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恐惧记忆再巩固的胆碱能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场景性任务组(32只)、非特异性僵直检测组(16只)和场景性恐惧记忆巩固检测组(16只)。场景性任务组内将SD大鼠又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8只动物,分别给予尼古丁0.25、0.5、1.0 mg/kg和生理盐水1 mL/kg皮下注射;非特异性检测组内将16只SD大鼠又随机分为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8只动物,分别给予尼古丁1.0 mg/kg和生理盐水1mL/kg皮下注射;场景性恐惧记忆巩固检测组内将16只SD大鼠又随机分为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8只动物,分别给予尼古丁1.0 mg/kg和生理盐水1 mL/kg皮下注射。各组大鼠习惯化训练后24 h进行恐惧条件化训练,条件化后24 h进行恐惧记忆再激活,再激活训练后立即皮下给予尼古丁或生理盐水注射,24 h后进行恐惧记忆再巩固,检测的指标为声音或场景诱发的大鼠僵直行为。结果在场景性任务中,尼古丁1.0 mg/kg组与生理盐水组大鼠僵直时间在恐惧条件化、再激活阶段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再巩固检测阶段,尼古丁组大鼠僵直时间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大鼠(P〈0.05)。结论急性尼古丁处理能增强场景性恐惧记忆再巩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戒断期对吗啡依赖小鼠自发活动及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连续皮下注射(sc)盐酸吗啡7 d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随机分成吗啡戒断1 d、吗啡戒断7 d、吗啡戒断21 d组,并设立生理盐水戒断1、7、21 d组作为对照,每组12~13只.戒断后采用旷场实验观察小鼠自发活动(检测穿梭格数、直立次数、理毛时间、中央区活动时间、进入中央次数及外周时间等指标);随后对小鼠进行场景性恐惧条件化,并于24 h后进行恐惧反应(僵直)的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吗啡戒断1 d、7 d组小鼠的水平活动度(P<0.001,P<0.001)和进入中央区次数(P<0.001,P<0.05)明显降低;戒断1 d组小鼠垂直运动也显著下降(P<0.001);吗啡戒断1 d组的理毛行为增加(P<0.05);但各吗啡戒断组的中央区、外周活动时间无显著差异.吗啡处理还选择性损害了戒断1 d组小鼠的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表达(P<0.05).结论:戒断早期降低了吗啡依赖小鼠部分自发活动,同时损害了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尼古丁慢性给药后不同戒断期对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以递增剂量法连续皮下注射尼古丁酒石酸氢盐14天建立尼古丁依赖模型,并随机分为尼古丁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旷场实验检测戒断1天、14天大鼠自发活动(水平活动距离、直立次数、理毛时间、中央区和外周区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尼古丁组戒断1天时的水平活动距离(P〈0.05)、直立次数(P〈0.001)明显下降,理毛时间(P〈0.001)显著增加,中央区和外周区时间没有变化;戒断14天两组间各指标均无差异。结论尼古丁戒断初期降低大鼠活动度,随着戒断期延长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4-氨基吡啶(4-AP)对成年及老年C57Bl6J野生型小黑鼠条件性恐惧记忆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场景前置性条件恐惧记忆测试、条件性场景恐惧记忆测试及条件性声音恐惧记忆测试3种行为学模型,检测老年及成年C57Bl6J野生型小鼠急性腹腔注射4-AP(1 mg/kg)后对各场景恐惧反应,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组,用僵直时间占总测试时间的百分比(僵直时间%)来表示小鼠的恐惧程度。结果 在场景前置性条件恐惧记忆测试中,足底电击24 h后,老年小鼠和成年小鼠的僵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t=3.32,P〈0.01);4-AP急性腹腔注射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小鼠的僵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t=2.94,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成年小鼠僵直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条件性场景恐惧记忆测试及条件性声音恐惧记忆测试中,4-AP急性腹腔注射后,在短期恐惧记忆(30 min)及长期恐惧记忆(24 h)测试中,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小鼠的僵直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小鼠不能形成对场景前置的恐惧记忆,应用4-A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衰老引起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大鼠线索性恐惧消退的影响。方法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声音建立恐惧条件化,然后只呈现声音而无电击进行消退,建立恐惧条件化与消退模型,在消退前注射L—NAME,观察大鼠的恐惧消退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注射L—NAME大鼠,恐惧消退学习能力明显下降。