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赵强  王一洲 《天津中医》2013,(3):168-170
[目的]探讨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进行X线摄片、透射电镜观察造模后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双酶解法分离膝骨关节软骨细胞,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正常组膝关节面光滑平整,软骨细胞膜完整。造模组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粗糙有骨赘生成,软骨细胞胞核固缩,细胞膜破损。[结论]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KOA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保持膝关节一定的稳定性,为KOA可靠的造模方法。机械-酶消化法可获得数量多、纯度高的软骨细胞,且软骨的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蠲痹颗粒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其治疗骨关节炎(OA)的部分作用机制,为蠲痹颗粒方治疗O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2只新西兰兔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兔膝OA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蠲痹颗粒组及阳性药(双醋瑞因)组。药物干预或灌生理盐水6周后,取出关节软骨,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镜下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蠲痹颗粒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颗粒能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可能是蠲痹颗粒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痰祛湿剂膝痹康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血清SOD、NO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Hulth法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口服给药连续治疗8W,切取患侧胫骨全层关节软骨进行肉眼、光镜组织学检查及透射电镜检查并取血,检测血清中SOD、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兔软骨表面碎裂、剥脱,滑膜增生、粘连,软骨细胞簇集和坏死,血清中SOD活性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而NO含量则显著升高;膝痹康治疗组兔实验结果显示,软骨和滑膜在病理程度上的改变明显,较模型组为轻,软骨结构较完整,软骨细胞形态改变较小;SOD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增高,NO虽无显著差异,但也可看出降低趋势。结论:膝痹康可缓解软骨细胞的退变和软骨基质的降解,机制可能与其显著增加膝骨性关节炎血清中SOD活性而NO无显著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赵强  王一洲 《天津中医药》2013,30(3):168-170
[目的] 探讨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KOA)的实验动物模型及其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 进行X线摄片、透射电镜观察造模后细胞形态的改变, 用双酶解法分离膝骨关节软骨细胞,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 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法)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 正常组膝关节面光滑平整, 软骨细胞膜完整。造模组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 关节面粗糙有骨赘生成, 软骨细胞胞核固缩, 细胞膜破损。[结论] 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KOA操作简单、创伤小, 可保持膝关节一定的稳定性, 为KOA可靠的造模方法。机械-酶消化法可获得数量多、纯度高的软骨细胞, 且软骨的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复制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用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进行X线摄片、透射电镜、关节滑液及血液检测。结果(1)正常组膝关节面平整光滑,细胞及胞膜完整;模型组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粗糙变形,有骨赘,软骨细胞萎缩,胞核固缩,胞膜破损;(2)造模后8周、16周关节滑液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血清中两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模型组明显升高,16周关节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模型组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改良Hulth造模法复制膝骨性关节炎较Hulth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保持一定的膝关节稳定性,有利于动物模型复制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烙灸疗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KOA)软骨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蛋白多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健康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组(20只)。采用Hulth法复制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和烙灸干预组(10只)。烙灸干预组给以兔左后膝关节局部烙灸治疗,1次/天,20 min/次,连续4周。疗程结束后,取动物标本进行大体形态学和HE染色病理学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软骨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结果:烙灸干预组软骨组织的改良Mankin's评分、软骨外基质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蛋白表达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 0. 05)。结论:烙灸疗法可以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降解,改善外基质环境,减少兔KOA关节软骨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模型兔膝关节软骨滑膜形态学的变化,以及伤科薰洗方对实验性兔膝关节软骨光镜下形态学的影响。探讨伤科薰洗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32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成四组:空白组,模型组,扶他林组,中药熏洗组,手术方法制作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熏洗组给予中药熏洗汤治疗4周,扶他林组给予扶他林外搽4周。治疗完成后肉眼及光镜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形态及组织学变化,评定中药熏洗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扶他林组相比,中药熏洗组病理改变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复制了兔膝骨性关节炎的模型,用伤科薰洗方薰洗有减轻模型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破坏的作用。