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评价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敷贴组,每组各36例,均予常规治疗,敷贴组加用穴位敷贴.观察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积分.结果 敷贴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SAQ积分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心电图疗效方面,两组相当(P>0.05).结论 穴位敷贴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5):939-941
目的:观察基于痰瘀伏邪病因的中医药干预对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疗程为12个月,其余3组为观察组,均在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参红通络颗粒,3组中药疗程分别为3、6、12个月,观察4组在心绞痛疗效、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中医药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12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12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基于痰瘀伏邪病因的中医药干预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心绞痛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痰瘀同治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4.
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作用机理。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瘀血证、痰浊证11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痰瘀互结组心绞痛缓解率、中医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瘀血组和痰浊组(P<0.05~0.01),并具有较好的改善血脂代谢、血液流变性和抗氧化作用。结论:痰瘀互结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痰瘀同治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5.
林琳  常立萍  邓悦 《环球中医药》2013,6(3):183-185
中医伏邪病因理论认为心绞痛多为痰瘀伏邪所致,痰瘀同治法在心绞痛治疗中已经发展成熟。以循证医学方法指导痰瘀同治法治疗心绞痛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中医临床干预方法复杂多样的特点,对痰瘀同治法治疗心绞痛的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而引发对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学临床研究的困难的思考,深化两种研究类型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优缺点,探求优势最大化的方法,同时淡化研究类型本身的缺点对研究结果的不利影响,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指导中医临床研究可能使得其成果更加科学可信,获得更多业内共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汤剂(心痛宁方),4周后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的改变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改变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在硝酸甘油片停减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减少心绞痛发生的次数,降低发生程度,改善冠心病相关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近代多以“胸痛”相称。中医药学对该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公元前168年的《五十二病方》,《灵枢·厥病篇》已明确记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了胸痹的概念。指出...  相似文献   

8.
张天奉  梁丽嫦  赵晓华 《新中医》2017,49(3):143-147
<正>心绞痛是冠心病临床最常见的表现,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1])。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分心气、心血、心阳、心阴不足及气阴两虚;实以血瘀、痰凝、气滞、寒凝为主~([2])。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与痰和瘀相关的证候  相似文献   

9.
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笔者应用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痰瘀同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从痰瘀同治论治冠心病心绞痛80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痰湿停聚、心脉闭阻是胸痹的主要病理因素。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痰瘀互结、他脏功能失常,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其治疗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同时兼顾化痰祛瘀。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41-1843
中医学将古代哲学气化理论引入到医学领域,借以解释生命的运动变化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人体的愈病机理。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亦可以采用气化理论进行解释,杜武勋教授基于气化理论结合临床实际,首创冠心病心绞痛以虚实分类,实证期以八纲辨证,虚证期以气血阴阳辨证,实证期以痰瘀互结为病机,寒热分治,分为寒痰瘀结证及热痰瘀结证,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始终强调气的功能,疾病的愈病机理在于恢复气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伏寒方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入选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伏寒颗粒颗粒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复发率、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症候疗效。结果治疗组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能够降低心绞痛复发率,增加硝酸甘油停减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明显改善患者手足凉、心烦、善太息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基于先天伏寒病因学说对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一定优势,是具有较强临床指导意义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新模式,为冠心病心绞痛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痰瘀并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4例,并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5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可显著降低CRP。结论:从痰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和其能抑制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其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陈宝财  马小允  才晓茹  牛占忠 《河北中医》2020,42(11):1628-1632
目的观察痰瘀双清方治疗隐匿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隐匿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痰瘀双清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2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负荷、ST段压低阵次、持续时间、下移面积]及超声心动图[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每分输出量(CO)、心指数(CI)]指标改善情况,并评价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TC、TG、LDL-C、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HDL-C均升高(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hs-CRP均低于对照组(P <0.05),HDL-C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心肌缺血负荷、ST段压低阵次、ST段压低持续时间、ST段下移面积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夏婵娟  杨君  华依梦 《新中医》2023,55(4):30-33
目的:观察桃仁红花煎治疗心血瘀阻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血瘀阻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仁红花煎内服。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排血量(CO)]水平、心血瘀阻证证候评分及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C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LVES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以上心功能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胸刺痛、胸闷、心悸、唇舌紫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托,基于多中心的481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并结合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采用M指数非线性量化等多种方法对量表条目进行了综合量化,最终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评价量表。本标准(量表)供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生临床使用,适合于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丹芪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芪通脉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脂、血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72.3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悸、乏力、胸闷胸痛、气短、脉相、舌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丹芪通脉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症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及持续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