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枢椎齿状突游离合并寰椎后弓缺如畸形为临床少见的先天性枕颈部畸形之一。2006年6月,我骨科收治了1例伴颈髓损伤的患者,实行了后路枕颈融合术,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47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年8个月。其中40例行枕颈融合术,2例行寰枢性融合术,随访2-16年,平均4年2个月,疗效优良者34例。作者认为,齿状突骨折的不愈合将导致寰枢椎不稳和进行性脊髓压迫,对于此类病例施行枕颈融合术应作首选。  相似文献   

3.
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47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年8个月。其中40例行枕颈融合术,2例行寰枢椎融合术,随访2~16年,平均4年2个月,疗效优良者34例。作者认为,齿状突骨折的不愈合将导致寰枢椎不稳和进行性脊髓压迫,对于此类病例施行枕颈融合术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枕颈区域的不稳,包括寰枕关节及寰枢关节不稳,如齿状突骨折、横韧带断裂以及上颈椎的畸形等,患者常表现为高位脊髓受压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当保守的方法,如颅骨牵引、头颅双向牵引不能得到满意的疗效时,需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后路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及C1、C2椎板切除减压,前路经口寰椎前弓及齿状突切除减压。这样,上颈椎的稳定性就成为术后疗效的关键。为了解决枕颈不稳,我们自1998年利用枕颈CD对21例不同原因引起枕颈部不稳的患者行前路和/或后路减压术,对其中4例外伤性寰枢椎爆裂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枕颈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骨牵引结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枕颈部畸形所致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28例枕颈部畸形所致寰枢椎脱位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13~56岁,平均31.1±14.2岁。颅底凹陷(扁平)畸形16例,其中8例伴寰椎枕骨化畸形,6例伴寰枢椎椎弓发育畸形,2例伴上述两种畸形;单纯寰椎枕骨化畸形6例;齿状突发育不良4例;单纯寰枢椎椎弓发育畸形2例。MRI示所有病例脊髓均有不同程度受压,术前JOA评分5~9分,平均7.2±1.4分。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牵引重量4~7kg,平均5.2±0.7kg;牵引时间7~14d,平均10.1±2.1d;复查X线片,22例患者脱位部分复位,6例患者脱位完全复位。均行枕颈融合术,术中枢椎尽量置椎弓根螺钉(根据枢椎畸形程度,20例患者枢椎双侧置入椎弓根螺钉,6例单侧置钉,2例未能置钉),余固定节段(固定至畸形椎体下2~3个节段)置侧块螺钉。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安全完成,手术时间3~5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180~400ml,平均250ml;无脊髓、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第1天JOA评分8~13分,平均10.6±1.5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复查X线片和MRI,21例患者脱位完全复位,7例患者脱位较术前明显改善,脊髓受压完全解除。随访6~48个月,平均20.3±9.7个月,所有病例术后3~6个月(平均4.3±0.9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1~16分,平均14.6±1.7分,较术前及术后第1天均有改善(P<0.05)。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颅骨牵引结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部分枕颈部畸形所致寰枢椎脱位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牵引复位后手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20例.术前均采用颅骨牵引.其中18例在牵引4~10d后复位,行后路手术减压、枕颈融合术,2例在牵引2周后未能复位.行前路口咽入路松解减压,后路寰椎后弓切除忱颈融合术。术后头颈胸支具固定6~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个月。20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6~12个月内植骨均融合良好,尤内固定松动、断裂,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增加到15.6分,14例能恢复正常生活、工作,6例达到生活自理。结论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术前有效的牵引复位和手术重建枕颈区的稳定性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经口咽入路治疗枕颈部病变(附4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治疗枕颈部病变致瘫痪的疗效。方法:自1984年1月~1998年6月共收治43例瘫痪病人,其中42例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寰枢关节陈旧性难复性脱位,均采用经口咽行寰椎前弓、齿状突切除减压寰枢侧关节融合术,其中5例同期加行后路融合术。另1例C2.3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口咽环锯法切除椎间盘治疗。结果:经平均5年1个月(4个月~14年)随访,33例恢复正常,无病理征;8例明显改善,生活自理;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寰椎横韧带在各种损伤状态下的治疗策略。[方法]本组共收治寰椎横韧带损伤患者26例,分析X线、CT及MRI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寰椎(或)齿状突骨折、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及脊髓的损伤情况,4例行枕颈融合术,17例行寰枢椎融合术,5例行保守治疗。[结果]26例患者获6~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21例手术治疗患者疗效满意,5例保守治疗,其中4例效果满意,1例远期效果不佳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寰枢椎脱位、横韧带严重损伤,采用枕颈融合或寰枢椎融合术;对于横韧带部分损伤、寰枢椎稳定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但必须密切随访,出现不稳症状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5):1352-1357
