。因此提示单剂量ACE I或ARB并不能完全阻断RAS途径,需要联合应用来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因此,本文从病理生理、机制和适应证等方面就ACE I和ARB联合治疗是否能够终止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与肾脏病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不仅通过影响全身及肾脏的血液动力学升高肾小球内压力,还直接促进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及增殖,释放多种生长因子[1],促进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聚集,导致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由于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减少AngⅡ的产生,而起到延缓肾脏病进展,保护肾脏的作用.这一点已得到公认.而近年来发现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T1RA)能从受体水平上直接阻断AngⅡ的生物学作用,因而成为一类新的肾脏保护药物,用于治疗多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本文观察了AT1RA替米沙坦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时,对血压、尿蛋白和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Ⅱ的损害效应及其AT1受体拮抗剂肾脏保护功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是体内重要的一种神经激素调节系统 ,对于血压和水盐代谢平衡的调节起重要的作用。然而RAS的过度激活会对靶器官造成损伤。许多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都证实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在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 (DN)、肾小球硬化等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体外细胞实验也发现AngⅡ有促进细胞增殖、肥大、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合成细胞外基质 (ECM)成分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T1RA)能有效阻断这些效应 ,发挥对作用靶器官的保护功能。   1 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受体研究在…  相似文献   

6.
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转换酶抑制剂(ACE Ⅰ)或Ang Ⅱ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阻止肾小球的硬化[1]。从受体水平对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等进行的一些研究发现了肾小球Ang Ⅱ受体结合的异常[2]。我们测定了微小病变阿霉素肾病大鼠(ADR)肾小球Ang Ⅱ受体结合的变化,并对变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清AngⅡ、ACE、Ang(1-7)、ACE2水平与急性创伤性休克的关系,分析血清AngⅡ、ACE、Ang(1-7)、ACE2水平变化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3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取观察组患者伤后1、3、7天及健康志愿者当日血清,测定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1-7)(Ang(1-7))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评估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ACE、Ang(1-7)、ACE2、AngⅡ/Ang(1-7)、ACE/ACE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ng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ACE2、AngⅡ、AngⅡ/Ang(1-7)、ACE/ACE2与患者病情有关(P0.05),而ACE和Ang(1-7)与病情无关(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ACE2与病情有关(P0.05),而AngⅡ、ACE、Ang(1-7)、AngⅡ/Ang(1-7)、ACE/ACE2与病情无关(P0.05);APACHEⅡ评分与患者病情转归有关(P0.05),而AngⅡ、ACE、Ang(1-7)和ACE2与病情转归无关(P0.05)。结论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ACE2水平升高,其APACHEⅡ评分随之增高,说明ACE2水平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加重有预警作用,但对病情转归没有明确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一个成员,广泛分布于肾组织,它能降解血管紧张素Ⅱ生成血管紧张素(1 ~7),维持肾脏局部RAS的生理平衡.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多疾病状态下,肾脏ACE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针对ACE2的干预措施为临床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RAS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其新成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其MAS受体共同构成ACE2-Ang(1-7)-MAS轴,对肾脏疾病的进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指由多原因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灌注后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 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ngⅡ灌注组(400 ng&#8226;kg-1&#8226;min-1)、生理盐水灌注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6只。测定28 天内大鼠血压及尿蛋白量变化。于第28天处死动物取肾,观察组织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ACE2表达及分布变化;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MSA)检测核因子(NF)-κB的DNA结合活性变化。 结果 (1) AngⅡ灌注组大鼠血压升高,并出现明显蛋白尿。AngⅡ灌注后第28天,部分肾小球出现轻中度系膜增生,少数有节段性硬化;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或萎缩,间质灶性炎性细胞浸润。(2) 健康大鼠肾脏ACE2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以近端肾小管刷状缘分布最多。AngⅡ灌注后第28天,肾皮质ACE2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均< 0.05),NF-κB结合活性显著增加(P < 0.05)。相关分析表明,ACE2表达与NF-κB结合活性之间呈负相关(r = -0.64,P < 0.01)。 结论 AngⅡ灌注可致大鼠肾脏ACE2表达明显下降,后者与肾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肾脏ACE2表达下降可能是AngⅡ引起肾损害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足细胞上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紧张素受体(ATR)属于细胞膜受体的一种,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重要的作用靶点,主要通过与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结合而发挥效应.目前研究发现AngⅡ的受体有AT1R和AT2R两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和2型(AT2)受体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以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探讨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角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和常规病理技术检测ACE、AT1和AT2受体在12例银屑病患者典型皮损和非皮损以及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ACE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AT1和AT2受体在整个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但荧光信号较弱。