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腰硬联合麻醉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远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2):765-76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围麻醉期的心率、血压及自身感受情况。结果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满意;在术中改变体位后,循环系统有所波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后改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与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积水合并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遂平县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5例肾积水合并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的37例患者纳入URL组,将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硬膜外联合腰麻在经皮肾镜输尿管取石术中的作用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进行经皮肾镜输尿管取石术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n=31)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联合腰麻进行麻醉,对2组的作用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90.32%)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麻醉的优良率(64.5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方法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感染性休克(9.68%),肾周尿外渗(6.45%),腹腔脏器损伤(16.13%)等,观察组麻醉方法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感染性休克(6.45%)等,2组总的危险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行经皮肾镜输尿管取石术中采用硬膜外联合腰麻的麻醉方法的效果更佳,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方法:以我院108例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采取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对照组(54例)采取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组间结石完全清除率、残留结石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可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是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右江医学》2016,(2):152-15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RLU组(86例)与MPCNL组(7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3 d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RLU组患者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100.0%,显著优于MPCNL组的91.9%(P<0.01);RLU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MPCNL组(P<0.001),而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MPCNL组(P<0.001)。两组患者的高热、尿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U组术后出血率显著低于MPCNL组(P<0.01)。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均适用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作为治疗单纯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措施相对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8,(2):196-19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予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肾功能指标、并发症及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ys-C、NGAL、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19%(19/43),结石清除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7.67%与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可缩短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时间,减少对肾功能的影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治疗的效果。方法 122例肾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具有损伤小、取石彻底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取石术及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风险.方法共141例患者,输尿管镜取石术72例,MPCNL69例.对手术成功率、一期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输尿管镜取石组手术成功率99%,MPCNL组100%;输尿管镜检取石组一期结石清除率61%,MPCNL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取石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MPCNL组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取石组平均住院时间(7±4.0)d,MPCNL组(11±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取石组平均住院费用(6 558±860)元,MPCNL组(11 230±2 04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取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低于经皮肾镜取石术,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短的住院时间及更少的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9.
李小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35-343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经皮肾镜下取石术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碎石中心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组,每组40例。比较3组患者在麻醉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麻醉效果比较全身麻醉组最优,腰麻组次之,硬膜外麻醉组最次;全身麻醉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多于其余2组,对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影响要优于其他2组。腰麻组患者呼吸改变较为明显,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三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经皮肾镜下取石术均安全可行,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尚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以选取最为合适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B超引导MPCNL治疗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肾通道,结石清除率80.8%,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平均住院时间8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