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麻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麻黄属中生物碱﹑黄酮﹑挥发油﹑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鞣质等7大类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麻黄糖尿病相关活性、抗凝血、降压、免疫抑制、抗氧化及抗病毒等新的药理活性,为我国丰富麻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麻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 麻黄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其有效成分种类丰富,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疗效已被临床验证,并且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具有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发现麻黄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鞣质等,具有解热发汗、利尿、平喘、免疫抑制、抗氧化及抗病毒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麻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Herba Ephedrae)为麻黄科亚灌木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  相似文献   

5.
麻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e 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ET 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咳嗽、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症。兹对近年来其化学成分、炮制、药理作用及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麻黄是作用较广、疗效确切的一味中药,因此,对其进行作用机理探讨和临床用药总结是很有必要的。麻黄为麻黄科植物革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性温,味辛,微苦。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麻黄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多种生物碱和少量挥发油及鞣质。生物碱中主要为左旋麻黄碱(L-ephedrine);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 ephe-drine),以及微量的 L-N-甲基麻黄碱(L-N-methyl  相似文献   

7.
紫草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euchroma(Royle)Johnst.、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 .et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gguttataBunge的干燥根。味甘、咸 ,性寒、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等功效。中医临床用于血热毒盛 ,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等症。《本草纲目》云 :紫草“治斑疹、痘毒 ,活血凉血、利大肠。”以往研究表明紫草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及抗过敏、解热、抗肿瘤、保肝、止血、降血糖、镇静和影响免…  相似文献   

8.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的功效,为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现代研究提供指导,本文就其药理作用方面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大血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认为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作用,在治疗盆腔炎、阑尾炎、炎性肠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炎性继发性不孕症、痛风性关节炎、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0.
杠板归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杠板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咳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小儿镇咳、水肿尿少、湿热泻痢、湿疹、疖肿、蛇虫咬伤等,均取得了显著疗效。为进一步加深杠板归的药效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对杠板归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水蛭素(hirudin)为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水蛭素和重组水蛭素两类。水蛭素具有抗凝、抗血栓、抗纤维化、抗细胞凋亡、舒血管和提高随意皮瓣成活率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血管瘤、肝癌、动脉粥样硬化症、肾病综合征、高尿酸血症、输卵管炎性阻塞和白内障等疾病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近年来水蛭素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seng,PNS)为三七主要成分,含有多种单体皂苷。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PNS具有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降血压、抑制中枢神经、抗炎、抗肿瘤、抗疲劳等药理作用。就近年来PNS对各组织器官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何首乌药用历史悠久,在民间享有"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的美誉,为历代医家常用的中药之一。近年来,人们对何首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二苯乙烯苷(TSG)是其主要有效活性成分。药理研究及临床报道表明,TSG在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泌尿、呼吸等系统都有治疗作用。具有保护神经、提高记忆力、抗衰老、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炎、保肝、保护肾脏、抗骨质疏松、调节内分泌、增强造血功能、抗肿瘤等作用。通过文献综述,总结TSG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为TSG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黄附子汤首载于《伤寒论》,用于治疗寒积内结、胁下偏痛,后世医家将其加减化裁、病证结合,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疗效显著。目前,关于大黄附子汤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得到结论:目前大黄附子汤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肾病、痛证、妇科疾病等,但是临床报道多见于个案分析和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药理研究大多限于单味中药,整方的机理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其药理作用的微观机制如何,这就使大黄附子汤的临床扩大应用缺乏认可度和药理研究支持;而如何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基础上合理用量,本方的量效关系如何,这都是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家蚕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就家蚕体内的天然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展望家蚕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矿物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用矿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各族人民生存过程中无数次试用、观察、积累的实践医疗经验总结,极具特色。目前,矿物药的治疗范围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矿物药对多种出血病症的临床应用广泛、用药经验丰富且疗效显著,但现代研究文献较少,主要集中在1970—1990年代。本文对近40年来临床具止血作用矿物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出血病症合理用药、对矿物类中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好地挖掘矿物药资源宝库提供参考。通过对主要著作的统计,记载有止血作用的矿物药共27味。矿物类中药止血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矿物药的元素分析及相关元素对止血作用的影响,以及相关止血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但研究尚不深入和全面。矿物类中药止血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消化道出血、咯血、鼻衄、牙龈出血、颅脑出血、流产后出血、血崩、子宫出血、血便及外用止血等。  相似文献   

17.
矿物类中药用于重镇安神治疗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笔者总结了近30年来临床常用安神类矿物药,结合几种典型的精神类疾病,对重镇安神类矿物药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及促进矿物类中药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2):426-429
银杏叶提取物(GBE)是从传统中药银杏的干燥叶中提取的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混合物,GBE中含有黄酮类、萜类内酯、有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系统等主要药理作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文对近年来有关GBE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中更好的使用GBE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丹参滴丸的组方经典,功效显著,其适用范围可涉及现代医学的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各个领域,但仍有待我们大胆探索,在现代医学手段的配合下进一步开发利用,扩展其应用范围,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麻黄的功效具有以下量效特点:1)用量多为3~82.8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及配伍,如解表发汗、宣肺平喘时,常配伍桂枝、杏仁、甘草,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非化脓性中耳炎,病毒性肝炎,为3~12 g;辛温散寒时,常配伍细辛、附子、乌头、干姜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性肺间质纤维化,癔症,心肌梗死,为6~3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麻黄配伍相应中药,如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时常配伍桂枝、杏仁、甘草;辛温散寒时常配伍细辛、附子、乌头、干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