说明中药熏洗汤能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对实验性膝骨关节炎兔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兔用Hulth法造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用六味地黄汤灌胃,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治疗第4、8、12、2,4周后每组各取2只动物,用亚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关节滑液NO水平,关节软骨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内结构变化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软骨细胞凋亡病理改变,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空白对照组NO活性在不同时期均高于实验组(8周,P〈0.05;12、24周,P〈0.01),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实验组的关节软骨病理变化总积分、软骨细胞病理改变积分和软骨表层病理改变积分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的软骨细胞凋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关节液中NO含量显著相关。结论:六味地黄汤对兔膝关节实验性骨关节炎软骨退变具有保护作用,通过NO诱导途径减少软骨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骨刺消巴布剂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和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Videman固定法进行改良制备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外敷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给药5周后处死动物,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中bcl-2、bax的水平。结果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bcl-2在骨刺消巴布剂组、奇正消痛贴组中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bax的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骨刺消巴布剂组与奇正消痛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刺消巴布剂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来抑制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过度凋亡,这可能是该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地荣筋疗骨饮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的影响。方法:采用Hulth法造成实验性兔右侧膝骨关节炎模型。结果:在光镜和电镜下,膝地荣筋疗骨饮能显著抑制软骨、滑膜的炎症,减轻软骨病理改变;降低软骨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论:膝地荣筋疗骨饮能显著改善动物实验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病理积分,抑制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凋亡,改善软骨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实验选用伤速康巴布膏作为干预因素,观察在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用药后关节液中NO和SOD含量变化,从而探讨伤速康巴布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雌雄不限,体重(1.85±0.15)kg,随机分为A组(模型对照组)、B组(伤速康巴布膏组)、C组(骨痛贴组),每组10只。A、B、C 3组在"Hulth造模法"的基础上制作膝骨性关节炎模型。A组只以胶布固定,B组伤速康敷贴,C组骨痛贴敷贴胶布固定。于第2、4周,各组随机空气栓塞处死5只兔子,处死后用注射器抽取1mL生理盐水注入关节腔进行冲洗,4000r/min,取上清液,按试剂盒方法,检测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关节液NO含量显著高于伤速康巴布膏组及骨痛贴组(P〈0.05),伤速康巴布膏及骨痛贴可降低关节液NO水平,伤速康巴布膏组与骨痛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关节液SOD含量显著低于伤速康巴布膏组与骨痛贴组(P〈0.05),伤速康巴布膏组与骨痛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速康巴布膏敷贴可对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起明显缓解作用;能显著降低兔关节液中N0含量以及升高关节液中SOD含量,并激发OA早期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而治疗骨关节病,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骨关节炎软骨代谢的作用。方法:以Hulth法复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对软骨组织行Mankin标准评分,设置空白组、假手术组,观测各组兔血清及尿液的羟脯氨酸含量,并设痹祺胶囊低、中、高浓度组及西药组以了解其疗效。结果:各治疗组间Mankin标准评分水平无差异,痹祺胶囊各剂量组血清、尿羟脯氨酸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痹祺胶囊可通过促进骨修复或抑制软骨破坏而减低兔骨关节炎模型体内羟脯氨酸含量,对骨关节炎软骨代谢有明确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雪莲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动物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从而探讨雪莲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A组、B组和C组采用Hulth法造模,D组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后A组和B组分别注射雪莲注射液和生理盐水,C组空白。分别于术后6、12、24周每组随机取5只兔,采血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Nitric oxide)含量(硝酸还原酶法),然后用过量麻醉法处死,打开右膝关节腔,取出滑膜,测定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及丙二醛(MDA,Malondialdehyde)含量。结果:(1)除D组以外,各组12周时血清中NO含量均高于6周时;24周时血清中NO含量均高于12周时。NO的表达均逐渐升高,说明NO是参与膝OA发病进程的重要介质,病变的程度越重则含量越高。(2)A组在各时点血清中NO含量均低于B组和C组(P〈0.05),说明雪莲注射液能有效抑制骨性关节炎发病病理过程中的一氧化氮的产生。(3)试验显示A组动物滑膜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高于B、C组(P〈0.05),而MDA含量显著低于B、C组(P〈0.05),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雪莲注射液可有效抑制骨性关节炎发病病理过程中的一氧化氮的产生,显著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起到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药组方补肾通络方萃取物经超导透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其防治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中药组(8只)、治疗组(8只)。右膝关节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左膝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后中药组患膝外涂中药组方萃取物,治疗组将中药萃取物经超导透入患膝,8周后镜下观察各组动物模型关节软骨、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硝酸还原酶法测NO浓度。