在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处,ACE、AT1和AT2受体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相似。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ACE表达明显增加,整个表皮层均可见较强绿荧光颗粒,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亦可见绿色荧光颗粒。和ACE的表达变化类似,在银屑病皮损中AT1和AT2受体表达也明显增加,表皮全层可见分布密集的荧光颗粒,真皮浅层成纤维细胞也可见荧光颗粒。结论: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被激活,AngⅡ产生和其受体表达增加,AngⅡ可能通过其受体参与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角化不全的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概念(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峪)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如发现血管紧张素酶-2(A(=E2)和糜蛋白酶作用的重要性,确认了血管紧张素17(Ang1-7)和血管紧张素Ⅳ(AngⅣ)的活性作用,这些活性物质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具相辅相成和相生相克作用,因此我们需更新对RAS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伊贝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其受体1(AT1)特异性结合,发挥其降压、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许多献报道,ARB治能疗肾小球疾病^[1],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2],但对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影响很少见有报道。本拟通过伊贝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肾间质损伤的作用,了解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对肾小球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已逐渐被认识。肾移植术后常并发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血压及蛋白尿,临床上应用TCEI进行治疗,但是如何正确应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一、ACEI对肾小球血液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在体内调节动脉血压,肾脏血液动力学及水电解质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肾小球人球小动脉近端近球细胞分泌的肾素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肝脏内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Ⅰ,后者为+肽蛋白,必须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裂解成八肽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而AngⅡ则是RAS中起主要生物活性的物质之一。Ang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RAS参予组织损伤已受到关注。AngⅡ可促进肾脏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增多,诱导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合成。后者在组织硬化上有重要作用。在许多肾炎模型中已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有降低蛋白尿,肾小球硬化作用。但对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损伤的作用尚缺乏观察。为此Ruiz-ortega用一种与组织ACE结合力高的ACEI-quinapril对卵清蛋白诱导的血压正常的免疫复合物肾炎模型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是RAS系统的重要成分,是导致肾脏损伤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在Ang Ⅱ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Ang 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轴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个新分支,该轴能对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调节心血管和肾脏功能,发挥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功能,Ang(1-7)在调节肾脏血管、小管转运、细胞生长、血压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该轴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对肾脏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Akt,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Ang Ⅱ受体AT,和AT_2的表达.以PI3k活性测定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PI3K的活性和Akt的磷酸化.结果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同表达AT_1和AT_2受体.Ang Ⅱ(10~(-9)~10~(-7)mol/L)刺激可增加细胞Akt的磷酸化和P13K的活性.AT_2受体拮抗剂PD1233191可显著增强AngⅡ诱导的细胞Akt磷酸化和PDK活性增加(P<0.05);AT_1受体拮抗剂Valsartan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Akt磷酸化和PDK活性增加(P<0.05).结论 Ang Ⅱ通过其受体AT_1和AT_2可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kt磷酸化和PI3K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Ⅰ型(angiotensinⅡtype1,AT1)和Ⅱ型(angiotensinⅡtype2,AT2)受体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织标本AngⅡ受体的表达,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ngⅡ受体的表达,用3H-TdR的掺入法检测AngⅡ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可见AT1和AT2受体表达,阳性染色信号较正常皮肤增强。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显示在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T1和AT2受体密度分别为(10.69±2.15)fmol/106个细胞,(4.9±1.05)fmol/106个细胞。RT-PCR结果显示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AT1和AT2受体。在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AngⅡ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3H-TdR的掺入率,AT1受体阻断剂Valsartan明显抑制AngⅡ的这种促进作用,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明显增强AngⅡ的这种作用。结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表达AT1和AT2受体,AngⅡ通过激活AT1和AT2受体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产生调节作用,AngⅡ产生异常和受体表达比例失衡可能导致瘢痕的过度增生和瘢痕疙瘩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