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骨牵引结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枕颈部畸形所致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8例枕颈部畸形所致寰枢椎脱位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13~56岁,平均31.1±14.2岁。颅底凹陷(扁平)畸形16例,其中8例伴寰椎枕骨化畸形,6例伴寰枢椎椎弓发育畸形,2例伴上述两种畸形;单纯寰椎枕骨化畸形6例;齿状突发育不良4例;单纯寰枢椎椎弓发育畸形2例。MRI示所有病例脊髓均有不同程度受压,术前JOA评分5~9分,平均7.2±1.4分。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牵引重量4~7kg,平均5.2±0.7kg;牵引时间7~14d,平均10.1±2.1d;复查X线片,22例患者脱位部分复位,6例患者脱位完全复位。均行枕颈融合术,术中枢椎尽量置椎弓根螺钉(根据枢椎畸形程度,20例患者枢椎双侧置入椎弓根螺钉,6例单侧置钉,2例未能置钉),余固定节段(固定至畸形椎体下2~3个节段)置侧块螺钉。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安全完成,手术时间3~5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180~400ml,平均250ml;无脊髓、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第1天JOA评分8~13分,平均10.6±1.5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复查X线片和MRI,21例患者脱位完全复位,7例患者脱位较术前明显改善,脊髓受压完全解除。随访6~48个月,平均20.3±9.7个月,所有病例术后3~6个月(平均4.3±0.9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1~16分,平均14.6±1.7分,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均有改善(P<0.05)。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颅骨牵引结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部分枕颈部畸形所致寰枢椎脱位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枕颈部畸形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7年 3月~ 1999年 11月 ,对 3例枕颈部畸形伴脊髓压迫症患者 ,应用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及枕骨瓣翻转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例枕颈部畸形的术前临床资料见表 1。 1例局麻 ,2例全麻 ,均行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扩大减压、枕骨瓣翻转加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手术取髂前上棘全厚髂骨块 ,大小约 6×2cm备用。术中见枕骨大孔后缘骨性物陷入硬膜 ,枕骨大孔后缘作少许切开 ,用剥离子剥离使粘连处分离 ,用小型薄口的冲击式咬骨钳咬除枕骨大孔后缘2 5cm左右 ,宽约 3 0cm。若先切除寰椎后弓有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齿状突骨折30例。观察不同手术方案的并发症、融合率、术后颈椎活动度,分析不同手术治疗的方案选择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8~35个月,骨折均愈合,无严重的气管、食管、神经并发症。枕颈融合颈部旋转功能明显受限。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对颈椎旋转功能影响较小,是齿状突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对不适合前路固定的患者可行后路固定融合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齿状突骨折30例。观察不同手术方案的并发症、融合率、术后颈椎活动度,分析不同手术治疗的方案选择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8-35个月,骨折均愈合,无严重的气管、食管、神经并发症。枕颈融合颈部旋转功能明显受限。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对颈椎旋转功能影响较小,是齿状突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对不适合前路固定的患者可行后路固定融合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枕颈部疾患再手术的原因,探讨翻修手术的对策及其疗效,以期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23例枕颈部疾患手术治疗失败患者再次手术的资料。男14例,女9例,初次手术时年龄18~52岁,平均38.6岁,2例进行3次手术。再次手术距前次手术的时间为3 h~11年。15例初次手术后假关节形成,3例初次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2例内固定失败,1例初次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2例肿瘤复发。所有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肢体麻木或椎体束征阳性,其中11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7.8分。翻修手术采用枕颈部寰椎后弓切除或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取髂骨块行枕颈植骨或寰枢椎植骨、枕颈部内固定或寰枢椎椎间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学评估(内固定位置、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30~310 min,平均160 min;术中失血量300~2000 ml,平均800 ml。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和脊髓等损伤。术后均无神经症状恶化的表现,均未发生咽壁和椎管内感染。2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经过换药及延长抗生素使用后痊愈。23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1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患者JOA评分改善到13.2分。按Macnab疗效评估标准评定:优11例,良8例,可4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表现,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枕颈部翻修的主要原因为假关节及残留症状,有效融合及减压是枕颈部手术最应重视的问题,可减少翻修率。 相似文献
6.
7.