结果:中药组滑膜及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略轻于模型组,治疗组关节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滑膜组织NO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中药萃取物超导透入较传统外敷用药更能够减轻兔膝骨性关节炎的软骨退行性变和滑膜炎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六指六穴点压及膝关节旋转屈伸手法对预防实验性家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展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家兔29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9只、模型组20只。然后将模型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8只、手法治疗组(C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做处理。手法治疗组(C组)采取手法治疗隔日一次,连续治疗21d。结果:①各造模家兔体质量在治疗前后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体质量呈下降趋势,手法治疗组家兔体质量较治疗前增加明显。②B、C组家兔在治疗前均出现较重的跛行,C组在治疗后跛行的数量少于B组,且在程度上轻于B组。③关节冲洗液中炎性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含量检测:治疗前B、C组动物关节冲洗液中IL-1及MMP-3含量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C组关节冲洗液中IL-1及MMP-3含量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指六穴点压及膝关节旋转屈伸手法通过活血散瘀、舒筋通络、宣通散结、激发经气、平衡阴阳的作用机理降低关节冲洗液中炎性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水平,进而减少对关节软骨的持续破坏,有效防止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芍药舒筋片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病理及COMP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芍药舒筋片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别大鼠采用经典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手术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4周,检测COMP水平,并观察关节软骨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ankin病理评分及血清COMP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舒筋片高、中、低剂量组Mankin病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芍药舒筋片高剂量组血清COM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舒筋片对大鼠膝骨关节软骨有保护作用,可一定程度延缓手术形成的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制动致关节损伤的治疗机理,观察针刀、电针和圆利针干预对关节软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6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圆利针组,每组9只,用改良的Videman法左后肢伸直位固定制动法建立兔膝关节损伤模型。电针组电针KOA兔左侧"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外膝眼",疏密波,连续波,频率2/100 Hz,强度3 mA,每次20 min,隔日1次,1周3次,共6周;针刀组KOA兔左侧内、外侧副韧带及髌韧带的中点前缘、起、止点进入,刀口线与韧带方向平行,分别松解5次,每周1次,共6次;圆利针进针点与针刀组一致,分别松解5次,每周1次,共6次。通过HE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实验性KOA兔关节软骨潮线及间隙、钙化层及深层软骨改变情况;并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关节软骨表面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关节软骨HE染色切片显示,针刀、电针和圆利针有效抑制了软骨基质的退变,促进了软骨的再生修复,且针刀组效果优于电针组和圆利针组,圆利针组优于电针组;扫描电镜下,可见三种疗法均有效改善了软骨表面结构的破坏,且针刀组优于电针组和圆利针组,圆利针组优于电针组。结论针刀、电针和圆利针均能有效改善实验性KOA模型兔软骨组织的损伤情况,并促进软骨细胞的再生修复,进而恢复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松解法为主的针刀和圆利针的疗效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紫康膝冲剂对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丹紫康膝组、西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对丹紫康膝组、西药组、模型组大鼠运用改良Huhh造模法进行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造模,于造模6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药物干预。丹紫康膝组予丹紫康膝冲剂灌胃,西药组予硫酸氨基葡萄糖灌胃,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均予以等容积蒸馏水灌胃,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4周。肉眼观察大鼠膝关节形态并按软骨损伤分级法进行分级;光镜下切片观察软骨退变情况,并采用改良Mankin病理骨关节炎评分法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软骨Ⅱ型胶原表达。结果:肉眼观察见空白对照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润泽,模型组造模后膝关节软骨可见局部溃疡性改变、关节边缘增生,西药组和丹紫康膝组可见造模后膝关节生成新生软骨;镜下观察见空白对照组正常,模型组重度退变,丹紫康膝组和西药组轻中度退变;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空白对照组较其余3组高(P〈0.05),丹紫康膝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高(P〈0.05),丹紫康膝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紫康膝冲剂能提高大鼠膝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具有防治大鼠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增液润节汤对家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学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关节液中白介素-1(IL-1)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38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A组)8只、模型组(B组)10只、仙灵骨葆胶囊组(C组)10只、增液润节汤组(D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按照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的方法造模。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SOD和关节液IL-1的含量。并于治疗后行关节腔大体观察及关节软骨组织学的病理检查。结果 1)增液润节汤组SOD水平(92.82±20.35)U/L与模型组(74.24±15.26)U/L比较明显升高(P<0.05),增液润节汤组IL-1水平(125.73±4.27)μg/mL与模型组(180.26±4.59)μg/mL比较明显降低(P<0.05);2)增液润节汤可减轻模型动物关节软骨病理积分。结论增液润节汤可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关节液IL-1水平,从而保护关节软骨,减轻炎症对关节软骨的破坏及所产生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