[目的]探讨经口咽寰枢椎松解复位后路枕骨大孔扩大减压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复杂枕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本科共收治并随访57例伴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复杂枕颈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持续颅骨牵引下经口咽寰枢椎松解复位+后路寰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扩大减压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此类畸形,术前、术后1、3、6及12个月随访时行JOA评分和颈椎X线片、CT、MR检查,并测量齿状突超过Chamberlain线距离、延髓脊髓角(CMA)、寰齿前间隙(ADI)、枕大孔正中有效矢状径,所有患者根据手术前后JOA、VAS、NDI评分和测量影像学相关径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 h,术中出血量62~220ml,术中置钉良好,未出现椎动脉损伤和脊髓损伤加重,术后鼻饲3~7 d,2周出院。术后无口咽部感染病例,枕颈部感染2例,经清创VSD负压吸引后均治愈。术前JOA评分6~12分,VAS评分0~7分,NDI评分8~40分,术后12个月JOA评分10~17,VAS评分0~4分,NDI评分5~1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复查影像学检查示内固定稳定,植入骨块达骨性融合,术后齿状突超过腭枕线距离-10.00~6.90 mm;CMA 137.00°~159.50°,ADI值1.70~5.80 mm,枕大孔正中有效矢状径25.70~32.90 mm,分别与术前齿状突超过腭枕线(Chamberlain线)距离5.30~16.70 mm;CMA 109.00°~129.80°,ADI值5.30~9.10 mm;枕大孔正中有效矢状径6.00~18.80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枕颈畸形采用经口咽寰枢椎松解复位后路枕骨大孔扩大减压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可使齿状突明显下移,纠正寰枢脱位,解除脊髓压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寰椎前脱位的病人,特别是脱位不能复位者,多主张行枕颈融合术。作者曾对1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寰椎前脱位的患者行枕颈融合术,术后36小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四肢全瘫及陈-施氏呼吸。再次手术切除寰椎后弓,行枕大孔后缘扩大切除。病人转危为安,经3年随访,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王××X,女, 35岁,住院号036588。因颈部外伤致疼痛、活动障碍4个月入院。查体:颈部呈屈曲位并向右侧偏斜,活动障碍;四肢肌力减弱,感觉正常,腱反射存在,二便正常。X线片见齿状突基底部骨折,寰椎向前下方成角脱位,移位达枢椎椎体的1/2,寰枢椎之间成…  相似文献   

11.
齿突骨折与迟发性寰枢椎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齿突骨折特点与寰枢椎脱位关系及其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对56例齿突骨折合并迟发性寰枢椎脱位,全部施行手术治疗。寰枢椎后结构融合术采用改良式Callie法17例和Brooks法14例;寰椎后弓切除及枕颈融合术25例。随访11个月至10年8个月,平均3年6个月。结果显示:2例枕颈植骨不愈合,1例寰枢植骨不愈合;功能评价:优26例,良19例,可17例,无变化4例。认为陈旧性齿突骨折,造成寰枢椎不稳,最终导致寰枢椎脱位及脊髓压迫症,应积极选择外科治疗达到减压和稳定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探讨齿突骨折与迟发性脊随损伤的关系及其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对12例齿突骨折伴迟发性脊髓损伤患全新施行手术治疗,枕颈融合术采用椎板大定法7例,颅颈槽式钢板固一法5例,随访6月-4年8个月,平均2年8个月,结果显示,12例椎板骨全部愈合,功能评价:优8例,良3例,可1例。认为陈旧性齿突骨折,造成寰枢椎不稳,最终导致寰枢椎脱位及脊髓压迫症,应积极选择牵引复位,后方减压,坚强内固定及枕颈融合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陈旧性寰枢不稳的原因和枕颈融合术的疗效。方法 自1985—1988年共施行枕颈融合术治疗陈旧性寰枢不稳10例,其中行寰椎后弓全部切除8例,一侧寰椎后弓切除2例。结果 术后随访13~42个月,参照贾连顺等疗效评定标准,优4例,良3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达70%。结论 ①陈旧性寰枢不稳主要原因是齿突骨折不愈合和寰枢椎旋转脱位与固定;②枕颈融合术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STUDY DESIGN: A case of traumatic rotatory dislocation associated with odontoid fracture is reported. OBJECTIVES: To report a rare case of traumatic rotatory dislocation associated with odontoid fracture, and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spinal instability and management. SUMMARY OF BACKGROUND DATA: This case is a cross between traumatic rotatory fixation and 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lo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rotatory subluxation change after osteosynthesis of the odontoid process was undertaken. METHODS: A 24-year-old man sustained head and cervical injury after jumping. A Type 2 odontoid fracture without displacement was noted. RESULTS: Without further traumatic event, 1 month after injury,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showed post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odontoid fracture and Type 4 or B atlantoaxial rotatory luxation. After surgical fixation and reduction of the odontoid fracture, the rotatory subluxation classification changed and became Type 1 or A. Posterior C1-C2 arthrodesis was performed. The patient wore a Philadelphia cervical collar for 3 months and underwent physiotherapy. CONCLUSIONS: As the pivot of rotatory subluxation changed after odontoid process osteosynthesis, posterior C1-C2 arthrodesis was performed. The patient probably could have been treated in a single-stage procedure using posterior C1-C2 transarticular fixation with bicortical interspinous graf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9年3月,对9例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39岁;新鲜齿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7例,陈旧性骨折脱位2例.齿突骨折按照A...  相似文献   

16.