钢板螺钉内固定在枕颈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在枕颈融合中应用的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3年7月,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枕颈融合治疗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并脊髓压迫11例,其中齿突陈旧性骨折并寰椎前脱位7例,齿突发育不良并寰椎后脱位4例。结果寰枢椎脱位获得不同程度的复位,脊髓压迫解除,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枕颈部3~5个月骨性融合。结论对于难以复位的寰枢椎脱位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枕颈融合术,不但固定较牢固可靠、简便,有利于植骨融合,而且还有一定的复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治疗寰枕部畸形的新的手术入路。方法:采用经枕颈后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治疗寰枕部畸形4例,一期达到前方、侧方及后方的减压并后路植骨枕颈融合,术后Holo背心头环外固定。结果:本组病例获效满意,无病情加重,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感染,术后随访10个月~5年6个月,感觉恢复接近正常,四肢肌力明显增加,肌张力降低,能自己行走。结论:经枕颈后外侧入路行齿状突切除术野清楚、操作简单、减压充分,经枕颈后外侧入路是治疗寰枕部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41-1845
[目的]通过分析齿状突骨折前、后路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指导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齿状突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后路和前路手术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融合或愈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颈椎活动度、颈部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1)前路手术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颈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后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颈椎旋转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明显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各有2例患者出现齿状突骨折不愈合,愈合率分别为94.4%(34/36)、91.7%(2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10例(41.67%)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后路手术组12例(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椎动脉、神经、静脉丛等重要结构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颈椎活动度损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等优点;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操作难度小、适应证广,但对颈椎功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使用枢椎椎弓根螺钉和枕颈固定板的枕颈融合术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目的观察一种借助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枕颈固定装置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的效果。方法从2001年6月至2003年3月用自行设计的一套由椎弓根螺钉和枕颈固定板组成的枕颈固定器,治疗了38例寰枢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其中24例有寰椎枕骨化。沿枢椎椎弓峡部的纵轴安置椎弓根螺钉,将枕颈固定板预弯后固定于枕骨,用螺母锁定固定板与椎弓根钉的过程中,利用固定板的曲度,使寰枢关节充分复位。植骨于枕骨与枢椎后弓间。结果36例获得了随访,平均18个月,均获得了骨性融合。没有神经、血管损伤和断钉、断板的病例。结论使用枢椎椎弓根螺钉和枕颈固定板的枕颈固定器不仅有可靠的、短节段固定作用,而且便于寰枢关节复位。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总结肝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55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肝外伤中Ⅰ~Ⅱ级18例,Ⅲ级15例,Ⅳ级17例,Ⅴ级5例;采用非手术治疗31例,均痊愈;于术治疗24例,痊愈2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肝外伤诊断以伞腹B超和腹腔穿刺为首选检杏,血液动力学稳定时可行腹部CT平扫或加增强扫描对判断是否行于术治疗彳丁帮助.目前,肝外伤的治疗主要考虑两个方面: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和外伤的性质:钝挫伤或贳通伤;在判断是否行保守治疗时,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比肝外伤分级相对更重要.对血液动力学稳定的Ⅰ级、Ⅱ级和部分Ⅲ级钝性肝外伤可存严密连续临测下行非于术治疗;根据m液动力学变化和伤情判断及时中转于术;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部分Ⅲ级、Ⅳ级和Ⅴ级严重肝外伤以下术治疗为宜.早期复苏、有效止血、充分引流和防治术后并发症足降低严重肝外伤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外科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136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61例,有2次手术史的8例,3次以上的3例。术前根据影像检查结果,结合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制订的《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将每个病例分成1个主型。其中Ⅰ型94例,Ⅱ型42例,Ⅱ型中Ⅱc型13例。术中再根据胆道镜判断Oddi括约肌功能状态,确定附加型,其中Ea型109例,Eb型26例,Ec型1例。结果手术方式:联合肝部分切除76例,单纯胆管切开取石55例,胆肠内引流术11例。2例Ⅱc型伴有严重的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先行脾切除,待肝功能改善后,术后再择期行胆管切开取石,恢复良好。6例术后病理证实癌变,其中4例为胆管细胞癌,1例为肝肉瘤,另1例为肝细胞性肝癌。55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其中34例术后经一次胆道镜将结石取尽,余经2次以上胆道镜取石。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切口感染15例,胆汁漏3例,均经引流治愈。结论应重视肝胆管结石的首次手术治疗,避免再次手术。对Ⅱc型患者可采取先行脾切除,再胆管切开取石的分期手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Ƶ������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病因众多,异质性大,缺乏统一准确的检查手段和诊断标准,导致相关的高质量的循证医学依据匮乏,使得便秘的手术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手术治疗可以提高部分便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而且现有的检查手段还很难预测手术的治疗效果。所以,应当非常严格把握手术治疗便秘的适应证。对便秘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进而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才是解决手术治疗便秘各种争议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例胰腺外伤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6例,V级2例。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19例,彻底止血+充分胰周外引流术4例,远端胰腺切除术+脾切除术7例,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胰头近侧断端缝合+远侧断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死亡2例。结论无明确主胰管损伤、临床情况稳定时,胰腺损伤可先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于重度闭合性胰腺损伤,根据胰腺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