结论NOS抑制剂L—NAME损伤了大鼠的恐惧消退学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氟西汀对条件恐惧消退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边缘下区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 16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单纯条件恐惧消退组和氟西汀干预条件恐惧消退组,实验动物采用单调声配对电击大鼠足底造成条件恐惧刺激模型,氟西汀干预组灌胃给予氟西汀14 d,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后行消退训练并检测动物的静止不动时间(freezing time);处死动物,冷冻切片行内侧前额叶皮质边缘下区p-Erk1/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氟西汀干预组大鼠条件恐惧消退训练后静止不动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单纯条件恐惧消退组;p-Erk1/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氟西汀干预组大鼠条件恐惧消退训练后内侧前额叶皮质边缘下区p-Erk1/2表达明显增加,p-Erk1/2阳性细胞显著增多。结论氟西汀促进大鼠恐惧记忆的消退,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促进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边缘下区Erk1/2活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并观察腹腔注射(ip)生理盐水干预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进行连续3 d"声音-电击"配对刺激,24 h后检测木僵时间作为观察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指标,按木僵时间百分比分层随机抽取模型大鼠14只均分为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对后一组进行ip生理盐水(qd)2周干预,干预后第2 d、4 d、8 d、15 d进行木僵时间检测,随后进行连续7 d的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对38只大鼠进行"声音-电击"刺激后,其木僵时间百分比由刺激前(18.63±9.76)%增至(59.01±20.44)%(配对t检验,P<0.01),且木僵时间百分比与体质量成正相关(r=0.4200,P<0.01),其中有28只大鼠的木僵时间百分比≥50%。木僵时间检测显示对照组模型有一定稳定性(单因素ANOVA,P>0.05),而生理盐水组不仅检测日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因素ANOVA,P<0.01),且可促进模型动物恐惧记忆的消退(重复测量双因素ANOVA,测试次间P<0.01,处理组间P<0.05)。定位航行实验的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实验的穿台次数检测表明两组差异均P>0.05。结论:"声音-电击"配对刺激可形成比较稳定的条件性恐惧记忆而制备PTSD模型,ip干预可促进其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消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形成过程中海马CA1/CA3区Hsp90表达变化.方法 电击组和对照组大鼠各9只,分别给予或不给足底电击,1h和24 h后检测大鼠的僵住反应,然后牺牲动物,分别提取海马CA1和CA3区蛋白,Western blot检测NR2B及Hsp90表达情况.结果 电击组大鼠在1h和24 h的僵住反应时间百分比分别为(49.1±18.6)%和(75.7±19.6)%,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0±4.5)%,(32.1±22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大鼠海马CA 1/CA3区Hsp90及CA1区NR2B表达电击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条件性恐惧记忆形成中大鼠海马CA1/CA3区Hsp90蛋白表达升高,活性增强.Hsp90可能参与了条件恐惧长时记忆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条件恐惧性刺激对大鼠杏仁核区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杏仁核区新生神经细胞与恐惧记忆的关系.方法 72只实验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条件恐惧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条件恐惧刺激前3d动物腹腔内注射BrdU标记新生神经细胞,条件恐惧刺激组大鼠采用单调声配对足底电击造成条件恐惧刺激模型,对照组大鼠仅给予单调声刺激.条件恐惧刺激后1、7、14、21、30、60d行动物行为学检测,后处死动物行BrdU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条件恐惧刺激后各时间点条件恐惧刺激组大鼠静止不动时间均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的对照组(P<0.01),且条件恐惧刺激组动物杏仁核区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结论 条件恐惧刺激对大鼠杏仁核 区新生神经细胞增殖产生负向影响,这可能与大鼠恐惧记忆的长期保持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条件恐惧大鼠的恐惧记忆保持和矿场行为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利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建立声音+电击,建立条件恐惧大鼠模型,于训练前1天及训练后第1、3、7、20天进行恐惧记忆保持测和试旷场测试.