郭孝军  曾广军  汪元成  尹青山  文汉林  徐卫国 《骨科》2013,4(3):137-138,153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采取颅骨牵引、手法牵引及前路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8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固定,随访6.0个月~7年,平均16.4个月,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愈合,颈部活动基本正常。结论对于新鲜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可通过先牵引复位配合术中手法牵引,尽量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组24例寰椎横韧带断裂病例,其中单纯横韧带断裂15例,合并有寰椎骨折7例,合并齿状突骨折2例。急性损伤20例,陈旧性损伤4例。手术行寰枢椎融合术14例,枕颈融合6例,非手术治疗3例,入院后当天死亡1例。结果2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6个月。20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5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仍有局部症状,2例颈脊髓神经损害改善,无术后神经损害加重病例。3例接受非手术治疗患者中有2例出现寰枢椎不稳及迟发性脊髓损害。结论寰椎横韧带是维持寰枢椎正常解剖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结构,横韧带断裂必然导致寰枢椎不稳定。无论是急性或陈旧性损伤,一旦诊断明确即应在早期行寰枢椎或枕颈融合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2月~2010年6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C1、2不稳21例,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11例,新鲜骨折3例),Ⅲ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并寰枢椎不稳6例。结果 21例共置入螺钉82枚,其中有1例6岁儿童在寰椎后弓上2个挂钩。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JOA评分14~17分,平均14.8分。无感染,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21例植骨者术后随访均已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难复性脱位患者先行前路松解术再经后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融合;小儿亦可行该术式。  相似文献   

19.
难复性寰枢脱位的影像学表现与前方减压术式选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难复性寰枢脱位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延、脊髓前方减压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难复性寰枢脱位患者颅颈区X光片、CT和MRI,其中27例作了经后外侧入路前方减压术。结果:23例为枢椎完整型寰枢脱位,其寰椎侧块前移,有3例并寰椎前下旋转,4例并侧方移位,3例单侧关节脱位较严重;21例合并寰椎桃化,其中2例有枕大孔(即枕化的寰椎孔)不规则狭窄,1例有齿突椎体化畸形。13例为齿突不连型寰枢脱位,其中寰椎后脱位1例;寰椎前脱位为半脱位者8例(其中1例为“齿突骨”),全脱位者4例。术后CT显示,经后外侧入路前方减压的27例中23例骨性减压满意。结论:就前方减压而言,经后外侧入路的治疗有寰椎“旋转”,齿突畸形(如齿突椎体化、“齿突骨”等)或枕大孔不规则狭窄等的寰枢脱位有其优势,经口入路松解并牵引复位治疗齿突不连的寰枢椎全脱位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枕颈钢板固定融合治疗齿突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与迟发性脊髓损伤关系及外科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对 7例齿突骨折伴迟发性脊髓损伤患者全部施行槽式钢板内固定及取髂骨植骨融合术。随访 6个月~ 48个月 ,平均 2 8个月。结果  7例枕颈植骨全部融合 ,功能评价 :优 6例 ,良 1例。结论 认为陈旧性齿突骨折 ,造成寰枢椎不稳 ,最终导致寰枢椎脱位及脊髓压迫 ,应积极选择牵引复位 ,后方减压 ,坚强内固定及枕颈融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