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病人一般年轻,术后须保持正常的大、小便功能与性功能,才能有高质量的生存,这就依赖于全直肠肌鞘的保留。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FPC病人保留全直肠肌鞘的意义与旋转剥离直肠粘膜的技巧。方法复习我们所作过的“旋转剥离直肠粘膜”并保留全直肠肌鞘的手术,探讨这类改进手术在治疗FPC病人中的效果,特别是提高术后年轻病人的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结果完整剥离直肠粘膜,直肠肌鞘内不遗留残膜,不会产生“粘膜分泌”、造成的近期感染以致手术失败,也不会在远期造成直肠息肉复发及癌变。结论保留全直肠肌鞘,就保存了储便排便的肌性器官,同时也保存了附着的骶神经丛,使术后大便正常,小便及性动能亦未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病人一般年轻,术后须保持正常的大、小便功能与性功能,才能有高质量的生存,这就依赖于全直肠肌鞘的保留.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FPC病人保留全直肠肌鞘的意义与旋转剥离直肠粘膜的技巧.方法 复习我们所作过的"旋转剥离直肠粘膜"并保留全直肠肌鞘的手术,探讨这类改进手术在治疗FPC病人中的效果,特别是提高术后年轻病人的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结果 完整剥离直肠粘膜,直肠肌鞘内不遗留残膜,不会产生"粘膜分泌"、造成的近期感染以致手术失败,也不会在远期造成直肠息肉复发及癌变.结论 保留全直肠肌鞘,就保存了储便排便的肌性器官,同时也保存了附着的骶神经丛,使术后大便正常,小便及性动能亦未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采用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治疗,并随访4个月~17年,评价术后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术后3~7d,便屁分离;7~10d,大便成形。5例随访3~17年,大便每日1次,无夜便,小便正常;1例随访4个月,白天2次大便,无夜便。术后6例除大、小便均正常外,植物神经功能、性功能也均正常,无感染,无息肉复发。结论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全直肠肌鞘内回肠袋-肛管吻合术,是一种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新方法,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结肠息肉病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07年8月~2012年7月对6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行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术后定期复诊肠镜同时行内镜下直肠息肉电灼切除。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82±42)min,出血量(180±65)mL,肠功能恢复时间(72±21)h,住院时间12~17d,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5年,排便3~8次/d,无息肉癌变发生。结论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结肠息肉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21个家族7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临床表现规律,为其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1个家族74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病因、癌变、早期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突变谱的不同决定了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具有较高的癌变率;纤维结肠镜检查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早期诊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癌变率较高,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确认有遗传性 ,是一种以癌变率高而著称的遗传疾病 ,1973年日本一位学者收集 15 9个家庭 198例 ,进行了临床、遗传和流行病学的研究 ,认为目前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现将定襄县人民医院近年来发现的一家族 3例患者分析讨论如下。1 典型病例例 1,樊×× ,男  相似文献   

8.
<正> 家族性结肠息肉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高度的外显率。只要父母中有一人患有此病,其子女中有一半也会得病。息肉好发于直肠及乙状结肠或全部结肠。息肉数目多在100个以上。此病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如果不予治疗,在一定时间内几乎都会转变成腺癌。在出现息肉症状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息肉病行全结肠切除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院于2000年2月-2004年10月共收治家族性息肉病5例,均行全结肠切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5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PC)经手术切除之全结肠标本,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进行研究,并以正常结肠,结肠腺癌及其癌旁组织同时进行染色对比观察,以探讨FPC的病变上皮内的粘液物质和癌胚抗原的改变及其与癌变的关系。结果发现FPC之病变上皮细胞内粘液物质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rving the whole rectus muscle sheath and the technique of rotationally-striping the rectum mucous membrane in treatment of familial polyposis coli (FPC) for retaining the FPC patients’ urinating, defecating, and sexual functions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Methods We reviewed the related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us for the FPC patients using the technique of rotationally-stripping the rectum mucous membrane to reserve the whole rectus muscle sheath in treatment of FPC. We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kind of operation and the its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patients’ life quality, especially on the young patients.Results After the rectum mucous membrane was completely stripped, the whole rectus muscle sheath had no residual membrane tissues left within the sheath; thus, the membrane secretion would not develop and 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would not occur; therefore, 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 In addition, the long-term operative effect was good as proctopolypus and canceration would not take place. Conclusion The reservation of the whole rectus muscle sheath and the rotationally-striping method for the rectum mucous membrane in treatment of FPC can retain the postoperative FPC patient’s urinating, defecating, and sexual functions and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life quality, especially the young patient’s life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