结果 (1)恐惧记忆保持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雄性大鼠的恐惧记忆保持水平高于雌性大鼠,其僵立时间百分比在个时段均高于雌性大鼠,尤其在训练后训练后1天和训练后20天,雄性性大鼠为67.90±34.74与 27.4±22.51,雌性大鼠为23.60±21.10和3.10±3.0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旷场实验结果显示,除修饰次数外,雌雄大鼠旷场行为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雌雄条件恐惧大鼠存在行为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延长创伤环境暴露时间对条件性恐惧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延长创伤后创伤环境的暴露时间对单一线索条件性恐惧表达的影响.方法 灯光线索条件性恐惧训练后延长动物在训练环境中的停留时间.结果 创伤后延长环境暴露时间能够消除动物对环境的恐惧,使之不能自发恢复.并因此抑制了对单一线索的条件性恐惧反应,主要表现为在创伤环境中,延长暴露组动物对灯光线索的条件性恐惧反应低于非延长暴露组[恐惧水平分别为(19.531±6.073)%,(46.094±10.427)%],达到边缘显著水平(P=0.085),且这种恐惧下调可以持续至少35d[延长暴露组与非延长暴露组的恐惧水平分别为(21.094±4.897)%,(74.219±9.481)%,P<0.01].结论 延长创伤环境暴露时间改变了对创伤环境的"恐惧"表征,从而使创伤环境作为"安全场景设置者"降低了对单一线索条件性恐惧的表达,提示在创伤后延长创伤环境的停留时间,使受害者对环境的恐惧消失,可能有助于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匹罗卡品诱导的颞叶癫痫小鼠恐惧记忆行为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匹罗卡品(PILO)诱导的颞叶癫痫小鼠的恐惧记忆行为学变化规律,探讨此行为学检测评价颞叶癫痫的可行性。方法建立PILO小鼠癫痫模型,分PILO注射2周组(n=11)、PILO注射6周组(n=7)和PILO注射10周组(n=11),同时设正常对照组(n=10)。对各组小鼠进行场景恐惧记忆实验,同时进行海马Nissl染色观察。结果经过声音提示恐惧记忆训练,小鼠恐惧记忆的获得受到了损害。场景恐惧记忆测试发现PILO注射2周组小鼠的僵住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6周组和10周组则显示明显的恐惧记忆减弱(P<0.05);声音提示的恐惧记忆测试发现PILO注射2周组和6周组小鼠僵住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10周组则出现明显的恐惧记忆减弱(P<0.05)。Nissl染色显示,PILO注射6周和10周组小鼠海马CA3的锥体细胞脱失,排列稀疏,间隙增大,许多细胞胞质中的Nissl小体减少或消失。结论PILO诱导的颞叶癫痫小鼠恐惧记忆的形成及场景恐惧记忆的回忆都受到了损害,但声音提示的恐惧记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恐惧记忆行为学的变化可能会成为评价颞叶癫痫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吗啡戒断诱发的条件性位置厌恶效应(CPA)与动物在空间记忆任务表现上的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在经历水迷宫空间任务后,依据其水迷宫探索任务成绩,分出高空间记忆组(n=8)及低空间记忆组(n=8),水迷宫任务结束后进行CPA训练,比较高、低空间记忆组动物CPA测试成绩上的差异.结果 作为分组标准,高低空间记忆组在水迷宫探索任务中,其原站台穿梭次数和停留时间上均存在与分组相一致的显著性差异,在经历后续的CPA训练后,CPA训练组动物形成了对戒断匹配环境的厌恶,其中高空间记忆组动物CPA测试成绩[(560.12±60.09)s,(333.00±150.25)s]高于低空间记忆组动物[(568.37±57.25)s,(471.37±130.67)s],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5.324,P<0.05).结论 研究提示空间记忆提取过程与吗啡戒断的CPA效应存在部分相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求场景熟悉度对慢性吗啡处理诱导小鼠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 (1)实验一:分别在新颖场景(测试箱)和熟悉场景(鼠笼)中连续7天给予小鼠吗啡处理(10 mg/kg,皮下注射,1次/d);撤药后第7天,在测试箱中给予10 mg/kg吗啡点燃后观察其行为敏化效应.(2)实验二:连续7天给予小鼠吗啡处理(10 mg/kg,皮下注射,1次/d);撤药后第7 d,检测行为敏化的表达,其中配对组检测场景为伴药场景,非配对组检测场景为非伴药场景.结果 (1)实验一:吗啡注射与新颖场景配对能够诱导小鼠行为敏化,而与熟悉场景配对不能诱导小鼠行为敏化.(2)实验二:吗啡注射与新颖场景配对诱导的敏化行为只在吗啡配对的新颖场景中表达而在非配对的新颖场景中不表达.结论 小鼠行为敏化的建立与吗啡注射配对场景的熟悉度相关,并且其表达是场景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D-环丝氨酸(D-serine,DCS)对条件性恐惧消退记忆的长时保持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消退对照组、消退训练组、消退训练前DCS干预组、消退训练后DCS干预组,每组8只。在消退训练后3 d时进行僵立行为测试与旷场行为测试。结果①消退训练组的僵立时间百分比[(39.77±22.69)%]显著低于消退对照组[(61.46±11.10)%](P<0.05),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2.82±1.27)%](P<0.01);旷场测试中消退训练组的中央路程百分比及直立次数[(2.82±2.89)%,(7±4)]显著高于消退对照组[(0.50±0.84)%,(3±4)],但低于空白对照组[(19.29±6.08)%,(20±6)](P<0.05);②消退训练后DCS干预组的僵立时间百分比与旷场行为测试成绩与其他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退训练后给予D-环丝氨酸能够促进条件化恐惧消退记忆的长时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