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整理畲医对头风痧的诊断及治疗特色。通过深入浙江、福建等畲族村镇,走访近百名畲医,整理畲医对头风痧的诊痧、辨痧、论治经验及理论,全面总结并归纳出畲医对头风痧的病因与命名、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疗法等理论与技术。认为畲医头风痧的诊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头风痧的疗效、诊疗安全性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应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刺水突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庆文  王瑞霞 《中国针灸》2001,21(10):599-600
方法:治疗组98例针刺水突穴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镇脑宁胶囊治疗,重点观察其疼痛程度、发作频率及脑血流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总有效率89.1%,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针刺水突穴治疗偏头痛,具有取穴少、临床治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头风饮治疗偏头痛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89年以来自拟头风饮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23例,女性45例;年龄18~54岁,平均34.6岁;病程7个月~16年,平均4.2年;其中59例应用过西药常规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治疗方法头风饮...  相似文献   

4.
浙江丽水是畲族的主要集居地之一,畲医对诊治痧症有悠久的历史,对痧症有独特的认识。畲医民间特色外治疗法对痧症常有手到病除、立竿见影之效,具有简、便、易、廉等特点,可促进日常保健,也为部分病人赢得抢救时机,是无器质性疾病院前急救的辅助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临床治疗较棘手。笔者近年来采用我省名老中医李木森教授验方头风汤治疗偏头痛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40例均系门诊病人。男7例,女33例;年龄20~39岁8例,40~59岁29例,60岁以上3例,平均378岁;病程最长17年,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取神冲、丝竹空、率谷、风池、太阳、合谷、列缺、足临泣等穴位针刺。结果:治愈率52.5%,总有效率85%。结论:针刺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偏头痛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 ,为发作性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 ,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性。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较完整的 60例小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 ,男性 1 8例 ,女性 42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1 6岁 ,平均 42岁 ,发病时间最短 2个月 ,最长 2 5年。其中左侧头痛 34例 ,右侧头痛2 6例。每遇情绪波动或劳累时头痛发作加重。2 治疗方法选穴 :主穴取双侧风池、百会、印堂 ,患侧太阳、率谷。配穴 :风寒入络加合谷 ,肝阳上亢加太冲 ,气血不足加足三里 ,痰浊上蒙加丰隆 ,女性月经不…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毫针治疗、电针治疗、针药结合治疗、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头针治疗、刺血法治疗、针刀治疗、耳穴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地回顾了近5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孙素明  李红卫 《陕西中医》2004,25(6):541-542
临床资料 在5 0例病人中,男性1 8例,女32例;年龄1 2岁到65岁;经神经内科分类,血管神经性头痛35例,三叉神经痛1 5例;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反复发作。轻者日发3~5次,重者日发作数1 0次,发时痛不欲生,止则一如常人;持续时间由数分钟至数天不等。均经过西医治疗,因疗效欠佳转中医求治。治法方药 自拟头风饮主方:生地、菊花、天麻、钩藤、全蝎、僵蚕、当归、牛膝、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夜交藤、炒枣仁、甘草。兼眩晕、眼睑抽动加枸杞子、白蒺藜、玄参、蜈蚣、珍珠母;兼肝热上扰,肝胆火盛加夏枯草、苦丁茶;兼痰浊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兼情志…  相似文献   

10.
中医将具有善行多变,动摇不定等特性的致病邪气,取类比象命名叫"风邪",风的产生中医学分"外风"和"内风"两类。由于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袭阳位,而头为诸阳之会,位居高巅,因此易致风邪侵袭而引发头痛。肝为风木之脏,当情志刺激引起肝木失和,肝阳升而无制,肝阳化风,风阳上扰则可致偏头痛。风与头风(偏头痛)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头风(偏头痛)的治疗必用"风药"。"风药"具有以下功用:①祛风;②升阳(升发脾阳、升发肝胆、固肾助气化);③升清(升发清气、升精至脑);④疏肝解郁;⑤助行气血;⑥发散郁火;⑦除湿;⑧引经;⑨开通玄府;⑩熄风。风药与其他药物合理配伍可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3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药并用组和西药组,针药并用组采用电针配合自拟瘦身汤治疗,西药组口服曲美(盐酸西布曲明),两组分别在治疗两月后统计疗效.同时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放免法测定血浆增食欲素-A(Orexin-A)和血清瘦素(Leptin)的含量.结果: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为87%,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BMI、血浆Orexin-A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血清Leptin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与西药相当且无毒副作用,提高Leptin,降低Orexin-A的含量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我们采取针刺配合汤剂治疗12例面瘫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72例,神志清,男45例,女27例;年龄15~56岁,平均38岁;发病最短1天,最长30天。临床表现:额纹变浅,甚至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均为单侧发病,20例伴有耳后疼痛。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 ,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 ,累累如串珠 ,每多缠腰而发 ,故又名缠腰火丹。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以成年患者为多 ,常突然发生 ,集簇性水疱 ,排列成带状 ,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 ,伴有刺痛 ,好发于腰胁、胸、颜面、大腿内侧等部位。笔者治疗带状疱疹 3 6例 ,采用中医治疗及护理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 3 6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1 4岁 ,男性 1 4例 ,女性 2 2例。诊断要点为 :发病时常有带索状皮肤刺痛 ,集簇性水疱 ,常发于身…  相似文献   

14.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2007年3月-2009年3月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7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蓉  黄健玲  贡欣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2036-203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分成2组,治疗组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口服40例,对照组单纯用盆炎清胶囊口服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组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盆炎清胶囊组。结论: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增加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是探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失眠症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笔者以针刺神门、三阴交为主要穴位治疗失眠症 70例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 70例病人 ,其中男 2 5例 ,女 45例 ,年龄最大者 71岁 ,最小者 2 2岁 ,病程最长者 1 2年 ,最短者 1个月。所有病例诊断均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诊断标准拟定。2 治疗方法2 .1 针刺取穴  主穴 :神门、三阴交  配穴 :阴虚火旺者 ,加太溪 ,配以耳尖放血 ;心脾两虚者加足三里、心俞、脾俞 ;肝气郁结者加风池、阳陵泉 ;脾胃不和者加丰隆、中脘等。2 .2 操作方法  病人坐位 ,常规消毒 ,选直径 0 .35mm、长40mm…  相似文献   

17.
一般资料 病员均为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皮损类型临床可分为红斑丘疹型、结节囊肿型、化脓型、瘢痕疙瘩型及聚合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辨证取穴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给予辨证取穴法治疗,药物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主要躯体症状分析表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29%,优于药物组之68.57%(P<0.05);针刺组在改善患者HAMD、主要躯体症状评分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 0.01或P<0.05).结论 针刺辨证取穴法可以明显改善PSD症状和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19.
痛风症类似于祖国医学的热痹证 ,此病用现代医学方法及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且易反复发作。笔者采用针刺加罐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病人男 1 3例 ,女 8例。 2 0岁以下者 1例 ,2 1~ 40岁者 1 3例 ,41岁以上者 7例 ;病程 1年以下者 7例 ,1~ 4年者 1 0例 ,5年以上者4例。2 治疗方法2 .1 针刺取穴 :  疾病发作伴高烧者 ,取病变部位及所过经脉之井穴 ,伴发烧者加大椎、曲池、合谷。  红肿退 ,缓解者加针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太冲、内庭等穴。一般连续针刺 5次 (每日 1次 )休息 2d后再进行第 …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痛经、不孕症、性交痛、盆腔痛、肛门坠胀等。笔者采用中药加针刺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